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秉叡委員今天以黨團幹事長的身份,主持「針對1月份寒流造成農業、養殖漁業重大損失,就農委會公告救助受理期限之爭議,以及救助對象、農業損失查估、現金救助、補助等相關事宜專案說明會」,邀請農委會主委率所屬單位一同討論合理救濟方案。
決議出以下結論:
1.針對本次寒害所造成之農業損害,農委會現雖願意將申請期限延長至2月19日;惟若至2月19日仍有申請辦理不及者,請考慮再予以延長之。
(針對申請日期疑慮)
2.行政上的第一原則在法律上稱之為「禁止差別待遇」原則,故對於所有受災之農、漁民,不應有差別待遇。農委會應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
(針對許多受損害農、漁民因故無法備齊資料)
3.針對「產業輔導」部分,農委會已答應明日即進行研議,希望農委會能盡速提出方案。
(針對輔導農、漁民恢復生產及加強未來抗災能力)
4.再次提醒農委會,政府現為挽救國內經濟給予許多補助,包括採購電器設備、旅遊等等(以第二預備金)都給予補助;然而,對於農業損失之救助,本應為施政之優先項目,即應移緩濟急。故針對本次寒害之農、漁損失,農委會應向行政院強力爭取,對於受災農、漁民之救助、補助,應列為最優先項目。
(針對政府好大喜功撒錢補助電器、旅遊,對於災損救助卻緩步又叫窮)
5.此外,針對遲發性災損,農委會後續應以專案處理之。
(針對不同農作週期,災損狀況會晚點才可計算的農作物如芒果等)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去年12月1日開始,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短短兩個半月,疫情「遍地開花」,五大洲都有新冠肺炎的蹤跡,大敵當前,考驗各國政府應變能力。如何安置、隔離從武漢撤回的僑民,讓各國大傷腦筋。 比如澳洲政府決定把僑民安置在「耶誕島」,就引爆種族歧視爭議。 耶誕島聽起來好像滿溫馨的啊,爭議在...
禁止差別待遇原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從去年12月1日開始,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短短兩個半月,疫情「遍地開花」,五大洲都有新冠肺炎的蹤跡,大敵當前,考驗各國政府應變能力。如何安置、隔離從武漢撤回的僑民,讓各國大傷腦筋。
比如澳洲政府決定把僑民安置在「耶誕島」,就引爆種族歧視爭議。
耶誕島聽起來好像滿溫馨的啊,爭議在哪裡呢?原來耶誕島距離澳洲足足有2600公里遠,從2003年開始就被當作「拘留中心」,曾收留成千上萬名尋求庇護的難民,但是島上的設施以及拘留情況,曾經遭受聯合國和人權組織的批評。這波被撤離的僑民多半是華裔澳洲人,聽到自己要被關在耶誕島兩週,不少人質疑「白人是不是會有比較好的待遇?」甚至寧願繼續留在武漢,也不要被關進收容所。但澳洲政府兩手一攤表示,無論雪梨、墨爾本或布里斯本,當局都無法騰出一家醫院安置數百人,耶誕島是唯一的選擇。
但爭議不只如此,澳洲政府原本還主張「使用者付費」,打算向僑民收取「撤僑費」,每人必須支付1000澳幣,大約2萬零200元台幣的機票費,才能上機,這當然遭受各界抨擊,當局最後才同意「免費撤僑」。
除了要應付自己家國民的抗議,各國防疫措施還會影響外交關係。菲律賓總統「杜特蒂」2月2日突然無預警宣布,基於「一個中國」原則,台灣公民或14天內曾到過台灣的外籍人士,一律禁止入境菲律賓,午夜12點生效,但好幾架班機在命令發布前就已經起飛了,結果導致大約150名台灣籍旅客落地後,被擋在機場無法入境,簡直是電影「航站情緣」翻版。經過多次協商,菲律賓總統發言人14日終於才證實,當局已經取消對台灣的禁令,結束這場「一中」鬧劇。
不過杜特蒂的一中還不算什麼,柬埔寨總理洪森,可是用生命在挺中。執政35年的洪森,因為解散反對黨、關閉媒體、監控人權團體,而遭到歐盟取消關稅優惠,沒想到他立刻轉向「富爸爸」中國,2月5日高調訪華,不戴口罩就和習近平見面,還和剛從武漢回來的李克強親切握手,被習近平大力稱讚:「患難見真情」!
洪森甚至表示要去武漢探望當地的柬埔寨學生,但中方表示「無法安排」才作罷。根據BBC報導,在海外國家對柬埔寨的直接投資中,中國就佔了七成,難怪洪森政府一直在加強對華關係,努力淡化新冠肺炎造成的威脅,還堅決不撤僑、不關閉大使館,也不會叫停柬中直航航班。
此外,洪森還挺身而出,接下「威士特丹號」郵輪這個燙手山芋。這艘「船球」遭到五個國家拒絕靠港、在海上漂流兩週後,直到13日上午才獲准停靠柬埔寨「施亞努港」,隔天乘客接受檢疫、確認無恙後,才得以上岸。
洪森當然沒有放過表現機會,當天親自到港口迎接乘客,還獻上玫瑰花,全程沒戴口罩和民眾互動,強調柬埔寨窮歸窮,但始終願意和國際社會合作解決問題。分析人士認為,洪森政治算盤打得精,除了能向中國表示雙方在同一個戰壕、攜手對抗疫情外,也有助宣傳柬埔寨旅遊業,更能改善自身的獨裁專制形象,一舉數得。
只不過開心短短一天,「威士特丹號」船上一名83歲美國女乘客,15日抵達馬來西亞後,被檢出新冠肺炎病毒,當場被收治隔離,尷尬打臉洪森,也讓外界對柬埔寨當局的防疫能力打上問號。
不過近期爭議最大的要屬日本了。載有來自各國3700多人的「鑽石公主號」,自從一名香港乘客被確診後,2月5日起整條遊輪上的人就被隔離在船上,只有被確診的乘客可以下船就醫,鑽石公主一夕淪為「海上監獄」。日本當局一直沒有及時向外界更新乘客情況,加上船上隔離條件堪慮,導致感染率逼近10%,15、16短短兩日一口氣檢測出137名確診病例,台灣籍父子先後確診染病,就連一名橫濱消防急救員,在「全副武裝」協助乘客下船隔離後,竟然也發燒確診,但怎麼感染的沒有人知道,這個防疫大漏洞讓輿論紛紛質疑:日本防線潰散了!
這下子美國終於坐不住,決定出手撤僑,接回三百多人美國人返國隔離,加拿大也跟進,儘管加國聲稱,是考量到乘客面臨特殊情況、減輕日本醫療體系負擔,但美加此舉似乎暗示,對日本防疫工作投下不信任票。
日本衛生政策專家「村上博美」(Hiromi Murakami)表示,由於日本政府沒有定期並且及時舉行記者會,發布的訊息又含糊不清,反而讓問題變得比看上去嚴重很多。
天普大學社會學教授「克利夫蘭」(Kyle Cleveland)也批評,這起事件的不透明,令人聯想2011年的311福島核災,日本政府等到災後32天,才突然一口氣把事故嚴重程度,提升至最高級別的第七級,讓外界質疑當局試圖隱瞞真相。
才在罵日本政府不夠透明,根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撤僑專機在登機時,日本政府才告知,兩機上有14人無症狀,但呈現陽性反應。美國媒體又海K日本政府一頓。
除了鑽石公主號以外,日本多處更相繼傳出「無法追查感染途徑的境內感染病例」。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坦承,已經看不清感染途徑,目前疫情已經發生變化,國內蔓延恐怕難以避免。
不顧疫情火速蔓延,確診數字加上鑽石公主號己攀升到中國以外最高,但當局14日聲明,今年7月24日開幕的東京奧運,將100%如期舉行,因為日方接到WHO的建議說,不需要準備任何應急方案,也不必取消奧運或改變主辦地點。
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嶋剛」日前投書媒體,直指目前日本政府與社會大眾,似乎有共同默契,希望盡可能消除外界對日本的安全疑慮,給世界各國留下好印象,全都是為了東京奧運。日本最擔心的不是「流行病的風險」,而是「東京奧運失敗的風險」。
究竟是日本按照WHO建議,「佛系防疫」保奧運,或是台灣記取SARS教訓,戒慎恐懼比較好,歡迎大家來分享你的意見。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Zy7TA67XYk/hqdefault.jpg)
禁止差別待遇原則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 我非常支持壯大臺灣、投資臺灣的政策目標;然而,此次政府推出的《境外資金回臺專法》,引發社會高度疑慮,包括臺灣透過專法匯回資金與過去匯回資金的差別待遇,以及此些接受高額租稅補貼的資金匯回後,到底會不會涉入炒房?
專法雖有規範匯回的資金五年內不得投資房地產,但投資的標的若為廠房或辦公處所,卻完全沒有禁止移轉之規範;此外,五年後還是可以直接炒房,政府依舊束手無策。
馬政府過去錯誤的政策,已經導致房價飆高,讓台灣的下一代深受其苦。為了不重蹈馬政府的覆轍,專法的設計應全面重新檢討,別再犧牲孩子們的未來。
2. 現行個人於中國的「所得」,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須合併綜所稅申報,適用最高40%的稅率。然而,若依專法匯回,卻僅適用8%的稅率,如符合專法中所認定的「投資」範圍,還可再退還50%的稅款。
離譜的是,依專法所匯回的「所得」未用於合法的投資範圍、甚至去炒房,竟僅須適用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中20%的稅率。簡言之,一經專法過水,即使非法,仍可大幅降低適用稅率,等同為少數富人大開後門。這樣粗糙的條文設計,真的有符合專法原先的美意嗎?
3. 為因應美中貿易戰,中國貨品可能透過台灣來洗產地迴避25%的報復性關稅,財政部上週發布新聞稿闡述對策。但查找相關法規,無論是《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或《貿易法》,針對洗產地的罰則皆相當低,僅能罰3-30萬,更遑論若依經濟部國貿局的處分原則,初犯還有可能只是警告根本不用罰。
這樣毫無嚇阻效力的罰則,真的能有效預防可能發生的洗產地行為嗎?我要求各單位不能各行其是、大踢皮球,應嚴肅正視此問題並儘速修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NfqbtDLluM/hqdefault.jpg)
禁止差別待遇原則 在 吳秉叡 BRAYW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歪腰!補助款竟成新北市府小財庫
水質水量管制區雖限制人民部分開發行為,但補助卻不符合公平原則!
法律概念上,行政法是禁止差別待遇,管制越多,補助也應該越多。全台灣水質水量管制區一共有一百多處,我們新北市就有五個處,其中翡翠水庫水質水量管制保護區還加上「特定」兩個字,限制比其他地方都多,補助卻沒有因此增加。這樣公平嗎?若不符合實質平等,誰願意接受比較嚴格、限制更多的管制?當然我知道行政機關怕多給了翡翠水庫管制補助,其他被管制的區域也會跟進要增加。但是,水質水量管制區的補助應該有一套機制,這個機制應該符合公平原則,我認為應有討論空間。
另外,新北市市民跟我反映,補助款項美其名說要補助居民,其實都沒有落實到受影響居民身上,大多被市政府拿去執行工程,儼然像新北市府的另個財庫!我希望能夠檢討這個現象,讓居民能夠獲得他們應得的補償。
最後,進步的政府應該是解決人民困難的政府,雖然水質水量等生態需要保護,但當地也有很多原生居民,孩子會長大、在外青年想要返鄉,遷進來的居民我們也需給予適當的限制;原生的居民有些都在這邊生存上百年甚至更久,我們怎麼能剝奪他們家族在這邊的生存空間呢?我想環境保護和基本權利之間需要做個平衡,政府要給予這些原生居民更多的空間,以保護他們在當地的生存權利。
◆訂閱吳秉叡Youtube頻道:https://goo.gl/yN4LCH
◆吳秉叡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ubray
◆加Line好友:http://line.me/ti/p/%40ubt7534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gNC6g79rS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