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說「能有機會寫下這篇專訪的我,覺得非常開心」是有些不負責任。完稿之後,來往調整最多的是引句裡的用詞,什麼會讓一個人面臨危險,什麼會讓一個人身邊的人面臨危險;之間,又確實摻著「希望更多人看見」的心情。
⠀
⠀
我常常覺得需要透過嚴格才能實踐的溫柔是不幸的,但終於有一天我需要選擇接受我們偶爾要被這種嚴格所保護。世界容易用言語判決使用者的心意,忽略言語和立場之間還隔著動機。明眼人或許看出這篇專訪每一個小標都脫胎自一首詩,而詩是我和阿報說話之後第一個感覺。
⠀
⠀
為什麼是詩?上好稿之後丟網頁連結給他,結果在訊息匣中點擊連結的時候跳出視窗:「网页存在安全风险,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 已停止访问」。意思是,這個世界將有許多人看不見這篇訪問吧?有些事情可以改成暗號,有些事情一旦改成暗號就再也不是原來的事情。什麼事情是前者,什麼事情絕對不能改變,我知道詩就是思索這件事情的事情,然而詩往往不能消滅問題。詩只能給我們面對問題的姿態。
⠀
⠀
阿報給了我一種姿態。能有機會記錄這種姿態的我,覺得非常開心。
⠀
⠀
⋯⋯
⋯⋯
⠀
⠀
——— 这里是原来的『湾湾独立音乐速报』,现在的 @小岛音乐速报,主要发布台湾原创音乐、独立音乐新歌、MV、演出等等相关资讯,如果你也喜欢台湾音乐,欢迎关注我(愛心)
⠀
⠀
點進小島音樂速報微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置頂文中這段自介。
⠀
⠀
這介紹不到一百字,明眼人卻能看出端倪。2020 年 11 月 21 日,當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隨主席李安步上星光大道揭序,這是中國全面撤出金馬的第二年,這邊觀眾習慣入圍名單裡不見中國作品的同時,那邊觀眾大概也習慣了轉播這檔事檯面上是看不見了。那晚,灣灣獨立音樂速報同步圖文轉播得獎動態,幾則發文都被新浪下架。速報頁面隨後出現一則新貼文,大意是對待一個頒獎禮,封殺到這般地步,真的至於嗎?
⠀
⠀
那則新貼文當晚即在微博遭到圍攻,相關博主及眾多網民紛紛開始舉報,認為他的微博名稱夾帶私貨;數天後,他甚至收到了新浪站台要求改名否則對帳號進行官方處理的私訊。
⠀
⠀
消息一出,三年來受灣灣獨立速報的資訊餵養、三十多萬追蹤者中,不少人挺身而出。有人是承著自己在這裡認識數不清台灣好音樂的情,有人是見得區區頒獎轉播被動刀的不平。這抗議竟真傳到新浪某位高管耳中,高管點了頭,不對這個匯集無數樂迷的站台下手。
⠀
⠀
然而一週後,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名字依舊被改成亂碼。
⠀
⠀
介紹寫「原來的」,是因這回終究不敵壓力,「灣灣獨立音樂速報」這個自 2017 年開站時就使用的名字,改姓成了小島。而之所以短短八十字裡「獨立音樂」、「原創音樂」並用,起因仍是「台灣」後面不能接「獨立」的潛規:
⠀
⠀
「你要跟他們解釋斷句是 台灣 獨立音樂,要找你碴的還是找,後來很多媒體省麻煩,就用了原創音樂這個詞。」原創音樂,使用時概念幾乎等於獨立音樂,為避文字獄而衍的新名目,到頭來簡介卻還得反過頭把這詞給列上才完整。
⠀
⠀
眼前螢幕裡的男子,唸「誰」的時候聽起來是「ㄕㄨㄟˊ」,說「年」的時候聽起來是「連」。他是原來的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現在的小島音樂速報始終唯一的經營者,更常把自己稱作編輯。熟的人都叫他阿報。
⠀
⠀
⠀
▍天線給了我天線的耳朵
⠀
⠀
2021 年 4 月,阿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聽見對岸」發表了〈台灣「獨立音樂」簡史〉。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獨立音樂四個字要加引號了。
⠀
⠀
該文從台灣的熱門音樂時期開始,順著解嚴後地下音樂萌芽、再轉化為如今獨立音樂概念的過程,約三十多年的歷史進行爬梳。文章一發,台灣社群上轉發者眾,除了史料本身激起的興趣,多少還有「這主題的文章出自中國人手筆」的詫異。
⠀
⠀
這不是阿報第一篇掀起討論的寫作。2019 年,他在〈年終總結之現場篇〉一文中,統計該年度有多少台灣樂團到中國演出,得出「台團批量上大陸」的結論,數據被報導者〈那些席捲亞洲的台式浪子與浪漫──獨立樂團唱出厭世代的微抵抗〉一文採酌;2020 年 6 月,緊跟當年台灣文化部補助名單公佈,阿報另一篇文〈在台團熱潮背後,了解下台灣的音樂補助是怎麼一回事〉,則向中國聽眾說明台灣音樂圈習以為常的制度,「音樂補助是大陸沒有的嘛,對於大陸很多網友來說,政府居然發錢給樂團做音樂,他們想都不敢想。」
⠀
⠀
不過,每篇長文末,總會導回小島音樂速報微博,「那裡比較熱鬧」。原有正職工作的阿報,寫長文是一年只幾次的事情,「聽見對岸」被他稱為年更號,比起小島音樂速報多時一天近十則台灣音樂情報的頻率,寫這樣有學究精神的論述,不是阿報最想做的事。
⠀
⠀
1992 年,他在福建出生。因為當地方言與台語高度相似,少年時期的阿報完全聽得懂電視上五月天唱的台語歌是什麼意思。阿報口音裡那份熟悉咬字,也原來是連上了我們對台灣國語的印象。
⠀
⠀
為什麼福建電視上有五月天?原因之一,是那個台灣音樂仍在中國舉足輕重的年代。阿報回憶 2006 到 2010 年間,身邊的人聽的是五月天、F.I.R. ,唱片行裡賣的是陳綺貞。
⠀
⠀
另一個原因乍聽有點玄,想想卻有道理:「就,我們家的電視天線,那時候收得到台灣電視的訊號。我可以看中視看台視看華視,我記得這三個電視台最主要⋯⋯」不對、先等一下,這合理嗎?
⠀
⠀
「不是,我們離金門很近你知道嗎?那個電視信號到福建都清楚,大概就和廣東那邊常看到香港的電視是一樣的。」
⠀
⠀
青春期的阿報和家人搶遙控器,想看的是台灣樂團上節目打歌、廣告間的新曲 MV。為什麼想看?他說新世紀之初五月天《搖滾本事》演唱會,是自己第一次在螢幕上看見樂手操著樂器,有鼓、有吉他的舞台。
⠀
⠀
因為帥吧,阿報說。就像許多少年少女。
⠀
⠀
他要到二十多歲時,才發現台灣所謂「聽團仔」不少已把五月天劃到商業樂團的那一邊,這一點和阿報身邊的中國樂迷不同。包含阿報自己,至今都還對五團抱著當年獨立音樂啟蒙的好感。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沒有社群、自媒體,阿報心中的台灣音樂地圖描製除了電視,靠的是蝦米音樂和豆瓣兩大平台的音樂導介。
⠀
⠀
「以前只知道五月天陳綺貞這種大名字,什麼絲襪小姐,什麼女孩與機器人、法蘭黛、先知瑪莉,都是因為蝦米音樂的推薦機制做得很好,我才知道的。」
⠀
⠀
今年辭去工作回到福建的阿報,電視台不再收到台灣訊號。養成他品味的蝦米音樂,也在今年二月終止營運了。
⠀
⠀
其實,誰還看電視呢?中國的唱片行一樣在倒,台灣音樂的影響力也在中國漸弱。少年阿報上了大學,那時躺在宿舍床上聽癡了的透明雜誌、甜梅號、回聲樂團,至今還是他的最愛,彷彿有什麼停在那裡。
⠀
⠀
⠀
▍你看團時很近
⠀
⠀
從速報發文消息之速、簡史鑽研之執著,很難想像阿報本人只來過台灣兩次。2018 年,回聲樂團休團後睽違兩年重聚《巴士底之日十週年》演出,26 歲的阿報心想,是時候了。
⠀
⠀
18 歲的阿報,大學上的是物理系,一入學就加入吉他社。「這邊的吉他社,相當於台灣的熱音社,是玩樂團、搖滾那種的。」社團裡都是音樂同好,只不過大家聽的多是中國搖滾,痛仰樂隊、萬能青年旅店,聽台灣樂團的有但不是很多。阿報只能靠著網路來尋找台樂同夥。
⠀
⠀
「一開始都是打關鍵字,比如你在微博搜個安溥,搜到很多博文,那基本上提到的人都是喜歡安溥的,你就循著這些內容認識一些網友這樣。」
⠀
⠀
有了點和線,總會想到面。微博上,阿報找得到日本音樂速報,找得到英國音樂速報,就是沒有台灣。
⠀
⠀
然而,他並沒有立刻著手一個以台灣音樂為主題的自媒體。他最早創的是一個發表「洋蔥新聞」的站台。
⠀
⠀
洋蔥新聞語出美國一家生產諷刺新聞的媒體「The Onion」,後來詞彙延伸用於描述基於嘲弄目的所生產的新聞,多少包含造假和誇張的成份。阿報以音樂為題,寫了幾篇洋蔥,覺得沒意思。
⠀
⠀
「很多所謂音樂媒體,也就跟內容農場一樣,它可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我想說沒有一個比較正規的音樂媒體來說一些事情,就覺得可以往這方面努力一下。原來那個號比較搞笑,寫了幾篇之後就放掉了。」
⠀
⠀
2017 年 10 月,阿報滿志躊躇,下定了決心。站台名字,他早在註冊前就擬好:台灣獨立音樂速報。他沒想到申請第一關就被系統自動拒絕,原因是「台灣獨立」不能使用。
⠀
⠀
「靠,我完全沒想到這件事吔!那時我很急,想說哇靠那怎麼辦,我要改什麼名字,一下子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就想那把『台灣』改成『灣灣』好了,結果就這樣註冊下來。」
⠀
⠀
誰能逆料灣灣獨立這名字也只撐了三年。
⠀
⠀
隔年,他循自由行買好了機票,回聲演唱會的票約在台灣面交。第一次到台灣,一切新鮮,和合購門票的台灣歌迷一起排隊時,連坐下也讓阿報震驚。
⠀
⠀
「我們在這邊排隊都是站著的,因為我們覺得說地板可能比較不乾淨。那個台灣樂迷就拉我說你要不要坐著、要坐著嗎?我還猶豫了。」
⠀
⠀
還有許多。比方他和那人聊起自己當年在上海看了四十幾場演出,那人竟回「所以,上海那邊是只有台灣樂團可以看嗎?」比方他提起法蘭黛,那人竟回:「沒聽過欸,誰啊?」
⠀
⠀
訪問時我向阿報嚴正澄清,上述行徑可能屬於該名歌迷的個人問題,從中倒仍延伸探討不少觀察:阿報直言,相對於他身邊的中國樂迷對台灣樂團的認識,台灣樂迷對中國獨立音樂的了解在他看來確實遜之;此外,台灣聽眾的分眾程度也更高:
⠀
⠀
「我問他頑童是不是在這裡很紅,他說對,但那是聽說唱的人在聽的,他們是聽團仔,不怎麼聽頑童。但對我來說不是這樣,我聽台灣音樂不管你說唱還是搖滾還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台灣音樂我都聽。反而在台灣,你們好像有分聽團仔是聽團仔,然後說唱仔是說唱仔?」
⠀
⠀
我沒告訴阿報,這群人在台灣更常被叫做嘻哈仔。
⠀
⠀
幸好這趟台灣之旅的經驗不只有距離。走進 Legacy,阿報在台前熾熱,意外發現台灣歌迷比中國聽團仔冷靜太多,「特別像北京這類的搖滾重地,或者迷笛這樣的音樂節,在大陸聽現場大家是狂叫狂撞的,歌與歌之間會問樂手等等晚餐要吃啥,」在中國,衝撞喚作「POGO」,音樂節若辦在一片草地,演出結束後大家會站在一片泥地上,「我覺得台下大家好安靜啊,我在大陸是最冷靜的,在這裡變成最熱情的。」
⠀
⠀
「然後柏蒼在台上問說『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人從新竹來?有沒有從桃園來的啊?』我就看說怎麼沒人舉手啊?在大陸假如台上喊到哪個地名,肯定就很多人舉手比大聲的。忽然心血一來,柏蒼問完一輪我就超大聲喊:我是從上海來的!!!」
⠀
⠀
他說,柏蒼嚇到了。那瞬間的阿報和身邊的人多不一樣,卻又多麼近。
⠀
⠀
⠀
▍為了避免開始
⠀
⠀
對聽團仔而言最幸福的事,或許就是待在音樂的世界裡。然而,現實是世界上永遠有音樂之外的事。
⠀
⠀
隨著社群趨勢,音樂人及其團隊也發展自媒體,將聲量與話語權從傳統媒體握回手心。對經營速報的阿報而言這一則以喜,他可以藉由翻牆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追蹤音樂人,即時獲得新訊。阿報樂於在社群上追蹤台灣的樂評、音樂媒體,同時也信奉人肉推薦勝過音樂播放平台演算法。樂評在媒體的撰述、音樂人在社群上的互粉互推,對還有正職時一天頂多花一到兩小時整理速報題材的阿報而言,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
⠀
一則以憂,是中國對社群的管制再加上兩岸箭弦的繃緊,讓音樂圈裡的人常常彷彿是即將射出的箭。
⠀
⠀
「以前沒有社群,很多事情是大家都不知道。那現在,大陸樂迷如果平常不會翻牆的話,可能並不會特別清楚台灣樂團在一些政治或者社會議題上的表態,結果就造成一些認知分裂的情況。例如前幾年,脆弱少女組在社群上發佈了台獨相關言論,消息鬧大之後很多大陸歌迷就哇啊脫粉啊,因為他們原本聽這個團的音樂,感覺就是清新啊可愛啊,不會想到政治立場是對立的。反而是和我一樣常翻牆的人,很多事情早就知道了,反應沒這麼激烈。」
⠀
⠀
敏感的也不只對方。2019 年,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身杜鵑花音樂節,上台獻唱音樂節主題曲,身後是傷心欲絕的官靖剛和美秀集團的劉修齊拿著吉他伴奏。阿報當天把影片上傳速報,後來卻看到劉修齊在 Facebook 上表示阿報只因他個人參與活動就把樂團的名字和柯文哲放在一起,會給人不好的聯想。
⠀
⠀
「我那個時候真的完全不懂台灣的政治你知道嗎?我想你一個市長出來講話,你樂手彈琴,這個有什麼啊?我完全無法理解。後來才知道台灣人對這個很敏感。」社群催化動輒炎上,但真正刺激神經警醒的仍是政治。兩岸情勢一動一靜,小島音樂速報信箱裡的檢舉信頻率可以說是地震儀了。早前因新疆棉事件,一系列藝人紛紛與品牌解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網民統計解約與沒解約的藝人名單,留言催促藝人解約,阿報發文表示希望藝人不需要被逼迫表態立場,隨即遭舉報禁言三十天;平素裡,發佈拍謝少年、盧廣仲新歌訊,總有人傳訊「台獨藝人的歌不要發了」,數量多寡而已。
⠀
⠀
網路外的世界,阿報也並不快樂。音樂推廣工作,在中國環境裡越趨艱難。
⠀
⠀
「在大陸做文化產業,在沒有創作自由的基礎上做這件事,經常遇到難以想像的荒唐事。我舉一個台團的例子,有台灣樂團歌詞裡面會寫抽菸,這很單純嘛,它甚至跟政治立場沒有關係,它就是講抽菸啊,但你這首歌在大陸有些城市就是不能演出,因為你報批的時候有關部門的人會覺得對青少年不好。我覺得哇這很莫名其妙吔?為什麼歌曲能在平台聽,演出卻不能演?類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太多了,一次又一次削弱你的成就感。然後你就不想幹了真的。」
⠀
⠀
去年秋天,阿報終於遞辭職信。在上海聽了無數演出、度過一整段音樂職涯的他,又回到了福建,他最一開始聽見台灣音樂的地方。
⠀
⠀
現在的他接案糊口,經營小島音樂速報的時間多了那麼一點點。上一份工作留給他的,是他身上的媒體素養與判斷眼光。他懂得某些行規,例如在中國封殺也分等級,「像盧廣仲,他是歌曲可以聽,但演出不能來,這是半封殺;那像滅火器,他是歌不能聽、演出也不能來,那它是全封殺;何韻詩,她歌曲不能聽、演出不能來,人的名字也不能出現,這是徹底封殺,又是分好幾個檔次你知道嗎?」
⠀
⠀
近來小島音樂速報的發文稍稍增多,幕後的阿報眉頭皺得也沒少。有些音樂人有流量,有些剛起步,發佈情報時會不自覺大小眼嗎?點閱一定會高的音樂人醜聞八卦,要發嗎?會不會因為每每發政治敏感情報就被罵,而下意識自我審查?這一切,阿報說他不知道,說不定他已經被改變了。至今抵抗著壓力的,是每每他遇難時現身的同等善意,那是對台灣音樂一樣有愛的人們。
⠀
⠀
他也還有愛。「有時候你聽到一首歌,覺得幹這真的太屌了,我一定要讓全世界聽到,結果發出去沒幾個人理你,這個沒辦法,沒辦法。你只能承認說,同一首歌真的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只是不管怎樣,你當時肯定會心情不好,肯定會低潮,這麼好的音樂怎麼會沒人給你反饋呢?」
⠀
⠀
那怎麼辦?「沒辦法,就今天過了再想第二天的事情啊,就這樣。」
⠀
⠀
⠀
▍因為我錯過命運
⠀
⠀
此刻,小島音樂速報微博有近 39 萬人追蹤。變現的可能,阿報是想過,但沒多久就放下了。
⠀
⠀
「本身我就是一個搬運,我只是通過翻牆,把台灣的資訊轉移到大陸而已。我覺得這個稱不上是什麼多高明的技術,我只是做這樣一件事,讓更多人獲得資訊更方便而已。」
⠀
⠀
他自己成為了收到台灣訊號的那副天線。
⠀
⠀
天線的幸福是什麼呢?〈台灣「獨立音樂」簡史〉完成半年,阿報依然滿意,準備功課時他讀到「台客」一詞原來在台灣語境中經歷流變,從二十年前帶有土氣、流裡流氣的負面意涵,到如今大多偏向正面、支持台灣本土意識的形象,這是他原本不知道的。而因為他寫下,許多中國聽眾才知道。
⠀
⠀
訪問時,他說還有幾個詞他不懂,例如 8+9 和 1450。「你寫中文我還查得到,你寫數字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意思啊!」我向他說明,他哦了好幾聲,說他懂了。他明白的表情,讓這場訪問其中的幾分鐘,也成為了他因愛而獲得的東西之一。
⠀
⠀
那篇簡史,其實是在他被禁言三十天的期間寫的。
⠀
⠀
他還有很多想寫的,比方台灣說唱的發展,台灣電子搖滾的發展,但辭職以來也還沒有時間完成。他也依舊想念台灣——第二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來台灣時,他除了參加簡單生活節,還看了好幾部電影。「我除了是音樂迷,還是電影迷。很多電影大陸看不到啊。」原來轉播金馬獎也是為了愛。今年,疫情成了另一道看不見的牆,和金門很近的福建忽然又顯得很遠。
⠀
⠀
我問,現在的台灣音樂,和當年他隔海聽見的台灣音樂有什麼不同呢?他穿過鏡頭看著我,說下面這段一定要寫:
⠀
⠀
「就,現在疫情下到我們這邊演出必須要先隔離,然後你回台灣也要隔離,不像從前那麼方便,導致很多音樂人必須做選擇,要嘛長期待在大陸,要嘛長期待在台灣。」他說,「從前是有些流行歌手會常駐大陸發展,現在有少量獨立樂團也走上這樣的路,在這邊一待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兩年的時間,把幾乎所有的事業都放在大陸。那就會導致一種現象啦,說真的:台灣是一個創作自由的環境,就像 Leo王在金曲獎說的,他想唱什麼唱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但有的樂團只單純依賴大陸市場,就不得不順從大陸這邊的規矩。比如剛剛講的抽菸,你寫一首抽菸的歌不能在大陸唱,以後你就不會寫抽菸的歌了⋯⋯」
⠀
⠀
「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很可惜。在台灣的話你可能會寫一些別的,但你在大陸你只會寫這些歌,你就變得跟⋯⋯其實跟一般的大陸樂團沒什麼兩樣說真的。除了你身份證拿的是台胞證之外,你跟其他大陸樂團又有什麼區別了?我覺得台灣人你要分析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你之前能寫那些歌⋯⋯我不反對正常的文化交流,但是音樂人自己的路要怎麽走,還是要好好思考。」
⠀
⠀
不為自己可惜的,阿報為這些可惜了。因為那是他追逐著很久的地方。長大是發現原來自己想去的地方也有人想離開,這時到嘴邊的話倒只有淡淡一句「可惜了」。
⠀
⠀
或許不該說他是天線,天線是不懂追逐的。那年甜梅號到上海交通大學演出,阿報穿越幾十公里,從上海這頭追到那頭,只為了聽一場學生辦的音樂節裡在校園禮堂的演出,「我不是那個學校的人,沒有座位可以坐,只能站在很邊角的地方聽。那個場景想起來滿寒酸的,但還是很感動。那個時候音樂響起來,一切進入那個氛圍⋯⋯」
⠀
⠀
那是他唯一一次聽到甜梅號現場,因為後來甜梅號解散了。
⠀
⠀
他懂得錯過的滋味,直到今天仍努力不讓更多人錯過。
⠀
⠀
⠀
⠀
⠀
⠀
在福建,他聽五月天和陳綺貞長大 ——
專訪台灣獨立音樂微博「小島音樂速報」
facebook.com/biosmonthly/posts/4910417448988329
⠀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插畫_ Penn⠀IG@yanjin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
⠀
文中標題皆改自顧城詩作: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
⠀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遠和近〉
⠀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避免〉
⠀
一切仍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錯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京路是廣州市越秀區一條集文化、娛樂、商業於一體的街道,是廣州市有史以來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日均人流量約35萬人次。北京路北起廣衛路,南到沿江中路,全長1500多米。舊時的北京路,是廣州大南門(今北京路、大南路口)內外的一條南北向主要街道。宋代滅南漢後,拆南城牆,將南城沿至江邊,建「雙闕」。1244年...
「秀琴改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看見世界天氣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新聞] 僅雯變身仙姑出運- 看板Fion-Sara 的評價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當掌聲響起】琇琴改名"于子育" 醉心演戲找到自信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噓!星聞- #該編直擊, #秀琴這名字用了快40年,她正式改名叫 ... 的評價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琇琴結婚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琇琴結婚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秀琴錦繡的八卦,FACTPEDIA、PTT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問卦] 錦繡二重唱的琇琴是從何時超越錦雯的卦?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秀琴改名 在 SEVENTEEN板 - Dcard 的評價
秀琴改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狸貓換太子」源頭:宋真宗愛上女明星劉娥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宋真宗趙恆在京城開封,接替宋太宗趙光義的班,做了北宋王朝的第三任國家領袖,他封劉娥為皇后,史稱「劉皇后」。劉娥是一個頗富傳奇色彩的女人,她原來是一個唱戲的女明星,在開封城裡開演唱會的時候被趙恆看上了,而且,劉娥竟然抓住機會當上了皇后,從此踏上了宋朝的政治舞台,對北宋的政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劉娥原本是山西太原人,她的老爸曾任地方部隊的軍官和市長,後來在戰爭中死了。劉娥一歲時,她的老媽也因病去世。無依無靠的劉娥在苦難中長大,困苦的人生經歷使她比一般的女子有更多的慾望和心機。長大後的劉娥開始學戲,她不僅聲音甜美,而且很聰明,再加上容貌出眾,在幾次戲曲擂台賽上成了明星擂主,很快就紅了起來。
劉娥18歲時,嫁給了一個銀匠為妻。為了做生意賺錢,銀匠帶著劉娥來到當時的京城開封。誰也沒有想到,劉娥的開封之行直接改變了她的人生。
到了開封後,劉娥依然活躍在戲曲舞台上。開封非常繁華,有錢人很多,戲迷也很多。劉娥一出場,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一炮走紅,不久,劉娥的名氣越來越大。此時,後來成為皇帝的趙恆才14歲,被封為襄王,還沒有被立為太子。趙恆也是一個戲迷,他聽說了劉娥的名字後,就帶了幾個保鏢,穿了便裝去看劉娥的演唱。一見到劉娥的花容月貌,趙恆這個早熟的皇家少年就被迷住了,他呆呆地看著劉娥那暗中傳情的大眼睛,不禁意馬心猿,立即就把劉娥帶回他的別墅裡。
趙恆的奶娘對來歷不明且出身卑賤的劉娥十分不滿,就到趙恆的老爸宋太宗的面前告狀,說趙少爺小小年紀便沉溺於女色,不是好事。宋太宗聽了勃然大怒,勒令趙恆立即把劉娥送走。趙恆只好暗中將劉娥送到自己的一個親信家裡,偷偷去和她見面。沒想到,劉娥離開趙恆的別墅後,開始勤奮讀書,並研習琴棋書畫。這樣一來,趙恆對劉娥更是刮目相看。可以說,劉娥是趙恆第一個真正愛上的女人,這份愛極為難得地保持了一生。
至道三年(997年),趙恆即位做了皇帝,是為宋真宗。劉娥進宮,立即被封為美人,不久便被封為貴妃。因為趙恆的寵幸,劉娥的地位不斷提高。但劉娥深知女人的美色不能長久,唯一的希望就是給趙恆生一個孩子。然而,劉娥當時已經不會生育了,於是,她想出一個移花接木的計策,把自己的丫鬟李氏送給了老公趙恆。年輕美麗的李氏不久就懷孕了,後來順利產下一個男孩。趙恆喜出望外,給孩子取名為趙受益(後來改名趙禎,就是後來的宋仁宗)。劉娥也很高興,她設計立即將李氏生下的孩子佔為己有,並嚴禁皇宮裡的人向孩子說明真相。趙恆寵愛劉娥,也默許她抱養李氏生下的孩子。不久,劉娥被趙恆立為皇后。趙恆死後,劉娥垂簾聽政,一個女明星控制了一個國家的政局。
劉娥將李氏生的孩子佔為己有的事情后來被演繹成了「狸貓換太子」的故事,這反映出古代皇宮裏以孩子為砝碼來爭奪皇帝寵愛的真實內幕。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秀琴改名 在 看見世界天氣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照這樣疫情發展看來,不用兩週全球就會突破3百萬人確診了😱
我大約有兩週沒有更新時事資訊了,因為這幾週確診人數實在太快,而各國的疫情ㄧ樣持續上升看不到盡頭,全球192國淪陷、美國已經突破70萬人確診、日本也破萬人確診、全球6個國家確診人數突破10萬人,死亡人數154000人,疫情還在全球瘋狂肆虐,之前全球是每天新增上萬名確診人數,現在卻是每天新增上萬名死亡人數,恐怖的數字讓各國都持續限制人民外出,只有台灣算少數國家中還能維持正常營運,台灣人真的要好好順時中的團結抗疫,才能讓台灣繼續的保有現在的安全環境,跟大家報告ㄧ下重要的國際大事。
1.案384跟393的台灣夫妻在美國住30年,在美國繳稅,被同機旅客目睹在飛機上狂吃藥,結果ㄧ回台灣就確診,斷掉健保這麼久,ㄧ回來就復保,台灣還要付210萬去醫治他,真的是傻眼,這種擺明回台用健保的人,真的讓人覺得到底把台灣當什麼啊?而且明知自己身體有狀況還硬要飛回來,最起碼也要告訴空姐身體不舒服吧?要是坐他前後的人被感染不是很倒楣嗎?萬一坐他前後的是老人家,因為被傳染而死亡呢?這種明知身體不舒服還不說出來的人超級自私。
2.馬來西亞持續鎖國,馬來西亞因為與新加坡為鄰的關係,有很多新山人在新加坡工作,馬來西亞突然鎖國造成兩國邊境關閉,很多在新加坡工作的人回不去,又沒錢住Hotel,只能睡在地鐵站,只能希望新馬能趕快控制疫情,讓這些滯留海外的馬來西亞人可以早點回國。
3.中國現在退居世界第六名,被美國、西班牙、德國、法國、義大利超越,中國自從確診人數突破8萬人後就沒什麼在增加,13億人口的亞洲大國就ㄧ直卡在8萬人,然後中國這幾天又增加了1千多人死亡,說是之前沒計算清楚。造這樣的疫情發展看來,中國很快就會被伊朗跟土耳其超越,甚至是跌落世界前十名,但是到底誰會相信中國公布的數字啊?真的把全球人民都當白痴以為大家不知道你後面少加ㄧ個零嗎?
4.譚德塞就是ㄧ個說謊精,我特地去看了譚德塞的推特,根本沒看到台灣人罵他(正確來說台灣人根本沒什麼在用推特)但我發現有ㄧ堆歐美老外跑去推特罵他,譚德塞明明就被ㄧ堆老外罵,但卻把矛頭都指向台灣,根本就看台灣沒加入WHO好欺負,全球這麼多人罵他,但只挑台灣出來講,而且還放大絕拿出種族歧視來抹黑台灣,大家不要小看譚德塞抹黑的歧視言論,因他畢竟是世衛的秘書長,非洲已有多個國家的領袖公開表明支持譚德塞,杜絕歧視黑人。對於非洲不懂台灣風情的情況下,譚德塞的抹黑在非洲是完全見效的。還有譚德塞在WHO議會上完全不講台灣防疫優秀、確診案例少,但卻肆意的攻擊台灣種族歧視,而且中國廣州最近瘋狂歧視打壓黑人,但譚德塞卻視而不見,很明顯就是舔中秘書長。
5.又有郵輪發生群聚確診,其實我覺得很奇怪,兩個月前的鑽石公主號就已經是郵輪警訊了,還有人敢去搭上千人群聚的郵輪,我個人覺得郵輪就是ㄧ個大型的密閉式毒窟,只要船上有ㄧ人確診,那麼就會擴散很快,到現在全球海上還有13萬人在郵輪上,我真的覺得這13萬人會是各國防疫的很大破口,請大家現在絕對不要去搭郵輪,因為郵輪現在是最容易感染的地方。
6.最近很多人在討論華航改名,但其實華航改名是ㄧ件很困難的事,最主要是因為「航權問題」,因為華航成立的早,在早期就拿到很漂亮的航權時間點,若是改名的話,勢必會被中國打壓,華航就會損失很多「航點」,這樣華航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及航點流失,對華航來講是極大的傷害,甚至可能會斷掉許多航線以及開除許多員工。我跟你們說,現在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是中國人柳芳,柳芳絕對不會同意台灣航空這個名字申請航權,而且ㄧ定會聽從共產黨的指示打壓台灣,到時改名不成反而中華航空這名字被中國拿走就真的GG了,所以我認為要改華航的名字不如改護照上的名字,改護照名沒有修憲的問題,只要把護照封面改掉就好,也沒有什麼經濟損失,改護照名比改華航名來得容易多了,所以我大力支持台灣護照改Taiwan,把China拿掉。
7.桃園機場營運以來,從來不曾低於1000人,但是現在出入境人數全天只有669人,其中一航廈入境旅客竟然「掛零」,只剩下清潔人員還在堅守崗位消毒。照這樣的情況看來,旅遊業跟航空業還有零售業真的要慘了😭。
8.菲律賓成為東南亞之冠,確診人數破6000人,新加坡單日新增942例,日本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且預估全日本損失將近十兆,日本媒體譴責共產黨堅持不道歉,並且強調這次疫情是人禍不是天災,日本也出現首位相撲確診。研究愛滋病獲諾貝爾獎的呂克教授說武漢肺炎是來自實驗室。印度確診14000例,全境封鎖到五月。越南到目前0死亡,越南防疫有成已成為東南亞的指標,越南把這次的疫情看的很重,現在更是祭出重法,不戴口罩傳染給人要關12年。法國在加製棺材,因為法國死亡人數不斷上升,當地棺材都不夠用了。南韓網友出來嗆譚德塞說,台灣才是最有資格加入WHO的國家。韓國朝鮮日報報導台灣防疫世界ㄧ流。日本論壇也在譴責譚德塞,並說世衛是中國衛生組織。
9.川普推特發文質問WHO為何忽略台灣的警訊,或許台灣很多人不喜歡川普,但我個人從來沒有不喜歡川普。川普的兒子也出來發文說,這次疫情過後世界必需要正視到台灣是ㄧ個國家的問題。安倍在推特上讚揚蔡英文,結果中國玻璃心出來提出抗議。比爾蓋茲公開稱讚台灣防疫好,要美國向台灣學習。
10.蔡英文登上時代雜誌封面還有富比世專欄,台灣防疫也登上CNN,CNN也說台灣防疫全球最優秀,民主制度可以有效阻止疫情,世衛也打電話向台灣詢問如何防疫,這次疫情讓台灣在國際上發光發熱,美國議員說台灣正在掘起,而中國正在下降。美國天后芭芭拉也發文驚呼,台灣離中國這麼近,確診卻如此少,是怎麼做到的。
11.泰國驚傳屍體傳病毒給人,泰國ㄧ名法醫沒有出國,只有接觸屍體,但是竟然感染了武漢肺炎,所以歐美現在只要有人因武漢肺炎過世,都會立馬的把屍體燒掉,歐美是比較注重家庭溫暖的民族,對歐美人來說,如果家人過世還不能告別,那真的會很殘忍,所以這次疫情過後全球應該都會跟中國算帳了。泰航宣布員工停止上班,泰國飛機技師月收入10萬結果現在變零,轉行當冷氣師傅,泰國是個非常倚靠觀光的國家,我認為會是東南亞經濟衝擊最嚴重,因為泰國太多產業都跟觀光有關了,按摩、夜市、旅館、酒吧、全部都是靠觀光,現在觀光客為0,泰國必須要面對很嚴重的經濟危機。
12.印尼預估520萬人失業,美國預估4700萬人失業,日本已有51家企業破產,這次疫情已經被學者預估會比金融海嘯還嚴重,印度要向中國求償20億萬美元,指責中國秘密開發生化武器。埃及律師提告中國求償十兆美元。美國發現老虎確診,比利時傳出貓咪確診,醫學家研究發現貓科動物感染武漢肺炎的機率比其他動物還高很多。
13.阿根廷報導台灣英語主播雅琴姐,雅琴姐紅到南美洲,雅琴姐自從播出英語新聞後讓世界看到台灣,工作人員出來說雅琴姐是很專業的主播,錄英文新聞都是ㄧ鏡到底,只要有ㄧ個環節出錯,雅琴姐就會全部重來,並且要求很高的雅琴姐只要播英文新聞前,都會進入全英文的環境模式,對所有工作人員說英文,並且不斷練習發音,這就是敬業且真心為台灣好的主播,我愛雅琴姐。
14.英國ㄧ名五歲童確診病逝,全英哀悼,英國女王出來宣布這次疫情比二戰更艱困,要全英提高警覺面對。杜拜疫情大爆發,世博延到明年十月。日本東奧也確定延到明年。杜拜為了世博準備了好久,日本為了東奧也準備了好久,現在都被武漢肺炎給打亂,真的是損害最嚴重的兩個國家之一。
15.陸女來台賣淫不戴口罩,兩天接17個客人。中國捐奶罩做的口罩給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氣炸了指責中國黑心。墨西哥ㄧ名孕婦確診武漢肺炎,病逝前生下小孩,但小孩ㄧ出生就沒有媽媽了。金芭黎台商住院三個月,怎麼驗都陽性,所以一直無法出院,這次病毒每個人體內存活期都不同。武漢肺炎六大最明顯的症狀是呼吸急促、發燒、腹瀉、咳嗽、畏寒、肌肉酸痛。若有以上症狀ㄧ定要馬上就醫。
這次的武漢肺炎,有個很真實的現象,哪個國家醫療防疫好,哪個國家是空有表面的紙老虎,在疫情面前一覽無遺,我個人認為疫苗在今年都不太可能會研發出來,所以這是ㄧ場人類對抗病毒的長期戰役,全球現在都已經在為打長期戰做準備了。
想聊ㄧ下我今天看到ㄧ些很讓人不爽的言論,就是ㄧ群魯肥宅在討論做酒店的女生都是愛慕虛榮,因為案379原本說自己是家庭主婦,後來確診後被發現是酒店小姐,所以魯肥宅才說做酒店的都愛錢愛說謊,但大家有想過這位酒店小姐為什麼ㄧ開始不敢說實話嗎?還不是社會就是充斥著歧視酒店小姐的言論,才讓她ㄧ開始會選擇說謊。
基本上我是反對說謊這種行為拉,但事出必有因,就是因為社會對於特種行業的人都會有歧視的言論,所以這些特種行業的人才會說謊,我要告訴這些訕笑特種行業的人,我他媽的超支持特種行業的好嗎,人家今天可以靠著自己的外貌及身材讓客人點她的檯買她的帳,那就是她的本事,要酸別人的工作之前先照照鏡子看ㄧ下自己OK?我知道這樣講可能會有很多愚婦出來說,如果性交易合法化我老公就會去嫖妓,但我要告訴這些愚婦,就算現在性交易不合法,你老公偷偷去嫖妓你也不知道啊,男人會嫖就是會嫖,當小頭在作怪,誰管你合法不合法,上網約炮都有可能,因為人類就是個有性需求的動物,男女都ㄧ樣。
我覺得與其在那防東防西,不如像新加坡跟荷蘭ㄧ樣開設ㄧ個合法的紅燈區,讓有需求的人去紅燈區合法交易,這樣不是很好嗎?我超級支持特種行業的工作者,像泰國就有很多猛男洗澡店,專門服務孤單女性,也因為這些猛男的關係,解救了無數女性的寂寞,性交易或陪酒本來就是人類正常的娛樂需求,我搞不懂社會為什麼要用歧視的眼光來看待她們?尤其是ㄧ些魯肥宅跟ㄧ些無腦的愚婦,拜託你們思想別在落後了,看ㄧ下國際在幹嘛好嗎?
今天打了好長的文章,能看完的就代表你ㄧ定是真愛,最近有好多人傳私訊或留言給我,我不能每個人都回,但我絕對每個問題跟留言都會看,最後,希望大家還是ㄧ樣持續的順時中,每天聽阿中部長下什麼指令然後照做,現在台灣已經守住第一波跟第二波疫情,接下來還有第三波跟第四波,全民唯有持續的順時中,才能繼續的成為防疫資優生,也能繼續在國際上發光發熱,我覺得這次的疫情剛好是讓全世界認識台灣的好時機,我們ㄧ定要做好自己才能繼續地推銷台灣,當台灣的光芒擋也擋不住的時侯,中國要怎麼打壓我們也就沒用了。
台灣ㄧ定要守住疫情並且讓世界都看到,亞洲有ㄧ個小島沒加入WHO但防疫水準卻是世界ㄧ流的,它就是民主、自由、多元又進步的國家,叫作「台灣」。
秀琴改名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北京路是廣州市越秀區一條集文化、娛樂、商業於一體的街道,是廣州市有史以來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日均人流量約35萬人次。北京路北起廣衛路,南到沿江中路,全長1500多米。舊時的北京路,是廣州大南門(今北京路、大南路口)內外的一條南北向主要街道。宋代滅南漢後,拆南城牆,將南城沿至江邊,建「雙闕」。1244年,建雙門樓,從此北京路中段被稱作雙門底,漸成為商業區。清代時,今北京路由北至南依次為承宣直街、雙門底、雄鎮直街、永清街,以賣書坊、古董市、花市為著名。清雍正年間,現北京路與沿江路交匯的珠江邊,是天字碼頭的所在地,為清代時是專為迎送官員而設,附近的接官亭正是當時迎接官員的地點。中華民國九年(1920年),廣州拆城牆開路,將此路改名為「永漢路」(國民政府使用粵音英文名「Wing Hon Road」),取的是清朝已滅,把南街名「永清」變為「永漢」之意。1936年,曾任國民政府首任立法院長的胡漢民去世後,又胡本身乃廣州人,為紀念之,永漢路更名為「漢民路」。1949年10月中國共產黨奪取廣州後恢復原稱。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當局改名為「北京路」,寓意廣州人民擁護黨中央,嚮往首都北京之意,因路名形象反映了其廣州古城發展的中軸線之地位,故至今沒有恢復舊名。2002年7月,北京路的北段出土了自唐代直到民國時期共五朝的十一層路面,而南段則發掘出宋代至明清時期共5層的拱北樓建築基址。出土的文物包括大量石條、牆磚,以及宋代拱北樓基址、明代拱北樓抱鼓石。遺跡現用玻璃覆蓋,原地保留。北京路從清代起已有壁魚堂、汲古堂等書店和曾宗周朱墨店、劉中山筆店,這一帶還聚有大量刻書坊。現在北京路上有兩間琴行、六間書店,分別是有著建於1952年的新華書店、建於1954年的兒童書店、科技書店、聯合書店、古籍書店、教材書店和外文書店。北京路附近還有文具用品店三多軒和古玩店集雅齋。在北京路範圍同時有其他文物古蹟,包括: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明朝大佛寺、明朝城隍廟、明清大南門遺址、清代廬江書院、廣州起義紀念館等,正在發掘的古蹟有:秦番禺城遺址、秦漢造船工場遺址、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唐清海軍樓遺址等。1997年2月,北京路正式開通為雙休日步行街,逢雙休日實施只允許公共汽車行駛的准步行。從1998年到2001年期間,北京路逢節假日實施所有車輛均不能行駛的全步行;2002年元旦起,北京路正式實施全日制步行。北京路是百年老店和廣州老字號商鋪的集中地,店鋪眾多,規模大,經營樣式齊全,各類商鋪賣場,以及酒樓、餐飲食肆、文化娛樂場所和銀行等總計超過五百家。沿街商鋪以經營服裝、百貨、鞋類、餐飲、珠寶為主,現有時裝、皮具專賣店近300多家,服裝、鞋業、精品、百貨等綜合商場20多家。廣州市最早的肉菜市場——禺山市場亦位於北京路上。現代化的大百貨公司則有建於20世紀40年代的新大新百貨公司,廣州百貨公司、銀座、五月花商業廣場等大商店。2008年,天河城百貨還進駐了早前新的名盛廣場,令附近的商業變得更加興旺。
秀琴改名 在 【當掌聲響起】琇琴改名"于子育" 醉心演戲找到自信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當掌聲響起#琇琴#于子育《錦繡二重唱》的琇琴現在改名叫于子育,在2019年討論度很高的戲劇《俗女養成記》中有精湛的演出。她從歌手出道、跨足主持、 ... ... <看更多>
秀琴改名 在 噓!星聞- #該編直擊, #秀琴這名字用了快40年,她正式改名叫 ... 的推薦與評價
該編直擊, #秀琴這名字用了快40年,她正式改名叫「迪布絲」了,但沒想到斜音很有趣;另一個女藝人趙庭也改名了,希望未來能夠好好享福。 #趙婷#陳致遠#詹惟中. ... <看更多>
秀琴改名 在 [新聞] 僅雯變身仙姑出運- 看板Fion-Sara 的推薦與評價
僅雯變身仙姑出運
一度暴肥 憂鬱纏身
【杜偉莉╱台北報導】
僅雯七年前以本名黃錦雯的錦雯,與秀琴組「錦繡二重唱」出道,兩度入圍金曲獎,但三
年前唱片開始不景氣,她們只好轉型求發展,她一度罹患憂鬱症,一周暴肥七公斤,如今
她開運命理書大賣,也不介意被笑是「仙姑」。
僅雯回到最難忘的出道地點「台北之音」,她說:「那時很多電視台娛樂記者問我,有沒
有覺得自己長相比較吃虧?讓我好沮喪,覺得秀琴是被我拖累,還好『台北之音』音樂總
監黎明柔鼓勵我:『長相有自己的特色,只要努力必能闖出一片天。』」
所以她和秀琴以優質的美聲重唱,一鳴驚人,談起出道故事,更賺人熱淚,她說:「我們
每天上廣播都在哭,一路哭了半年,因為我們在民歌餐廳的駐唱,為了等發片,前後熬了
六年,期間發掘我們的音樂人楊明煌車禍過世,我們頓失依靠,只好去當房屋仲介,當導
遊,去幼稚園教書、擺地攤,教彈鍵盤樂器,四處打工過日。」
楊明煌墓前擲筊
快撐不下去的時侯,她們還跑去楊明煌的墓前擲筊,結果是聖筊,她說:「我們就立志從
此刻起誰都不能放棄。」但敵不過盜版猖獗,只好「單飛不解散」,轉型發展,她說:「
『錦繡』的包袱,讓我一度放不下身段,而秀琴很快就接到兩部戲,因比較的心理作祟,
我每天以淚洗面,不曉得未來在哪裡?只好拚命吃,體重從三十九公斤胖到四十六公斤。
」
轉而求助心理醫生,她說:「醫生教我人只要開心,表情就很美,所以改變心情,也努力
做臉,讓皮膚變好,並錄下綜藝前輩的節目做功課,告訴自己一定要放得開。」經過一年
多的努力,她近來通告不斷,命理開運新書《僅囊妙計》更狂賣兩萬本,她說:「雖然被
笑改當『仙姑』,但能把自己走出陰霾的開運秘方,跟大家分享,是我入行以來最自豪的
個人代表作。」
錦繡二重唱團名換9次
僅雯靠改名單飛成功,連「錦繡二重唱」的團名,也有好幾個版本,她說:「我們被取過
『好朋友二重唱』、後來又變『Winds二重唱』,但Winds翅膀少一個人就變『落翅仔』(
即台語阻街女郎),只好改成『兩個女生』,一共換了九組唱片企畫,後來想到我們的名
字各有錦、秀,直接取就好了,根本不用想太多。」
只等伯樂來簽
除了取名坎坷,她們停頓三年多的歌唱事業,也是僅雯的痛,她說:「雖然我們在主持、
演戲各有發展,但最愛的還是唱歌,尤其要『錦繡二重唱』要再一起,只有唱歌,想到以
前這麼苦都熬過來了,為什麼現在不行?」所以她和秀琴有空還是會練唱,並鼓勵自己努
力寫歌,她說:「我們現在唱片沒有合約,只等伯樂來簽,希望趕快再出片。」
美聲女闖銀河
藝名:僅雯
本名:黃錦雯
年齡:33歲(1972.6.17)
血型:O型
學歷:東南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科
經歷:
唱片:《情比姐妹深》、《明天也要作伴》、《錦繡三溫暖》、《錦繡羅曼史Ⅰ、Ⅱ》等5
張專輯
主持:八大《勇闖美麗島》、《寶島模仿王》、《2000元遊台灣》等
戲劇:三立《住左邊住右邊》
著書:《僅囊妙計》
現職:中天《台灣妙妙妙》、緯來《Taipei Walker》、台北之音《錦繡郊遊去》主持人
2006.01.13 【蘋果日報】
僅雯重回剛出道的「台北之音」,當年她靠絕美音色一鳴驚人。
https://www.appledaily.com.tw/News/dsp_Image.cfm?Path=/050920/twapple/640pix/200
60113/EN25/EN25_003.jpg
僅雯苦學台語,在《住左邊住右邊》扮老。
https://www.appledaily.com.tw/News/dsp_Image.cfm?Path=/050920/twapple/640pix/200
60113/EN25/EN25_001.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67.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