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IoT?做SaaS?趨勢前端的「高大上」產品,為何難打動人
撰文者:王煜全
網民肥皂箱 2021.08.16
摘要
1.做IoT生態戰略、做SaaS一站式IT解決方案、做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很多企業會用這些「高大上」的詞介紹自己。
2.事實上,這些概念性的模糊字彙,在企業介紹自己時,會產生很大問題。
3.本文以亞馬遜、特斯拉為例,解析企業「講故事」的3個重點:講清楚你的所在市場;證明自己有實力拿下市場;在市場基礎之上,不斷探索想像空間。
很多中國科技企業不會講故事,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有企業介紹自己做IoT生態戰略,我就想問了,這個物聯網未來是個多大的市場?到底有什麼具體的應用呢?有企業說自己是SaaS的一站式IT解決方案。雖然聽起來很高大上,但你在SaaS產業裡的佔比是多少呢?有人工智慧企業說自己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那可不得了,智慧城市是個多麼宏大的佈局啊!結果認真一看,發現只是做硬體傳感器的企業之一,自己的市場壁壘在哪裡呢?
那麼,如何講一個好故事呢?
當年亞馬遜對投資人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線上銷售和線下是替代關係,總量應該不變。2000年的時候,線上銷售佔總零售的1%,現在還非常小。那你相不相信線上一定是未來,30年之後線上至少佔50%?好,如果你跟我一樣認同這個未來市場,今天我在線上零售處於壟斷地位,未來保守估計我能佔線上零售的一半,那就是全球整個零售市場的1/4,基本上是超過沃爾瑪的體量。
你聽著只是簡單的算術,但投資人是真正為這個未來故事買單的。2000年1月,亞馬遜的市值324億美金,20年後,亞馬遜已經突破了1萬億市值。
亞馬遜在電商市場的表現也驗證了它的故事。根據Statista數據,2020年的美國市場,亞馬遜的電商市場佔比為47%,預計2021年達到50%。而電商佔總零售的多少呢?2021年第一季度是13.6%,可見未來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亞馬遜至今成立了27年,前面十幾年基本上年年虧損,但一點都不耽誤企業的成長。大家都看得出來,電商一定是未來,亞馬遜掌握了先機,投資人下重注,相信它一定能成功就好。
真正好的科技企業,就是要能前瞻性思考
同樣獲得投資人認可的還有特斯拉。2020年9月,馬斯克(Elon Musk)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特斯拉未來十年的目標是每年替代全球1%的燃油車。現在全球汽車保有量20億台,也就是說,特斯拉的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實現年產2000萬輛。
作為對比,2020年豐田在全球銷售了約900萬輛車,通用是600萬輛,福特是400萬輛。特斯拉的目標是通用加福特的一倍。
2000萬輛這個目標,實現起來難嗎?要知道,硬科技量產的特點是,從0到1開發出產品很難,從1到10實現量產更難,但從10到100進一步放量就容易很多。電動車前期會經歷投入大、啟動慢,從研發到量產的階段,一旦突破量產關,把量產經驗實現規模化,產量可以呈指數級增長。
2013年特斯拉的全球銷量是2650輛,2017年是10萬輛;2018年上海超級工廠投入運營後,2020年達到了近50萬輛。在7月份最新的投資者會議上,馬斯克提出了明年將達到年產100萬輛車的目標。
電動車智慧化的浪潮下,特斯拉不會永遠停留在只賣車,而是賣服務。每月訂閱制的服務模式不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可以與用戶長期綁定,收入長期有保障。2021年7月,特斯拉首次推出了訂閱服務,每個月199美元就可以獲得自動駕駛服務。2019年特斯拉的軟件服務收入是4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自動輔助駕駛服務貢獻的。
已經有研究機構公開給出預測數據,說到2025年特斯拉的軟體收入可以達到240億美元。雖然特斯拉官方並沒有給出任何指引,但足以看見投資人對特斯拉未來市場的認可。這麼分析下來你就明白了,特斯拉曾在2020年市盈率一度達到了1000倍,市值突破了8000億美金,這就是大資本用腳投票的結果。
透過亞馬遜和特斯拉的例子,你會發現一個好的未來故事應該這麼講:
首先,講清楚你所在的市場,並且這個市場體量足夠大、成長性足夠好。這個市場可以是全球汽車保有量、手機用戶數量這樣清晰的市場,但不可以是物聯網、智慧城市、SaaS平台這樣模糊的概念。
其次,自己有實力拿下這個大市場。如果你只是畫了一個大大的餅,但是沒有資格拿下這塊市場也是不行的。科技企業的優秀要體現在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上:為什麼這個市場我能拿下來,別人做不到?
甚至在已經明確市場規模的基礎上,科技企業還能不斷探索未來想像空間,進一步打開成長的天花板。比如電動汽車可以靠軟體提升盈利,亞馬遜除了電商還可以佈局雲計算等等。
一旦講好這個故事,人們認同了科技企業的未來,獲得市場和資本的青睞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至於估值表現,只是企業自身實力的證明。如果你講了一個偉大的故事卻依然被低估,說明別人沒有認同你的未來,這往往不是因為別人缺乏遠見,而是因為企業自身的戰略不夠清晰。
這留給我們的啟示是,對於任何一家科技企業,不光要只顧眼前,還要有完整的戰略。企業也不能只講故事,故事不是拿來矇投資人用的,而是要腳踏實地去實現的,是企業戰略的詮釋。如果你想分析一家科技企業,從它講的未來故事裡去判斷,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家企業。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blog/3007511?fbclid=IwAR1LU5uoemD8wLVn_PzY3n0JUZ9NGA6yLuuhFssa2UbHWR1k45MoRyGe7-A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科 沃 斯 哪裡 買」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科 沃 斯 哪裡 買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科 沃 斯 哪裡 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科 沃 斯 哪裡 買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科 沃 斯 哪裡 買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科 沃 斯 哪裡 買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科 沃 斯 哪裡 買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科 沃 斯 哪裡 買 在 科沃斯台灣門市的運費、客服和退貨,PTT和網友分享的方法 的評價
- 關於科 沃 斯 哪裡 買 在 ECOVACS掃地機器人推薦10款高評價人氣科沃斯 ... - pttbuy.tw 的評價
科 沃 斯 哪裡 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ECOVACS]科沃斯DEEBOT N9+比可愛更可愛的超級家事清潔神助手
料理之外,再來和大家分享工作室近期的生力軍吧!
在接觸到ECOVACS科沃斯掃地機器人前,其實我對掃地機器人的印象並不能說是非常好。因為總是發現在清掃的過程當中易有死角之外,清理完灰塵後的拖地也是件耗時的差事,所以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只是一個貌似可有可無的輔助工具…><
尤其是廚房這一塊,相信長時間煮食的家庭主婦/夫們應該都深深有感,要維持廚房乾淨的地板真的是很難啊!除了不時就會有飛濺而來的菜屑之外,最惱人的就是因為烹調過程當中產生的油煙,會讓地板總是處在黏膩狀態(這個非常討人厭)!如果不是料理完立刻清掃隔了幾天之後,地板黏又附著上一堆小灰塵而變得黑壓壓的程度有時真的讓我非常頭痛。只是常常工作一忙起來,不要說打掃了,有的時候只是簡單地吸地都會拖個好幾天,再加上純白色調的工作室,所以維持清潔真的費力(嘆)
開箱ECOVACS科沃斯掃地機器人,必須說最讓我驚艷的地方在於:他不僅可以打掃灰塵還可以拖地,更能自動清洗拖布!!! 這個對我來說是一項非常神奇的功能也是前所未見實際體驗。(整個有在跟著機器人屁股後面看表演的心情XD)。
一輪完整的掃+拖行程後,工作室仿地磚的塑化地板變得非常乾淨 (亮到反光!)然後我不知有多久沒有赤腳踩工作室地板了,確實感受到打掃完不黏膩的乾淨清爽心情真是好明亮!!
ECOVACS科沃斯掃地機器人DEEBOT N9+ 包含了掃地機器人主機和 Auto-Clean拖布清潔座
主機:裝上邊刷執行掃地功能,再加裝上可水洗拖布時就會自動轉換成掃+拖地功能。主機內有水箱和集塵盒,拆裝上都是一步驟簡單到位。
Auto-Clean拖布清潔座: 也就是可以執行自動洗拖布的神奇地方。
上蓋打開後有清水與汙水槽兩部分。清水槽使用前注入水到指示max處,添加隨機器附贈的專用清潔劑3瓶蓋即可。操作上更是簡單,拖布清潔座上三個按鈕,啟動(暫停)主機、主機喚回/退出、清水槽執行。
再簡單確認過安裝完成後,第一次使用前需將主機置於拖布清潔座內充電6.5小時。(主機本身的電源鍵要開啟喔!)
**首次使用時先裝上邊刷,並執行個1~2次掃地功能。
把地面上的障礙物盡量清空房間門打開,掃地機器人在執行清掃的過程中會一邊內鍵記錄清掃範圍路徑,我則是十分好奇(多事)的跟在他屁股後面觀察(一方面也可以稍微輔助一下偶有遺漏的小地方)。也許是工作室的格局原本就是極簡化,所以打掃感知的涵蓋路徑整個超完整(我幾乎沒有出手協助了),厲害的地方是櫥櫃與地板間夾縫一點都沒錯過,超強2200pa的吸力讓夾縫中的大顆粒灰塵也一併被處理掉了,延著邊角一路嚕好嚕滿嚕完整片好療癒)。
近期宅家防疫算是整理工作室很勤快的狀態下,硬還是被清出了一堆灰塵毛髮(有點驚嚇XD)
**再來就是我很期待的拖地與自動洗拖布功能了!
將拖布安裝在主機底座後會直動轉換開始執行掃拖功能。由清潔座出發,機器會從原先感知好的路徑最遠處開始執行拖地功能!(不得不說這個設計真的人性化到很厲害!!想像一下平常手拿拖把很自然而然會從最遠端開始抹起的工序),所以整個拖地過程很流暢(我依舊跟在旁邊很礙事的看XD)也不會有剛拖乾淨的地方,又機器回洗抹布的過程中再度被弄髒的狀況。
旋轉加壓的拖地模式讓清潔力大大提升,就像我實際彎腰擦地一樣乾淨,我之前很在意的廚房殘留的污漬,也輕輕鬆鬆就處理乾淨,完全沒有任何殘留,真的讓我驚豔。
執行完一次拖地程序後機器會自動返回清潔座。大家有看過會自動倒車入庫的掃地機器人嘛!? 我一邊驚呼一邊覺得太可愛(要不是怕影響正常功能使用是很想一直回放重新執行個幾次看 哈哈) 機器完全回到底座後就會自動開始執行清洗拖布的功能到結束,而且還會有風乾的功能。打開汙水槽果然倒出的水又是一桶黑>< 我通常會執行2次拖地功能,地面整個清爽舒適。整個掃拖功能完成後拆下拖布,其實效果和手洗相去不遠!!有清潔有風乾,連洗拖布都不用自己動手的設計真的太猛!!我想應該也是非常多人會被深深吸引的一點,畢竟手搓拖布這件事從來也就沒有討喜過。
**倒車入庫的過程實在太療癒特別附上影片給大家 (但我不會說這個才是最吸引我的點之一XD)
影片在留言區
此外如果居家清掃範圍大,還可以安裝專屬的APP,用手機執行完整的清掃功能。APP記錄完整的居家清掃路徑,手機就可以一鍵操作讓機器人自動前往易髒的地方加強清潔,整個超級方便!
現在工作室每隔2~3天忙完後我就順手把地面的物品置高,離開前讓他自動好好地跑一輪清掃工作,隔天到工作室地面又是閃閃發亮的情景超療癒!原本一直苦惱維持廚房地板清潔一度想放棄直接穿鞋工作的我,又開始回歸到赤足工作的舒適狀態。不用大揮汗的整潔清爽工作室,我想也是給自己辛苦工作後的小獎勵吧😊
再者連我重度使用的工作室廚房地板都能完成打掃任務了,我想一般居家環境的完成度一定更高!大推給需要家事清潔超級小幫手的朋友們!!而且他真的是太。可。愛。了(哈哈必須強調一下看他在腳邊轉會有一股莫名的放鬆喜悅感,這段期間真的好需要這樣療癒的事物振奮自己)
ECOVACS科沃斯掃地機器人哪裡買:
https://lihi1.cc/RTsWC
科 沃 斯 哪裡 買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城市如何運作》,是齋主近來讀過最愛不釋手的書。韓國建築學者俞炫準由人文學觀點切入,引領公眾思考關於城市的運作方式。齋主是個喜愛在城市散步的當代人,我尤其喜歡在巷口,抬頭看著平時沒人會注意的違建和各類破壞市容的電線和斑駁。從前在書本多次看過一句話「城市是有機體」,但直到親身認真觀察過,才會深刻體會這句話的涵義。城市的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意識,都市規劃若與當地功能不符,很快該區域就會長出些原本規劃中不存在的瑕疵,就像是傳統市場的遮雨棚、陽傘,高密度商業區中的機車便當攤販,以及住宅區巷弄亂停的汽車,或是騎樓上任意停放的機車等等。這體現了建築師和都市規劃的重要性。
#贈書活動
#請耐心讀到最後
不過最困難的問題,便是身處當代都會的我們,因為從中生活已久,許多既定存在的事實,我們難以察覺其存在。就像是《駭客任務》中活於母體中的人們,因為早已習慣了母體,又怎麼可能輕易認知到母體存在的事實? 都市規劃與設計有許多巧思和秘密存在,就算每天經過也未必能發現其隱含的意義。
《城市如何運作》,是俞炫準教授過往在報紙及書刊上的短篇文章,集合彙編而成。本書共分為十五個篇章,由於各篇章的結構相互獨立,因此閱讀起來不具壓力,即便是片刻時間也能盡情享受單篇文章課題。
這本書從第一章《人為什麼喜歡在那條路上散步》就讓我沉醉不已。作者用各方面的資訊,解析何以某條路特別受到行人喜愛? 是行道樹的差別? 是街區定位的差異? 是街道為直線與否的差異? 車道寬度? 商家數量? 還是人行道的寬度? 俞教授最後給出的答案是空間速度越接近於行人步行速度的街道或道路,則人們會越加喜歡在那條路散步。甚麼是空間速度? 作者用了車速與車道、行人速度與人行道之間的相互關係,定義出空間速度。這樣說或許依然很抽象,齋主以台北兩條著名的道路舉例吧。
忠孝東路與仁愛路為台北著名的兩條道路,並且兩條都位居精華地段,不過兩條道路的定位卻大不同。忠孝東路是台北著名的東區商圈的中心,過去東區興盛時開滿了各類購物中心,商機滿滿。但僅僅一個街區之隔的仁愛路,即便有著更好的市容和人行道,反而形成不了商圈,這是何故?仁愛路是台北最寬的一條路,於建國南路口的寬度甚至長達百公尺的十線道。如此寬的道路,行人根本不願意穿越馬路,加上人行道上禁止從事任何商業行為,加上仁愛路上新大樓棟距大、店面寬、多數門面都講求氣派而有距離感。久而久之,仁愛路就因為其不親民的定位,塑造了高級住宅區的形象(雖然仁愛路從設計上,就是為了高級住宅區而生就是了)。往南一看,信義路與和平東路也有類似的情況。雖然信義路上的商業行為也多,但相較於人聲鼎沸的和平東路,信義路的問題是甚麼?信義路因為明亮和道路寬敞,車速遠較和平東路為快。跨越信義路雖然不成問題,但相較於跨越和平東路來說,依舊是門檻較高的決定。換句話說,忠孝東路與和平東路的空間速度,較接近於人的步行速度,這導致了商圈之所以得以興盛。
俞教授談到了降低空間速度的各種辦法,像是設立露天咖啡座、小型店面商家等。但空間速度也不是越低越好,當空間速度低到一定程度,整座街道便會像是西部片中的空曠街道,走在上頭感覺受到他人注視,這種不自在的感受,也會讓行人不願意愜意散步。
這樣有趣的課題,僅僅只是本書的第一章。本書隨後討論了許多主題,且都是人們會感到興趣的大題或子題,像是《為什麼進入教會比佛寺困難?》、《旅館與汽車旅館的差別在哪裡?》、《辦公室開放空間的難題》、《為什麼城市到處都是咖啡廳和汽車旅館?》、《建築設計與工業設計的差別》等等題目。書中有趣的內容實在太多,我決意再提兩個題目為引,供酸齋讀者思考。
《為何我們熱愛拉斯維加斯的霓虹燈?》
俞教授明確指出,當我們不把招牌上的文字當作資訊,而只是單純的裝飾品時,任誰都會為這些漂亮的裝飾品而感到欣喜若狂。但若是我們將那些招牌上的文字當作資訊看待時,便會因為瞬間資訊密度過高,腦袋無法負擔這些龐大的資訊,激起自然的反感。俞教授指出他曾帶著一群美國友人來台灣,看著雜亂的招牌廣告,這群有著中文障礙的美國人反而覺得漂亮,而當地台灣人對這些招牌倒是反感到不行。說到霓虹燈,反倒讓我想起近來當紅的賽博龐克科幻都市,想來那些霓虹燈或立體投影廣告之所以有魅力,或許就是因為我們對上頭資訊很陌生之故吧。
《廣場上為什麼有人?》
俞教授談到首爾的COEX MALL及巴黎的拉德芳斯廣場,上頭的人潮都稀稀落落,這是建築設計者的失誤。很多人認為只要在不同大型建築間,留下一定的距離和建設,就能自然形成廣場,吸引來大批人潮。事實上廣場之所以能夠形成,是因為其周遭有讓行人經過或停留的理由。若非是地標旁的廣場,就是附近有著足夠多的商家,這才形成了廣場。就像是羅馬納沃納廣場上有著四河噴泉,梵諦岡教堂旁的廣場亦是如此。思考起台灣的例子亦是如此,101廣場前有人,是因為有地標101;信義新天地的廣場之所以變得熱絡,是因為增加了街頭藝人和露天市集。也不禁讓人思考,何以微風廣場有著極為漂亮的廣場,但卻鮮少人駐留,又為何台北車站外頭有著寬敞又舒適的廣場,但最後只變成抽菸者短暫的天堂。
這本書我推薦給所有當代都市人。正如開頭所說,都市是有機體,只是作為細胞的我們難以覺察。《城市如何運作》將讀者的鏡頭拉遠,從更廣的格局著手,思考著城市中細節的產生,以及區域功能如何演變形成。就像是許多人只看著信義區規劃完善和美好,卻忘了若沒有吳興街與虎林街所提供的基本服務,信義區本身的功能並不足以支撐其美好的外表。一些看似是毒瘤的問題,其實當鏡頭拉遠,視野更廣,格局變大之後,問題便不再是問題。而這本書之所以好,便在俞教授嘗試教導所有讀者理解這套思考模式。
本次齋主非常有幸。讀完這本愛書後,能與 Artco Books典藏藝術出版 合作,共同推廣好書。典藏文化非常大方,此次提供了三本贈書給酸齋的讀者,希望齋友因此能認識好書,進而推廣給所有愛書人。雖然有抽書活動,但齋主強烈建議所有齋友,不用多加考慮,直接買一本回家。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3111
三本贈書中的兩本,齋主計畫用抽獎抽出。
只要你在1/24(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最後一本,齋主希望將名額留給優質留言。齋主會在活動結束時,選出一名知識涵養豐富的留言,將這本《城市如何運作》,送給這名值得的齋友。
最後,再次感謝ARTCO BOOK典藏藝術出版對酸齋讀者的照顧,也感謝典藏多年來為台灣社會出版好書。
MEDIUM連結
https://reurl.cc/2bgbO6
科 沃 斯 哪裡 買 在 ECOVACS掃地機器人推薦10款高評價人氣科沃斯 ... - pttbuy.tw 的推薦與評價
ECOVACS掃地機器人哪裡買. 在台灣要購買ECOVACS掃地機器人的通路非常多,可以到實體店面購買,也可以在網路電商購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