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燕巢、大社】4月份工作會報—橋燕篇
積極準確、效率第一、解決問題緊緊緊。
攸關民眾權益問題不能等!閔琳必定第一時間向市府反應,同時主動舉辦會勘、研議改善方案、迅速解決問題;以下特別針對今年四月份在橋頭及燕巢地區的工作重點向各位市民朋友報告:
一、解決橋頭新市鎮供水問題
橋頭新市鎮因地勢較高,4月因水情吃緊施行減壓供水,造成水壓不足、新市鎮內各社區陸續反應無預警停水問題。閔琳在議會質詢反應問題,隔日旋即召開協調會,協調出「即時調配供水穩定水壓、反應管道透明化、研議檢修重啟水塔」三項結論(https://reurl.cc/7y858d);兩日後立即與相關單位會勘,研議水塔重啟事宜。(https://reurl.cc/bzr0rv)
用水問題關乎民生,閔琳以最快效率解決問題,回應民意。
二、橋頭科學園區
橋頭科學園區牽涉橋頭、燕巢地方發展及高雄產業升級,市府加快腳步進行,然而園區預定地範圍內既有工廠、農民與居民權益也應受到保障。閔琳既出席招商說明會、開發說明會,監督市府開發工作如期甚至超前完成;同時亦協助反應徵收查估價格過低、遷移安置作業不夠完善等問題,協助市府兼顧效率與民意。
三、爭取觀光休憩發展
閔琳爭取許久,跨燕巢、阿蓮、田寮三區的地質公園即將成立,有助於將燕巢烏山頂泥火山珍貴地質資源推向世界;再結合燕巢優質農產品,將成最佳地方行銷資源。閔琳積極參與地質公園成立說明會與農產品產銷履歷媒合會,爭取燕巢發展願景。
同時,閔琳爭取改善橋頭 #一品公園、#鐵道公園 等設施。在吸引遊客以外,也兼顧在地鄉親日常休憩空間。
歡迎大家加閔琳的 LINE( https://line.me/R/ti/p/%40minlintw ),若有急事請致電服務處(07)626-0801;閔琳團隊一定竭誠為各位服務!
-------------------------------------------------
《閔琳地方工作會報:2021.04.01-04.30》
2021.04.01 燕巢/援巢中段農路改善
2021.04.01 燕巢/鞍平巷排水溝及護欄改善
2021.04.01 燕巢/尖山段土地土壤崩塌問題改善
2021.04.01 燕巢/爭取面前埔段護岸
2021.04.01 橋頭/爭取一品公園步道改善
2021.04.01 橋頭/爭取鐵道公園改善
2021.04.03 燕巢/北角宿段農地排水溝改善
2021.04.06 橋頭/通燕路排水工程會議
2021.04.06 燕巢/阿公店溪防汛道路護欄設計改善
2021.04.06 燕巢/爭取電線桿遷移
2021.04.07 燕巢/觀光工廠設置問題協調
2021.04.07 燕巢/義大路人行步道改善
2021.04.07 鼓山/參與橋科招商說明會
2021.04.07 燕巢/參與地質公園成立說明會
2021.04.07 橋頭/德松路和平巷側溝與地面改善
2021.04.08 燕巢/視察阿公店水庫清淤
2021.04.09 燕巢/參與農產品產銷履歷媒合會
2021.04.09 岡山/橋科土地徵收問題協調
2021.04.13 燕巢/農路與排水護岸改善
2021.04.13 燕巢/過鞍巷護岸龜裂改善
2021.04.16 燕巢/中民路巷排水改善
2021.04.16 燕巢/海成三街農地排水問題改善
2021.04.16 大社/研議旗楠路設計改善
2021.04.16 燕巢/國道10號燕巢交流道壅塞問題改善
2021.04.15 橋頭/新莊路路面改善
2021.04.15 橋頭/新莊路道路標線改善
2021.04.15 橋頭/爭取瑞祥二街反射鏡增設
2021.04.17 橋頭/新市鎮內道路改善
2021.04.20 橋頭/橋頭新市鎮供水問題協調
2021.04.21 橋頭/橋燕路路面改善
2021.04.21 橋頭/參與橋科開發說明會
2021.04.22 橋頭/爭取橋頭新市鎮水塔重新啟用
2021.04.23 橋頭/頂鹽田段土地問題協調
2021.04.26 橋頭/隆豐路公園路積水改善
2021.04.26 橋頭/爭取一品公園設施改善
2021.04.26 橋頭/仕豐南路電線桿龜裂問題改善
2021.04.27 橋頭/參與汙水工程問題說明會
2021.04.27 燕巢/參與治安會議
2021.04.28 岡山/參與新市鎮通盤檢討說明會岡山場
2021.04.28 橋頭/參與新市鎮通盤檢討說明會橋頭場
2021.04.29 燕巢/參與新市鎮通盤檢討說明會燕巢場
移水塔價格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護樹即護生》
從2014年開始在沙漠種樹以來,種死的遠比倖存下來的,多上太多,每一棵樹的死亡,都讓我黯然神傷。但我沒有放棄,轉身努力反省、學習並調整,轉化失敗經驗成為下一場行動的養分。
種樹最初期,我們沿用沙漠傳統方式,種植棕櫚樹苗,並在外圍包裹破布,減少艷陽曝曬、水份蒸發與沙塵暴帶來的危害,同時避免粉塵卡在樹裡。雖然樹苗倖存率不高,還好有這一層保護,多少有幾棵活了下來。
去年,我們在民宿前面試種尤加利樹苗,我便要Mohamed 用土磚圍一圈保護牆,也成功護住幾棵。
這回在老樹旁種樹,我們同樣給每一棵樹苗準備了保護措施,棕櫚樹苗依然以破布包裹,橄欖樹苗用乾草,尤加利樹苗用的是竹籬笆。這種竹子生長迅速,在山區及沙漠使用廣泛,價格便宜又輕,能生物降解,廢棄後,是最佳柴薪,不會給沙漠生態造成負擔,我們覺得是最佳選擇,便跟小城商家訂購,運來村裡後,再想辦法穿越沙漠多種地形,運到沙丘後方的老樹旁。呵,是啊,在沙漠種樹就是有非常多的細節需要考量,任何物資都需要進城訂購,想方設法運到遙遠的沙丘後方,真的是很不容易呢。
種樹是很靠體力的粗活兒,我們請了一位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朋友來幫忙,也讓貝桑那智能不足的侄子(藍袍者)前來協助,讓種樹行動也能創造一點點工作機會給需要的人。
井鑿了,水塔建了,滴灌系統做了,樹苗種下去了,竹籬笆圍好了,還得用鏟子將沙子圍在竹籬笆底部,嚴密固定,才能抵擋沙漠狂風與沙塵暴,每隔一陣子,都得再重新整理 ,因為整座沙漠是流動的,水會蒸發,籬笆會倒,沙丘會移動。
有了竹籬笆這層保護,及滴灌系統滋潤,有助於樹苗存活。對我們來說,最辛苦磨人的,依然是漫長的照顧過程,尤其是在極度酷熱乾燥的沙漠盛夏,白晝高溫將近五十度,沙塵暴不止,整座沙丘是燙人的,這同時也是樹苗最容易死亡的季節,所以更不能疏於灌溉及照顧。我把這一切當修行與自我磨練,陪伴樹苗成長,渡過難關,護住了樹苗,便是護住了希望與生之網絡。
全球氣候變遷下,整體環境惡化,種樹是愈來愈難了。去年一整年至今,武漢肺炎佔據媒體泰半版面,然而近兩年在全球發生的數場森林大火對氣候、生態與環境,有了什麼樣的影響?我困惑著。今年冬天,亞特拉斯山積雪,極為寒冷,好些地區苦於水患,大西洋沿海風浪大,造成不少損害,好消息是幾座水庫儲水量增加,然而我們沙漠依舊無雨,湖泊並沒有回來。2020年,沙漠夏季早早開始,維持極長時間,三月份已沙塵暴不止,連貝桑都說,沙漠夏季愈來愈乾熱,也愈來愈長。
我常覺網上那些誰誰誰在哪裡花幾年種多少樹綠化多大面積的「勵志文」太過強調「量」等光榮「戰績」,彷彿某個英雄已為全人類解決問題,所有人大可放心繼續活在自己的小確幸裡,然而殘酷的事實卻是種樹速度遠不及砍伐,一次性消費不斷增加環境負擔。心靈雞湯勵志文美化了個人努力能造成的改變,淡化種樹的不易與艱辛,卻忽略我們每一個人該對環境負起的責任。
或許有人覺得地球環境沒救了,在沙漠種樹的是傻子,終究徒勞無功。之於我,無論這世界未來如何,至少在我還有一口氣,還有能力的時候,我盡力回饋了這塊土地,我不曾放棄愛與希望,護住一棵樹,便是護住生之網絡的希望。
移水塔價格 在 拉裘立蓓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相簿內文務必細讀,這裡只先摘錄最後一段:「視線迴轉,看著掙扎裡的香港,和震盪中的台灣…我看到了另一齣戲…舞台上,有人正在導著、排演著,類似的戲碼。」
Palestine&Israel
來吧,看故事了。
欠了一個多月的文,補上。
若之前看過我所分享關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影片,會比較容易理解我接下來在說什麼。國際社會的主流媒體被西方世界操控著,我們在國際新聞裡看到的中東訊息,大多是以西方世界的觀點所詮釋,阿拉伯世界的聲音不容易被一般人所接觸,就算有也多是關於戰亂和石油問題。由於這樣的資訊不對等,造就大多數人對中東世界的印象,多圍繞著宗教衝突和恐怖主義。但事實上,自殺炸彈客、恐怖份子…只是少部分的激進者,絕大部份的人跟你我一樣,都只是想安居樂業的平民而已。
這段旅行,就從幾張我從以色列”偷渡出”的巴勒斯坦名信片說起好了…
我為何不用寄呢?因為永遠不會寄到。
因為以色列控制封鎖了整個巴勒斯坦。
旅行這個地區的期間裡,由於以色列的生活消費極高,所以我幾乎都住在巴勒斯坦的Ramallah,這是第一大城也是巴國政府駐地。名信片的故事是這樣的…要離開巴勒斯坦去以色列搭機的那天下午,我問了同住一間民宿,在那學阿拉伯文的丹麥室友K,鎮上郵局的位置。K建議我過境到以色列之後再郵寄,因為以色列封鎖了巴勒斯坦的對外通訊,在這郵寄的費用要上百元Shekel,匯率很容易換算,加上一個0就是台幣…寄張明信片要台幣上千元的天價...我一路下來走了不少國家,這樣的郵資從沒遇見過。
之後K看了我的名信片,大力的搖搖頭說No No No ,這絕對不能寄,她說即便我付了錢,由於這些名信片的畫面對以色列形象不利,因此絕對不可能通過以色列郵政的審查。而且即使我不郵寄,在機場出境通關時若被看到,很可能會因此被滯留盤查很久,她建議我拍照留念就好,還提醒我把可能會有問題的影片與照片都上傳雲端,然後把手邊的數位資料全刪除,以免惹上麻煩。我問道留著真的不好嗎?她說換了是她絕對不會冒這個風險。我為了保留這些珍貴的紙片,動了手腳,把名信片兩兩背貼,夾在一堆紙張和書籍中偷偷帶了出來,破碎的部分是不小心貼壞的結果,還好還尚能辨識畫面。
以下是我這段旅行親眼親耳的見聞…真實的現況,有點沈重有點長,慢慢看。
以色列在二次戰後復國,恃強凌弱,不斷地一點一滴擴張佔據巴勒斯坦的領土,原本居住在那沒有逃離的巴勒斯坦人,雖有自治機構,但還是處處受到以色列的干預跟控制,雖然二年前巴勒斯坦已被聯合國列為觀察員國,但他們受困的日子卻並未因此改變。我住的城市Ramallah還是有一些存在已數十年的難民營,由於難民生活困頓,因此歐洲有不少非營利機構在這裡運作。
巴勒斯坦目前的領土很破碎,而且因為利益問題內部分裂很嚴重。居民及領土大致被以色列切割成不相連的三部分,一部分是大家在新聞常聽到的加薩走廊,一部分是約旦河西岸west bank,一部分則是在聖城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區的巴勒斯坦人算是住在火線上,受到以色列最嚴格的監控,被以色列以次等公民的方式對待,他們除了網路沒被封鎖,生活還過得去之外,人權非常不被以色列尊重,或許比在中國管轄下的西藏還慘…
各區的巴勒斯坦都人無法自由進出自己的國土,要去另一區訪親視友,要過界去就醫,要出國…都必須先取得以色列官方的通行許可文件。有了文件還不一定能通過,還得看當時檢查哨的軍人放不放行。民宿主人M說,常有救護車載著病人,在邊界一等就是幾個小時半天的,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們的人權仍被漠視。
以色列控制了進出巴勒斯坦的關口,要進入以色列都必須經過機場等級的安檢,證件檢查,行李檢查,X光掃瞄一樣不缺,甚至相機裡的照片,手機的通訊記錄email,電腦的文件資料,他們都有可能查看,但其實他們無權檢查這些私人的資料。在通關口,有荷槍實彈的軍人盯著來往的人。沒開車的通行者,必須按規定搭乘巴士在檢查口下車,才可進入檢查哨。巴士上車位置離檢查哨其實只有5公尺,一開始我並不知道得搭車,曾試著直接走去檢查哨,才走沒幾步就被以色列軍人用槍指著,大聲斥喝叫我上車去。
以色列也控制了民生物資,巴勒斯坦大部分的地區土壤貧瘠,很多東西仰賴進口。在巴勒斯坦,一公斤牛肉的價格是台幣550元,羊肉更貴750元,一包義大利麵、洋芋片、餅乾….這些很基本的食物,動輒都要台幣上百元的價格。這裡人均GDP比台灣低,但物價卻比台灣以及歐洲許多國家高很多。由於物資缺乏,M說,有些商人會半夜冒著被抓的風險,開車到邊界去運貨。
此外,以色列還控制了巴勒斯坦的水源,巴勒斯坦地區大部份建築物的屋頂上,都可以看到數個黑色的巨大水塔。住在巴勒斯坦的期間裡,除了每週四上午固定的限水之外,有時還是會遇到無預警的停水。
聽到更多真實的故事,是一個機緣。有一回我在城際間的巴士上,遇到了一位巴勒斯坦女孩,年紀很輕22歲,是翻譯系的學生。我們隨意地聊了起來。她能流利的使用3種語言,目前在學第4種,打算2年後學第5種,我問起她對將來的計畫,她說她一直努力增進自己的能力,因為她想出國唸書…因為她必須離開,因為大家都想離開,因為離開了才會有未來。原因呢?她說了一些讓我不知如何回應的故事…
以色列在雙方邊界築起了8公尺高、數百公里長的隔離墻,防止巴勒斯坦人過境,這個新聞畫面上都看得到。根據以色列的官方說法,高牆是為了防止恐怖份子入侵和自殺炸彈客的攻擊。但新聞畫面上看不到的是,以色列為了建牆摧毀了許多巴勒斯坦民房,造成數十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新聞畫面上看不到的是,有7歲的巴勒斯坦男孩,因為玩耍的太靠近邊界,被以色列軍人逮捕關了2年;有年輕人晚上因為視線不佳,太靠近以色列人住宅區,被以色列軍人當作恐怖份子射殺;有老婦人想回老家顧菜園,在邊界附近迷了路,被以色列軍人狙擊。
女孩說,以色列軍人能攔檢任何他們覺得可疑的巴勒斯坦人,即便是在公開場 合羞辱性的脫衣搜查,即便對方是必須嚴格遵守伊斯蘭教規全身包裹的穆斯林婦女。以色列軍人可以用防止恐怖份子之名,逮捕任何他們覺得可疑的巴勒斯坦人,不用提報原由,不會被追究責任。女孩憤恨地說,以色列對待他們像對待動物。
我問她巴勒斯坦政府呢?政府怎麼處理這些不合理的事?她說這樣的事件,政府官員非但不會譴責以色列,反而會告誡民眾不要觸犯以色列的規定,被盤查時也不要反抗辯駁,否則會被視為恐怖份子逮捕。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巴國政府不保護自己的人民?她說了最根本的原因,讓我無言的愣了好一會…原來全都是因為腐敗,因為利益,因為她的政府為以色列政府工作,而以色列政府為美國政府工作。
巴國政府高層官員被以色列收買了,控制著。以色列承諾他們安全自由及榮華富貴,交換他們對國家的忠誠和人民的托付。官員只在乎口袋裡的金錢,人民的事不是他們的事。女孩說,雙方政府官員在國際社會上的種種發言與往來應對,齣齣都是套好的戲,不斷的吵吵鬧鬧,戲才不會散,衣食才能無憂下去。
她接著又說了連媒體上都不容易接收到的內幕…令我相當的詫異和恐懼。
由於內有政府的腐敗,外有以色列的封鎖,造成巴勒斯坦的經濟長期低迷,失業率也很高,許多教育程度較低的青年,無法順利進入就業市場,而以色列政府一直暗中有計劃性的吸收這些青年,給他們財力支持,培養他們成為間諜,讓他們在巴勒斯坦地區活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收集反以色列的情資。
當地人不只對西方人有戒心(來自美國和以色列政府的工作人員),女孩認為身邊的朋友、家人,任何人都有可能是被吸收的間諜,因此她的親友包括她自己,平時是不敢談論政治的,大家都每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她今天願意不畏懼的告訴我這些狀況,是因為壓抑太久太多,是因為我只是個無害的亞洲人,是因為知道我只是個單純的過客。
她的故事還有更嚇人的部分。巴國政府和以、美政府間進行著有計劃性的移民…要說是一種溫和漸進的種族清理方式,或是威脅利誘的慢性的滅國手段,我想也都不為過。以色列刻意營造著讓巴勒斯坦人無法安居樂業的環境,他們在現況下看不見未來,老人只能守著忍著等著凋零,年輕人能逃離的都想著重生…這是日日揮之不去的威脅。
女孩說美加政府對他們大開門戶,他們要取得美國加拿大的居留身份並不難,巴以美國三國政府合作,提供高額獎學金給年輕人,鼓勵他們出國就學就業,協助他們在國外生根定居。經歷過進步西方生活的年輕人,會再願意回去受困的少之又少…這是層層安排的利誘。
我問道為何要這麼做?女孩說了,因為以色列要的是尤太人的尤太國。離開的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越多,尤太國的人口越正統,所擁有的土地也越多。但總是有走不了或是不走的吧?女孩回答,目前在以色列政府管轄地區居住的巴勒斯坦孩童,必須接受希伯來文教育,學習尤太教經典,以色列透過學校教育一點一滴的改造孩童,美其名是互相認識瞭解,但實際上,她輕輕地說…They are washing their brains…
她的臉上有著一種因為無奈無力,因為狀況糟到了谷底,因為沒有退路了的木然表情。我沈默了,想說些什麼安慰她,但話到嘴邊只剩無聲的嘆息,因為我知道,教育是個緩慢,但卻根本而有效的終極手段。沒了語言的本、宗教的根,伊斯蘭的孩子怎麼還能習讀經典,虔誠祈禱,怎麼還能無疑的認同歸屬原本的文化呢?
女孩說她很想離開,但其實她很捨不得離開。看著車窗外灰茫的天空,縱使貧瘠、荒蕪,家園到底是家園,就算有一天去更了繁華的世界,她應該還是會思思念念這個地方。
巴士到站了,我與女孩告別。想擁抱她卻又怕讓她惹上麻煩,只好拉著她的手,承諾她我一定會把知道的故事傳出去,然後給她我的祝福,希望她能如願自由的前往任何她想去的地方。
走回民宿後,我向丹麥室友K,以及主人M求證女孩說的故事,他們點點頭,坦言這些都是事實。我說老的老、走的走,這樣下去有一天這個國家會消失不是嗎?K說也許吧,但換個角度想,年輕人的離開或許是件好事,因為他們可以把一個個的故事帶出去,而這是一個讓世界知道真相的方法。M說年輕人的確會想離開,他自己也是,他是通訊產業的工程師計劃前往美國,但他說有一天他一定會回來。
我一直反覆地想著,巴勒斯坦過去到現在的種種變化,這裡曾是眾多民族和平共存之地,曾經創造了精彩燦爛的文化,但因國際情勢所逼,因私人利益所傷,所有的輝煌都不得不埋葬。如今的巴勒斯坦,只是隻窄籠中的困獸,被斷了齒、削了爪、進出不能、溫飽不得,即便仍有低嗚的吼聲,但眼裡的神,難保不會在日復一日的折磨中淡去...
視線迴轉,看著掙扎裡的香港,和震盪中的台灣…我看到了另一齣戲…舞台上,有人正在導著、排演著,類似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