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沉思的一課】(這篇文章有點長,因是等死的心聲;倘若你們不嫌棄,懇請耐心看下去!)
陽光普照下上路,夕陽餘暉裡離開.....
昨天下午,我往善寧會上有關紓緩治療的課,思緒不停在轉動,比現場任何一位參加者也激動!因為,我是服務提供者,更是服務使用者!
四小時的課堂,令我獲益良多!我主動提出不少問題,感性分享不少經歷,每分每秒都在思考,一刻也沒有分心過!
『紓緩治療服務旨在為末期病人提供全面的綜合專科治療護理,包括:對身體徵狀控制的紓緩治療、病人及家屬的心理輔導和支援、協助病人克服社交困難、心靈上的支緩。』
原來,在未有紓緩服務前,癌症病人常受盡世人歧視與唾棄,永遠被丟到最冰冷黑暗的一角,劇痛死去!
原來,紓緩服務的理念不應只希望幫助病人平安離世,更希望能幫助病人好好活到最後一刻!
原來,在家裡死是可以的!不過首先要有錢!不用特別多,但萬多元少不了!
紓緩科護士每次上門一千二,紓緩科醫生每次上門四千八,簽死亡證近二千元;兼有附帶條件:死前十四天內醫生一定要見過你,這樣才能證明你是因病死去,無需進行醫學解剖;換句話說,若十四天內死不去,要再花多四千八請醫生上來探望你!
原來,善寧會的上門紓緩服務是接受全港申請的,且不一定要經政府或私家醫生轉介,有足夠病歷證明就可申請,不過必須經過他們專業評估!
護士每次上門收費一千二,符合經濟困難資格每次二百四;入住寧養院每月十多萬,符合經濟困難資格每天五百九!
但不能不提的是,他們全隊只有一點五位紓緩科醫生和數位紓緩科護士,而全港病危人士我想沒有數十萬也應過十萬吧?
註:醫管局轄下提供紓緩治療服務的醫院共有十六間:白普理寧養中心、明愛醫院、葛量洪醫院、靈實醫院、香港佛教醫院、聖母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瑪嘉烈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瑪麗醫院、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沙田醫院、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屯門醫院及基督教聯合醫院。
我和媽用過其中一間,工作上接觸過另一間,以下是我親身經歷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225554364622929/posts/727665504411810/ ★
傍晚六時,課堂結束,天色漸暗,街燈亮起.....
我獨自步行下山,內心百感交集.....
在香港,要死得好?絕對不容易!
痛苦時有人幫你紓緩?亦不容易!
假如你有學識、懂得找資源,尚算好一點!
但懂得申請,不一定有服務給你;有服務給你,不代表盡心盡力幫你!
我的感想是:想有好的紓緩服務?首先你一定要有錢!
過去十年多,我個人接觸和工作上關顧過逾卅位患癌的獨居和兩老長者!
他們人生最後階段大多是在家或老人院,於病危時被送進急症室,然後在醫院離開!
未死前能成功申請到醫管局紓緩服務的只有十多個!
他們全部都有護士上門探訪!
但最終有幸入住紓緩病房的只有六個!
當中四個順利在紓緩病房離世!
餘下兩個被病房要求出院,我替他們爭取轉到寧養院!
自從媽被明愛紓緩科背棄和拒絕後,我只能更緊抓天使醫生和女俠姑娘的手不放!
他們兩位都是私人執業的腫瘤科醫生和護士,兩位都很好人,願意上門協助我照顧遍體鱗傷的肥媽!
除此之外,我必須感激只收我們很少費用,但給我們很大支持的靈實醫院安寧頌同事!
但我只能含淚告訴你們:媽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傷口越來越可怕、情況越來越複雜、照顧越來越困難!
上月單是洗傷口已用了逾萬五元!尚未計算其他醫療和院舍開支!
只能說比打雙標靶時好很多(那時每月總開支八萬八),可惜成本效益已不成正比了!
我不知道媽何時和我分手?
我只知道她今生真的很苦!
而由她含辛茹苦養大的我,
雖已盡量付出精神、心血、金錢和時間,
卻只能眼巴巴看著渾身淌血遍體鱗傷的她,
身和心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傷害!
假如天父仍未忘記我和媽,把我的生命和媽交換好嗎?
私家醫院洗傷口 收費 在 診所嘔血事件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唉,想寫D輕鬆D嘅嘢都唔得。
- - -
點解醫院會冇床位?
一個人有病,無錢睇私家,去排幾個鐘嘅急症。急症室一係就睇完彈人走,一係就入Observation Ward等收上病房。
病房會有位係因為佢彈走一個已經入咗病房嘅病人。即係上高比壓力前線醫生,咁佢地就會盡快令病人情況穩定或扮穩定。跟住勸你地返屋企 Discharge Home。當然扮穩定嘅話,好快就會返轉頭係急症再見到佢。
佢未穩定到可以即刻返屋企,或者有其他問題唔可以返屋企(can be medical or social problem 例如屋企未請到工人照顧老人家,冇錢請工人,屋企人唔識照顧個老人家,屋企人唔想要個老人家跟住唔見咗,姑娘打極電話比佢都搵唔番呢個屋企人等等嘅社會問題⋯⋯),就會轉院去非急症/療養醫院Rehab Hospital。
好啦,Rehab ward要掟到人哋走咗先至有個床位比其他人入院。住得呢度, $100 X 1日,點都平過私家老人院。分分鐘待遇仲好。多啲護士+保健員睇住。有啲咩事有醫生睇。 抽血X光心電圖點都有啲。唔穩定又可以轉返去Acute醫院。
我仲未提譬如有啲長期要洗傷口,或者要打糖尿針等等嘅老人家,好需要用社康護士嘅服務,根本就排隊等唔到,又或者連佢哋嘅服務收費都比唔起。所以點都係留起醫院化算啲。
十萬個Discharge Problem嘅病人,醫生搞唔掂,唯有射波,Refer醫院嘅社工MSW。MSW幫佢排老人院+申請津貼傷殘金等等去幫補老人院嘅住宿費用。有錢排私家就快啲,無錢嘅等三五七年都未輪到你。老人院好壞參差,呢個有排講。仲記得天台公公婆婆剝光豬沖涼事件嗎?好多人排到有老人院都唔鍾意入,覺得醫院係最好,就會做咗院霸。又係Another Story。
所以,個個都冇位郁,咁你話急症室邊度會有唔爆棚嘅一日?呢啲只係冰山一角。都仲未提政府減HA醫療開支,但係Fing晒啲錢去慶祝回歸。千幾萬去燒廿零分鐘嘅煙花。你請晒啲海外唔知合唔合資格嘅醫生黎,佢哋幫你捱咗一年傻仔做實習,跟住轉個頭就會自己出去私家搵真銀。
其實病房爆,唔係一朝一夕嘅事。唔係因為什麼冬季夏季流感。政府長遠政策唔改嘅話,日日都會繼續爆。最終受害嘅都係普羅大眾。前線人員個個都做到身心疲累,最終就會Burnout,離開HA。係,每年都會有啲新畢業嘅醫生加入HA呢個大家庭。但係經驗係累積返嚟嘅,到時佢地做錯又俾傳媒大做文章。呢個惡性巡環幾時先可以停?
呀林鄭大人打個白鴿轉去醫院有咩用?你仲要話要最短嘅時間去解決呢個問題。如果係咁短時間就解決得到嘅,點解咁多年都唔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