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菌燉飯
.
之前看過有人說牛肝菌燉飯是臺灣人最想學的燉飯,是不是最想學我不知道~但今天這盤學完立馬讓你掌握燉飯許多技巧,而且宴客的時候超好用,瞬間讓人誤以為來到餐酒館,快來一起看看怎麼煮吧!
.
牛肝菌大家不要以為很難處理,把他當成臺灣乾香菇就好,處理方式都一樣(洗淨泡開),只是風味不一樣如此而已!
.
燉飯跟義大利麵是我的專業,對其要求也比較高,今天示範的是陽春未裝飾版本(要看裝飾版本可以看以前的松露燉飯),但對於燉飯的細節一樣都沒少。
.
所謂燉飯,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將生米在高湯中滾煮,讓米的澱粉質慢慢釋放在高湯中,進而達到濃郁的效果,最後再用奶油及起司乳化成濃稠醬汁,並不是把蒸熟的米飯倒入高湯就能叫燉飯,那樣應該叫做鹹粥或是比較濕的飯!
.
滾煮的火力也是一個很大的重點,常常看到寫小火燉煮,那是絕對錯誤的作法!燉飯要的是滾煮釋放澱粉質,若都用小火等於是在泡米,最後成品的米粒是軟爛無口感的,另外燉飯不一定要用義大利米做,要用好取得的台灣米或泰國米都可以,烹調時間義大利米抓18-20分鐘,臺灣或泰國米抓10-12分鐘,使用臺灣米要特別注意不要煮到米粒爆開,在8-9分鐘就可以試試口感了!
.
一不小心又說得落落長😆很希望大家都能完美掌握燉飯技巧,有機會可以試試看~~成功了務必與我分享唷!
.
🌀材料(2人份)
🔸牛肝菌30克
🔸水200cc
🔸白酒50cc
🔸義大利米130克(carnaroli品種)
🔸雞湯600cc
🔸洋蔥1/4顆(50克)
🔸蒜頭5瓣
🔸蘑菇100克
🔸鴻禧菇100克
🔸奶油30克
🔸帕瑪森起司30克
🔸鹽、黑胡椒粉1/2小匙
📝鹽炒菇1/4小匙、最後調味1/4小匙
📝1份燉飯為65-70克米
.
作法
.
1️⃣洋蔥切小丁、蒜頭切末、蘑菇切薄片、鴻禧菇去根部、牛肝菌洗淨泡200cc水1小時備用。
.
2️⃣鍋內下2大匙橄欖油,下蘑菇及鴻禧菇類大火炒至上色,接著下1/4小匙鹽調味取出備用;原鍋不洗再下2大匙橄欖油,中火爆香洋蔥丁及蒜碎,飄香後放入燉飯米,炒至每粒米均沾附油脂下白酒,大火炒至白酒燒乾。
.
3️⃣承上,加入牛肝菌拌炒,飄香加入泡牛肝菌的水,煮滾後加入「熱」的雞高湯並淹過食材,火力保持中大火並隨時拌炒,煮至湯汁漸漸收乾,此時再補高湯淹過米,重複此動作18分鐘。
📝高湯必須要熱的,如此才不會因為溫差導致需要重新煮滾,進而影響米的口感,另保持中大火才不會像在泡米,用小火煮出來的成品,外層米粉粉爛爛,內部米芯卻還是硬的!
📝義大利米燉煮時間為18-20分鐘,一般米為10-12分鐘,請不斷重複拌炒跟補湯的動作,並在時間快到前先停止補湯,試試米的口感再決定要補多少湯!
.
4️⃣炒至米粒外層無粉爛感、整體Q彈即可放回炒過的菇、鹽及黑胡椒拌炒均勻,最後關火下奶油及帕丹諾乳酪,拌炒至濃稠即完成!
📝最後可以留一點湯汁,不必炒到全乾,這些湯汁等等加奶油跟起司,就會變得濃稠(乳化),如此就完成燉飯的醬汁!
.
📖小知識
.
燉飯調味建議不要調太鹹,否則前幾口吃起來好吃,後面會越吃越有負擔感!
.
#牛肝菌燉飯 #燉飯米 #義式燉飯 #家常菜 #food #foodie #foodblogger #food #delicious #cook #homemade #instafood #大象日式料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芝加哥: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伊利諾理工學院、聖母大學(最新版)」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云也 內容簡介: -市面上最詳盡的芝加哥旅遊導覽專書,最新版新裝上市- 芝加哥旅遊景點、美食情報、購物街區update再出擊, 帶你欣賞經典建築、體驗熱門體育賽事、聆聽古典...
禧 瑪 諾 台灣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英美書房
#世界藝文事Openbook都幫你整理好了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石黑一雄 將在3月6日推出最新長篇小說《#克拉拉與太陽》繁體中文版。
故事敘述者「克拉拉」是一具為孩子設計的陪伴型AI機器人,以太陽能為動力來源,擁有細膩的觀察力,與超越其他機器人的高度同理心。如同石黑一雄先前的《別讓我走》,這是本反烏托邦小說。本書在克拉拉與人類的互動中叩問愛的真諦,並透過克拉拉好奇的眼光,探尋人性的深廣。
📍👩👩🏻 現象級小說《正常人》作者莎莉.魯尼作品再度被改編為影集,2017年的小說處女作《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預計於今年開拍,明年在英國BBC與美國影視串流平台Hulu播映。
日前公布選角名單,本劇將由《地獄怪客:血后的崛起》的莎夏.蓮恩、HBO影集《女孩我最大》的潔米瑪.柯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喬.歐文與新人艾莉森.奧立佛(Alison Oliver)擔綱主角。這部影集再度由《正常人》的製片公司負責,且同樣交付給執導《正常人》的奧斯卡提名導演Lenny Abrahamson……
📍📗 美國出版業產學合作的最新研究《#2020年沉浸式媒體與圖書報告》於日前發表,有別於以往類似研究只關注書籍的「閱讀」面向,本報告揭露人們在現今多媒體環境下,如何「使用」各種不同形式的書籍。
在4300多名受訪者中,一半以上仍表示最主要的購書原因是為了「#娛樂性閱讀」。每月使用超過4本書的人是出版業最想瞄準的客群,本研究發現這群最積極的「用書人」是千禧世代,這群18至34歲的年輕人不僅積極使用書籍,也愛看電視、電影和玩電玩,口味紛雜,也更容易從這些多元管道發現新書。此外,他們追求高效率和直接的互動,比起瀏覽書架和網站,他們更信任親朋好友和社群媒體的推薦……
📍🧜 英國小說家莫妮克.洛非改編加勒比海原住民泰諾族傳說寫成的小說《#黑海螺美人魚》(暫譯,The Mermaid of Black Conch),甫於1月底獲英國科斯塔年度圖書大獎和3萬英鎊獎金,日前再度以同一本小說入圍英國拉斯本對開本文學獎決選,結果將於3月24日揭曉。
《黑海螺美人魚》主角艾卡伊亞貌美如珍珠,因為受到嫉妒的人妻們詛咒而變為人魚,已在加勒比海水域遊蕩數百年。直到某天,她意外被觀光客捕獲,幸好黑海螺村漁夫大衛救了她並將她藏起來。艾卡伊亞逐漸恢復人形,重新作為女人在現代社會活下去,但由愛而生的嫉妒將如颶風席捲,改變所有人的命運。
更多報導內容請讀👇👇👇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禧 瑪 諾 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曼克》、《#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誓血五人組》、《#悲慘世界》和《#殺戮荒村》是我今年十大電影中的 10 至 6,延續此話題,進一步在 2020 年的最後一天,談談自己今年心中前五喜愛的電影。
今年共看了 360 部電影,不算特別多,一定有好片子沒看到,也總會有遺珠,但進行這樣的年底回顧,在爬梳觀影紀錄的過程中,老話幾句,發現讓自己最有感觸的,還是在於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怎麼共處的作品,世界已經夠亂了,但透過影像我們好像還能奢侈地去反思,還能去醒悟,雖然某些時刻對於諸多議題有種無能為力的失能感,但在電影之中,或許人們終能找到一絲避世的位置。
發表年度片單,某一部分是透過審視今年的觀影足跡,記住在光影間的擺盪與遊歷,回味難忘的怦然心動,重溫甜蜜的美妙時刻,私心替自己再度烙下印記,希望有些感動永遠能記得。最後,在混亂的 2020 ,還能奢侈、自在地進電影院看電影,怎麼都該知足了。
🎬以下排名有分喜好順序,並附上短評。10 至 6 名請點此連結👉https://bit.ly/3hrs1Oq
5.《#逃亡的女人》,【可樂電影 Cola Films】發行
《逃亡的女人》呈現出來的,是洪常秀更明確地轉向探尋女性的樣貌,於同質中求變。這部替洪常秀拿下柏林最佳導演的作品,某程度來看的確很「洪常秀」,但同時也不那麼「洪常秀」。《逃亡的女人》幾乎是以一種全然的女性觀點敘事,男性視角基本上在片中遭到排除,是缺席的,是無理的,從這點來看,《逃亡的女人》可說是洪常秀一種創作上的轉變。
《逃亡的女人》結構明確,分成三段敘事,觀眾跟隨金珉禧走入三位女性的日常生活,或許解讀成跟著洪常秀窺視女性也未嘗不可(片中也出現監視器錄像的運用),這三位女性的感情狀態並非當代社會所謂的「完好」,第一位離婚、第二位遭一夜情對象糾纏、第三位與另一半貌合神離,但從對話中觀眾可以得知,這三位女性的生活基本上在男性的缺席中找到與自己「共處」的可能,是否「和解」不得而知,但能確定至少努力生活。
第一位女性靠著離婚的贍養費買一棟好房子;第二位女性也能思考去酒吧尋找豔遇和心儀對象;第三位女性更大膽碰觸女女間的同志議題,縱使只有幾秒鐘,但洪長秀也特地變焦距,以 Zoom in 提醒觀眾此刻的特別。在南韓封閉、父權的社會中,洪常秀用一種看似鬆散實則嚴謹的結構抓住女性和社會的鏈結,這是比之前轟動台灣的《82年生的金智英》更勇於表現女性主權的電影。
特別的是,這三段女性的開場,洪長秀都將鏡頭率先瞄準了群山,而後才調整焦距將鏡頭放置於女性身上,最後一段的結尾,則收在戲院,銀幕上放映大海浪潮下的反覆洗滌,這邊我將山與海視做洪常秀對女性的致意,穩如山、靜如海,或許是種浪漫的定義。
《逃亡的女人》少了洪常秀在時間上非線性的虛晃一招,也脫離了洪常秀時常於角色間遊走在真實、夢境的恍惚狀態,但角色間仍然維持一種「神秘性」,觀眾很難從對話與動作間掌握故事全貌,無從得知離婚的來龍去脈,無從得知單身的原因、更無從得知女女同志間可能有的壯烈或噤聲,得靠觀眾去詮釋、去想像,敘事上也就有了無限的可能性。這樣的可能性,便是洪常秀令人如此著迷的原因之一。
可以確定的是,這是洪常秀一次重要轉變,也是創作者感受到社會氛圍、從自我生活提煉而出的作品。或許碰上金珉禧之後,洪常秀的創作將走向下一階段。
📝全文請點👉https://bit.ly/3n0jHX1
4.《#氣球》,【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放映
中國從七零年代鼓勵計劃生育,喊出「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的口號,而後進入八零年代,一胎化政策實施,以更為粗暴的方式進行人口生育控管,引來的是墮胎、勞動力短缺、人口急速老化、男女比例失衡等結構性問題,八零年代的中國,經歷社會改革的巨變。西藏導演萬瑪才旦的《氣球》也將鏡頭對準生育計畫,這段在中國改革史上無法抹滅的失敗,猶如鬼魅幽靈般降臨在佇立於青藏高原的傳統家庭之上,萬瑪才旦召喚的是揮之不去的中國共業,如投胎、如轉世,宗教與政策的重量壓著現實,無法喘氣。
《氣球》在雄性世界中以「羊群」對比人類,父輩苦惱母羊生不出小羔羊,影響生計,走投無路之下向鄰居暫借「種羊」,拼死拚活地交配,藉以生出品質優良的小羔羊,以量取勝,進而改變羊群體質;反觀中國社會,喊著「優生優學」的口號,節制生育,以寡為旨,希冀改變人口結構。羊越生越好,人則越少越好,人類看似馴服羊群,生命的位置卻缺少高度,於是觀眾能看見男性在洗滌羊群的藥水中爭鬥,惹得一身腥,雄性建構的世界,會濕身且帶著點羊騷味。
更驚喜的是,萬瑪才旦在片中加進西方社會「試管嬰兒」的新聞畫面,當民主、自由的西方世界不斷探尋生命不同的可能性時,中國正節制生育,抑制生命的出路,幾相對比下,其荒謬與困惑展露無遺,萬瑪才旦精闢的對生育提問,並加以辯證。
說到底,《氣球》達成的是在男女間的拉扯中,貫徹「傳統觀念」與「現代改革」的對立,當藏族社會篤信超脫轉世,孕育跨至宗教靈性層面時,女性身體自主權更加被限制、被剝奪,墮胎的當代觀念被傳統禁錮,萬瑪才旦便以人道主義的視野,捕捉到女性在計劃生育中的掙扎。
《氣球》也精巧安排三位女性做階段性的象徵,城中女醫師的進步力量衝擊現代社會,不斷勸導女主角墮胎;高原上的尼姑是傳統宗教的代表,不斷勸導女主角順從靈性;女主角則夾在這兩者之間擺盪、飄移,萬瑪才旦縝密佈局,又是一抹「傳統」與「現代」對立的塗暈。
順著敘事來到片尾,父親從城市買來的「紅色」氣球(象徵中共政策)自然不適用於高原,恰如因計劃生育而需要的保險套,最終氣球與保險套都如幻象般輕易被戳破。
《氣球》全片緊扣生育,擅用符號象徵(氣球、羊群、保險套),調度穩健俐落,同時帶著青藏高原獨有的生活況味,餘韻綿延不絕,如孩童手中抓不住的氣球,突如其來的飄散,化作女性及生育政策的哀愁,在寬闊天際中無止盡漫遊,不知該往何方。
📝全文請點👉https://bit.ly/3pC7CJa
3.《#她們》,【Sony Pictures 索尼影業】發行
葛瑞塔潔薇揮別《淑女鳥》的初試啼聲後,獨立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的《她們》更顯自信,全片散發著迷人、雋永的古典魅力。葛瑞塔潔薇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將馬區家四姊妹的成長歷程,裝訂成一本乘載著回憶的手工精裝書,精緻、細微地幽幽道出愛情、家庭、女性、抱負、婚姻等等面向,雖然極富沈甸的厚重之感,卻溫暖地包裹人心。
在今昔交錯的「雙時空」敘事下,葛瑞塔潔薇刻意將攝影機運動方向左右變換,精準地以好幾組工整的對稱剪輯,不斷明示這群「小婦人們」遭遇的困境與心境,映襯出苦澀與美好。諸如喬初回老家,獨自在街上行走的沈重感(行李掛身的包袱),下一顆鏡頭馬上切換四姐妹在街上的歡笑,並呈現輕盈感;喬與病重的貝絲在海灘上談心,對比的是四姐妹與四公子的戲水;劇場俱樂部的嬉鬧收到羅禮的鑰匙,換來的是人去樓空獨自打開信箱的蒼涼。
除此之外,葛瑞塔潔薇也對比了四姐妹在「選擇」後的生活樣貌:喬選擇獨自在紐約教書、梅格選擇與老師結婚後的貧窮、艾美選擇前往歐洲修習藝術活躍社交圈、貝絲因良善選擇照顧弱勢染上猩紅熱而後身體每況愈下。四姐妹都在自身特質的選擇下走向彼端的未來,沒有對錯,只有選擇,葛瑞塔潔薇做的只是交互剪輯,將「選擇」與「結果」的概念強而有力地具象化。
除了剪接,葛瑞塔潔薇同樣懂得利用「色調」做出對比,7 年後的現在是冷冽、灰色調,7 年前則是溫順、暖色調,拆開檢視,葛瑞塔潔薇刻意為之的結果,便緩緩述說了韶光荏苒,成長的苦澀滋味。此種滋味,更是本片藏在女性主義大旗下的另一道鮮明主題,而喬的這句獨白:「我想念過往的一切。」舉重若輕地點題,餘韻繚繞。
縱看《淑女鳥》和《她們》,即使年代不同,但主題核心都不脫青春少女的成長紀事。電影藝術往往是真實經驗的再造與複製,導出《淑女鳥》的半自傳作品後,不難發現葛瑞塔潔薇也將自我投射進《她們》──不管是 19 世紀還是 21 世紀,加州、麻州還是紐約州,葛瑞塔潔薇都透過手中的筆,肩上的鏡頭,超越時空,直指當代,雜糅了女性的理性與感性、迷惘且自信、柔軟而堅毅的百種姿態。
對於葛瑞塔潔薇而言,或許生活並非永遠只有愛情與婚姻、家庭和孩子,葛瑞塔潔薇橫跨幾世紀譜寫出心中的小婦人,不卑不亢地告訴女性能害怕、能退縮,但也請保持果敢與溫柔,抓住榮光與財富。無論童年或成年,不斷與自我對話、她人共處,希冀最終能走出一條屬於「她們」的康莊大道。
📝全文請點👉https://bit.ly/2WTBdBC
2.《#1917》,【環球影片粉絲專頁】發行
《1917》在導演山姆曼德斯的領導下,各部門配合的天衣無縫,尤其攝影師羅傑迪金斯的神乎其技,全片親密地緊跟大戰下的小人物,共同克服壕溝、草原、泥地、洞穴、洪水、森林等地形,在限制中掌握室內與戶外的光影變化,更以廣角鏡頭宏觀地映照出戰爭之苦,同時完美地隱匿攝影機,隔著銀幕都能感受其滿溢的才華與實力,望諸當代,少有人能匹敵,難以置信。
再來是剪接李史密斯(長期與克里斯多福諾蘭配合)縫合了鏡頭的斷裂,利用鏡頭運動、場景調度的掩護找到剪接點,巧妙且流暢地切換轉場,在這場「偽一鏡到底」中來去自如,將 1917 這一年的戰爭,連成一氣呵成的磅礡氣勢。而湯瑪斯紐曼(藍迪紐曼表兄弟)的管絃配樂情緒飽滿、烘托人心,替這場史詩戰爭奏出難忘樂章,雖有過重之嫌,但瑕不掩瑜。全片在各大師們的齊力中,概念與形式完整合一。
此外,在一部與時間競賽的電影中,「迫在眉睫」之感強而有效地貫串,情緒張力也隨著劇情推演逐漸加溫,但《1917》最棒的戲都是於「快」中提煉出的「慢」──山姆曼德斯無所畏懼地停下腳步,在逃亡時打破與法國婦人的隔閡,並透過士兵之眼於嬰孩中望見新生與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此場戲出現的牛奶成為存活的養分,對比片子中段盛裝牛奶時的死亡,出現截然不同的表徵;而這裡的女性也有可能擴寫成聖母形象(沒生孩子、秒瞬止血),成為槍林彈雨中超現實的神來一筆。
山姆曼德斯也懂得在湍急流水中感受緩緩灑落的櫻桃樹花瓣,似在奠祭死去的亡魂(櫻桃樹是好友的愛);山姆曼德斯更莊嚴的在樹林間透過古老民謠〈Wayfaring Stranger〉幽微傳唱出對死亡虔誠、尊敬的態度,靜靜地輕撫戰火下每顆顫動的心。
最後,山姆曼德斯在「偽一鏡到底」中繞行死亡幽谷一圈,將小兵執行任務後的出發與抵達於樹下完整收束,首尾的寧靜之勢遙相呼應,「家」與「愛」則成了失去朋友的救贖與大戰後的心之所向。
《1917》揉合了《現代啟示錄》和《搶救雷恩大兵》,透過營救任務,在斷壁殘垣中反思暴行,同時在一連串命運與人為的偶然性中,書寫戰爭。山姆曼德斯創造出粗獷同時溫柔的風格,在此證明了自己精湛的執導功力(調度與整合),無庸置疑是近年戰爭電影的標竿,無與倫比的大師之作。
📝全文請點👉https://bit.ly/3o2Dfez
1.《#日子》,【#台北電影節】放映
《日子》是蔡明亮獻給努力生活的人的故事(要說獻給李康生也十分認同),或許人們都是一座座孤島,但某些時刻又能彼此連結,可以是陌生人,也猶如音樂盒,這份連結更能跨國度、跨時間,蔡明亮的溫柔,溢出影像,承接住人性的困頓時分。
此片是屬於大銀幕的電影,甚至是美術館式的錄像,它是日常生活,縱使拆開片段觀看,都能成戲,而看似鬆散的結構經過蔡明亮統一與整合,雲淡風輕的在 46 顆鏡頭中,做出許多符號隱喻及情緒堆疊,是創作者的直覺生成也好,或是縝密布局也罷,都長成所謂的「作者電影」,將蔡式的電影語言發揮淋漓盡致,皆提供觀者不同角度的切入,亦在疫情慌亂的局勢底下,提醒世人電影、電影院永遠不會消散。
人們常說「以畫面說故事」,蔡明亮的《日子》洗盡鉛華,做到「以畫面說故事」的純粹高度,且並非淪於表面炫技,反倒是經過時間與生命的淬煉、掏洗後,返璞歸真,才於無形中內化成行雲流水的創作底蘊,《日子》的好,就在層層對照、堆疊、並置當中,刻劃出兩具肉體的差異,並順著自然讓靈魂水到渠成地自由交合,電影中的電影。
蔡明亮的《日子》並非曲高和寡,是不帶隔閡地進入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是聽雨沈思,是煮飯燒菜,是洗澡淨身,是祭奠拜香,是做愛歡愉,當人、事、物慢了下來,日子也就慢慢被看見、被聽見了。每位觀眾都能嚐出《日子》的苦澀與甘甜,至於熟稔蔡明亮的觀眾,則能深掘出《日子》的醍醐味。
這是一部允許觀眾睡著的作品,將主動權完整交還觀眾,如美術館,遇到沒感覺的畫面,就跳過,有感覺的,便駐足幾秒、甚至花上幾分鐘觀看,能停留,當然也能逃離,生活中總有百無聊賴的時刻,但也必定有傾心著迷的瞬間,這便是日子,恣意的日子。蔡明亮正在影響、創造人們觀看電影的方式。
蔡明亮輕輕拾起哀愁,化繁為簡,真摯邀請觀眾「感受」每個人都有的日子,無論喜歡與否,日子就在那,安安靜靜在電影院綻放。
📝全文請點https://bit.ly/37UmZ8D
#2020年度片單
禧 瑪 諾 台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芝加哥: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伊利諾理工學院、聖母大學(最新版)」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云也
內容簡介:
-市面上最詳盡的芝加哥旅遊導覽專書,最新版新裝上市-
芝加哥旅遊景點、美食情報、購物街區update再出擊,
帶你欣賞經典建築、體驗熱門體育賽事、聆聽古典、爵士&藍調美聲,
漫步密西根湖畔、品嘗人氣美食咖啡、走逛知名博物館與美術館……
還可跳上鐵路往郊區出發,感受周邊特色市鎮的迷人風光!
本書特色:
【生動的建築導覽】
世界旅人到芝加哥,絕不能錯過的就是欣賞建築。本書大量介紹近代美歐大師在芝加哥留下的傑出作品,如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橡樹園自宅與工作室、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伊利諾理工學院、曾出現在電影《變形金剛》的瑞格里大樓與論壇報大樓……讓你看見建築師的巧思與設計美學,以及全美最佳建築城市的榮光。
【豐富的歷史介紹】
芝加哥為何叫做芝加哥?400多年來,有哪些人參與這座城市的建立?它為何能在20世紀搖身一變,成為世界摩天大樓的先驅?小熊隊的山羊魔咒是怎麼一回事?一書在手,宛如身邊多了位導覽員,為你的芝城之旅增添更多在地小知識。
【優質的藝文資訊】
當地有許多展出豐富、設備完善的國際級博物館與文化機構,從天文、海洋、自然科學,到歷史、藝術等一應俱全。這裡也有各式的音樂與戲劇表演,甚至特殊節慶、藝術節、Open House Chicago等,蒐錄完整介紹,讓熱愛知性或藝文活動的你,知道該往哪裡去。
【必遊的免費景點】
新奇有趣的千禧公園與瑪姬‧戴利公園,免費;150年歷史的林肯公園動物園,免費;擁有美麗提芬尼彩繪玻璃圓頂、可欣賞午間音樂演奏會的芝加哥文化中心,免費;還有遊客如織的河濱步道、可賞開闊湖景與城市天際線的湖濱步道、高空綠園步道606……這些深受大眾喜愛的開放式景點,都在本書一一呈現。
【熱鬧的體育活動】
芝城除了有MLB小熊隊、白襪隊,NBA公牛隊、美式足球、冰上曲棍球等職業比賽,也有不少民眾可參加的體育活動,如芝加哥馬拉松、鐵人三項、湖濱大道慢騎日等。想看熱血的NCAA大學美式足球賽?到南灣的聖母大學準沒錯。
【繽紛的購物大街】
從最貴氣的Oak Street、經典的Magnificent Mile和State Street,到年輕族群愛逛的Armitage & Halsted購物街、Southport Corridor、Broadway Street等,以及該區特色店家,本書都有介紹,滿足精品愛好者、書店控、漫威迷、二手黑膠收藏者等不同族群的購物需求。
【知名的在地大學簡介】
許多台灣人是因求學而與芝加哥結緣。芝加哥大學是全美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院校;西北大學在法、商、醫、音樂等方面表現優異;伊利諾理工學院以建築系最負盛名;而位於印第安那州南灣的聖母大學,是全美公認最好的天主教大學。作者以親身造訪過的學校做介紹,帶你認識它們的環境與校內景點。
【充滿樂趣的鐵路之旅】
6條地鐵與火車路線,帶你前往市中心以外值得一遊的地區,體驗市井小民的生活環境,欣賞有別於繁華大城的郊區景致,例如歐巴馬總統住過的海德公園、以萊特建築出名的橡樹園,或是占地385公頃的芝加哥植物園等,都不能錯過。
【實用的美食住宿資訊】
從平民小吃披薩、熱狗、咖啡、甜點、麵包、冰淇淋、精釀啤酒,到經典老店、熱門餐廳、米其林推薦餐廳等都有囊括。遊客眾多的芝加哥,旅館業也非常蓬勃,本書在每個分區裡都有住宿情報,提供你價格、地點、房型、服務內容的多樣參考。
作者簡介:林云也
來自台南安平,常與貓咪喵喵叫的水瓶人。畢業於台灣大學農藝系、伊利諾理工學院食品安全碩士,曾任報社編譯、食品業與製藥業品質管理。
曾到芝加哥留學,愛上了它的美麗與自在氛圍,返國後由於未見台灣人編寫的芝加哥旅遊專書,遂向太雅出版社毛遂自薦,出版了個人的第一本小書。由於喜愛可以增廣見聞的翻譯工作,跨入了譯界人生;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為與人合譯探討動物權的經典書籍《打破牢籠》(Empty Cages)。因太雅出版社總編輯的一句話,加入了編輯的行列,常在紙上與作者們遨遊世界。
禧 瑪 諾 台灣 在 米大創意 Mita Ide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是我們身處的當代,不同族群擁有不一樣的美,來自很久遠的祖先、來自很遙遠的地方...
現在我們由遠而來,齊聚在這裡,從各種文化層面來展現各自最珍貴的東西,這是每個部落的驕傲,也是每個最美的樣子。
我們站在這裡,一齊獻給這塊土地。
--
【製作團隊 Production Design】
米大創意有限公司 Mita Idea CO., LTD
【策展人 Producer】
舒米恩・魯碧 Suming・Rupi
【小巨蛋節目統籌 Events Planning at Dulan Arena】
黃宏寶 A-Bao Huang
【市集/志工/外場統籌 Markets & Volunteers & Outdoor Events Arrangement】
鄭宜豪 Yihao Cheng
【部落邀請/票口統籌 Public Relation/ Box Office Arrangement】
努儂・布海 Nunung・Puhay
【主視覺/商品設計 Visual/ Products Design】
劉冠群 Kuan-Chun Liu
【行政/會計 Administration/ Accountant】
哈璐崮・魯碧 Haluko・Rupi
【小巨蛋節目執行 Events Executives at Dulan Arena】
黎立語 Liyu Li
馬淑儀Homi Ma
王瑋婷 Dongi
【小巨蛋主持人 Hosts at Dulan Arena】
阿洛·卡力亭·巴奇辣 Ado・Kaliting・Pacidal
洛恩・阿浪 Roen・Alang
【小巨蛋視覺設計 Visual Design at Dulan Arena】
馬莉 Marilyn Lin
【大操場節目執行 Events Executives at Playground】
陳晏如 Yen-Ju Sylvia Chen
謝勝龍 Sheng Lung Hsieh
【大操場主持人 Hosts at Playground】
都蘭部落 'Atolan
拉千禧Lacingsi
拉立委Laliwiy
拉薩崠Ladatong
拉古鐺Lakotang
【文化顧問 Cultural Consultant】
拉中橋 Lakayakay
【活動執行 Activities Executives】
都蘭部落 'Atolan
拉中橋 Lakayakay
拉監察 Lakanca
拉千禧Lacingsi
拉立委Laliwiy
拉薩崠Ladatong
拉古鐺Lakotang
小姐組 Kaying
巴卡路耐 Pakarongay
【平面攝影 Photographers】
漠視文化 Mose Image Studio
江婕羽 Jieyu Jiang
小林賢伍 Kengo Kobayashi
【場地統籌 Venue Arrangement】
卓世宏 校長 Tab Jwo
【場地協力 Venue Coordinator】
都蘭國民中學 全體師生 Dulan Junior High School
【外場執行 Outdoor Executive】
闕宇良 Yu-Liang Chueh
【裝置藝術-入口意象 Installation Art- Entrance Image】
都蘭部落青年 Dulan Youth Villagers
【裝置藝術-木帆船團隊 Installation Art- The Crew of Carving Boats】
賴進龍 Laway
柳哲光 Adeng
羅福慶 Raranges Hoki na Tungaw
劉烱錫 Chiung-Hsi Liu
【裝置藝術-彩虹天幕 Installation Art- Awning】
大間構造場 In-Between Fabrics
黃福魁 Fu-Kuei Huang
許光輔 Kuang-Fu Hsu
【裝置藝術-帆船豐收箱/八角星燈 Installation Art- Artistic Boxes/ Eight-edge Star Lamps】
郭樂 Ivana
鄭敘慈 Dolly
【裝置藝術-木雕作品 Installation Art- Woodcarving Collections】
希巨·蘇非 Siki Sufin
【裝置藝術-八角星牆 Installation Art- Eight-edge Star Wall】
峇岦嵐偲・旮札涅灆 Paqeriras • Kazangiljan
林琬筑 Wan-Chu Lin
【裝置藝術-都蘭電影院 Installation Art- Billboard of Dulan Theater】
瑪拉刺馬 巴德勒勞 Malacemas Badeleluw
【裝置藝術-凱道傳統領域 Installation Art- Decorations of Ancestral Domain】
安聖惠 Eleng Luluan
愛琴
依命
查勞
豆小花
瑞玉
郁文
馬哥
達卡鬧
孔雀及所有凱道部落的朋友
【指示牌設計 Signs Design】
鍾佩紋 Chung Pei Wen
【小巨蛋音響/LED牆 Sound Engineer/ LED at Dulan Arena】
AK愛萍音響工作室
【小巨蛋舞台/燈光、外場音響 Stage at Dulan Arena/ Lighting & Sound Engineer】
老葛
【都蘭電影院音響 Sound Engineer at Dulan Theater】
陳立智
【外場帳篷 Outdoor Booths】
紅利帳棚企業社
【官方工作人員 Official Staff】
胡月美 Elaine Oh
嚕嚕 Kerry Lu
郭文吉 Richard Kuo
林東翰 Tung-Han Lin
葉之幸 Alu
張麗雲 Kany Chang
哈拿崮・阿日恩・烏諾日兒 Hanako・Aleng.Onol
巴奈・阿慕依・拉慕恩 Panay・Amoy・Lamen
哈娜 Hana Rupi
秋香 Apple
帆婷 Amy
小韓 Elva
小惡 Joanna
元豪 Andy
馬克 Mark
虹琳 Lin
小雞蛋 Vita
【拉志工 Lachihkung】
小林賢伍 Kengo Kobayashi
毛嵩傑 Sungchieh Mao
王云柔 Dawn Wang
江婕羽 Jieyu Jiang
何瑪丹 Madan Ho
吳英信 Lucien Wu
周惟誠 Wei Cheng Zhou
林佑丞 You Cheng Lin
林昕慧 Sinhuei Lin
林琬筑 Wan-Chu Lin
林聖心 Avu Paljizaw
林翠嫺 Angela Lin
峇岦嵐偲 ‧ 旮札涅灆 Paqeriras • Kazangiljan
洪健原 Mose Stark
夏哈波 Shaun Harper
高翊寧 Yining Kao
高毅鴻 Saforo Ikay
張啟萱 Stephanie Chang
許承澤 Cheng Ze Hsu
陳怡如 KK Chen
陳峙穎 Jhih Ying Chen
陳禹安 Yu-An Chen
陳苡寧 Yining Chen
陳軍鈞 Chun Chun Chen
陳晏如 Yen-Ju Sylvia Chen
陳慕婕 Vais Mavaliu
陳靜宜 AJing Chen
曾素薇 Su Wei Tseng
游賀翔 Hank Yu
黃天姮 Tien Heng Huang
黃詩涵 Shihhan Huang
楊雲翔 Siyu·Harumi
楊璦芳 Ai-Fang Yang
葉日中 Jih-Chung Yeh
葉典翰 D.h. Yeh
廖家儀 Chia I Liao
廖毓強 Yuchiang Liao
瑪拉刺馬 巴德勒勞 Malacemas Badeleluw
潘念岑 Afih Kesang
潘致穎 Chih Ying Pan
蔡佩吟 Carrie Tsai
蔡雅菁 Ya Ching Tsai
【小巨蛋演出單位 Performers at Dulan Arena】
台玖線樂團
澳洲_B2M(Bathurst to Melville) + 莫言 + 卓楓國小合唱團
都蘭國小
都蘭國中管樂隊
阿修&Nawan樂團
巴奈 Panai Kusui
日本_Kachimba Mundo
台灣原聲打擊隊
佳平彩虹古謠傳唱隊
法屬玻里尼西雅大溪地_Tamariki Poerani舞團
Te Natira'a 南島大溪地藝術工作室
拉是非 Lasifi
藍星少女隊
溫嵐
陳崴
拉元簇 四騎士
Ngapa lisang樂團
原響暴徒
薪傳舞團
都蘭旅北同鄉會
菲律賓_Dap-ayan ti Kultura iti Kordilyera (DKK)
吳元楷 ft. 拉古鐺
MAFANA ft. 拉薩崠
Morocca’n Roll (摩洛哥)
阿洛 ft.拉立委
Suming ft.拉千禧
法屬新喀里多尼亞_漂流遇見你
【大操場演出單位 Performers at Playground】
都蘭婦女
巴卡路耐 Pakarongay
都蘭耆老
都蘭國民中學全體師生
拉千禧 Lacingsi
法屬玻里尼西亞大溪地_Tamariki Poerani舞團
港口部落 Makota’ay_阿美
達魯瑪克部落 Taromak_魯凱
建和部落 Kasavakan_卑南
馬遠部落 Bahuan_布農
拉立委 Laliwiy
宜灣部落 Sa'aniwan_阿美
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 Pinuyumayan_卑南
拉勞蘭部落 Lalauran_排灣
羅娜部落 Luluna_布農
拉薩崠 Ladatong
菲律賓_Dap-ayan ti Kultura iti Kordilyera (DKK)
鄒族 Tsou
隆昌部落 Kanifangar_阿美
普悠瑪部落青年會 Puyuma_卑南
拉古鐺 Lakotang
里繞(東昌)部落 Lidaw_阿美
初鹿部落 Mulivelivek_卑南
七佳部落 Tjuvecekadan_排灣
馬蘭部落 Falangaw_阿美
【阿米斯小教室 Amis Classroom】
造船者-阿美族古帆船 賴進龍 Laway/羅福慶 Raranges Hoki na Tungaw
We are Igorot(菲律賓DKK)Alma Sinumlag
海嘯想辦法吧-傳統領域規範辦法 馬躍・比吼 Mayaw Biho
鮮肉節奏教室 Rhythm Play-Body Percussion(沖繩)Kachimba Mundo
'Atolan的靈魂-高砂的翅膀 希巨蘇飛 Siki Sufin/蔡政良 Futuru Tsai
【都蘭電影院 Dulan Theater】
《漂流遇見你Ça Fait Si Longtemps》陳潔瑤 Laha Mebow/一顆星工作室
《吹過島嶼的歌 音樂人物誌-Suming Rupi》阿洛·卡力亭·巴奇辣 Ado' Kaliting Pacidal、陳昭宏/原住民族電視台
《我的名字叫織羅啟示篇》林光亮 Fuday ciyo
【媒體協力 Media Coordinators】
吹音樂 李鑫
Mata Taiwan Vanessa
布萊克薛薛 Black Talking Shit
Navi Matulaian
【住宿協力 Accommodations Coordinators】
都蘭國民小學 Delight-Land Elementary School
好的・窩 Good-Nest Homestay
海或公路青年旅舍 OceanWay
飄洋都蘭 Piao Yang Dulan
【影像紀錄 Documentary】
製作 靠窗映像 Window Side Film
【特別致謝 Special Thanks to】
都蘭部落頭目 姜清武
胡月美
蔡政良
卓世宏校長
拉千禧
拉志工
艾莉髮型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