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 Zoom 不是問題,關鍵是決策的過程 】
〖前言〗
昨天一天,很感謝許多朋友、學生的指教,提出很多寶貴的見解與意見,讓我學習很多。不過過程中,我也發現不少朋友對我所想探討的部分的理解,跟我想表達的有差異。所以請容我再把這部分深入闡述一下。謝謝大家!
首先,要理清三個我看到的誤會:
1. 有的朋友誤會,以為我寫的文章在幫 Zoom 背書、說 Zoom 沒問題。
No,Zoom 有安全的漏洞,這是鐵一般的事實。我無意要幫 Zoom 背書。
2. 有的朋友誤會,以為我是以大學教授為自己的教學軟體被禁不爽而發文。
No,我昨天發文不是以大學教授的立場,而是從全台各縣市中小學老師的角度去發文。因為過去這兩個月,我是親身參與許多縣市、許多中小學校為了疫情而總動員讓師生學會數位教學的過程。我親眼看到這兩個月以來的艱辛。(詳細狀況,請容我後段敘述)
3. 有的朋友認為,視訊軟體差異不大,換一個用很簡單。
No,視訊軟體用在教學上的好用與否差很多。為什麼 Zoom 在教育圈會這麼多人用呢?當初政府並沒有要求大家用哪個軟體。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人擇,很多學校採用 Zoom,原因是讓沒有數位教學經驗的老師要學會,Zoom 是大多數老師認為所有軟體中最好學會的、也最好教會學生(各位可以試試看去教小學三年級全班的學生用一個視訊軟體,真的很難教)。
另外 Zoom 的功能也是目前所有軟體中,最能夠讓老師做到在班級教學裡面有小組討論、互動的功能。換用其他視訊軟體,許多在班級教學裡面的教學模式,都很難做到。
所以換用別的視訊軟體,同時也代表教學的效果會打很大折扣外,更大的問題是,在真的要停課之前,台灣已經沒有時間再讓所有老師從頭再學另一個軟體、還要教會他們的所有學生跟家長。
---------
〖中小學教育現場實務:推動的困難〗
前面提到,這兩個月我對第一線中小學老師們的辛苦的觀察。我再多說一下老師們所面對的挑戰。兩個月前,教育部很用心,為了不要讓學生停課期間學習停擺,所以超前部署;希望老師可以開始學會數位教學,讓孩子在停課不會停學。
這樣的決策,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跟決心。主要的原因是過去二三十年,數位能力一直都不是我們教師甄選的必備能力。所以台灣的老師們即便在教學能力很不錯,很多人並不具備數位能力。所以以往在推動老師用數位教學,都會卡關。因為要讓很多不習慣用數位做教學的老師學會用數位,是真的很困難的。
這當中另一個更大的困難,是線上教學不是老師會用就好,老師還有義務教會所有的學生使用。但台灣的孩子數位能力落差很大,特別是城鄉之間、貧富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在這個情況下,數位能力原本就沒有很好的老師,還要教會全班每一個學生學會熟練使用這些軟體,更是非常艱困的挑戰。
所以我對教育部是很敬佩的,他們知道這樣的困難,在兩個月前還是毅然決定推動這個當初大家覺得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這兩個月以來,最痛苦的人是各校的行政主管。長官下令,他們就要說服老師做。但這談何容易,他們必須面對不願意做的人的冷嘲熱諷,半勸半拜託。光是要說服老師們願意動起來學,就讓行政脫了一層皮。這當中除了要辦研習給老師學會怎麼用之外,還要辦學校的演習,讓學生演練學會使用。
很感佩學校的主管、各縣市的教育局主管、還有許多教育圈的熱血老師去各地分享推動,台灣這兩個月的超前部署,終於有點樣子。這讓我非常感動,因為這是非常困難的任務,而我們台灣很多學校做到了。
---------
〖禁用 Zoom 對中小學的衝擊〗
大家可能認為,就換一個軟體就好。但並不是這樣而已。
如前面所說,第一線的中小學主管跟老師們,是花了很大的心力才好不容易說服其他老師動起來。當初推動,就已經被冷言冷語。現在出現這個大轉折,這些行政主管跟校內推動的老師們,現在都裡外不是人。當初冷言冷語不想做的人,現在更是放大聲量在酸。昨天教育圈的老師社群裡,已經有許多老師、主管都很挫折。接下來他們要再說服原本就不甘不願做的老師,難度會更高。因為他們會面對各種理由跟藉口,不知道怎麼說服老師。
光是一句:「主任,你叫我們再學新軟體。當初已經浪費我們這麼多時間。你能保證這次新的軟體就不會又被禁嗎?」
光這一句,行政主管就不知道怎麼回了。在教育圈推動校內的改革,最常出現各種不做的藉口。
昨天我發那篇文章,請政府推薦一個軟體,不是情緒化的發言。而是如果政府不更明確表態,教育現場的主管面對這樣的理由跟藉口,他們是很難說服老師們的。這是教育現場實務面的困難。
如果說服不了老師再動起來,台灣接下來一個月內萬一停課,會有很多學校是沒有辦法再有能力做視訊教課。停課期間,學生的學習也因而停擺。而這停擺,恐怕不是只有放假兩週而已。
以香港為例,他們停課時間從二月底,延到三月底,又延到四月底。所以我們現在在談的最大衝擊,是很多學生可能會學習停擺不只半個月,而是一個月以上。真正讓我們擔心的,是這個問題。
---------
〖真正讓人在意的是什麼?決策的過程〗
要不要禁止學校用 Zoom 的決策很難,因為天秤兩端各有要衡量的東西。但我的問題在於,在決策的過程當中,天秤兩端是什麼,決策者是否有真的看到?
天秤的一邊,是讓台灣中小學老師們過去兩個月那麼辛苦的提前部署砍掉重練,教育現場推動者更難說服老師再動起來,最糟的是學生很有可能學習停擺不只半個月,而是一個月以上。
天秤的另一邊,是 Zoom 的安全漏洞。這部分國外有很多的討論,有的城市(紐約市)禁止使用,在台灣有的人說問題很嚴重,但同時也有國外知名科技評論網站認為謹慎使用下風險不大。整體而言,只知道有風險,但沒有看到有一個權威性的機構跟大家說,到底風險多大。
政府一開始快速禁止公務機關使用,我認為很正確。因為公務機關的會議會牽連公眾的利益,任何一絲的外洩,都可能造成很大的施政問題。所以禁止公務機關使用,我完全支持。
但禁止教學使用呢?
我昨天的文章想要提出的,是決策者真的有看清楚天秤的兩端是什麼嗎?立法委員質詢後,馬上沒多久就禁止全台灣使用。
在這麼短的時間就做決策,拍板的人,有知道全台灣的老師過去這兩個月多辛苦嗎?有知道換個軟體再推動多困難嗎?有掌握到最糟的狀況是停課前很多學校無法再準備好,很多學生的學習有可能會停擺一兩個月嗎?
另外我們看不到政府有一個夠專業、夠權威的機構出面告訴大家,用這個軟體的危險到底多大?到底是不是可控?如果有一個專業機構經過測試、研究之後,告訴全台灣的老師說:「這個軟體很危險,真的不要用。」,即便要讓之前的努力都歸零,我相信全台灣的老師還是都會很認同、支持政府的決議。
但不是,當國外科技媒體認為謹慎使用風險不大的時候,台灣政府也沒有委託任何官方或民間機構評估,就馬上做出決策。那過去兩個月全台灣所花的人力、物力、心力,到底有沒有被放在天秤上衡量?這部分是是極大的代價,如果沒有放在天秤上被衡量,這是讓我們最挫折的地方。
我對整件事最大的疑問,是我們政府為什麼沒能有一個專業的評估告訴我們,哪個軟體資安風險多嚴重、可防還是不可防,可用還是不可用。這個評估如果沒有做,如何放在天秤上衡量?不要跟我說這可以問唐鳳。資訊安全是很專業的領域,要有一個機構一群人去研究去測試,才能評估風險的大小。
台灣有世界第一的資訊安全公司,趨勢科技,政府怎麼不請他們評估呢?如果經過一週的評估發現問題很大,那我們就不該冒險。如果評估之後,說安裝什麼防毒程式之後就沒太大問題,那台灣的老師就不用付出之前兩個月努力歸零的代價,這不是很好嗎?
但這一切都沒有做,我們看到的只是立委拿著國外的報導質詢後,政府就快速做決策下禁令。這麼快速的決策,我們所擔心的是:
1. 真正決策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在教育現場換軟體重新 reset 所付出的代價多大,也不知道過去全台兩個月花的人力物力心力有多大。這很有問題 (我不是在說教育部,教育部的官員是知道這些的)。
2. 台灣的政府,對於軟體的資訊安全,沒有一個機制讓夠專業權威的機構評估,讓民眾正確知道風險的大小多大、可控不可控。
---------
〖結論〗
對於 Zoom 該不該禁用,如果有機會重來,我的建議是:
1. 公務機關馬上停止使用(因為牽涉公眾利益)。
2. 政府跟各級學校宣布,Zoom 因為有安全漏洞,所以請大家暫停使用,等政府的評估報告出爐。
3. 委託政府或民間的世界級資安團隊(如趨勢科技),幫政府評估這樣軟體到底能不能給學校教學用、風險可控不可控。
4. 一週評估出爐後,告訴台灣民眾 Zoom 可用或不可用。讓老師知道是可以重新開始用 Zoom 或是得完全禁用。
5. 如果真的確定 Zoom 很危險不適合教學用,政府委託專業的機構再評估市面上的其他軟體,再公告讓台灣老師們知道哪個可以選,哪個不能選。
這件事,從頭到尾,我真正在乎的是決策的過程跟品質;老師們之前很辛苦的努力有沒有真的被放在天秤上?我們是否有經過專業機構的專業資安風險評估,瞭解真正的風險大小?
如果立委質詢,政府就馬上做決策,而上述這些 factor 都沒辦法有時間好好評估跟衡量(台灣還沒停課,其實有相當充裕的時間),就馬上下禁令(至少可以宣布先暫禁,日後等評估出爐,再做最後決定)。
這樣「快速」的決策過程,才是讓人最無奈的地方。
(歡迎分享)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