💪💪💪💪🙏🙏🙏🙏
#Repost @thestandnews with @make_repost
・・・
【《立場新聞》公告】
過去一年,儘管國安法改變了我們熟悉的香港,《立場新聞》仍然堅持在新聞報道上不自設禁區,凡重要的、具公共性、關乎公眾利益、有新聞價值的事實和觀點,都會盡力報道。過去如是,日後也如是。
我們會繼續發掘真相、繼續開放園地讓博客發表文章。由於文字獄已降臨香港,為了保障各位支持者、作者及編採人員,減低各方風險,《立場新聞》有以下五點公告:
1. 《立場新聞》將會把今年五月份及之前刊出的博客文章、轉載文章和讀者投稿等評論文章,全部暫時下架,與作者確認繼續刊出的意願和風險後,再考慮合適安排及重新刊出。我們持續將網站內容備份,作者如有需要,可以向我們索取文章檔案,有關文章的版權一向屬作者擁有。至於《立場新聞》所編採的新聞、特寫、專頁、影像,將維持不變並一直更新,繼續服務廣大讀者。
2. 我們非常重視支持者每一分的寶貴贊助,為免《立場新聞》一旦遭遇沒頂之災,浪費了支持者的金錢,我們會盡快採取措施,暫停接受贊助,包括中止「MyStand 計劃」付費會員的月費轉帳安排,並將停止接受新會員及新贊助款項。《立場新聞》仍然會補充若干人手,目前的財政儲備,足夠應付未來 9 至 12 個月的開支。
3. 《立場新聞》團隊日後如有需要,會再次尋求香港人支持,期待到時候仍然能得到大家響應。我們希望支持者可以考慮把現時給予《立場新聞》的贊助,轉投給其他同樣自主獨立、堅持言論和新聞自由的媒體、自由記者、評論人及新聞業界組織。香港新聞業界大轉型中,需要每一位有心人的慷慨支持。
4. 為了保障同事,《立場新聞》已在今年五月份,終止了入職半年以上員工的僱傭合約,以高於法例要求的補償額結算了年資,並以不低於原來條件簽訂新合約重新聘用。絕大部份員工留職,繼續如常工作。
5. 《立場新聞》母公司六位董事余家輝、周達智、吳靄儀、何韻詩、方敏生及練乙錚,接受建議,辭去董事職務。《立場新聞》團隊感謝各位董事多年來的守護和支持。六位董事離職後,其餘兩位董事蔡東豪及鍾沛權留任,《立場新聞》繼續運作,一直以來的方針和編採工作不變。
《立場新聞》團隊過去六年半與香港人共歷淒風苦雨,珍重彼此,一起編織香港存亡的共同記憶。我們會繼續為傳承這份記憶緊守崗位,與香港人同行,善用贊助人與讀者的心意,做好每一段新聞,書寫香港、記錄香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禁區議論文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世道人生:盧斯達訪談及其他 - 李怡
最先WhatsApp告訴我《立場新聞》刊出盧斯達跟我做的訪問,是青年導演林子穎。Nora說他寫得好。接着,那一個下午和晚上就有許多朋友傳來訊息,說讀了這個訪問,有好多年沒有聯絡的朋友,有的年紀也老了。我大概說出了一些銀髮族去年來的共同感受。當天,連登也轉刊了,相信有些年輕人對一個老人有那樣的想法,也感到好奇。
我接受過許多訪問,大部份都問我的過去,和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像盧斯達那樣聚焦於我對年輕人的看法、特別是反送中以來我想法的改變的,應該未有過。盧斯達也是年輕人,他在網上的時論文章我看了十多年,是傑出的寫作人。
許多人都知道,我多年來都支持香港的年輕人,一方面是基於相信自然規律:年輕人代表着未來;另方面基於相信年輕人還沒有受到俗世的名利權污染,能夠率性而為。而根本的原因是維護言論自由,支持任何意見都有表達的權利,沒有甚麼天經地義碰不得的禁區。因此,年輕人追求正義,說錯了做錯了都沒有關係,人就是在不斷糾正錯誤中成長的。
但去年以來的事態讓我對香港年輕人的想法有了改觀,我發現他們不僅有初生之犢的勇氣,而且從善良和追求正義中激發出來的犧牲精神和智慧力量,使我震驚和由衷敬佩,也從中看到了香港在絕望中的希望。
訪問稿從我過去與左派、國家、社會主義分道揚鑣,到支持不受主流歡迎的本土和年輕人,到去年感動於年輕一代為香港未來的無私奉獻,我這大半生的心路歷程。
2013年,我把在《蘋果日報》的一些文章編集成書出版,書名是《香港思潮——本土意識的興起與爭議》。那時本土意識已經萌芽。而接着這七年來香港的政治社會局勢,就隨着本土意識與「一國壓倒兩制」的矛盾與抗鬥而展開。到去年的反送中運動,終於使本土意識成為香港不能逆轉的思潮,香港人普遍確定了自己的身份認同。
去年中,日本有人聯絡我的出版商,想把七年前的《香港思潮》譯成日文出版。我同意並同譯者聯絡,想不到譯者是我30年前在香港的朋友,當時共同社駐香港的特派員坂井臣之助。日本在去年看中這本書,當然因為香港事態在日本引起廣泛關注,而他們亦想到香港人的奮起,同多年來的社會思潮動向有關。這本書下周在日本各書店發售,書名是《香港為何抗鬥》。我為日文版寫了一個較長的「代序」,對去年的反送中運動作了回顧與前瞻的概述。
香港目前最受關注的是疫情走勢,而疫情的發生以及在香港的擴散,則與香港多年來與之抗鬥的強權密切相關。現時財政司的派錢和對警隊大幅增加撥款,也是強權一貫的胡蘿蔔與大棒的兩手。因此,我打算下周將這篇「代序」,擇要在這個專欄刊登。
有些朋友對盧斯達訪問稿的題目「我時日無多……」感到不舒服,題目引發許多網友留言祝我「長壽」。在此表示感激之餘,也順帶提一下,「時日無多」不是我對年老的感傷,只是對訪問者問及「會不會覺得不夠時間」的回應。我從來認為生命無常,來去都沒有軌迹可尋,我只要活着一天,就要掌握每一刻的存在,實現自我,因此不會去想時日還有多少。時日無多,或來日方長,都是虛妄。
禁區議論文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書上架🔆
▍基本人權與納稅義務:納稅者權利保護法逐條釋義
作者:許育典(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封昌宏(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教授)
📚完整介紹➔ http://qr.angle.tw/5pv
📖試讀➔http://qr.angle.tw/pw3
【內容簡介】
✔以納稅者的觀點撰寫,從憲法的基本人權出發,詳述納稅者有哪些基本人權,再對照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的規定,讓納稅者瞭解他在憲法上所享有的基本人權。
✔對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所揭示的一些重要原理原則的適用,以及適用後可否處罰,做深入的解析,以供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代理人參考。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實施後,對納稅者權利保護與課稅公平性產生的緊張關係做出評論,以及對法制上應如何修正,才更能保護納稅者的權利,提出見解。
✔讓稅務人員瞭解,在依稅法執行公權力時,應同時注意人民的基本人權,不能過度擴張行政上的權力,而且也對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的法律地位及可行使的權利,參考其他國家法制做論述,供擔任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的人員參考。
✔對擔任稅務專業法庭的法官,在審理稅務爭訟案件時,應掌握的原則提出建議,以減少納稅者對稅務訴訟案件的負面觀感。
【圖書目錄】
🔹第一章:立法目的
🔹第二章:主管機關的法定義務
🔹第三章:重要法律原則的適用
🔹第四章:租稅救濟程序的變革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完整介紹➔ http://qr.angle.tw/5pv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相關書籍
🔸稅改專欄論文集|柯格鐘
http://qr.angle.tw/zqw
🔸企業租稅法律風險管理實例分析| 張進德
http://qr.angle.tw/qmi
🔸實質課稅原則|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
http://qr.angle.tw/q8i
🔸兩岸稅法比較研究| 劉劍文.王樺宇
http://qr.angle.tw/hkk
MORE➡http://qr.angle.tw/vw4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相關文獻
🔸葛克昌,盈虧互抵與納稅者權利保護,月旦法學雜誌,第276期,
2018年5月,150-163頁。
🔸柯格鐘,量能課稅原則與稅捐優惠規範之判斷──以所得稅法若干條文
規定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276期,2018年5月,164-187頁。
🔸陳清秀,薪資所得不准實額減除費用是否違憲──釋字第七四五號解釋
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63期,2017年4月, 200-205頁。
🔸黃士洲,稅課禁區與納稅人權利保障,月旦財經法雜誌,第23期,
2010年12月,77-96頁。
財稅最新文獻【月旦會計實務研究】http://qr.angle.tw/i8f
更多文獻請至月旦知識庫搜尋下載 http://qr.angle.tw/wxb
月旦知識庫內容簡介、操作說明 http://qr.angle.tw/smc
月旦知識庫個人購點 http://qr.angle.tw/wnm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相關影音
🔸納保法施行後判例決議之檢討|葛克昌、柯格鐘
http://qr.angle.tw/yyw
🔸納保法施行後爭點主義| 蔡孟彥
http://qr.angle.tw/o4r
🔸釋字第745號解釋之評析及因應方案|陳清秀
http://qr.angle.tw/el5
🔸論退稅請求權裡的「無法律上原因」
-評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判字第115號判決| 范文清
http://qr.angle.tw/az2
MORE➡http://qr.angle.tw/60p
禁區議論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finance@simpleinfo.cc)
#香港升學考試 #DSE歷史科 #辱華
各節重點:
00:00 「辱華」的香港考題?
00:34 DSE考試有多重要?
01:44 為什麼考題會引發爭議?
03:35 香港的歷史考試與教育
06:13 中國為什麼這麼生氣?
08:00 台灣有沒有可能出現這樣的考題?
09:40 我們的觀點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范范、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張元、蕭憶梅,《學生如何學歷史?:歷史的理解與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https://bit.ly/3eofybo
→林慈淑,〈歷史要教什麼「能力」?試論香港、台灣、英國的翻摁課綱〉:https://bit.ly/2zxN2FL
→日本侵華是否利大於弊?惹火中國的香港升學歷史科「考題辱華」風波:https://bit.ly/3gATGve
→香港文憑試歷史科試題爭議——制度敗壞,更需認真談論歷史:https://bit.ly/3ez4h8p
→DSE爭議試題無討論空間 楊潤雄:只有弊沒有利:https://bit.ly/3ddwgtL
→一個香港中史老師的困惑:誰才是歷史教育的主角?:https://bit.ly/3gBbYMX
→【DSE】黃錦良批試題具引導性違專業 葉建源憂出題將現「思想禁區」:https://bit.ly/2zFnWoh
→DSE歷史科57.1%考生答「弊多於利」 楊潤雄:竟有4成答利多於弊:https://bit.ly/2ZKB3PG
→【DSE歷史科爭議】考生不認同試題偏頗:日本侵華史耳熟能詳 唔使人提都會加入答案:https://bit.ly/2XDD8tX
→2020年香港文憑試歷史科爭議:https://bit.ly/2yMnPXE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ttps://bit.ly/2TPQodT
→「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香港教育不可以成為「無掩雞籠」!:https://bit.ly/2XdiNwQ
→育部透露高考命題要點 傳統文化「上位」:https://bit.ly/2M83z5J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ZGTQoIs0e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