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跟嚴長壽先生一起關心孩子的未來】
就是今天1/24晚10點,TVBS56台「T觀點」節目夏嘉璐主持人,將專訪嚴長壽董事長,期待透過深度訪談影響更多觀眾、讀者一同努力,用教育改變未來。
讓我們先來看看嚴先生的想法:
「生活中就有教材—給學生有血肉、有人性的知識」
每天上演的國際新聞事件,在具有啟發能力的老師眼中,都是活教材。
例如:二○一五年進入歐洲的難民人數,創下了新紀錄,歐洲面臨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移民危機。特別是當三歲的敘利亞男孩小艾倫伏屍土耳其海岸,他純真的小臉埋入沙灘,任由愛琴海海浪拍打的畫面,出現在世人眼前時,更引起了全球性的巨大衝擊與關注。
當媒體大幅報導這些看似遠在天邊的國際事件,最好老師能趁機要學生從各種角度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來自敘利亞邊境的難民?排拒難民會不會抵觸﹁歐盟﹂的精神?大量難民將會如何衝擊德國、英國等接收國的經濟與生活?以及基督信仰與文化為主的西歐,與難民信奉的回教真主可能產生的衝擊與調適等問題。
當然,可能更根本的問題,是如何讓世界走向永遠的和平,沒有人必須逃離心愛的家園,成為難民。
這些子題可以分組討論,例如:宗教組、文化組、政治組、財經組、社會組等,讓學生蒐集、消化資料,上台報告,與班上所有同學共同分享,共同探討。
這樣,學生便不需要死背、死記帝王將相的墓誌銘,也不需要紙上談兵,記首都、國界、運河,因為他們學到的是活的、立體的知識,這樣的歷史、地理課不僅可以與當下發生的事件對話,還能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才會是一輩子受用的學習。提供真正有血肉、有人性的知識,才是老師推動教育最終的本質。
此外,我不得不談一下,二○一五年夏天「課綱」爭議的焦點—歷史教育,也引發我們高度的關心與反省。因為,歷史從來就不應該是「是非題」,也不應該是「選擇題」,比較接近的應該是「申論題」。前兩者都預設了某一類型的標準答案,而當歷史變成考試題目的時候,每一道命題似乎就勢必變成「非黑即白」的抉擇。
但歷史往往是由不同立場的人,不斷詮釋、思索、衍生新意義的動態過程;不同時代對前人的評價,有時差異甚大,因此,老師必須扮演的是引導學生從不同立場、角度觀察歷史事件,同時尋求差異觀點的緣由,這正好是教導學生獨立思考與思辯能力的最好訓練。
就我所知,歐美中學的歷史教育多半採取「專題式」教學,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分組,以不同角度、主題、史觀甚至互相矛盾的多元觀點,詮釋同一個歷史事件。
他們在課堂報告討論,學會完整陳述己見,嘗試說服別人,甚至因此而辯論,因為歷史是為活著的人書寫的,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他對某項歷史事件的觀點,藉以找到自己的、合適的時空座標、意義感及使命感,我想這才是學歷史的真諦。
摘自《教育應該不一樣》第二章
圖片摘自TVBS優選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cCzD_VGWc
程璐學歷 在 往返天涯的一百零一隻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資訊分享》
舊文重貼!
最新的面試時間是2015年的11月15號
大概是因為時間很接近的關係
最近不少人私訊問我面試心得和過程
就把我之前已經放上來過的文章再發一次
(因為本璐非常懶惰,部落格裡面大概只有這一篇值得觀看哈哈)
小建議總整理:
1. 平常心以對,有沒有準備都沒關係,有試才有機會,失敗就當個體驗和練習,下次會更得心應手
2. 英文重點在於自己要聽得懂別人說的,自己說的別人也要能聽懂,口說上文法其次,能夠溝通最重要!筆試程度大約為大學學測指考程度
3. 無須多益等英檢證書
4. 履歷以清楚簡單為準,只需概括聯絡方式、學歷、條列式工作經驗(職位、公司及在職時間)、專長
5. 要留時間和空間給別人發言的機會!小組最重團體合作!
6. 最後面試時,要讓考官知道你絕對可以在國外生活!
7· 服儀部分請參照部落格照片,大紅口紅,馬尾、法式盤髮或包頭都可,裙子不要太短!
以上,祝大家考試順利!
今天晚上要飛回杜拜了
最近竟然有種杜拜才是我家的感覺
這次回來台灣十天完全睡不好
如果有人問我會不會適應不良
我想我是適應過良😥
再次跟台灣🇹🇼說掰掰
我們下次見✋
http://cloudlake28.pixnet.net/blog/post/239300173
程璐學歷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交通問題 ◎#林燿德
紅燈/愛國東路/限速四十公里/
黃燈/民族西路/晨六時以後夜九時以前禁止左轉/
綠燈/中山北路/禁按喇叭/紅燈/建國南路/施工中請繞道行駛/
黃燈/羅斯福路五段/讓/
綠燈/民權東路/內環車先行/
紅燈/北平路/單行道/
--
◎作者簡介
林燿德,本名林耀德,1962年生於台北市城中區。原籍福建廈門,先祖僑居於緬甸仰光市;祖父林振成曾任台灣省府政務官暨行政院顧問,父親林瑞翰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林燿德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系財經法學組。1995年5月與陳璐茜女士結縭。1996年1月8日逝世。
1977年,開始文學創作;作品最初發表於《三三集刊》(1978)等媒體。歷任《草根》詩刊編輯、《四度空間》詩刊藝術指導暨編輯委員、《書林詩叢》編輯委員兼執編、《台北評論》執行主編暨企畫主任、《台灣春秋》文學主編、《小說族》編輯委員、尚書文化出版社總編輯、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秘書長、《錦囊開卷》、《琳琅展卷》、《大師的印記》等多種公共電視節目企畫顧問暨編劇、《活水》文化雙週報特約主編、師大人文中心當代小說暨散文創作鑒賞課程教師、漢霖暨漢傑戲劇藝術團企畫顧問、有線電視節目顧問、《般若文教》執行顧問、羚傑企業有限公司出版部編輯顧問;並擔任《時報周刊》、《中華日報》、《自由時報》等多種媒體專欄作家及特約撰述。
曾擔任新加坡金獅獎、台灣幼獅文學獎、台大文學獎、《聯合文學》台灣省巡迴文藝營創作獎、桃園縣散文創作獎等多項文學獎決審委員;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聯合文學》新人獎、時報百萬小說獎等初複審委員。著有詩、散文、長短篇小說等各類創作三十餘種、編著選集《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等四十餘種;各項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梁實秋文學獎首獎、時報文學獎首獎等三十餘項。
1988年以後,應邀至中國大陸、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沙勞越、新加坡、美國等地演講訪問或發表學術論文。作品入選爾雅版、前衛版暨現代詩社版年度詩選、九歌版與希代版年度散文選、希代版年度小說選、知識系統版科幻小說選、爾雅版年度文學批評選及各中外文版文學大系、選集。
林燿德曾自稱「永遠拒絕被編碼的愚人」,於八、九○年代的文壇極度活躍,充滿企圖心與創造力,在他逝後的十年,其作品仍受高度重視與研究。他的文學生涯,彷若一顆奮力燃燒的晶燦流星,超越時間的限制,至今仍兀自飛旋閃爍。
以上部分擷自詩人楊宗翰所編,網站詩路:http://dcc.ndhu.edu.tw/....../category/introduction/
--
美術設計:陳奕辰
攝影提供:陳奕辰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被稱為八十年代台灣文學旗手的林燿德,本篇作品寫作於1986年。那是台灣的戒嚴時期,林燿德作為一個文學產量旺盛,勇於實驗與挑戰的天才型寫作者,以這樣的方式來呈現他特有的匠心獨具。
本詩使用大量的/符號來區隔字詞。雖不同於一般分行詩般以順暢的語句連結,欲判讀本詩並不困難,只要對幾個關鍵字詞稍一留意,便知其內涵:一是交通號誌(紅、黃、綠)燈,二是路名,三是交通指示。
通過上面的三個小提醒,回歸此詩的脈絡閱讀,不難發現,路名(作為現實生活的路標,他隱隱暗示著意識形態)是決定燈號紅、綠、黃的關鍵之處(紅綠燈的顏色應不須我在此處多做解釋),而在這些「意識形態」下你或者可以通過,或者禁止通行的「動作」得到的指示卻是充滿著沒有轉圜餘地的「權威字句」,這些字句中的「請」仍作為命令的修辭,而「禁止」、「限速」、「禁按喇叭」這些明確的限制,和「內環車先行」、「單行道」這類有著階級或隱隱呈現不可踰越規則的字句,又何嘗不作為一種上對下的命令而呈現?戒嚴時期的國家對人民,就是在這樣的意識形態與思想檢查中,樹立一個又一個規則,直到隨著解嚴後社會風氣改變。林燿德這首詩堪稱是歷史的一個見證,而其呈現上的巧思之處,亦打破了一般對詩的想像而成立。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5/08/20150809.html
程璐學歷 在 程璐 的推薦與評價
加入. 或. 登入 · 加入. 或. 登入. 程璐, profile picture. 程璐. 朋友 · 相片 · 影片. 相片. 登入Facebook · 建立新Facebook 帳號. 學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