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象的歡樂賦歸 🇨🇳
「雲南野象群要回家了,我們後會有期...?」一度引起國際關注熱潮的中國雲南野象群,在歷經一路向北跋涉超過1,300公里的遷徙之旅後,近日終於跨過雲南省元江,踏上南歸返鄉的旅途。歷時將近一年半的時間,這趟「象群迷途」總算有了明確的終點,讓擔憂人象衝突的地方政府與民眾鬆了一口氣。不過並非從此高枕無憂,專家認為象群很有可能會將這條有吃有喝的路線熟記、並且傳承下去,未來或許還會有其它象群循線而來;在人與象的空間界線勢必逐漸模糊之下,人類該有怎樣的妥善應對之道?
雲南野象群是從2020年3月,被發現離開了原本棲息的西雙版納「勐養保護區」。原本有16頭亞洲象,就這樣一路往北向昆明移動,遷徙過程有大象脫隊離開、也有母象生下了大象寶寶,在官方密切追蹤以防安全意外的同時,也掀起了中國幾乎全民關注的「觀象」熱潮,更因為象群「討喜」的可愛表現,讓被稱為「斷鼻家族」的野象迷途之旅,成了中國媒體的人情趣味故事。
在今年6月時因為象群直逼昆明,一度讓在地居民緊張、地方政府也發出了緊急佈防措施確保人象安全。當時讓監測單位擔心的是,無法確切掌握象群的目的地究竟在哪、何時才會停止移動?是否有辦法覓得合適的棲息區域?
時至7月,象群的動態也有了變化。先是其中一頭公象脫隊離開,觀測的專家小組研判已經沒有返回象群的可能,脫隊後單獨生存能力有限,於是才以麻醉槍捕獲後,一覺醒來就被送返西雙版納的保護區。而原先的野象群,抵達昆明後又往南折回玉溪市、紅河州徘徊,在人為的成功誘導和障礙設置下,沒有先前一路向北的趨勢。直到7月27日抵達玉溪市元江縣,專家研判是象群折返回到原棲息地的重要節點,如果象群渡過元江,就代表北移象群準備南歸。
經過觀象指揮部配合地方道路單位、水利部門等協調,成功誘導象群移動到元江渡江口,並且在8日晚間象群走上渡橋,正式過江南歸。
歷時將近一年半的象群北移南歸之旅,根據雲南省官方的統計數據,截至目前為止總共出動相關警力與工作人力超過2萬5,000人次、無人機973架次、車輛1萬5,000多次,投放給象群的食物共約180噸,沿途疏散的民眾達到15萬人次。
幸運的是,本回的象群遷徙並沒有發生過去的人象衝突事件。不過相關的財產損失不在少數,目前已接獲的損失申報超過1,500件,預估損失金額達512萬人民幣,相關賠償已由政府協調處理中。但總體的損失並沒有確切完整的資料,像是在玉溪市與紅河州徘徊一個多月期間,也有通報400多起的「大象肇事」、破壞農作物面積至少有842畝。
「象群南歸可喜可賀,但如果下次又來該怎麼辦?」儘管地方政府達成了讓象群「遠離昆明、防止北上、人象均安」的任務目標,這段討喜的象群故事也總算有了一個圓滿結局,但相關專家提醒:依照大象的習性,這條有吃又有喝的遷徙路線,很有可能會由象群傳承下去,或與其他大象分享經驗,「在可預期的未來,同一批象群、或是還有其它大小不同的象群,甚至是更大群的遷徙,都有可能循線重返。」
其中的隱憂,在於亞洲象本身還是具有破壞性的猛獸,也許下一次就沒那麼幸運可以確保人象和諧,而且並不是雲南全境都有充分的應對經驗,在北部城市密集的區域就是可能發生破壞衝突的高危險區。因此,未來如何防範、沿途居民平時又該做哪些準備,是未來必須著眼的課題。
雲南過去在2011年至2019年間,人象衝突事件就有高達4,600多起,累計有超過50多人傷亡。有鑑於此,一些地方學校單位也會另外設計「防象」教育,例如倚象鎮的納吉小學,因為曾在2017年和2019年的暑假分別被野象群直接撞開校門、走入學校餐廳覓食,而開始設置防禦柵欄,以及教育學童人象相處避免衝突之道。
而從近年到這次的野象群遷徙紀錄來看,專家也發現野象的習性明顯從「怕人」便成了「伴人」,懂得往村民集落覓食,也對人的戒心似乎越來越淡薄,人象生活空間的高度重疊、界線模糊之下,或許迎接下一個、下下一個象群,會是雲南的未來日常。
photo credit:AFP/(1)斷鼻家族渡橋過元江,調頭往南方折返。(2)雲南野象在睡覺。(3)雲南省的觀象無人機。(4)7月時快樂旅行中的象群。
#晚餐自理 #回到甜蜜的家 #歡樂賦歸 #野象已知過橋 #中國 #雲南 #昆明 #大象 #動物 #China #Yunnan #Kunming #elephant #轉角國際 #udbglobal #國際新聞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知道太空戰士7裡最震撼的故事,是那把破壞劍的三個主人嗎? 🔥克勞德之前,竟然還有兩個人用過那把劍? 🔥三個英雄的三個夢,看完之後絕對大受感動! 我們在上週推出了最近非常熱門的遊戲《太空戰士7重製版》的影片,並詢問了大家的意見:如果我們製作遊戲相關的影片的話,會希望看到怎麼樣的內容?看了留言之後...
「移動城市結局」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方文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蕭敬騰 Jam Hsia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好雷]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城市的崛起- 看板movie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好雷]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城市的崛起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好雷]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 movie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非廣告- 【DVD電影推薦】移動城市:致命引擎(Mortal Engines)... 的評價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負雷]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 movie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討論] 移動城市續集有譜嗎- movi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討論]《移動世界》是不是標準的特效酷炫結局 的評價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遺片 霍爾的移動城堡:我一直在等你|角色深度解析|5大疑問 ... 的評價
- 關於移動城市結局 在 [好雷]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 movie | PTT Web 的評價
移動城市結局 在 方文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東風破的前世與菊花台的今生
About the past life of Dongfeng po and the present life of Juhua tai
◾️創作論述 / 方文山 Vincent Fang
.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西壁上有幅《鹿王本生圖》的佛教藝術壁畫,這幅成畫於公元5世紀北魏時期的故事壁畫 ,是莫高窟知名的壁畫藝術代表之一。而那隻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被畫下的九色鹿,就是當時壁畫家,用他能掌握的繪畫技術,勾勒出源自他內心想像的九色鹿。壁畫裡…這《鹿王本生》故事的構圖、用色的濃淡、顏料的取捨,以及線條描繪,還有整體的繪畫布局,再再都是他的追求。只是他可能沒意識到,這樣的追求,就是在跟這個世界對話!
怎樣會更好?或更特別!
在往後數千年的歲月中,不論朝代如何更迭,滄海如何桑田,創作者對藝術的極致追求,從未間斷,也從未改變。因為藝術創作就是在跟這個世界對話,所不同的只是,你對話的載體是什麼?是繪畫、音樂、雕塑、舞蹈或者文學,你對話的形式是什麼?是抽象、寫實,是隱喻或諷刺,是通俗化還是純藝術?
對流行歌詞創作者的我而言
詞曲作品脫離了專輯唱片,它能夠以電影、戲劇,舞台劇的形式重新獲得新的生命。一直以來,我思索的是,歌詞文字脫離了音樂旋律後,它將以何種面目與表情存在…
.
關於《東風破》的前世
音樂是情感的催化劑,歌詞文字因為旋律的承載,因為與音樂結合,而有了生命。流傳度夠廣的歌曲,總是會形成某個時代的共同記憶,那些被旋律呼喚出來的情愫,總能觸及我們的心靈深處。《東風破》這首歌收錄在2003年《葉惠美》專輯裡,算算時間已過去了十七年之久。這首歌是我與杰倫合作的中國風創作中,第一首在詞、曲、編曲三方面都很符合所謂中國風概念的歌,當年也入圍了台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東風破》是用五聲音階創作的,五聲音階也就是「宮商角徵羽」,是中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它與其他音階曲式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沒有fa跟si,只有do,re,mi,sol,la。但這首五聲音階的《東風破》,因為編曲配器的使用,其實混著R&B的「血統」,使這首歌擁有中國風曲調的同時,兼具時尚的節奏感。甚至可以說《東風破》有著中國古典音樂的骨架和西方流行音樂的血肉。
《東風破》這首歌,是我首次將歌詞文字脫離音樂,轉換成當代的裝置藝術,而這轉換必須有一個媒介,或者說一種儀式感。很明顯的,這媒介就是將美學奉為圭臬準則,甚至是信仰的北宋,而這儀式感指的就是,將平面轉換成立體。《東風破》的「破」字,是流行於宋代樂舞形式的名稱,如「琵琶獨彈曲破」十五曲,另外,蘇軾的一首詞牌《蝶戀花·京口得鄉書》裡有一句:「…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個成歸計。白首送春拚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這句「東風吹破千行淚」 著實令我印象深刻,再著參考宋詞牌名的命名形式,如《破陣子》、《如夢令》、《東坡引》、《陽關曲》等,《東風破》這三個字的歌名也就呼之欲出了。
也因此,《東風破》這件歌詞裝置藝術,除了原歌名是仿宋詞牌外,再以蒸氣龐克風的機械山水呼應宋代的青綠山水,歌詞書法則引用宋四大家之一米芾的行書。可以說,這件作品迴盪著一股濃郁的宋代美學情懷,媚俗一點的說法是,《東風破》這件裝置藝術,它的前世來自九百多年前的北宋。
.
《東風破》詞/ 方文山 曲/ 周杰倫
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
我在門後 假裝你人還沒走
舊地如重遊 月圓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燭火 不忍苛責我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你走之後 酒暖回憶思念瘦
水向東流 時間怎麼偷
花開就一次成熟 我卻錯過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歲月在牆上剝落 看見小時候
猶記得那年我們都還很年幼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 你沒聽過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 結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
荒煙蔓草的年頭 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
蒸汽龐克裡的有機生命體
蒸汽龐克(Steampunk)是現今當代藝術,特別是裝置藝術所攫取與引用的創作元素之一。早期具蒸汽龐克風格的影視作品,其背景多為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但現今則多成為架空世界的故事場景。如宮崎駿著名的動畫《霍爾的移動城堡》、《天空之城》,與大友克洋的《蒸氣男孩》;還有電影《太極系列》、《飆風戰警》、《雨果的冒險》、《移動城市:致命引擎》,以及《瘋狂麥斯:憤怒道》等。
對我而言,影視作品裡以蒸汽龐克為背景,並由齒輪、煙囪、儀錶板與大量的管線,以及蒸汽引擎等,所構築出的城市面貌,其建築外觀如工廠般充滿機械感,深深吸引著我。特別是街景巷弄中瀰漫著一股頹廢與懷舊的色調,那些斑駁著銅綠與鐵鏽的機械構件,其機械細節裡的結構美;與錯亂中,卻仍維持著的秩序美;以及老舊機械構件上,自然氧化的色差所形成的歲月美;如深邃的老靈魂,如誘人的鬼魅,幾乎壟斷我對機械美學的所有認知與解釋。
在我的理解中,蒸汽龐克風格,應該就等同於機械文明裡的古典主義。除此之外,電影銀幕上,另一類機械文明之展現,如人造衛星與太空梭類的所謂飛行器,其幾乎一體成形的機械外殼,與色調統一的外觀烤漆,還有一堆懸空觸控的液晶螢幕等,確實充滿未來感與科技感,可以理解成機械文明裡的現代主義。但卻如同鋼骨結構,與玻璃帷幕所建構的摩登大樓一樣,整體質感上,就是少了歲月與故事,沒有溫度跟細節,等同於沒有情緒與表情,不是我所偏愛的美學調性。
也因此,我還是鍾情於會氧化鏽蝕的蒸汽龐克,會風化斑駁的老建築。這二者共同的迷人之處在於,它們的外觀會斑駁,如同衰老;表層會鏽蝕,如同皺紋,有著時間經過的歲月感。也唯有如此,才顯得出它們也是有機的生命體。而我將這隱藏在蒸汽龐克裡的有機生命體,轉換構築成立體的、有著機械生命的《千里江山圖》。
.
《千里江山圖》中的美學基因
《千里江山圖》是北宋少年畫家王希孟(1096-1119)唯一傳世的絹本設色青綠山水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幅鴻篇巨制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對此畫作的賞析,也就不再累字贅語的添加溢美之詞。在此探討的是,東西方繪畫技術層面中,其根本上的審美差異,或可稱之為二種迥然不同的美學基因。
《千里江山圖》是青綠山水畫,但對一般觀山賞水的普羅大眾而言,山水畫的既定印象,通常是水墨,而非青綠。因為美術館裡的書畫展,除書法外,看得到的畫作,多為水墨山水,而非青綠山水。水墨畫現已成為中國繪畫的代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狹義的所謂「國畫」。但其實中國的山水畫,是先有設色,後有水墨,而這所謂的設色,主要也就是青與綠。
清代張庚曾言:「畫,繪事也,古來無不設色,且多青綠。」那水墨畫風為何後來居上成為國畫主流,我的理解是,對追求形近神似的畫家而言,山水畫裡的青綠色還是太寫實、太具象了,太反映出真實環境。再者青綠山水,你還是需要研磨石青、石綠等礦物成粉,再入水調其色,多了一道工序。倒不如僅以一墨一水,即能繪出大千世界,來得瀟灑愜意,甚至帶點禪宗意味,或許也因此,水墨畫最終成為中國山水畫的主流。
如水墨畫為東方的代表性繪畫,那西方繪畫藝術的主旋律,就是顏料多彩、用色多元的油畫。西方油畫的用色,相對於東方的水墨畫,幾乎是二條等距平行線,永不可能交錯般的思維與想像,因為我們的水墨畫,其顏料只有單一的墨,用色也只分白、黑,與不同層次的灰,而實際上這裡所謂的白,指的是在畫作宣紙上不用墨而留白。水墨畫與油畫的繪畫用色,在美學觀念上,與繪畫技巧上,是多麼巨大的差異,如同日本也有獨樹一格的浮世繪版畫。而這也正是人類文化多元的意義,因為不同民族對美的定義,對美的話語權,都是獨立互不干擾的。其美學養成教育,來自不同的文化養分,與不同的文化傳承,各自擁有獨特的民族美學基因。當然,在現今全球化的浪潮下,各民族獨立的美學調性,已逐漸趨近一致性,或者說,在交互影響下更顯多元繽紛。
如今我將這九百多年前,還未受到西方繪畫影響,美學觀點相對純粹與原味的《千里江山圖》做為我此次歌詞裝置藝術的美學載體之一,將宋代美學重新組構與解讀,顛覆既定的單一感官經驗,去面對、去迎接、未知的,任何與創作有關的種種挑戰。
.
不同文明間的碰撞與對話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表情,一塊土地的記憶;也是最立體的文化符號,最具象的民族圖騰。也或者說,建築是城市的名片;傳統建築,則是城市的文化名片。那麼一座帶著蒸汽龐克風格銅綠色調的機械城堡,又是誰的民族記憶?誰的文化圖騰?或者說,又是屬於誰的城市表情?!
暴露在戶外的機械構件,它們金屬表面上的銅綠與鐵鏽,其腐蝕跟氧化的程度與色澤,是濕度、是陽光,是風雨決定的。機械構件歷經歲月打磨、風雨侵襲,所呈現出的那種頹廢與滄桑感,是恣意野生的,是隨機發生的,是無法人為的,有著一種無從速成的獨特美感。對我而言,這種野生美極其迷人。也因此,這展座上的機械城堡,其色調,有故事潛伏在裡面;其鏽斑,則有歲月行走在其間。
《東風破》展座上這十一座機械城堡,其山勢結構跟擺設位置,呼應的是,北宋王希孟(1096-1119)傳世名畫《千里江山圖》中的第二段。原畫作非常長,使用了整絹一匹(縱51.5cm;橫1191.5cm)。我在創作的設定中,以銅綠色調,對應青綠山水;以立體的裝置藝術,對照傳統的絹本設色畫;其時間軸橫跨了九百多年。
千年前北宋(960-1127)絹本設色的青綠山水,以孕育自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的蒸汽龐克之機械山水表現,是此裝置藝術的設計初衷與核心概念。以100多年前英國的蒸汽龐克,來對比與轉換及重構近千年前北宋的山水畫作,這是二個不同文明間的時間碰撞,與空間對話。在垂直縱向的歷史長河裡,尋求水平橫向的邂逅與交錯。
.
碑石文字 一種新的嘗試
這座銅綠機械城堡的底座歌詞,是米芾(1051-1107)的《行書集字》。米芾為北宋年間的書畫家,也在朝為官,他與王希孟是同一個時代的人。被宋徽宗刻意栽培的王希孟肯定看過米芾這位前輩大師的書畫作品,但二人應該永遠沒見過面,王希孟年幼米芾45歲,等他15歲進入汴京(現開封)的翰林書畫院時,米芾早已離世4年,享壽56。此件作品將米芾的行書立體化,把原來在宣紙或拓印法帖上的平面書法,轉換成有碑石刻鑿效果的石刻文字,賦予米芾行書視覺上的新質感,一種欣賞書法的新視野。
此處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我們欣賞書法字體的角度,幾千年下來,未曾改變,全都是以平面藝術的思維去鑑賞書法。所謂的書畫同源,跟水墨山水畫作一樣,書法字帖一直以來,也都是書寫在紙或絹、或木板、或屏風上,甚至還有瓷器瓶身。但不論書寫的材質如何改變,字本身都還是維持著平面的墨色體。然後承載書法藝術的作品格式,可能以中堂、橫幅、楹聯、鏡片、扇面、匾額等形式出現,當然此書寫儀式感,是書法之所以為書法的根本精神,因為立體的字體都已是二次創作,而非真跡。如拓印的法帖,基本上也不再是原汁原味的真跡,因為再精準的刻匠雕工,都無可能百分百還原手寫的真跡!特別是魏碑,雕工匠人,也都應算入書法作品的團隊內了。書法書寫的儀式感,不容改變,也不應改變。只是此次的作品,有個還原法帖字體的再創造,將平面的法帖書法,轉換為立體的碑石文字,此概念或許是將平面書法納入立體裝置藝術的一種新嘗試,一種創作上的新選項。
至於這底座上的11大座與2小座的機械山水,其3D零件設計模組超過130個,總零組件數連同機械城堡內大小不一的基本磚,將近4500多個獨立的3D零件。我可謂一磚一瓦的搭蓋出這11大座2小座的機械山水,再交由團隊將其修邊對齊,再次固定黏合後,逐一分層分梯次上四次漆與補土。其中最關鍵的是,最後一次保護漆前,那道手工銅綠色的工序,必須作舊而且有層次感,經數次來回的討論及試作後,最終團隊裡的美術專職人員,果然不負眾望的精準達標!
.
米芾體合字裡的偏執
為達到原設定將歌詞文字作出石刻碑文的質感,首先必須開始進行書法集字。這《東風破》歌詞,連同詞曲作者與歌名等,總字數205。我工作團隊將這205個字,以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精神,翻遍所有能找到的書籍與字帖跟網站,原預計全數以米芾的行書集字取代,但最終只能找到193個字。這193個字分別來自三十餘幅有名有姓的傳世字帖與拓印法帖,如:《蜀素帖》、《向亂帖》、《跋殷令名碑》、《苕溪詩帖》、《致伯修帖》、《天馬賦》以及《彥和帖》…等等。其中《蜀素帖》就集字了15個歌詞單字,如:「口、地、重、一、還、聲、破、葉、將、結、連、分、山、走、古」。另外還創造了米芾體合字12個:「傑、琵、琶、你、們、沒、苛、怎、剝、楓、笆、很」。原因是我們找遍所有能找到、買到的書法帖與書法相關的字典辭書,就是找不到這12個米芾的行書字。這些字,有可能米芾一輩字根本沒寫過,譬如:「你、們、很、沒」,這種現代用語。就像杰倫同學的「杰」字,是現今流通的俗體字。北宋時期的米芾行書體找不到,是能夠理解的,所以,杰字也是米芾體合字,其中的「木」字來自《行書明道觀壁記》而火字部首的四個點,來自《行書淡墨秋山》裡的「照」字。再則某些字應該有寫過,譬如:「琵、琶、楓、笆」,但偏偏在傳世的紙本真跡,以及拓印的法帖中沒有流傳下來。所以最終我只能拆解米芾的不同字體,再重組合成一個我所欠缺的歌詞集字。
在此,也就姑且名之為米芾體合字。此篇《東風破》歌詞,雖然少了12個米芾行書集字,但這12個米芾體合字的線條,也還是米芾的行書體,而且都有法帖來源依據。也就是說,《東風破》裝置藝術底座上的歌詞文字,每一個字都有所本,底氣足,全都經得起一路追溯。可以說這205個字,全都是來自米芾傳世碑帖的歌詞集字。
這些來自古代碑帖的書體,如要轉用在平面印刷物上,稍事微調排版即可使用。但如果要以3D列印成立體字,就必須修補字體邊緣的鋸齒狀,如此電腦作業時解析度上才能判讀,機器才能列印。因為這些古代的書法字,不論是否為後世流傳的拓印法帖,一開始都是以墨寫於紙上。紙有紙的纖維,有肉眼無法判讀的凹凸面。這些字體一旦進入電腦螢幕放大,字體幾乎都會有墨色不均,邊線不規則的問題。所以《東風破》底座這205個字,我們是一個字一個字從碑帖裡找出來,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用電腦修補它的邊線。最終3D成形後,再以人工手繪出其字體的岩石感,對米芾行書歌詞集字的要求與嚴謹,已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接近偏執的地步。
.
關於菊花台的今生
古琴,原稱琴,是中國原生的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絲竹之音。古琴形制為七弦十三徽,初為五弦,漢代起定為七弦。徽位,為古琴之音位,其徽位常以螺鈿、玉等標示。古琴之出聲法主要有三種,即散音、泛音和按音。古琴除作為樂器彈奏外,亦為禮器之一種。古琴在中國古代文化地位很崇高,位居琴棋書畫四藝之首。現存最早的古琴手抄本文字譜為唐代的《幽蘭》(其調名為碣石調),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為日本國寶。它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傳世琴曲樂譜,距今一千三百多年!
《菊花台》這件歌詞裝置藝術上的古琴《減字譜》,是由年輕一代的古琴演奏家張璐協助採譜。張璐,200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古琴演奏專業,2011年保送升入中央音樂學院。榮獲第三屆中國古琴”幽蘭陽春獎”金獎,曾任職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鈞天坊-鈞天琴院,擔任該院的執行院長。現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
《減字譜》的琴譜字體,取自明代的《清湖琴譜》,此善本琴譜,編者佚名,琴譜上記載由古杭人惠寀所校正,現傳世版本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嚴鴣(嚴嵩之孫)所出資的重刊本,共收錄琴譜三十八首,曲目名稱都頗有詩意畫面感,如《莊周夢蝶》、《御風行》、《屈原問渡》、《漁歌》,以及《昭君引》等,清湖琴譜屬浙派七弦琴譜,現藏於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此琴譜為僅存的傳世孤本。
將距今四百五十多年前的古琴《減字譜》,取其琴譜構字,採譜成可實際彈奏出《菊花台》的減字琴譜,並將譜字以環氧樹脂包覆,以現代社會才具備的化合物技術,透過聚合物間的重合反應或者聚合的作用,形成透明膠狀物,一段時間固化後即變成所謂的水琉璃。這件作品的主體就是透明的環氧樹脂包覆著琴譜構字;文青一點的形容是,這《菊花台》首座的古琴減字譜,被封存在水琉璃裡;再詩意一點的說法是,如同凝固一段歷史記憶般,《菊花台》淒美的今生,將凝固成永恆。
.
《菊花台》詞/ 方文山 曲/ 周杰倫
你 的淚光 柔弱中帶傷
慘白的月彎彎 勾住過往
夜太漫長 凝結成了霜
是誰在閣樓上 冰冷的絕望
雨輕輕彈 朱紅色的窗
我一生在紙上 被風吹亂夢在遠方 化成一縷香
隨風飄散 你的模樣
菊花殘 滿地傷 你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躺
北風亂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 在湖面成雙
花已向晚 飄落了燦爛
凋謝的世道上 命運不堪
愁莫渡江 秋心拆兩半
怕你上不了岸 一輩子搖晃
誰的江山 馬蹄聲狂亂
我一身的戎裝 呼嘯滄桑
天微微亮 你輕聲的歎
一夜惆悵 如此委婉
菊花殘 滿地傷 你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躺
北風亂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 在湖面成雙
.
愁莫渡江 秋心拆兩半
《菊花台》這首歌是五聲調式的創作,五聲音階是中國古代的音樂旋律主架構,一般而言,偏哀傷的曲式,可用小調;而一些比較明朗歡樂的曲式,通常為大調。這首歌裡的古箏很對味,很中國風,可以說,古箏就是專為五聲調式所發明的樂器。但古箏的音域範圍並非只能彈五聲調式,就像音域寬廣的古琴一樣,也並非只能彈五聲音階。
順帶一提的是,這首歌的副歌「北風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裡的夜未央,詞彙發想自1959年鹿橋所著作的小說名《未央歌》。「央」的含義除了中央跟央求之外,還有終止、完結,所以未央就是未到一半的意思,夜未央也可以說是夜晚將盡未盡時。另外,《未央歌》就是還沒有唱到一半的歌,指的就是故事還沒結束。
另一段也頗值得在此分享的歌詞段落為「愁莫渡江,秋心拆兩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輩子搖晃。」這句歌詞我以拆字的手法,去鋪陳歌詞的含義。因為「愁」字拆開來看,便是秋與心,所以我將「愁」字比擬為一個人——他渡過了不該渡過的河,招惹了不該招惹的紅塵,於是上不了人生的岸,無法了斷塵緣,反而落得一輩子搖晃動盪,不得安寧的結局。
這首歌也是張藝謀導演2006年的電影作品《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片尾曲,當年得到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也入圍第十八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還有2006年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優良單曲等音樂獎項。還記得電影上映時,有北京朋友跟我說,因為《菊花台》這首歌在片尾時才播放,雖然劇情已放映完畢,但很多觀眾都坐著沒走,想完整聽完《菊花台》。這麼多年過去了,偶而思及此景,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會心一笑。回憶就像發酵的酒,越放越醇,越醉人。
.
鴻溝般的文化隔閡
古代中國並無發明如西方世界所盛行的五線譜,也無近代所流通的簡譜,那麼古代琴人樂師要如何彈奏樂器?師徒間莫非僅依賴口傳心授,然後一代接一代將彈奏撩撥樂器之法傳承下去,非也!古代中國早已有承傳千年的記譜法,分別為《減字譜》與《工尺譜》。其中《減字譜》專為古琴所使用,這源起於唐代的《減字譜》,為古代中國所特有的記譜法,屬指法譜的一種,這裡所謂的「減」指的是,為彈奏識別之便,減其漢字筆畫,其演變由更早的古琴文字譜而逐步發展而來。此《減字譜》通常會在曲名下標示調名,正文則由譜字組成,再以小字為旁註。
這《減字譜》對現代人而言,無疑猶如魔幻天書般的艱澀難懂。或者說,絕大多數的人都知道五線譜與簡譜,因為學校音樂系教五線譜,年輕人自學音樂看簡譜,但了解古代中國,有自己一套行之千年的減字記譜法的人,恐怕為數不多。甚至現今一些流行音樂的年輕創作者,對其也極為陌生,如此鴻溝般的文化隔閡與斷層,促使了我此件的歌詞裝置藝術的發想,決定將古代的《減字譜》琴譜與現代流行音樂的歌詞相結合,試圖透過通俗文化的強大散播與影響力,讓年輕一代最起碼能知道,在君臨世界樂壇的五線譜面前,也能挺起脊梁的說,咱們也有《減字譜》!
.
文人墨黑與時尚金黃
《菊花台》此歌名中的「菊」與梅、蘭、竹合稱「花中四君子」,這四君子頻繁地出現在中國古詩詞的創作中。其中菊花象徵著脫俗絕美、遺世獨立,不與群芳爭豔,是高雅純潔的象徵,受歷代文人墨客所偏愛。可以說,花中四君子是中華文化裡,獨有的植物情感聯繫。另外,雖然櫻花幾乎等同於日本文化的象徵,但菊花紋章,才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圖騰,日本護照封面上的徽章,即是十六瓣的菊紋。也因此,菊花此一花卉在東亞文化中,具備著一定地位的文化象徵,雖然菊花品種繁多,但其主要色調與文化聯繫還是設定為黃。菊花之古稱別名即為「黃華」(華為花之古字),四季的花卉代表裡,菊亦被列為象徵泛黃的秋,謂之秋菊。
所以,此裝置藝術的展座底盤色調,我把它定義為貴族黃,其黃偏金,其色多層。也就是,裝置著機械結構的展座底盤,整體色調偏金黃色,這金黃色調,為手工調色,帶著深淺不一的層次感,是謂貴族黃。這貴族黃裡的機械結構,其繁瑣交錯的線條,對應的是上方透明樹脂裡,橫豎線條繁複的減字譜字;以金黃的機械結構線條,對比墨色的琴譜體漢字筆畫;這是二種不同時空,不同文明間的相互對比與映襯。制式的機械線條,凸顯手寫漢字筆畫的溫度;都會時尚感的金黃,對比文人墨黑的沉穩。同樣的,文人墨黑的低調,也映襯出時尚金黃的自信;琴譜字中不規律的手寫感,也彰顯了機械線條的穩定與秩序。二種迥異的創作形式與物質文明,在此裝置藝術的作品中,卻如此和諧的、同時是對方的紅花與綠葉,對比與映襯出雙方在此創作中的存在價值與意義。
.
所有的技術都是不摻水的乾貨
此《菊花台》歌詞裝置藝術的減字譜透明樹脂展座,製作上非常繁複與耗工,但完成後的成就感也最大,首先必須將減字譜展座建成特製石膏模,等脫模成形後,再開始依序倒入環氧樹脂,此樹脂需先抽真空以防氣泡產生,而且需在密閉室空間作業以防灰塵沾染。此環氧樹脂倒入的時間與厚度,是此作品成敗與否的關鍵之一,每次調配一定的量倒入模具,經反覆實驗後,此單層厚度有一定的限制。每一層所需乾燥與硬化之時間,視天氣而定,若天氣晴朗、濕度低則需費時5-6小時,若陰天或夜晚則可能需要10個小時左右,但若下雨天濕度高,光等單層乾燥就需24個小時以上。此減字譜展座,總計倒灌填充了24層透明樹脂,而且需在展座中間層時,將事先製作完成且已上色之減字譜立體字,經特別技術置入,以防字體間的筆劃不規則與滑動。待所有譜字位置都正確了,才能繼續倒灌填充透明樹脂。等整體倒灌完成且硬化後,再反覆施行鏡面拋光。所有的製作層面都需反覆討論與實驗,所有的技術都是不摻水的乾貨,因為幾乎少有人挑戰如此大型(高87 cm、長160cm) 的透明樹脂作品。
另外,此《菊花台》歌詞裝置藝術的底座,金黃色的機械構件,製作上一樣耗時費工,這長方形的金黃底座(長170 0cm、寬23 cm、高14 cm),四邊都崁入機械構件,這些機械感十足零件,總數近900多個獨立的零組件。這些機械零件來自八十幾組的3D電腦模,等列印完成,再以手工逐一組裝黏接。這近千個各自獨立的機械零件,等組裝完後,先噴三道補土漆,再一層底漆後,最後的工序則是以手工調配十多種漆料合成的特別漆,再分層分次噴上這獨一無二的菊花台特別漆,所謂的貴族黃。
.
◾️關於東風破這件作品
一開始的構想,就是以蒸氣龐克的機械山水對比捲軸上的青綠山水,再以書法家的碑帖集字去表現歌詞文字。當時整個創作狀態是亢奮的、是迫不及待的!!因為將不同文化間的美學或藝術,給予一個動機及概念,然後將其顛覆或融合,再創造出炯然不同的觀點,是我極其感興趣的事。但構想完此作品後冷靜下來,發現所謂的機械山水其實只有山而沒有水,那到底要用何種元素去呼應青綠山水裡的水!?於是我將創作的思維再次重整,尋求概念上的突破。最終的設定是將所有的山,都變成了島,將所有的土地都化為水,於是,此刻的每一座山,如同創作的概念與動機,都自由了!
東風破裝置藝術
Overall:長180x寬81x高48cm 版數:1/4
作品材質: 玻璃纖維,聚氯乙烯,多媒材
簽名:方文山 2020年10月創作
.
◾️關於菊花台這件作品
因為音樂是聽覺,不是視覺;是流動的,不是固定的。也因此,初衷發想此件作品概念時,雖早已設定以減字譜去表現菊花台,但又給自身一個限制,就是這減字譜,不能是立體雕塑,也不該書畫於紙上。此作品不能是雕塑,也不應是繪畫作品,更不可能以音樂或舞蹈的形式出現,最理想的狀態與面貌,就是當代多媒材的裝置藝術。最終,將減字譜字以透明樹脂層層包覆,如此一來,因為透明感強化了字體在視覺上的懸空,如音符般的漂浮,此刻的每一個譜字,都離開了琴譜,跟愛情一起,被永世封存。
菊花台裝置藝術
Overall:長175x寬28x高104 cm 版數:1/4
材質: 環氧樹脂,鑄模樹酯,玻璃纖維,聚氯乙烯,多媒材
簽名:方文山 2020年10創作
.
🔸【邦瀚斯-八音克諧:中國音樂藝術片羽錄拍賣會】
時間:2020年12月1日PM 2:30
地點:香港金鐘邦瀚斯拍賣會
網址:https://www.bonhams.com/auctions/25938/
移動城市結局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vs 推薦電影】1942-NOVEMBER-26
《北非諜影》Casablanca, 1942
.
被美國編劇協會列為101部偉大電影劇本之一的《北非諜影》,於1942年11月26日首映,上映後獲得票房及評價上的成功;電影的故事以二戰期間受維琪法國控制的摩洛哥城市 卡薩布蘭卡為舞台,描述美國人瑞克在此開設了一家美式咖啡館,當中聚集了準備逃往自由世界的流亡人士,以及前來追捕這些人的納粹份子;而現實世界的卡薩布蘭卡,則在電影上映後的一個禮拜被盟軍佔領。
電影的故事源自於一齣當時尚未公開的舞台劇《大家都來瑞克咖啡館》,製片以2萬美金買下電影版權,就當時的好萊塢電影圈而言是相當不划算的交易;電影除了機場的結局戲之外,全部都在攝影棚內拍攝,華納公司至今還保留「瑞克咖啡廳」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結局的機場片段,可撇見在背景移動中的飛機以及周邊的行人;事實上是使用等比例縮小的厚紙板飛機,以及侏儒演員完成;劇組還特別使用霧氣掩飾,可見電影劇組在細節上的用心。而當年拍攝用的厚紙板飛機,目前保留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的迪士尼世界裡。
片中的黑人鋼琴手山姆,是由杜利威爾遜所飾演,實際上是一名鼓手,並不會彈鋼琴。當年威爾遜所使用的鋼琴,在2012年以60萬美金的價格被匿名買家買走。
《北非諜影》中的符號解釋,是不少影評或電影工作者研究的取材;不少人將男主角瑞克的犧牲,以及電影劇情的架構,和希臘史詩做對比,並將片中的愛情故事浪漫化。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認為瑞克一角可對比到當年對二戰始終保持不參戰態度的美國,片名的「卡薩布蘭卡」,西班牙語即是「白屋」的意思,意指「白宮」;正如同電影中的瑞克保持中立不沾鍋的態度。
《北非諜影》在第16屆奧斯卡上入圍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等八項大獎;最終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改編劇本。
當時在頒發最佳影片時,原本製片人哈爾沃里斯準備上台,卻發現華納兄弟的創始人之一 傑克華納先走上台領獎。這個小插曲讓哈爾沃里斯耿耿於懷,也讓他在該年離開了華納公司,跳槽至派拉蒙影業。
.
.
.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北非諜影 #卡薩布蘭卡 #casablanca #華納 #奧斯卡 #最佳影片
移動城市結局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知道太空戰士7裡最震撼的故事,是那把破壞劍的三個主人嗎?
🔥克勞德之前,竟然還有兩個人用過那把劍?
🔥三個英雄的三個夢,看完之後絕對大受感動!
我們在上週推出了最近非常熱門的遊戲《太空戰士7重製版》的影片,並詢問了大家的意見:如果我們製作遊戲相關的影片的話,會希望看到怎麼樣的內容?看了留言之後我們真的很感動,因為大家不只給出了寶貴的想法,更有許多人還幫我們考量到了頻道的特質、甚至是我們創作的初衷,讓我們更加確信『故事的力量,是不分媒介的』。
而如果回顧《太空戰士7》宇宙的故事,最讓我個人難忘的,絕對就是男主角克勞德背上的那把名叫做『破壞劍』Buster Sword的武器。我永遠記得當年看到1997版海報的時候,心想:哇賽,這把劍會不會太誇張(字卡:雖然賽菲羅斯的更誇張)?玩遊戲的過程中更是覺得揮舞著大劍的克勞德太帥了,後期即便有了更新更強的武器,簡樸穩重的破壞劍卻依舊是我的最愛。
之後Square Enix陸續推出了太空戰士7相關的作品,除了補完了克勞德與眾多角色的糾葛與恩怨,也交代了這把堪稱是『太7招牌』的武器背後的故事。而在玩完了這次的重製版之後,看到了出乎意料的『那個結局』,瞬間挑起了這個故事當年帶給我的震撼跟感動,也讓我們決定今天要好好來分享一下這把劍背後的深意。
如果你是初次接觸《太空戰士7》的話,應該已經從故事裡面發現,那把破壞劍的主人另有其人,就是在重製版最後出現的黑髮男子札克斯。但你知道嗎,就連札克斯也是從另一個名叫做安吉爾的男人手中繼承過來的。而破壞劍的三個主人克勞德、札克斯以及安吉爾,透過了這把劍,告訴了我們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關於『夢想與榮耀』的故事。所以今天的節目我們會先介紹破壞劍的資訊,接著會告訴你它三個主人的故事與彼此之間的關聯。
--------------------------------------------------------------------------------
上一支影片《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完結篇》 ⇨
https://youtu.be/gOikuqlQUtk
【電玩改編】
《太空戰士7重製版:前導解析》 ⇨ https://youtu.be/eWgV51Wi7QY
《獵魔士劇評》 ⇨ https://youtu.be/32zvMPfKW3s
《獵魔士影集前導解析》 ⇨ hhttps://youtu.be/0tcGzgKLSDw
《音速小子》 ⇨ https://youtu.be/PPz4gRIr4Xs
《惡魔城》 ⇨ https://youtu.be/lywBYvGAFlo
【吉卜力系列】
《神隱少女》 ⇨ https://youtu.be/gFC0_03zsOc
《魔女宅急便》 ⇨ https://youtu.be/rgxjg5KGphM
《霍爾的移動城堡》 ⇨ https://youtu.be/u1kjgyfftd8
《霍爾的移動城堡:原著與電影差異》 ⇨ https://youtu.be/ib9-JPiHWGs
《霍爾的移動城堡:四角戀情》 ⇨ https://youtu.be/3BzkSF0Du_c
【人生遺片清單】
Vol. 05《神隱少女》 ⇨ https://youtu.be/BDj6U0QKagA
Vol. 07《動物方城市》 ⇨ https://youtu.be/a99n_PrA2qw
Vol. 12《玩具總動員三部曲》 ⇨ https://youtu.be/ALZNQmRHmPE
Vol. 17《聲之形 》 ⇨ https://youtu.be/S6nwY4TMiN4
Vol. 22 《冰雪奇緣》 ⇨ https://youtu.be/XgEtxQ8kfx4
Vol. 27 《樂來越愛你》 ⇨ https://youtu.be/zRsbOpDQJJQ
#FFVIIRe
#太空戰士7
#最終幻想7
移動城市結局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再度來到桌遊秀! 今天要來玩的是一個怪獸主題的桌遊Terror in Meeple City 暴走彈彈獸!
字幕剪輯: 富陽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D3IIpKHKoU_Vf15GdfXRQ/videos
《哥吉拉II怪獸之王》身為傳奇影業的怪獸電影宇宙第三部電影,延續了《金剛:骷髏島》電影結局中的彩蛋,秘密行動單位:「君主組織」尋找的多頭泰坦級的怪獸,都將出現在電影中,在人類的城市裡無情地肆虐。蝶龍摩斯拉、翼龍拉頓與三頭龍王者基多拉,都將同時出現在大銀幕上。
描述專門研究泰坦巨獸的「君主計畫」,將要面對世紀的泰坦巨獸之戰,哥吉拉將與魔斯拉、拉頓以及王者三頭獸基多拉衝突。而牠們爭奪霸權的對決將左右人類的生死。
故事敘述三頭龍王者基多拉從地底的長眠中甦醒,牠召喚所有隱藏在世界各地的巨大怪獸跟著牠一起甦醒,全球陷入山崩地裂的末日景象;長期蟄伏在深海底的哥吉拉也感受到牠的邪惡力量,牠正面迎戰王者基多拉,正當兩大怪獸為地球的霸權而戰時,擅長飛行的拉頓與摩斯拉也出現在天際,牠們是敵是友?而一路追蹤古老神祕生物的「君主組織」這次也將動員所有的軍事力量,這一次,不再只是怪獸爭霸戰,人類也加入戰局,為人類的最後存亡付出一己之力。
究竟哪幾頭怪獸會保護人類免於滅絕,又是哪幾頭要將人類消滅?哥吉拉最強悍的宿敵之一:三頭龍基多拉與哥吉拉正面對決,狂暴與衝突場面絕對能創下怪獸電影的新經典。
bghut桌遊屋介紹
由世界級經典策略遊戲《七大奇蹟》的作者參與研發創作,
遊戲中有六種顏色的米寶人,分別代表記者、商人、士兵、美女、老人及英雄,
看看誰能逃出庫巴(誤)怪獸的血盆大口,玩家在擔任進擊的暴走獸時可以使出四大絕招:
拋一輛車、拆個精光、大口吹氣、瞬間移動。
每回合行動結束後,就可以大口享用落地的米寶人啦,
遊戲目標就是盡可能的惡搞、破壞、燒毀、吃掉米寶人搗亂整個城,餵飽小怪獸,
讓整個城市,都變成怪獸的美食!
#跟我一起 #宅在家
#跟我一起宅在家
移動城市結局 在 蕭敬騰 Jam Hsia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數位線上聽:https://JamHsiao.lnk.to/RODAY
--
*蕭敬騰2018全新個人專輯《欲望反光》
✨ 05.25 開始預購|06.22 正式發行 ✨
👇【CHIC街拍版】全面預購啟動👇
・華納購物網:https://bit.ly/2IAQL8G
・博客來:https://bit.ly/2s0fhWl
・五大唱片:https://bit.ly/2KKikcg (提供海外配送)
・佳佳唱片:https://bit.ly/2J1IwC8 (提供海外配送)
・玫瑰大眾購物網:https://bit.ly/2GDL0Ry
・光南大批發:https://bit.ly/2GFNZJr
・九五樂府:https://bit.ly/2s2F5Am
・山海山音樂廣場:https://bit.ly/2rYNmWL
・滾石購物網:https://bit.ly/2JpKbBz
・誠品網路書店:https://bit.ly/2JidZwr
--
金曲歌王蕭敬騰2018全新搶先聽單曲〈讓我為你唱情歌〉
MV不但邀請到時尚攝影大師林炳存掌鏡,更特別遠赴巴黎拍攝!
MV中老蕭飾演在咖啡店工作的服務生,
雖然做著繁瑣的工作卻一直面帶著笑容,
看來今天是個相當重要的日子;
鏡頭轉移到另一房間,
一個長髮女孩正在精心打扮,
一樣滿臉笑意準備著今天的外出。
漫長的工作日到了尾聲,
老蕭迅速收拾好後一路輕快的往女孩家走去,
沿路還遇到了畫家,
為他準備要見面的對象量身打造了一幅畫像!
然而,一到了女孩家,正當大家以為他們會手牽手去約會時,
女孩卻遞了一隻模樣可愛的小法鬥給老蕭,隨後揮了揮手就進家門了,
原來老蕭一直在期待的對象是一隻狗狗,
手上的那副畫原來也是「牠」的畫像!
跌破眼鏡的結局,讓大家會心一笑之餘,
也真切的拍出了老蕭愛動物的心境。
而在MV中讓老蕭深情以對的「另一半」,
是一隻年僅九個月的棕色法國鬥牛犬--Moca,
Moca天真可愛的模樣,讓老蕭展露童心,
對Moca說話都變得輕聲細語,
連放飯時間都不忘關心牠有沒有吃飽,
甚至親自幫看起來很累的Moca馬殺雞,
讓在場每個人都對老蕭對狗狗充滿愛的表現印象深刻。
而在正式與Moca「對戲」時,也意外發生了小插曲,
原來當時老蕭因為一手拿畫,一手要抱Moca,
加上Moca時不時在老蕭懷裡移動的狀態下,
一個角度讓老蕭沒有即時hold好Moca,
讓Moca整個「倒頭栽」不小心摔到地上!
雖然Moca一點都沒有受傷,但卻讓老蕭超內疚,
更第一時間馬上抱起Moca,頻頻向牠道歉!
而Moca看來絲毫不受影響,仍依偎在老蕭身上,
還用舌頭舔了舔老蕭的臉頰,讓大家笑說簡直在「放閃」。
與Moca相處了一天後,老蕭也表示每次出來工作,
最想念的就是家裡的貓貓狗狗們,
才離開家不到幾天,就很想立刻買機票回家陪陪牠們。
這次MV特別遠赴法國取景,三月的巴黎不但充滿春天氣息,
整個城市所散發的浪漫氛圍也讓老蕭特別享受待在巴黎的日子,
拍攝時也幾乎走遍各大觀光景點,
包括巴黎鐵塔、蒙馬特畫家村、塞納河畔...等;
為了拍攝要避開觀光的尖峰時段,
老蕭每天都凌晨五點半就準備上工,
緊湊行程雖讓老蕭睡眠時間不夠,
但老蕭卻仍精神奕奕看來心情大好,
整個人非常放鬆且愉悅,
讓很少休假的老蕭表示:「明明來工作的,卻難得很有度假的感覺!」
而老蕭的完美狀態搭上了導演林炳存的快手拍攝,
也讓每天的工作幾乎都提早收工;
平常不愛出門逛街的老蕭,
甚至利用難得的空檔主動要求想多在巴黎走走,
享受平常鮮少體驗的自由自在。
--
■更多蕭敬騰相關資訊:
蕭敬騰官方網站: http://www.jamhsiao.com
蕭敬騰新浪微博: http://tw.weibo.com/iamxiaojingteng
蕭敬騰官方Twitter:https://twitter.com/jamhsiao0330
蕭敬騰官方ints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am_hsiao0330/
蕭敬騰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amHsiao/
立即訂閱蕭敬騰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jamhsiaoofficial
移動城市結局 在 [好雷]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城市的崛起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名稱: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Mortal Engines 2. ... 看這部電影,我唯一比較遺憾的就是這有點曖昧不明的結局:到底是奮鬥已結束、男女主角終於鬆一 ... ... <看更多>
移動城市結局 在 [好雷]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 movie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電影心得: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Mortal Engines 上映時間:2018 一、簡 ... 這樣的結局當作故事的終點,不算太好, 但還行,至少讓人留下想像的空間。 ... <看更多>
移動城市結局 在 [好雷]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城市的崛起- 看板movie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雷文防雷資訊頁
~*-*~*-*~*-*~*-*~*-*~*-*~*-*~*-*~*-*~*-*~*-*~*-*~
1.影片名稱 : 移動城市:致命引擎 Mortal Engines
2.觀影時間 : 12/06
3.觀影地點 : 喜樂時代
4.觀影方式 : 自行購票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本來以為年底我要期待的年度壓軸大片是《水行俠》,沒想到先給半路殺出的反烏托邦YA片《移動城市:致命引擎》徹底席捲!廣告都打彼得傑克森,其實導演雖不是他也是跟了他二十多年的子弟兵 Christian Rivers ,編劇群乃至製作群好像大都也是彼得傑克森的紐西蘭老班底?我看這片的觀影經驗很特別,在我們給美術設計 100分之餘,可能不免對角色刻劃、成長曲線、故事線整合等基本劇情架構感到處處有瑕疵...
但對我來說神奇的是:它的美術設計就為我講了 80%的故事!小說也許還需要用文字多談故事,電影則二話不說端出極高密度目不暇給的設計,各種呼應現世的視覺符號與意象直接把故事的奇幻與歷史格局全拉開了。從60分戰爭的文明傾頹、到千年黑暗時代城市崛起、到資本主義空間掠奪、到文藝復興與工業革命、終於再次走向全球殖民與鴉片戰爭!電影對這文明批判不多說、就大方做出模型拍出風情演出大城吃小城,告訴我們人類幾千年毀滅幾次還是一樣會重蹈覆徹、抱著文化遺產的空殼其實仍無可救藥地健忘。
https://i.redd.it/kaneapgbtcq11.jpg
資本主義,吃完一地再吃下一地
本片中文片名《致命引擎》提示給我們看的「移動城市」,其實對敵人未必致命、反倒是自己一路亡命。原文標題 Mortal Engines 應該是「會死的引擎」,表示這樣到處蠶食鯨吞的機械城市不是永續、不是永生、而是會死的,這種消耗資源建立富裕文明的方式遲早會枯竭,你要存活就只有不停地到處移動併吞別人。
這世界有「移動主義」也有「定居主義」,前者不永續但工業化程度高、城市文明富足,後者比較原始質樸但永續。而這兩個生活方式在世界上的分佈,就以東方那道圍牆分出:一邊是歐洲、一邊是「尚國」Shan Guo;等我們真到了尚國,也許就知小說與電影作者心中想的恐怕是「香國」,西方想像中的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全球化文明污染的香格里拉 Shangri-la。
城市會移動、還一次次吃別人,倫敦難道是歐洲史上最怕的蠻族日耳曼、維京、匈奴、蒙古嗎?不,第一場「城吃城」戲文明不傷人,只是把別的小城吃下來、把人民收容進來學習文明給個新生活、你們的舊科技文化都交出來拋棄掉(工程師利用舊科技、歷史學家收集舊文明,同樣是把文明科技剝奪博物館化)、你們的舊建築民居全剷除掉、從今以後大家不分你我(是嗎?其實階級上下分好多層)歡迎當個倫敦人。這,不就是大英帝國 17-19世紀吃全球殖民地的處境?他們不是蠻族要人命、而意在剝奪異地資源、順便把異地人們的原生文化剝奪掉、成為有教養的英國人。
城市的崛起,中世紀的達爾文
大英帝國的全球侵略也有層次的。片頭第一場城吃城,是倫敦城「跨越海峽,向南來到歐洲」,這呼應的恐怕是英國自 1066 年以後不曾被外敵入侵的歷史中、一次次跨越海峽來到歐洲插手他國事務導致生靈塗炭,尤其由大倫敦攻佔「巴伐利亞礦業小鎮」,更有種英國最驕傲的 1704 Battle of Blenheim之印象,至於其他英法百年戰爭、英西戰爭、英荷戰爭、三十年戰爭、乃至拿破崙戰爭(甚至兩次世界大戰)... 不外是要鞏固英國尤其倫敦的貿易、把他國資源納入我大英帝國產業鍊內。
在歷史上,大航海時代之前,歐洲黑暗時代一千年經歷的是「城市的崛起」,本是一個個城市圍起城牆、以行會組成了市政廳、以城市為單位養了軍隊獨立於貴族王權、然後各憑本事發展商業經貿,當然就包括海上通路與陸上貨源的弱肉強食與結盟對抗。「城吃城」的弱肉強食基本上早就是中世紀歷史、本片的未來世界只是重複老歷史、把這「吃」的擴張殖民行為具象化而已。
這「移動主義」本是資本主義不永續開發型態下「吃完一地再吃下一地」,和遊牧民族「這邊吃半年那邊吃半年」讓土地復育的永續模式截然不同。不過在中世紀黑暗時期之前呢?則不是大城吃小城那本片稱之為「城市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森林邏輯、而是羅馬帝國那中央集權向外擴張的帝國邏輯。當然,從韋伯開始已告訴了我們羅馬文明一夕衰亡(正如本片60分鐘衰亡)恐有其結構上的經濟原因,但在韋伯前(甚至韋伯後至今)整個西方往往忽略羅馬衰亡而選擇性地醉心羅馬文明。
歷史與工程,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
電影開頭拍倫敦,很快速交代了這政體沒有國王女王或任何貴族、只有市長與各種不同行會角力,完全是中世紀城市格局,只可惜電影只點到為止提了「歷史學家行會」與「工程師行會」兩者,兩者間的衝突也只出現在一些都市更新、道路開挖、搶救遺址的文化保存情境而已,兩者間首領的競合關係交代得超快速不清不楚地。不過雖然快速,我們還是看到了兩個行會對古文明那迷戀又汲營的態度:
歷史學行會,要挖掘的是古代科學技術,其單純者如男主角 Tom想重建文明之美豐富當代生活、其雄心壯志者如反派 Thaddeus Valentine 企圖找到古文明稱霸秘密重演一次人定勝天改變現狀。西方對古羅馬(與古希臘)歷史遺跡的迷戀,從羅馬帝國傾頹千年後的文藝復興開始(本片60分鐘戰爭至故事當下也是千年),文藝界開始上溯希臘羅馬均衡對稱黃金比例的智慧,從文藝跨足科工的達文西則從古老工程中勾勒了突破天際的陸海空現代科技之雛形。Thaddeus這位與工程師公會暗通款曲的歷史學家公會長老,一定很驕傲自己才是如達文西般跨領域整合的文藝復興人吧?
而工程師本位主義心態下,要從遠古遺跡中挖出的是什麼呢?也許不是各種生活小智慧如烤麵包機、那些全都是不值一哂可以直接碾碎的,而是蘊藏英國北境諾桑柏蘭大地的豐沛礦藏、已及更遠古如恐龍般累積千萬年的化石燃料、意在提供豐沛能源驅動工業革命運轉大英帝國全球機器?在本片,也許就是工程師公會苦心尋找、由 Thaddeus 代為找到的古代電池?我們的文藝復興跨領域反派大師,先找到了古代科技「潘朵拉」發揚光大、再找到了電池提供能源,歐洲文藝復興與英國工業革命於焉雙劍合璧、打造船堅炮利大英帝國準備走出歐陸死水吞食全世界!
大航海殖民、到鴉片戰爭
先簡單摘要一下本片以未來喻古今的奇幻歷史梗:
古羅馬帝國,先進文明毀於一旦進入黑暗時期;(六十分鐘戰爭)
黑暗時期,行會組成城市崛起,彼此資本併吞;(城市達爾文主義?)
中世紀晚期,資本競爭資源有限,放眼新大陸;(引擎會枯竭,要研發新路)
歷史學行會,找的是技術,猶如歐洲文藝復興;
工程師行會,找的是電池,猶如英國工業革命;
歐洲有技術與能源,會放棄城市達爾文主義?
不,只會暫停歐洲內部相食、轉而殖民全球!(以後不吃歐洲小城、要吃廣大尚國!)
於是,中世紀的市長還在「往南」吃歐洲;
此時,大航海的壞蛋已經「往東」吃東方!(這裡是移動城市沒海洋,就直接陸路東進)
那個「尚國」「香國」也是個中華「上國」:
高牆在中國北有長城、西有高原、東有海禁;
歐洲文藝工業雙管齊下船堅炮利、鴉片戰爭!
尚國,第一層次是香格里拉,有西藏山巒民居與布達拉宮景觀,代表天人合一替代想像;尚國,第二層次是四面天險人工圍起的中國,豐饒有長城,是歐洲殖民亟欲開發的肥羊;尚國,第三層次是所有「東方」被殖民者大集成:這多國聯合的「反移動主義同盟」有西藏(領袖)有韓國(安娜方)有日本(武士)有非洲(船長)有印度(禱告正妹)有中東有土耳其、甚至還有個金髮西方人(瑞典仔尼爾斯)?他們的飛機都是手工原始造型,唯有瑞典仔的和壞蛋的一樣是高科技飛行器,是否他是幫東方捍衛家園的西方義人?
一百八十年前那場船堅炮利的鴉片戰爭,在 19 世紀終於代表蠢蠢欲動的西方殖民諸國打開中國大門,令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最後一塊化外土地終於失守;在這千年後的《移動城市:致命引擎》中,船堅炮利的聖保羅大教堂又要來敲開長城那邊的中國大門了,是否可以力挽狂瀾避免歷史的重來?(讓我們且忘記中國早已比西方還資本掛帥的現況、先跟作者浪漫想像一下吧)
記憶與遺忘,帥克與刀疤妹
本片以 100分滿到溢出的美術設計訴說西方歷史重演的文明故事時,可能比較令觀眾難以理解的倒是女主角 Hester Shaw與她的親愛夥伴Shrike:她們父女倆絕處逢生的相濡以沫與悍然決裂是令人心碎又感慨、但那與「移動城市」的資本主義全球殖民敘事又何干?也許從這兩個小人物身上,我們不能忘記他們與本片兩大行會的交相呼應:在這從中世紀黑暗時期苦苦撐到開花結果的文藝復興之交,不論行會體制還是父女個人念茲在茲過不去的,都還是那關於古羅馬與21世紀文明巔峰的美好年代、童年繁華。
這位「帥克」老爸,我還不知他在小說中的角色是什麼,只知他在電影中是個被文明倫敦所污名「承載了一切負面思考」的存在;但對粉飾太平的倫敦來說負面的、是否才是不堪回首卻必須面對的真實過往?此片帥克很矛盾,他一方面自己變成個機器(被優勢人類剝削改造的結果?)拒斥了一切回憶與感覺、另一方面潛意識竟反而拼命收集古董娃娃由外建構已無法想起的模糊過去。是否,倫敦為首的資本主義殖民已經異化了全球被殖民者成為失根的行屍走肉、但只要被殖民者仍有意識抗拒仍能在最有限的斷簡殘編中重拾失落的自我、甚至失落的智慧?
這對父女的衝突設計,也許正是要回視本片兩大倫敦行會的歷史失憶:對行會來說,文明的舊日繁華令人迷醉、文明的自取滅亡卻自動忽視,這是種創傷下如麻醉藥般的集體失憶,令每每站在屋頂花園為侵略他人鼓掌叫好的倫敦人集體失了心、和現世 17-20世紀看著祖國侵吞殖民地仍樂觀支持的英國人異曲同工;對個人來說,帥克慘遭各類扭曲剝削的創傷累積、看到同被尖刀割臉的 Hester 只想幫她失憶撫慰,但 Hester 即使遭受再重的黑暗創傷仍堅持面對歷史拒絕失憶、就是這整體失憶世界的最後希望。
文化遺產,失憶或面對
也許,中世紀 400s-1400s 千年黑暗時代與本片故事 2100s-3100s黑暗時代的創傷人們,苦苦面對這荒蕪大地絕望人生都累了?只想忘卻過去把握當下、徹底揮灑人生猶如資本主義徹底消費有限資源?不過我們的刀疤女英雄 Hester 堅持不忘卻創傷、更要從世故拒絕轉為相信人性與人情、能夠接受傻男 Tom的關愛並回以關愛,這才融化了帥克絕望的鋼鐵之心、更找回了封印已久的失落金鑰、終能獨排眾議看見古文明罪咎而堅定解除吧?
看看本片也很荒唐卻又寫實的「市民陽台看好戲」這一景,我們就知道西方當代津津樂道的「城市崛起」與「市民主義」其實有多麼脆弱,明明侵吞世界多行不義、但市民只要掛對了幫派吃到了香喝到了辣、都會集體失憶鼓掌叫好、落入你死我活不管旁人的部落主義。片末,這個宛若香格里拉的「香國」終究能夠不計前嫌、要以就算真實中國已不復存在但文學理想仍要堅持的海納百川,出西方世故意料之外大方伸手接納西方今天墮落的罪咎心靈們。這理想結局給此片劃下了美好句點、只是現世中國已墮落的集體人心仍為續集展開了不止息的缺陷與需求。
看這部電影,我唯一比較遺憾的就是這有點曖昧不明的結局:到底是奮鬥已結束、男女主角終於鬆一口氣暢快擁抱雙宿雙飛?還是如系列小說還有二三四集更多危機、等著看似烏托邦的尚國繼續迎接誘惑試煉?而且還有好多配角故事線不明不白戛然而止,我尤其關心的是女二 Katherine Valentine:她與 Hester 同為人定勝天冥頑不靈大魔王 Thaddeus Valentine 的女兒、是否將承載面對歷史創傷的不同意識形態與不同取向、在這父親黯然殞落(?)的後續進行一場道德辯論與對戰呢?更別說還有年輕男女四角戀情才起個頭、我們都敲碗等著 CP 呀!
今年才過完11個月、年底還有我這 DCEU 迷期待已久的《水行俠》,不過這紐西蘭製作的《移動城市:致命引擎》已經提早收服了我、已經無疑成為我的年度第一!它也許是年輕導演的長片處女作、也許在基本角色刻劃與劇情整合仍有諸多缺陷?但那滿滿美術不多廢話用視覺講完故事的饗宴,我看商業大片已經好久沒這經驗了。
在此推薦給喜歡倫敦的、喜歡旅行的、就算沒旅行也愛看風景明信片的、或是喜歡西方歷史或喜歡全球地理的觀眾們。此片從有限的美術就能開啟我們無限的視野、延伸我們的關注,相關值得腦補一回的知識其實並不困難讀一下就通,只要我們本就有在關心或願意從今開始關心,看此片就算在細節上可能多所批評,仍必心得滿滿。強烈推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sFc2gguEg
--
話說原著本就是少年小說,電影拍得很YA是正常,找些顏值高的少男少女當主角也是自然,只可惜都是二三線小牌我們可能不太認識(都只認識雨果威明)?不過其實近年好像也都多少看過:
女一是《奧圖曼中尉》女主角 Hera Hilmar,演本片原著醜到爆的刀疤妹也太正了 XD
男一是《氣象戰》不知排到第幾名的小反派 Robert Sheehan ,不知有多少觀眾記得?
男二是《怪獸與他們的產地》報社二公子 Ronan Raftery,角色小但淋雨鏡頭印象深刻。
女二 Leila George 是《侏羅紀世界》Vincent d'Onofrio 的女兒!這麼正真是他生的?
--
此片移動城市大吃小戲份雖然有點少,但濃縮城市設計到處都是梗:
城頭的女神像領導兩匹馬前進,我覺得像倫敦西敏橋頭的蠻族女王 Boudicca 雕像:
城基兩頭大獅子坐鎮,顯然是倫敦碾壓法國的驕傲廣場 Trafalgar大獅子:
聖保羅大教堂就不用說了,探照燈高射砲打飛機,頗有納粹空襲倫敦的風情:
安娜方與壞蛋鬥劍後帥氣犧牲掉下去,顯然是聖保羅大教堂 Whispering Gallery:
電影中守聖保羅大教堂的衛兵,服裝頗像現在守倫敦塔的衛兵 Beefeaters :
聖保羅在頂層,第二層側面則有邱吉爾莊園 Blenheim Palace,是英國侵歐的光榮歷史:
電影中倫敦博物館室內格局色調,像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有梯廳且天花板上掛的是鯨魚:
博物館外觀入口,則保留大英博物館的山牆,左邊還配了倫敦國會大廈的鐘樓 Big Ben:
倫敦地鐵也頗有種多彩復古風,選的是 Tottenham Court Road 站:
指揮中心,圓弧大玻璃內高高甲板,像倫敦城 The Walkie-Talkie 大樓上 Sky Garden:
教堂旁大片綠地、倫敦市民鼓掌叫好的陽台,那突出圓弧令我想到 Thomas Heatherwick 設計但胎死腹中的「花園橋」計畫,看似是美化環境的綠帶,但其實耗費資源維護不易一點也不環保:
其他城市方面呢,那巴伐利亞礦業小鎮有明顯的德國半木構造民居,黃黃的還像羅騰堡:
城外的人口市場拍賣官,看起來很像倫敦城外東區滿身鈕扣的 Pearly Kings & Queens:
不知大家還有沒有覺得哪些設計似曾相識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8.77.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44124813.A.F9D.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