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諸己
我想特別 highlight 這一段,給所有的工程師朋友參考。
「科學家為什麼不能只寫 "行內人"懂的東西?幹嘛花力氣跟行外的一般人講解我在做什麼?一部分的原因是,你的研究(經費)是受到大眾支持的(稅金),你需要好好的跟你的老闆(繳稅的大家)介紹你在做什麼,有什麼重要性,有什麼意思。當大家不能體會你的重要性,就是你的經費要結束的那一刻。
反過來說,當大家從這些科普書籍科普文章中知道這些研究是有趣而且重要的,自然就有可能出現支持科學研究的音量,產生正向循環。
就像Weinberg說的,你要溝通的對象都跟你一樣聰明,只是沒有受過這方面的專業訓練。你要用對方聽得懂的話跟他們溝通,而不是用自己的行話自己說自己的,然後抱怨我講的很認真為什麼大家都聽不懂。」
簡單的三段,字字珠璣!
➀ 你想要公司、老闆、PM、PO、stakeholder 來支持你引入的變革,來支持基礎建設的投資,不能一直怪他們不懂,不能只怪他們短視近利,覺得他們聽不進去。
能做的是,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觀察能力,甚至還要培養自己的 creadit 以及跟他們的 trust 跟 relationship。因為這也是我們該做的事,不是只有技術。(這甚至稱不上是政治)
➁ 正向循環,一樣,如果沒有開始,沒有引入一個新的增強或減弱,來推動因果循環,就不會改變現狀,無法推動正向循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通常會提: Show, Don't Tell。
一旦你先額外投入做出了一些我們彼此都關心的成果,搭配第一點的換位思考跟表達能力,正向循環的起點才會萌芽。
你都願意提前、額外投入心力開始去做出一些成果,也證明了你的動機,你的行動就是對這樣變革最好支持的證據。
➂ 其他人不是笨蛋,講行話只是一種「知識的詛咒」的現象,一切至少先反求諸己,看自己還有哪方面的能力可以提昇的(尤其是軟技能面的軟實力)。
同時也別忘了觀察力,因為真的仍有可能,你身處的單位或組織,在你竭盡一切能力都無法力挽狂瀾時,不要浪費自己的生命跟青春了,有學到東西、累積到經驗,去尋找更能讓自己發光發熱的舞台吧。
最後,如果你的過去一直都是在抱怨,每一間公司都沒有舞台讓你發揮,都無法讓你力挽狂瀾,通常就是:要嘛你判斷力有問題,從對公司的選擇就出錯了。要嘛你能力還有問題,不管是軟實力或是硬實力。
反求諸己,怪環境、怪他人總是比較簡單的路,然而那就是會讓自己停滯不前的路。
我想到之前跟 Odd-e 國外的同事聊到 coaching 或 training 費用定價的相關事情,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
「當然你還是有可能會因為市場競爭,而需要降價、降低自己的bar 來獲得生存。
但永遠都別忘了,金字塔上層的需求一直都在的,我們接觸不到,不意味著它不存在。
而是我們還未擁有足夠的能力、資格,去服務他們,讓他們看見我們的能力足以滿足他們的目標。
永遠不要忘了讓自己持續精進,避免歸咎在環境、市場、他人,而是看自己還有哪些方面要調整、改善、學習。」
這一直都與 敏捷 中的「務實」相呼應著,反求諸己,往往是最務實的作法。
我還記得 Daniel 在培訓所作最後的 retrospective 時針對 action 的部份都會強調一點:「在沒有任何其他人的幫助下,可能是你的老闆、主管、產品經理或你的團隊成員,你能在未來一週,做點什麼改變與應用所學。」
那個前提就是立個旗子,讓自己先少點藉口。
有時,成果失敗了,不是真失敗。沒有行動,以及慣性把失敗的原因歸就在他人與環境上,才是導致失敗的根本原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拉千禧之夢」小說介紹 訪問作者:蘇蕊 內容簡介: 第一屆「後山文學新人獎」得獎作品──拉千禧之夢 帶我們從記憶中拾起對生命的熱忱,以勇氣完成人生的未竟之旅。 一場意外的相遇,一對闊別二十年的兒時玩伴,熟悉又陌生的彼此, 一起療癒了鄉愁,也重新審視了童年的共...
「科普文 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請問] "科普"是什麼意思- 看板as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視覺實驗_畫個觀念- 科普是什麼意思? 「科普」是指「科學普及 ... 的評價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科普意思ptt 的評價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求科普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求科普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求科普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求科普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科普#同人用語傻傻分不清楚!各種縮寫?! - 動漫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科普文 意思 在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怎麼破解的- 羅塞塔石碑 - YouTube 的評價
科普文 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連續假期中
來點勵志的短文(不知道原作者是誰)
卅多年前周潤發的妻子懷孕七月個多月時
突然胎兒因為臍帶纏繞脖子多圈而被勒死
當時是年輕婦產科主治醫師的我曾經寫了一篇有關「臍繞頸」的科普文章
也為他感到惋惜
並鼓勵不要氣餒
卅多年來他們都沒有再生一個的原因
以及他高超的生命觀 豁達的人生哲學 以及對社會的貢獻
在這文章中有詳細的說明
好一個令人欽佩的巨星
以下是轉貼的原文:
周潤發: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人活著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活著。
第二個層次:體面地活著。
第三個層次:明白地活著。
周潤發活到了第三個層次。
你知道周潤發出道以來賺了多少錢嗎?
有媒體估算:13億。
還有媒體估算:23億。
更有媒體估算:34億。
但一個都沒估算對。
上個月,發嫂陳薈蓮,參加一個訪談節目時透露:「一共有56億。」
這個身家簡直讓人驚駭。但更讓人驚駭的是發嫂後面一句話:「我們已把這筆錢百分百捐了出去,已設立好慈善基金會,手續也辦妥了。」
56億,全捐,真是厲害。
曾有人問發哥:「發哥,你賺這麼多錢,給誰花呢?你又沒孩子⋯⋯」
周潤發笑了笑,說:「這些錢不是我的,我只是暫時保管而已。」
「不是你的,暫時保管,啥意思?」
現在,終於知道答案 —— 做慈善。多年前,黃霑說:「發哥已堪破財富。」
坐地鐵、坐巴士、坐渡船
香港市民中流傳著一個段子:「想遇到香港明星,就到中環奢侈品店逛街,想要遇見周潤發,就到地鐵、公交站和菜市場。」
發哥雖然貴為國際巨星,身家又高達56億元,但他出門不坐名車、遊艇,他就喜歡擠巴士、地鐵、渡船。所以香港市民調侃他是「賤骨頭」。聽到這稱呼,發哥笑得合不攏嘴:「我沒有司機或者其他工作人員,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
人越成長,越發現,人生中真正難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如何保持住一顆安寧的心,過著平凡而快樂的生活。」
鄭伊健有句話說得很到位:「當很多明星整天想著如何炒作自己時,發哥已經做回普通人了。」
有一次,美食家蔡瀾約好友吃飯。席間,演員曾江誇贊蔡瀾:「蔡瀾可是這一區的皇帝。」蔡瀾聽了,趕緊搖頭:「我只能說是個熟客,九龍城真正的皇帝是周潤發。」為什麼說周潤發是九龍城的皇帝呢?「發哥跟這裡的攤販融成了一片,每一家店他都熟悉得不得了。見到店主就問長問短,連人家家裡的祖母都記得。這裡的店鋪就像他家的一樣,他可以隨意賒賬,吃完就簽單,幾個月結一次賬。」發哥說:「這就是個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可能說你當了演員,就沒了這個習慣。我喜歡跟那些小攤販聊聊天,起碼知道現在的生活是什麼環境,你才曉得自己活在什麼地方。」發哥喜歡泡在那些美食、嘈雜、吵鬧、歡笑與淚水中,他覺得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2015年5月18日,發哥迎來了60歲生日。60歲,花甲之年,算是大壽了。可發哥這個生日卻過得極其寒酸:找了一個很不起眼的餐館,沒有邀請任何名流與明星,只有發嫂和他兩人,還有發嫂送的一個小蛋糕。有個網友把發哥慶生的照片發上網後,迎來一片唉聲嘆氣:「怎麼感覺這麼寒酸呢。」
「怎麼感覺這麼淒涼呢。」
但發哥自己卻樂在其中:「人間最有味的,就是這清淡的歡愉。」
周潤發和吳孟達,既是同學,又是好友。兩人一起進無線,也一起走紅。但吳孟達走紅後,開始沈迷酒色和賭博,於是欠下30萬元巨款。他被人追債,拿不出錢,只好去找好友周潤發。哪知發哥一塊錢都不給,只說了五個字:「你自己解決!」吳孟達氣得咬牙切齒:「我這輩子最恨周潤發。」就在吳孟達走投無路的時候,他突然接到了一部戲。這部戲,不僅幫他還清了债務,還讓他拿到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頒獎現場,發哥向他道喜。吳孟達扭過頭,毫無理睬。事後,吳孟達請導演吃飯:「感謝你幫我走出困境。」導演說了一句:「你應該感謝的是發哥。」原來,是發哥嚮導演推薦了吳孟達。發哥對導演說:「如果我拿30萬給他,他還是會在賭場上輸光,還是會在夜店喝到爛醉。」這才是真正的友情吧。「他當面批評你,卻在背後說你好話。他從不阿諛奉承,卻時常雪中送炭。」
你知道發哥為何一直沒有孩子嗎?其實婚後第二年,發嫂就懷了孕。可就在發哥準備嬰兒衣物時,一個悲劇發生了:「7個多月的胎兒,因臍帶繞頸窒息不幸夭折。」痛失孩子的發嫂,整日活在自責與悲痛中。用了7年,發嫂才從悲痛中走出來。為了避免妻子再受生產的痛苦和不測,發哥就做了一個決定:不再要孩子。
後來,經常有人問發哥:「不要孩子,不會遺憾嗎?」發哥總是一臉淡然地說:「沒有遺憾,我們兩個人已經足夠幸福,其他的我就不奢求了。」很多明星名流一有錢了,就出去找女人找樂子。但發哥結婚31年來,從未有過一絲緋聞,連娛記都懶得編他的桃色新聞,因為沒有人會相信。有人問發哥:「你覺得愛情是什麼?」他說:「感恩與陪伴。」
有人問發哥:「你那麼有錢,為什麼還要不斷拍電影?」「難道拍電影,就是為了以後多捐一點嗎?」發哥哈哈大笑地說:「我拍片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為了追求名聲,我就是喜歡而已。」很多人為什麼一輩子過得都不快樂呢,我覺得發哥說得特別好:「就是沒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人的能力雖有大小,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一個人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才會活得有意思有滋味。」
不拍電影的時候,發哥就喜歡背著相機到處閒逛。他喜歡攝影。如果說電影是他的事業,那麼攝影就是他的癖好。兩者缺一不可。一個人去看景,一個人去拍照,一個人回來蹲在暗房裡洗照片。「我真的非常享受這個過程。」1997年,香港回歸,發哥的姐姐偷偷拿了他三張照片,化名去參賽,沒想到竟然拿到了攝影大獎。發哥喜歡拍香港風貌,香港知名攝影師夏永康說:「香港拍風景最好的人是發哥。」但發哥覺得拍得好不好不重要:「我就喜歡享受那個過程。」看到沈浸在攝影中的發哥,我想起了一句話:人無癖,便無趣。人無癖,就活得百無聊賴。人有癖,功夫花在所癖之事上,物我兩忘,不是高人,便是妙人。發哥就是一妙人。
這幾年,發哥愛上了爬山。他每周都會抽出幾天時間,去爬香港大大小小的山。一爬,就是六個小時。半年下來,他減了27斤。記者問:你為什麼喜歡爬山啊?發哥回答說:「我的人生座右銘,就是開心、快樂和健康,但是快樂和開心,都必須以健康為基礎。有好的身體才可以享受好的人生。以前我拍電影透支了好多,
後來我漸漸懂得了: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用健康換取身外之物。所以我現在要補回來。」
人活著,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活著。就是追求生存和溫飽。現在中國還有一部分人活在這個層次。第二個層次:體面地活著。顧名思義,就是要活得體面。別人有房了,我也要有房。別人有車了,我也要有車。別人當處長了,我也要當處長。就是追求一定的「名權利」,以求活得跟別人一樣體面,或者活得比別人更加體面。我們大部分人,都活在這個層次里。第三個層次:明白地活著。明白地活著屬於精神層面的活著,就是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什麼,所以生活就刪繁就簡,砍掉外在多餘的東西,去追求內心的自在和豐盈。正如漫畫家蔡志忠所說:「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發哥就活到了第三個層次。他把生活中多餘的東西,都毫無猶豫地砍掉了,然後活出了一片「素與簡」:陪伴一個懂我的愛人,專注一件喜歡的事業,尋覓一個悅心的癖好,交往幾個如水的朋友,鍛鍊一個健康的身體。人生之大幸福,就藏在這素簡的平淡裏。
#周潤發
#吳孟達
科普文 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科普文分享】噬菌體係咩嚟/Karen博士 麥博電視
//原文刊登咗喺《樂鋒報》2021年2月號,呢篇係粵文版,仲加咗啲links。
噬菌體係一種感染細菌嘅病毒,佢個名bacteriophage就有「吞噬細菌」嘅意思,而其實佢係會破壞宿主細菌細胞...//
科普文 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拉千禧之夢」小說介紹
訪問作者:蘇蕊
內容簡介:
第一屆「後山文學新人獎」得獎作品──拉千禧之夢
帶我們從記憶中拾起對生命的熱忱,以勇氣完成人生的未竟之旅。
一場意外的相遇,一對闊別二十年的兒時玩伴,熟悉又陌生的彼此,
一起療癒了鄉愁,也重新審視了童年的共同回憶與珍貴情感。
在蘇蕊的家鄉,後山台東,人口外移、離家討生活是無比正常的事情。三十年前就已經有很多孩子是隔代教養,孩子們每隔一段好長時間才能見到在外地工作的雙親回家一趟,以及父母從外地帶回來的各種新奇物事。而三十年後,當時還是孩子的他們,就像風吹的蒲公英絮一般,各自散入茫茫人海,再也找不到彼此。
直到在阿姆斯特丹機場,搭上離家一萬公里的飛機,蘇蕊和闊別二十年的阿崎相遇。他們的童年和關於家鄉的回憶,像進行了一場數位修復。互相比對著各自的版本,幾乎像電影後製一樣,每個分鏡裡的人物,對白,氣氛,場景,甚至色調,都不斷重新校正──那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但在此刻,蘇蕊終於不再害怕她的童年只是一場無人知曉的幻夢。
「如果沒有在阿姆斯特丹機場巧遇阿崎,或許我就會認命的放棄記憶裡關於家鄉那一塊。當作是一場,無人與我分享的夢,我就這麼孤獨的長大了。」
作者簡介:蘇蕊
本名戴鳳儀,台東成功人,旅居瑞典超過十年。瑞典林雪平大學分子物理博士,專長是表面科學,現職是高階分析儀器的產品經理和兩個女兒的媽媽。老了想回後山種水果,寫給小孩看的科普文章。
出版社: 釀出版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HB7WA77j6I/hqdefault.jpg)
科普文 意思 在 視覺實驗_畫個觀念- 科普是什麼意思? 「科普」是指「科學普及 ... 的推薦與評價
科普 是什麼意思? 「科普」是指「科學普及」。 換言之「科普」就是通過各種方式,例如文藝、新聞、美術、電影、電視,將科學的技術、知識、思想和方法等, 廣泛地傳播到 ... ... <看更多>
科普文 意思 在 科普意思ptt 的推薦與評價
科普. 「科學普及教育工作」的縮寫。. 用易懂的白話對別人解釋科學原理的意思。 ... 其實《永夜漂流》不算是科普文,只不過是因為描寫的場景多在北極和外太空, ... ... <看更多>
科普文 意思 在 [請問] "科普"是什麼意思- 看板as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搜尋到的大約都是五年前的資料
當"科學普及"解釋用
但我看的句子,科普應是當動詞用...
另CHINA版好像淪為政治版,也查不到相關解釋
想問問
科普有當動詞用的解釋嗎,意思是??
謝謝
--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莫過於...
想笑的時候
有人陪你一起笑..
想哭的時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05.1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sk/M.1460945838.A.99E.html
※ 編輯: rufous (101.8.116.36), 05/10/2016 14:19: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