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時記者訪問我有關立法院最近將開議,有些立委想要力推囤房稅,請問我的看法。今天9/22報導刊登如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囤房稅的實施在過去已有相當清楚的實務經驗與學術研究的成果,其結果是顯著有效,不應再扭曲或移轉焦點!
中央立法實施並透過各種配套措施,透過中央統籌分配款要求各地方政府落實,並提供更完善的弱勢族群租屋補貼等,使房屋「去商品化」,達到「保障居住、抑制投資」的住房本質,才是真正「居住正義」的實踐!
希望囤房稅能在本會期立法通過,據以實施,展現政府「健全房市」的決心,以符合社會大多數民眾的期待!
當然社會各界都應更積極關注立法院各政黨委員的言行作為,透過社會輿論的壓力,相信囤房稅的落實,房市炒作、高房價、高空屋率、貧富差距、產業經濟扭曲等問題將會逐漸改善!
https://www.google.com.tw/amp/s/www.chinatimes.com/amp/realtimenews/20210921003587-260407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黃國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遠雄集團趙藤雄近年來屢屢發生掏空、行賄等不法情事。依現行《保險法》及授權法規,早已不適格擔任大股東。令人詫異的是,今日我詢問金管會顧立雄主委及保險局長,竟接連表示在大股東適格性審查,僅在「股權轉讓時」規範。換言之,即使事後如趙藤雄出現嚴重違法,大股東的適格性都不受影響。 為什麼我感到詫異?因為...
移轉焦點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假故弄玄虛的政策,使社會「盲」於無意義的討論,莫非意在轉移民眾關注的焦點?近來最受台灣民眾關注的議題有二:一是台灣選手在2020東奧的奮戰精神與傲人表現,另一為防疫失敗、近七成民眾竟無一劑疫苗可供接種;移轉焦點,非彼即此。
【專家之眼】爭論振興券 是愚民政治或轉移防疫失敗?
https://udn.com/news/story/121823/5642332
移轉焦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的公共基礎建設,特別是有關交通、治水等工程長期以來存在著品質低落,管理鬆散的問題。而這基本上也反映出來相關主管或負責監督的行政單位「隨隨便便、馬馬虎虎,不求完美,但求交差」的惡質行政機關文化!
而有些官員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消極心態,更是阻礙了國家的進步,並導致許多重大的人禍,造成台灣百姓的災難!若真要究責,主管全國行政機關的最高首長,自我吹噓為「行動派」的蘇貞昌,難道不應該為了行政體系這種散漫的組織文化負責嗎?
這麼多無辜的人命損失及家庭破碎之後,蔡英文文青式的囈語就真的能撫慰人心,彌補親人朋友生離死別間所無法形容的悲痛嗎?
每一次發生重大的人禍,民進黨首先的反應就是甩鍋、推卸責任,再透過網軍帶風向,轉移焦點!以此次台鐵重大交通意外事故為例,從一開始的行政責任歸屬問題,現在開始移轉焦點到台鐵是否該公司化,然而就算台鐵真的要公司化,從相關法令修正、員工安置、組織調整等作業完成,至少也要三到五年時間,這期間難道台鐵的交通及工程安全問題就會自動解決嗎?行政院長不用負責日後也不會發生同樣問題嗎?最基本的交通安全議題不解決、責任不追究,而用長遠的規畫去塑造自己改革的形象,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民進黨執政的特點就是「重宣傳,而不重實質」,同時以「政治意識形態」取代「科學專業判斷」!這不僅出現在台鐵的人事案,而在NCC,甚至疫苗採購的議題當中,都可以清楚看到這些民進黨的惡習!這種作法,說穿了就是為了鞏固權力,並蠶食因權力而來的各種利益!因此民進黨即便在推動基礎建設時,多數仍是以選票為考量,(請參考蘋論),說到底還是一種利益分配的手法、為了選舉變相綁樁!
台灣的公務員絕大多數都很聰明,看到上面的人心態如此,自私自利,為了權力不擇手段,下面的人要不就是識相地配合、以求升官發財,要不然就是消極應對,明哲保身,結果就是該做的事情做不好,不該做的事情卻頻頻犯錯,造成人民生命及財產的重大傷害!
而若台灣百姓繼續縱容民進黨凡事皆為自己權力及利益的執政手法,並輕易地相信網路的造假風向,那台灣政府的沉痾恐怕永遠也無法改變,到最後受到最大傷害的還是台灣老百姓!
《蘋論:台灣的禍根──基礎建設落後》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210410/DJ64JOWDHFC2PFHX3UJQNQNLPM/
移轉焦點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遠雄集團趙藤雄近年來屢屢發生掏空、行賄等不法情事。依現行《保險法》及授權法規,早已不適格擔任大股東。令人詫異的是,今日我詢問金管會顧立雄主委及保險局長,竟接連表示在大股東適格性審查,僅在「股權轉讓時」規範。換言之,即使事後如趙藤雄出現嚴重違法,大股東的適格性都不受影響。
為什麼我感到詫異?因為依金管會所頒定的「同一人或同一關係人持有同一保險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超過一定比率管理辦法」第十條第二項,縱使已核准,「事後發生不符合規定之條件」時,主管機關可命其調整持股、甚至廢止原本核准。顧主委跟保險局長顯然連自己主管的法規都沒有搞清楚,還在繼續胡扯,為根本已不具大股東適格性的趙藤雄護航。
面對質疑,顧主委左閃右躲,令人相當失望。
2.前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2017年6月16日遭移送地檢署,永豐銀員工在夜間非營業時間開金庫,15位非本人帳戶提領17筆大筆現金達7500萬準備其交保金,且並未留存查證紀錄,把銀行金庫當自家金庫,行徑相當離譜。
更離譜的是,金管會在收到檢舉後,僅表示:「應請檢討並研議改善,以強化疑似洗錢交易之監控及留存查證紀錄之完整性。」並未積極追究永豐銀的嚴重違法。
3.面對我的質疑,顧主委先推辭給這是在他到任前發生的情事,但我所出示的證據是於今年1月時,永豐金將金管會回覆意見提報至董事會討論的會議紀錄。遭當場打臉後,金管會突然改口關於此案裁罰與否,尚未有所決定,目前為檢查報告的意見。
我進一步追問這份檢查報告檢查局是何時送至銀行局,得到的答案是去年已送到銀行局,但直至今日銀行局長表示根本還沒看到該報告。面對大財團老闆,行政程序之推託與效率之低落,令人無法想像。
更令人感嘆的是,金管會不斷迴避問題、前後矛盾遭當場打臉後,顧主委竟還惱羞成怒說「做任何金融檢查應該不需要向我報告」,試圖移轉問題的焦點。
金融監理攸關金融秩序與金融消費者的保護,金管會不應面對特定財團大老闆就棄守職責。
⛔️附註:
遠雄人壽:
2019-5-20 金融圈還有多少這種騙子?
https://ppt.cc/fRC3f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jQ0VazJUa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