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伊始,養頭牛吧!?
-
1920年。你知道這邊指稱的任一數字考試通常不會考。它是一戰甫結束、是禁酒令開始、是經濟大蕭條前、是《大亨小傳》裡綠光寄深情的繁華旖旎;而對TCB來說,當然是丹寧的年代!
從50'S、60'S、再跳回20'S,一系列作品皆以年份命名,此款20's Jeans 即以當時的501XX實品復刻,那是個人們穿著丹寧褲時,還靠吊帶與後調節環來調整尺寸的復古年代。
TCB 首先由面料開始,獨家開發之12.5盎司孟菲斯棉深邃靛藍,而布邊則是更早期的寬白色;細節漸次而上,包括胯部補強、後口袋鉚釘、將隨時間鏽化斑駁的鐵質扣具、褲耳、SOLIDE雙針環扣、吊帶扣等,都是彼時典型規格。
眼尖一點或會發現,在褲耳製作採不同布料,這是因為那時皮帶使用方興,有些早已完成的牛仔褲隨後又添加上褲耳,其考究詳實由此可見。
即便20's Jeans 定位上是復刻褲,然而穿用者從拿在手邊把玩,雙腳套入褲管,感受面料觸感,調節腰圍環扣起,自可感受TCB的體現、演繹、與專屬於您的復古情懷。
-
Info:https://mrold.waca.ec/product/detail/689496
-
2/12-16號正常營業(初一至初五)
春節營業時間:1200-1800
官網購物建議使用7-11店到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搶救消逝繁華 堅持百年手工原味【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70課】 全英國人均所得最高的地方在哪裡?目前是倫敦,但在十九世紀後期,拔得頭籌的,卻是位於蘇格蘭西南邊琴泰岬半島(Kintyre Peninsula)的坎貝爾鎮(Campbeltown)。 當時的坎貝爾鎮,不僅是全英國人均所...
禁酒令大蕭條 在 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生何其妙,如是而已,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
_《四海兄弟》 #美國禁酒令
-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一波宗教復興主義風潮席捲了美國
為了追求使國家達到理想完美的目標,因此這群
由虔誠的新教基督徒領導,稱為「乾」(drys)的激進分子
在公德上和健康為前提,舉例了酗酒、家暴等等的社會問題,
認為酒精是造成社會和政府腐敗的最大元兇。
.
並希望政府可以頒令限制酒精販賣的法律,令社會邁向更好的方向前進
於是「禁酒運動」在禁酒黨和戒酒聯合會等團體的支持下
在1920年,美國政府通過「憲法第 18 條修正案」(Amendment XVIII)授權「禁酒令」,規定自該年起:
.
「全國禁酒,禁止釀造、運輸和銷售含酒精飲料。」
.
-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在該令中並沒有禁止喝酒
但在酒吧與酒廠相繼倒閉後,私酒橫行的非法貿易卻迅速出現
畢竟走私酒業不僅可賺取大筆金的利益,更為
以黑手黨(American Mafia)為首的黑幫勢力乘機介入,為組織奠下日後龐大的傳奇基礎。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例子則是黑幫老大:艾爾·卡彭(Al Capone)
據說他每年靠走私酒賺取的資金就高達6千萬美元以上。
.
更糟的還不於此,禁酒所帶來的新問題遠比過去要嚴重得多
幫派不但為了保全生意,會賄賂貪腐的官員好包庇他們的作為。
許多貴族和執法官員甚至蔑視法律,在輕易躲開的特權下喝酒
而在底層下的大量民眾,則為了偷買酒還淪為罪犯(有夠衰小)
最終,更導致連犯罪率與警匪的死亡率皆處在日益飆高的階段。
.
只是隨著美國陷入大蕭條後,由於執法官員的腐敗和民意的反轉
最後則是大眾在呼籲廢除禁酒令,及小羅斯福的推行下
到了1933年,禁酒令才被宣布廢除。
-
從今日看待此社會現象,無益會覺得這是失敗且可笑的政策
不過也正因為禁酒令,爵士樂,地下酒吧和黑幫文化才能夠誕生。
更為「咆哮的二十年代」奠下多彩亮麗的經典標誌,
直到至今,都依然為美國乃至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
#話說這就跟護家盟的概念差不多啊幹
#但酒真的還是要克制好 #不要喝太多啦
#留言收本次參考資料和許多圖像
禁酒令大蕭條 在 跟T大一起尋找物超所值的葡萄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冠病毒疫情對葡萄酒業的影響】 by T大
.
今年一月起,新冠病毒疫情開始在世界各國陸續大規模爆發,原本看似無關的葡萄酒產業,也隨之受到了波及,而且這會是累積性的,一般專家都預估:到2020下半年之後,葡萄酒產業應該會有更巨大的影響。
.
適度飲用葡萄酒被認為有益健康,飲用葡萄酒被認為有抗衰退的能力,不過,葡萄酒並不具有抗經濟衰退的能力。
.
根據倫敦國際酒品研究所的統計數據,葡萄酒在美國的消費量出現25年來首度下滑;而CNN在今年二月的報告也指出:「如今,葡萄酒供應鏈已經被塞滿了,供給過剩與需求減少的現象同時出現。」
.
新冠病毒疫情今年3月在義大利大爆發,讓義大利的醫療體系幾乎崩潰,接著包括法國、西班牙等全世界最重要的葡萄酒生產國家也進入緊急狀態。
.
雖然葡萄本身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但疫情卻對葡萄酒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傷害,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個面向說明:
.
-----------------------
.
一、旅遊
葡萄酒鄉擁有風景秀麗的葡萄園,品酒室裡酒香洋溢,酒莊住宿更是近年最流行的度假趨勢,尤其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這全世界前三名的葡萄酒生產國,目前也是COVID-19的重災區,而在疫情爆發之後,基本上絕大部分的酒莊之旅都已經停止。
.
根據最近的《財富 》雜誌調查,美國有68%的人口固定有出國旅行的計劃,然而疫情之後,其中的23%已經取消了行程,而有45%可能也會取消。對於歐洲的葡萄酒廠來說,失去了來訪的酒客,這不僅意味著收入的減少、也造成酒廠與酒客之間認同感的疏離。
.
義大利超過700年歷史的知名酒莊Frescobaldi,葡萄園面積超過1000公頃,在托斯卡納擁有7處房產提供酒客餐酒食宿行程,莊主坦言:「這將是非常痛苦的一年。我們義大利極度依靠每年5000萬名的遊客,而目前來我們將要失去大部分的業務。」
.
而旅行業的蕭條,也阻礙了葡萄酒銷售通路商與酒廠之間的業務發展。一些主要的葡萄酒商業展會,例如今年三月德國杜塞道夫的ProWein、以及義大利維羅納的Vinitaly,都已經取消,原本數以十萬計的參展酒廠與參訪酒客,就此煙消雲散。
.
數據顯示,中等規模的葡萄酒廠約有20%的銷售額來自餐廳與旅館,如今停止了酒展活動,失去的不僅是熱鬧的人潮,也失去了酒廠的推廣管道與銷售利潤。
.
-----------------------
.
二、餐廳
全世界葡萄酒消費量最大的國家分別是美國、義大利、法國,而且其中有大約三分之一是在餐廳用餐時喝掉的,如今美國、義大利、法國都成了新冠病毒疫情的重災區,政府甚至下令封城、禁止營業、以及禁止外出,人們絕大部分都不再外出用餐,葡萄酒的銷售慘淡情況不言可喻。
.
美國分析葡萄酒產業的財經專家McMillan說:「自從研究報告證實飲用葡萄酒有益心血管疾病,我們都說葡萄酒是抗病的,但不是抗COVID-19這個病。」
.
葡萄酒無法藉由餐廳與旅館通路讓客人消費,酒廠固然損失慘重,但更慘重的其實是餐廳與旅館業者,停業與倒閉的已經不計其數。
.
-----------------------
.
三、出口
義大利目前是受病毒打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整個國家都處於封鎖狀態,這種負面影響也顯現在葡萄酒產業上。
.
Frescobaldi酒廠總裁Lamberto表示:該集團在托斯卡納的葡萄酒產品有67%都是外銷出口,公司在年初失去了中國市場時首先感受到了訂單取消的影響,接著病毒蔓延到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市場,今年的業務勢必會慘不忍睹,而且根本無法預估。
.
法國阿爾薩斯葡萄酒貿易組織CIVA的出口市場經理Aulagnon也指出:銷往國外超市和小型食品商店的營業額還勉強可以維持,但是餐館、酒吧、葡萄酒專賣店的葡萄酒訂單紛紛遭到取消,由於阿爾薩斯葡萄酒主要通過這些通路銷售,因此出口急遽下降。
.
Aulagnon強調:「我不知道下個月的業績數字為何,但顯然這些相互聯繫的葡萄酒分銷通絡,已經被COVID-19破壞殆盡。」
.
而在號稱葡萄酒王者的法國情況也不樂觀,因為疫情關係,政府下達了停工命令,港口碼頭的許多貨倉公司都已經暫時關閉,許多國外客戶已經下了訂單的葡萄酒,根本運不出來,對酒廠造成雪上加霜的結果。
.
-----------------------
.
T大結論:
雖然目前的葡萄酒產業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不過,一些葡萄酒產業的分析師認為仍有一線希望。他們認為:「在美國,不會有比禁酒令更嚴重的狀況了,人們絕對仍然會飲酒,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喝酒的時候。」
.
目前的新冠病毒疫情,很可能就此扭轉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不只是葡萄酒,預計許多消費都將轉移為生產者直接面對家庭,人們將在網路上訂購更多商品,有些直接從酒廠購買酒品,有些則在有配送服務的網路商店下訂單。對於葡萄酒行業而言,這意味著銷售通路的轉移,而不是一聲喪鐘。
.
北美的酒精飲料電子商務平台Drizly,在美國和加拿大的100多個市場上運行,被稱為「酒品的亞馬遜」,他們酒類產品的宅配銷售在今年3月2日當週,比前一週增長了50%,3月12日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業績最大的銷售日,而且後勢繼續看好。
.
儘管在現階段葡萄酒產業深受COVID-19的危害,但CIVA的Aulagnon的願景是:「危機結束後,人們的消費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而且由於消費者購物方式的轉變,傳統的面對面銷售即將式微,只要能解決年滿18歲的查核技術門檻,網路下單與宅配服務勢必將成為未來的王道主流。
.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喝酒~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喝酒~
禁酒令大蕭條 在 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搶救消逝繁華 堅持百年手工原味【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70課】
全英國人均所得最高的地方在哪裡?目前是倫敦,但在十九世紀後期,拔得頭籌的,卻是位於蘇格蘭西南邊琴泰岬半島(Kintyre Peninsula)的坎貝爾鎮(Campbeltown)。
當時的坎貝爾鎮,不僅是全英國人均所得最高的地方,也是威士忌生產重鎮,全盛時期甚至有34家威士忌蒸餾廠,號稱「世界威士忌之都」。
坎貝爾鎮由於三面環海航運發達,因此成為美國龐大威士忌需求的供應主力;不過後來由於受到1920年美國禁酒令的影響,再加上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的衝擊,使得坎貝爾鎮的威士忌酒廠倒的倒、關的關,如今只剩下3家酒廠,其中的雲頂(Springbank),不但是其中的中流砥柱,更是蘇格蘭目前的120多家酒廠當中,唯一至今仍堅持百分之百手工製作的酒廠,堪稱威士忌當中的「古墓派」。
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峰表示:「我很喜歡這家酒廠,因為這家酒廠的老闆,當初在維持這家酒廠的時候,是非常辛苦的。」
的確,為了希望讓坎貝爾鎮仍然能夠成為一個威士忌產區,雲頂雖然是一家蒸餾廠,卻生產出具有三種不同風格的威士忌品牌。
其中以雲頂的中度泥煤、2.5次蒸餾,代表正統的坎貝爾鎮威士忌風格;朗格羅(Longrow)則採重度泥煤、二次蒸餾;還有無泥煤、三次蒸餾的赫佐本(Hazelburn)。
試試看,這190年不變的手工製程,所呈現出來的是什麼樣的古老滋味?
(製作/企劃/撰文:高婉珮,攝影:陳思明)
【警語: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1TYs9bTZ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