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承石頭屋 #加上水泥不對嗎?
說到石頭屋,要先談起這幾年開始受到大家關注的議題:土地正義。已經住上7、8代上百年的居民們,這幾年面臨到被財團驅趕的命運,早年因為國民政府來台後開放土地登記,馬崗許多土地被部分人士搶先登記,隨後當台灣觀光產業興起,再轉手賣給財團做開發。許多沒有登記的原住戶,即使已經住上幾十年,也都有繳納地租給地主,但賣地時並沒有被告知。這個法律上的瑕疵漏洞,就在2018年時,被財團以:你們家不是你們家(收到土地收回通知書),而需要拆遷。
但石頭屋極具歷史價值,當地住戶也開始為自己爭取權益,期望爭取馬崗漁村聚落保存,但因為很多建物材料隨著時代演進,不完全是以100%石頭屋的工法與形式,結合了部分現代化技術,因此無法登錄為文化資產。居民也隨之改變策略,申請單一建物保存為歷史建築。
2019年甫成立的三貂角文化發展協會,結合了馬崗、鄰近卯澳在地居民與關心此議題的民眾,除了保存推廣這裡的漁村文化,也積極協助居民們申請歷史建築、與政府和財團斡旋。
在地居民們所居住的原生石頭屋,一般以海邊、山上滾落之砂岩、咾咕石建成,分成亂石砌、人字砌、平行砌。馬崗又以亂石砌居多,面對海洋處跟現在建築不同,不會採用「海景第一排」而大開落地窗,取而代之是唯一一個頭大小的觀浪窗,用以觀察海況,而正門多半設置在非面海處,這是因為這裡風、浪極大,特別是東北角的東北季風更是讓一般建築難以招架。
為了保護建物,往往石頭屋外圍會再建築防浪外牆,又或是將房屋蓋在林投樹後,以此防風防浪。在馬崗有個特色是,整個村子的街道名全部都是馬崗街,所以門牌號碼跟市區較為不同,不是一條路連號,主要是房屋大都沿地形而建,自然也就不是筆直的一條直線。
石頭屋建築結構非常厚實,可達60公分,因為更重要的是每年要面對強勁的颱風,站在裡面是聽不到海浪聲的,可見其厚度。而屋頂在早期是用茅草,後來改用油毛氈,現在則是紅瓦、水泥瓦或是鐵皮。
辨識石頭屋的最佳方式就是:斜屋頂,窗戶較小,而保留較完整的石頭屋,可以看到四個角落採用平行砌,這種技法最為最堅固,而牆壁中間採亂石砌,上方石頭間會留縫隙通風。
途中我們經過一間石頭屋,聽導覽老師說,這棟屋子產權較複雜,如今已被財團買走,而住戶是一位老人家,近幾年過世了,目前後代還無法(或不確定)要如何處理房屋。
我們進走進了馬崗大戶江家阿嬤的庭院,可以看見隨時代演進,石頭屋剝落嚴重,但也因此會用水泥補外層,保護家的做法確也造成了這裡的建築無法成為文化資產。這一點也非常值得人們思考,當我們面對人們所居住的歷史建築時,究竟是要保留原樣,還是應該因應人們的生活而有所調整?
#當人潮出現 #乘載成為課題
鄰近馬崗的卯澳,以卯澳灣為主要區域,儘管外面波濤洶湧,但在海灣內確是風平浪靜。也因此卯澳這裡相對較多遊客來玩水,自然而然也就開了數家餐廳,包括意外爆紅的小卷米粉。
在台灣北海岸、東北角乃至宜蘭一代,「澳」是常見指小海灣的地名,如卯澳、蘇澳、南方澳,但到中南部就不太會看到這個用字,也是一件趣事。
卯澳也保留了數間的石頭屋,其中又以吳家的保存最為特別,曾經因為漁業而富有、蓋起兩層樓的大厝,如今只剩四面牆壁,屋頂已不在,牆壁上還可見早年保留的槍孔,據說是為了打土匪用的。
因為遊客較多,卯澳相對熱鬧繁華,更可以看見重機車隊、遊覽車的數量比起馬崗更多了些,不難想像當卯澳或是馬崗逐漸為人所知之後,隨之而來的自然就是觀光業興起後,地方生態、環境、社區、文化所能乘載的程度。這也是在永續議題中,最為人所掙扎的課題,當文化環境永續時,又要如何同時兼顧經濟永續;當經濟模式永續時,又要如何兼顧文化與環境永續。
看著在地導覽老師、發展協會積極的保存海女文化、傳承故事,一切一定會有最好的安排的。
.
全文刊載在樹冠生活|https://bit.ly/3obKXUF
照片攝於|馬崗記憶生活館—「石石在在展」
.
加入會員即可優先收到島內誌電子報。
加入會員|https://bit.ly/3o9t88M
06/30前加入會員,即贈100元首購金。
#永續旅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60612TVBS+三立+民視+年代 惡房客擅改裝潢 房東控屋成廢墟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fRUvH8hmj7Y TVBS─吳欣倫、陳儒桓 三立─游家瑋、張哲豪 民視─李宜庭、陳奎宏 年代─王國霖、葉怡瑩 受訪─陳泰源 以下是TVBS記者的新聞稿……↓ 台北一名房東...
租 屋 牆壁 剝落 在 QQme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雖然我有潔癖,眼裡容不下一滴亂,但我對於東西使用過後會有「歲月的痕跡」這件事倒是看得挺開,可能因為這樣,我的眼鏡充滿刮痕、我的手機殼被摔到脫皮(其實是太粗心大意吧)
DDC則是完全相反,他穿過的髒襪子都亂丟、擤過的衛生紙糰都亂放,有他經過的地方就是亂。可是他對於 #屬於自己的東西 又超級愛惜! 之前我們家是租屋的時候還好,但自從買了現在這個房子後,他基本上已經到了偏執的程度,不能接受家裡的木地板有一絲刮痕、牆壁油漆有任何剝落、浴室膠條有任何發霉、沙發上有任何污垢.....
每次QDD不小心用玩具敲到地板,出現一點點肉眼很難馬上察覺的小洞(我們家不是那種超強耐磨地板),DDC就會在那邊心疼地看半天,不誇張至少可以看10分鐘,彷彿用眼神就可以把地板磨平這樣。 往好處想,就是搬進新這裡至今近兩年了,我們家都還是像新屋一樣閃亮亮。但有時候面對DDC的惜物偏執,也是挺有壓力的!
照片為每天晚上吃完晚餐後,DDC會花至少半小時洗碗、再花半小時把流理台、玻璃牆面、和櫥櫃全部仔細擦過一遍。 雖然我常揶揄他是樹懶轉世動作也太慢,但不得不說就是因為他的惜物偏執,所以咱家廚房用了兩年還像新的一樣。
(只是辛苦我們家兩位孩子了,爸爸怕舊、媽媽怕髒,他們無法享受畫牆壁刮地板拆房子的樂趣 😂)
#DDC的惜物清單跟我的挑食清單同等長
#這到底是好事還壞事
租 屋 牆壁 剝落 在 永康曾咖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租房子一定要注意的幾個關鍵>
南京東路的火災就這樣發生一年
回想起一年前那段日子
其實當下的慌與累都不再那麼清晰
取而代之的是那段日子曾經受到大家幫助的那些畫面
想想來台北租房的日子也快十年了
不如就整理一些租房子要注意的事情
希望在這特別的日子也能再幫助到其他人
這篇就專注講已經談好要看房之後要注意的事情
1.提早去附近繞繞
這是我跟某人一定會做的事情
基本上會先看一下房子外觀跟大樓看起來如何
樓下或附近有沒有餐飲店(有的話容易有油煙味)
是不是有管理員(有的話可以代收也比較安全)
是不是在大馬路旁邊(是的話容易很吵)
附近有沒有便利商店(個人覺得有大加分)
2.多跟房東聊天
聊聊前房客為什麼要搬走
其他房客是誰?會不會抽菸?
房東從事哪方面工作等等
我個人很愛聊天
也發現跟房東聊天可以很快知道他值不值得信賴
根據之前經驗 很不建議找房仲那種 什麼都問不出來
基本上我會想辦法判斷這房東摳不摳 有沒有責任感
對房間要求乾不乾淨 老不老實等等
其實你挑房東 房東也在挑你
所以我都會盡量多多閒聊 建立好印象
3.房間在幾樓 頂加是哪種頂加
通常不建議在一樓
因為一樓的空氣最不好 也容易有蟑螂老鼠跑進來
噪音也最大聲
租房子也非常容易會遇到頂加
頂加不管它內裝多麼豪華
基本上一定要是水泥的我們才會考慮
台北的頂加形式千奇百怪
鐵皮的 只要是下雨就吵到睡不著
颱風天你還要擔心下一秒牆壁跟屋頂突然不見
(我們住過,真的會有這感覺,完全不用睡)
我們還遇過在頂樓中間蓋起一間房間的頂加
光想到下大雨水淹進去就頭痛
4.房門一打開最重要
有時候你真的會遇到一打開房門
看到房間你沒有原因的就不喜歡
說不出那種感覺但我們真的有過
是一種空間 擺設 味道 光線集合而成的瞬間感覺
不喜歡的 真的就不要再說服自己了
隨便聊聊就趕快去下一間吧
5.有沒有窗戶 有沒有鐵窗
這件事都是我第一個會檢查的
窗戶我覺得是必備
一間沒有窗戶的房間會很潮濕空氣不流通
住久會很憂鬱...
而且一定要打開窗戶看看外面
我們有遇過一打開窗戶就跟對面大樓大眼瞪小眼的
那種窗戶太陽照不進來根本沒什麼用
再來就是鐵窗
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事情是 有沒有門
我們遇過一間全部鐵窗都旱死的 沒有門
我跟房東說這真的非常非常危險
房東後來被我說服了 說會在我們搬進去前切一個門
我們也搬進去了 就真的遇到火災 對 就是那間
還好有切門 消防隊的水線是從那個門打破窗戶灌進去的
讓大火沒有完全燃燒
所以有沒有門重不重要 我們燒掉的房子是最好的證明
6.有沒有消防設備
基本上標配是滅火器+煙霧探測器
滅火器請注意有效期限
火災那天晚上 我們就是被煙跟熱給弄醒的
但那是因為從一樓開始燒
如果是從房間開始燒 沒有探測器真的會來不及醒來
探測器到處都有賣 沒有請說服房東幫忙裝
房東如果連裝這個都不肯 真的不用把生命交到這人手上
7.有沒有洗衣機
強烈建議要有獨立洗衣機
大學的時候住的套房沒有洗衣機
每次洗衣服要搭電梯 走出大樓 到隔壁投幣洗加烘
印象最深刻是有一次去拿烘的衣服
裡面多了三條女生內褲...還是阿嬤款式
我用塑膠袋包住手把三條內褲拿去丟 然後又全部洗一次
8.房間有沒有怪味
這件事真的非常重要
我們曾經有一次看一間房子 一進去就聞到油煙味
因為一樓是熱炒店
房東說那味道一下子就沒了
結果待十分鐘後還真的沒了
就想說可以簽約
後來去附近領錢要付訂金 再回到房間
又馬上聞到油煙味 表示根本就不是味道沒了
是你會麻痺而已 我們後來沒有簽約
所以一進去的味道是最準的
9..熱水器
要問房東熱水器是哪一種
個人覺得兩個人住的話 儲熱式很麻煩
它會先燒一桶熱水存在大水桶裡
兩個人很常遇到第二個人要洗的時候熱水不夠
或是冬天想要洗久一點就越洗身跟心越涼
10.多多注意小地方
我都會看比如說窗簾背面有沒有發霉啦
床墊跟床板交接處髒不髒
櫃子裡面有沒有清理
牆壁有沒有剝落或染色
沙發或椅子乾不乾淨(這很重要尤其如果是布的)
地板有沒有污漬
所有可以開的門(儲物櫃衣櫃廁所)有沒有壞掉
還有一個我一定會看的點
就是抽風機有沒有清理(很多抽風機都卡塵卡的超噁)
這些地方最好都在房東在時檢查 有問題就當面講
11.最後我一定會做的一件事情
就是把這間大樓或地址google一下
就像我之前無聊google隔壁看起來醜不啦嘰的大樓
赫然發現它是上過新聞的海砂屋
話說我大學的時候發生一件超荒謬的事
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問自己住的地方如何
就好心分享這地方剛發生命案(是真的)
結果就被大樓管委會告妨礙名譽
後來被通知去警察局做筆錄
警察說命案是事實 基本上沒什麼好告的
講這件事只是想告訴大家google一下是很重要的
最後 如果有新粉粉想看火災文跟後續
也整理在這給你們
<一夜後 我們一無所有>
https://reurl.cc/QxbdO
<火災後 某人筆>
https://reurl.cc/lAom6
<寫在火災之後>
https://reurl.cc/AY7Q8
<火災後的自救會>
https://reurl.cc/jo1N1
#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好房子
#大家之前看到張孝全那篇的衣服全都在這場火裡燒掉了XD
租 屋 牆壁 剝落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60612TVBS+三立+民視+年代 惡房客擅改裝潢 房東控屋成廢墟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fRUvH8hmj7Y
TVBS─吳欣倫、陳儒桓
三立─游家瑋、張哲豪
民視─李宜庭、陳奎宏
年代─王國霖、葉怡瑩
受訪─陳泰源
以下是TVBS記者的新聞稿……↓
台北一名房東指控,以一個月1萬的租金租給房客2個月,疑似雙方租賃契約沒溝通好發生糾紛,房客不但沒繳房租、破壞屋內樣貌,人還跑了,氣得房東準備提告,並上網po文提醒其他人要多加留意。
把房子租給房客,但天花板支架居然全被掀開、挖空,牆壁本來釘上的木板同樣慘遭破壞,就連油漆也全剝落,門鎖也直接毀了,比較房屋原來的樣貌,本來的電視櫃支架,板子全垮,這讓房東看傻了眼,拿手機拍照存證。
投訴房東:「你來的現況就是這樣子,你不可以住一陣子住1個月就跟我要求這個、要求那個。」
遭指控破壞的租屋處位在台北的惠安街,這名房東以一個月1萬2的租金,租了2個月給張姓房客,他氣的在網路上po文,說對方欠租2個月,房子被破壞,簽契約時留的電話也是空號,要找也找不到人,氣的po網,提醒其他房東小心注意,房仲說租屋前除了白紙黑字,其實也可以把契約拿去公證。
房仲陳泰源:「原則上要收足2個月的押金,因為有的時候房客他可能把家具、家電弄壞了,或者是屋況可能有些瑕疵、牆壁弄髒,我們都可以不用跟房客多要錢。」
房仲也建議,出租之前盡量把房客身分、背景問仔細,多給自己一分保障,這回把房子出租全被拆光光,房東也到派出所備案提告,呼籲對方趕緊出面說清楚,給個交代。
TVBS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life/news-658495/
--
以下是民視記者的新聞稿……↓
租屋引發糾紛!1名房東上網發文控訴,遇上惡房客,擅自將他房子的大門拆掉,並藉口說要更改裝潢,索討將近3萬元的裝潢費,住到第3個月時更沒繳租金直接落跑,甚至將鐵門灌膠,房子被拆的亂七八糟,相當惡劣。而房仲建議,最好兩方簽約前說清楚,才能顧到雙方權益。
記者vs.蕭姓屋主:「他這個都把我破壞,門都給你弄壞了喔,連這個門框都把我弄壞你看。」
一打開大門,屋子裡殘破不堪,不只大門門框被拆掉,露出鋼釘,櫃子也被毀了,整個傾斜,牆壁木板脫落,天花板被挖空,床、沙發、書桌家具全移位,如同廢墟。更扯的是,竟然連鐵門也被灌膠。
記者vs.蕭姓屋主:「這個門是昨天他把我上膠,我請師傅重新換的。」
附近鄰居:「我看是住1對父女,爸爸平常看起來還好。」
好好的一間房子租出去,卻被房客弄成這副模樣,對比一下先前屋況,電視櫃跟置物櫃,都完好掛在牆上,現在卻是慘不忍睹。房東氣得上網控訴,以1個月1萬2千元的價格,將房子租給1名張姓房客,對方自稱是木工,將2道門換掉,7千元換門費,要求房東從租金扣,接著索討裝潢費2萬8千元,沒想到房客拖到第3個月,租金沒付,人就跑了,還大搞破壞。而房仲業者則提醒,如果房客要求改裝,簽約前最好說清楚、講明白。
房仲業者陳泰源:「一般租賃合約上面都會寫說,退屋的時候要恢復原狀,那如果說有特殊條款,比如說他的電視機比較大台,他希望可以在牆壁上打洞,可以讓我的電視機可以裝上去,或者是我想要有自己的裝潢,這個就是事先白紙黑字寫清楚。」
遇到惡房客,實在無奈。不管是房東,還是房客,為了雙方權益,多一道手續,多一份保障。而目前這名蕭姓房東,也已經報警處理,並打算對這名張姓房客,提出毀損告訴。(民視新聞李宜庭、陳奎宏台北報導)
新聞網址→http://news.ftv.com.tw/NewsContent.aspx?ntype=class&sno=2016612S02M1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15044265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RUvH8hmj7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