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成學習模式正夯!爸媽如何克服虛實整合學習浪潮?】
#採訪筆記 #科技觀察
最近各位爸爸媽媽們的大事,應該就是:孩子終於開學囉!(灑花放鞭炮)經過漫長的WFH加上暑假,開學對許多爸爸媽媽們來說宛如救贖,臉書被父母的開心文洗版,也引來網上開玩笑說:面對小孩上學這麼開心時,別忘了當初生下他是為了什麼?XD
我的老大今年正式邁入小學一年級,送他上學那一刻真是內心萬般緊張,學校還鋪了紅地毯迎接新生入學(真的很有儀式感),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班導師居然使用Line@來管理學生家長,
並且還在開學前用手機錄影拍下學生進到教室的路徑作為指引,班級白板也是觸控式的,真是跟我們以前相比科技感十足!
不過開學沒多久,也收到學校通知,要去登入線上課程系統,以防萬一又因為疫情得線上上課,也讓我很深刻的感受到,現在孩子在校學習真的很不一樣了,處在與疫情共存的時代,沒有實體畢業典禮,上課的模式也不再跟以往一樣。
事實上,根據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在2020年的調查,在歐洲,僅剩2成國家在疫情後想恢復傳統教學模式,超過5成國家則認為將實體課程融合數位學習的「混成教學」模式將成為持續存在,
意思是,虛實整合的學習將會是孩子所面對的日常,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對爸媽來說也是得要提早適應的事情。
未來虛實整合的混成教育模式會是什麼模樣?
上周科技領航家節目訪問科技教育平台Snapask時課問幕僚長Stephanie蘇詩涵和英文老師Vivian,從實務經驗上來談這個話題,聊一聊發現,仍不脫兩件事,一是這一代的孩子將會擁有自己的學習歷程數位足跡,因為線上學習的蓬勃,累積的數據可以讓我們更理解孩子的情況,更做到因材施教;
但另一方面,虛實整合讓學習不再侷限於校園和補習班,好處是能學習的範圍更廣泛,但挑戰是考驗著爸媽為孩子蒐集資訊和學習管道的能力,以及孩子的自主學習和自制力。
畢竟在電腦前睡著,也是什麼也學習不到(雖然未來可能會有鏡頭搭配AI偵測孩子的眼皮有沒有下墜XD),另外還有一個趨勢是,線上課程越來越豐富和社群化,相較於傳統線上課程可能是把實體課程直接錄影上傳網路,更能帶來好的學習效果的線上課程,
必須像做節目一樣進行企劃,並且訓練老師們如同主播主持人一般對著鏡頭表達,課後還要搭配線上練習測驗,以及社群協助講解和維繫班級氣氛,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宛如實體課程的效果。
換句話說,如果你現在購買的線上課程,還是前面提到的實體直接錄影上傳網路,那就過時囉!可以檢視看看,為你的孩子選擇更符合趨勢的線上課程,才能創造更好的學習效果。
祝福各位家長和我自己都能在虛實整合的新學習時代,找到方向:)
Snapask
--
🎧 楚文的廣播Podcast節目|#科技領航家
✨ 聚焦科技趨勢話題 科技人懂理財 科技人職場衝
IC 之音 FM97.5
首播 每周二18:30-19:00、重播 每周三 08:15-08:4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7的網紅接棒啟蒙計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batonproject.com 接棒啟蒙教育沙龍,是一個聚集「對教育有深度熱忱專業者」的活動,我們提供一個有效場域,進行由專家生命經驗出發,而導出關於教育,深度且有效的交流。將所得與本身經驗結合,認知到教育更深層實際的意義,而得以開拓其視野,精進其對教育的認知。 時間: 2014....
科技觀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與清大運動科技中心合作推動運動科技與智慧場館
體育人才培訓是持續的進行式,除了硬體建設和優秀運動員投入,科技軍師在運動賽事上越來越重要,更是台灣在東京奧運傑出表現背後的隱形推手。
我特別與清華大學運動科技中心邱文信主任,合作推動運動科技智慧場館,打造智慧新竹、智慧生活。
邱主任鑽研運動科技、更致力推廣應用,運動科技結合了資訊工程、生物學和體育專家們跨領域合作,透過各種視訊、穿戴裝置搜集到運動員的生理資料,再經過電腦分析,重點提升運動員的表現。
目前清大運科中心主要發展桌球跟拳擊兩個項目,也成功在東京奧運上協助台灣選手,精確制定攻擊策略。邱主任跟我形容東奧比賽期間,每天都24小時待命,就像戰情中心一樣,緊盯著比賽馬上提供選手相關資料,包括對手的資訊、預測對手的球路和招數,特別是小林同學比賽的時候,中心人員真的是繃緊神經隨時提供報告!
我認為身為科技之都的新竹市,最有條件整合產官學研的力量,再加上在地企業的資源,中央地方合作、政府民間合作,共同打造運動科技智慧場館,協助運動員監控生理資訊,強化運動表現,讓團體隊伍進行技戰術分析,發展運動科技應用領域和產業化。
而且不只是競技體育範圍,運動科技也能應用在長輩們的健康管理上。十八尖山與社區活動中心有許多運動的長輩,透過運動科技觀察長輩姿態的變化,不只能避免運動傷害,還能儘早發現肌肉退化,預防跌倒摔傷等風險。
新竹市是科技城市,未來我也會陸續邀請資訊工程、生物醫療、運動科學專家集思廣益,把運動科技導入我們新竹的基層體育、國民健康等領域。做台灣獲勝的推手,為選手加分!為市民健康加分!
#清大運動科技中心 #邱文信
#運動科技 #智慧場館 #鄭宏輝
科技觀察 在 財經主播/主持人 朱楚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讀書心得 #好書分享 #AI未來賽局
■【科技觀察:輝達黃仁勳驚世騙局的背後思考:關於AI二三事】
📍好讀網誌版:https://reurl.cc/xGR5Y1
AI到底能栩栩如生到什麼程度?
最近科技圈一大話題,應該就是 #Nvidia輝達創辦人黃仁勳的驚世騙局!事隔四個月,黃仁勳突然說,輝達GTC大會上演講的那一位,不是自己,而是 #AI虛擬影像!
媽呀,左看看右看看,真的看不出什麼破綻,這四個月沒人發現原來搞半天講話的人是假的,是AI分身,驚悚指數百分百!
話說為了要讓AI虛擬分身不會被識破,輝達也是煞費苦心,先幫黃仁勳拍了數千張照片,
甚至連背後的場景也製作了將近8000個3D物件,動用了34位3D設計師和15位軟體工程師才完成這場驚世騙局,讓數位老黃在演講時能有正確唇形而且在各種角度光線下都毫無破綻。
其實AI虛擬分身這樣在電影中才會看到的橋段,已經越來越可能成為我們的平凡日常,繼韓國去年底誕生首位AI主播之後,中國最近也有一位虛擬KOL「翎Ling」人氣超夯,
不僅特斯拉、時尚雜誌Vogue都搶著和他合作,目前微博粉絲人數在短短經營一年多已經有15萬人,比不少真人KOL還高!(真令人傷感…我…我檢討XD)
虛擬偶像的誕生,或許跟Z世代從出生就活在數位網路世界中有關,對他們來說,這或許就跟動漫人物差不多,有趣最重要!
不過真人透過AI變成虛擬分身這件事情,我覺得就比較值得三思考量,雖然技術大突破很令人開心,不過未來當任何人都可能被建模做出AI分身,
以後眼見為憑這句話可能不再可行,對我們一般人來說,要如何能辦別本尊而不受騙真的蠻不容易的。
試想,如果今天不肖人士盜用美國總統拜登肖像做成AI虛擬分身,對外散布錯誤的政策消息,例如要跟中國開戰(?),或是突然辭職(?)這種足以撼動國際政治和金融市場的假消息,將會造成多大的災難?
更不用說現在詐騙猖獗,不少KOL受害遭盜照片去推銷不實產品或投資,未來不只盜照片加群組,而是一個活生生假的你,在影片中說著可怕的錯誤的話,這想到就令人毛骨悚然(影片要怎麼辨真假怎麼澄清?)
這也是為何隨著AI技術進步,反而出現許多討論是否應該進行管制的聲浪,前一陣子看了一本書《AI未來賽局》,這本書是美國知名定量未來學家、史登商學院策略遠見教授Amy Webb(艾美‧韋伯)所寫,
他在2006年創辦未來今日機構(Future Today Institude),研究側重人工智慧、新興科技、數位媒體、以及科技帶來的影響和契機,對未來的預測被紐約時報、CNN等國際知名媒體特別報導,這本書也入選2019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最佳商業書。
他在這本書寫得最精彩之處,就是對於AI的未來分別寫了三種預測情境:#樂觀、#務實、#災難,其中樂觀務實就不多說了,畢竟我們都知道AI能帶來的商業效益和生活便利性,但災難呢?
他寫得非常令人驚嚇,他認為當AI被不當人士作不當運用時,很可能成為控制人類的工具,甚至終結自由多元主義思考,讓專制極權成為主流,而人類難以掙脫。
也因此,他提出兩項警告,大聲呼籲 #AI應該是公共財,該由政府建立管制,而非各個私營企業各自發展作為生財工具,
另外他也特別強調目前AI發展正迅速把力量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未來強者越強,弱者越弱,而我們普羅大眾,無庸置疑,將會是弱者那一方。
他悲觀預測的論點會不會實現?這或許還有很多爭議空間,又或者我們也不該因噎廢食,從此對於AI抱持恐懼,這都不健康;
不過他所提出的擔憂與觀點,對照著AI如今已經可以以虛亂真,到底我們的社會,或者政府是不是應該更正視這樣的問題和超前佈署,又或者說,我們所有人,是不是應該先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仍是很重要的。
科技總是跑在法律與社會制度之前,這也是科技能推動進步的力量,只是這股力量如果被不好的放大,對人類來說也可能是種災難,人類如何善用科技,而非被科技玩弄,真的是我們從古至今的課題啊。
科技觀察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ttps://batonproject.com
接棒啟蒙教育沙龍,是一個聚集「對教育有深度熱忱專業者」的活動,我們提供一個有效場域,進行由專家生命經驗出發,而導出關於教育,深度且有效的交流。將所得與本身經驗結合,認知到教育更深層實際的意義,而得以開拓其視野,精進其對教育的認知。
時間: 2014.01.17
主持人:謝宇程,教育研究者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作者,接棒啟蒙教育研究小組組長
與談分享: 林伯修, 速度科技觀察人 (哈哈,有這種東西嗎?)
身高182cm. 台灣小學畢業後與家人移民加拿大。一心想成為NBA球員但因身高無法突破而作罷。大學先申請到紐約的藝術學校,但還是順這父母的意留在溫哥華就讀正統理工科系。因偶然的機會迷上賽車,但電腦太爛而只能選擇物理系,而非機械工程系。自大學一年級起發願要設計一台屬於自己理想的跑車而開始自學認何有助於達成目標的事物。已成功完成組裝3台車(別人的設計)。在日新月異的汽車產業不斷的學習,修正自己的目標。
-----------------------------------------------
發現美好的天賦與熱情,為人所用 - 接棒啟蒙計畫
-----------------------------------------------
https://batonproject.com
科技觀察 在 中国科技观察 的推薦與評價
中国科技观察 · Shorts · 国产“芯片之母”EDA实现重大突破:首次支持150亿门以上芯片#shorts · Videos. ... <看更多>
科技觀察 在 科技觀察-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科技觀察. #科技觀察. 新聞主播/記者美麗倩影正能量專區社團. · 新聞主播/記者美麗倩影正能量專區 · October 19, 2020 · . ❤️ 財經主播/主持人朱楚文 . No photo ... ... <看更多>
科技觀察 在 中国科技观察 的推薦與評價
... 科技观察. 中国科技观察. @yenoanhtrung. @yenoanhtrung ‧ ‧ 19.5K subscribers ‧ 494 videos. More about this channel. Subscribe. Join. Home. Videos. Short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