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刑法教室01
各位同學好,我是周易老師。農曆年結束、開始上班後,同學們也要繼續準備考試。為了讓同學能聚焦複習,老師於是開了「周易的刑法教室」單元,不定期po出刑法爭點分析,幫助同學思考相關爭議。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準強盜罪」其中一個重要的爭點:準強盜罪前行為(竊盜或搶奪)是否以既遂為限?學說上有不同見解:
一、肯定見解(註1)
首先,行為人是為了「防護贓物」而施用強制力時,前行為必須達於既遂,才有「贓物」(因違犯財產犯罪所得之物)的問題。又,「竊盜或搶奪」是防護贓物、脫免逮捕與湮滅罪證這三種原因的共同前提,故不宜於同一法條、同一前提要件下,對成立本罪的前行為有不同的解釋,亦即僅在為了「防護贓物」時前行為必須達於既遂,而為了「脫免逮捕」或「湮滅罪證」時,前行為卻可以未遂,並不合理。
其次,「前行為限於既遂」的看法,具有限縮準強盜罪適用的效果。詳言之,行為人於得手財物後才施暴,不管主觀上是為了脫免逮捕還是湮滅罪證,多多少少都含有「防護贓物」的原因,這樣解釋也符合「以強盜論」的準用規範。
二、否定見解(註2)
此說認為,行為人如係為了脫免逮捕或湮滅罪證,此情形固然可能發生在竊盜或搶奪既遂,但也可能發生在未遂的情況,就條文文義而言,並無排除之理。
肯定見解或許是參考德國刑法第252條「強盜式竊盜」(räuberischer Diebstahl)的規定來解釋:「竊盜當場,為防護竊取物之持有,對人施用暴力,或以現時之生命身體危險而脅迫,依強盜罪處罰。」由於該條明文規定「為防護竊取物之持有」而施強暴脅迫,以強盜論,因此,只有在「竊盜既遂」的情況下施強暴脅迫,才能成立該罪,然我國刑法第329條並無此規定,無法將德國刑法規定全盤移植至我國準強盜罪之解釋。
而我國實務應是採否定見解,只要前行為能構成竊盜罪或搶奪罪即可,不限於竊盜罪或搶奪罪既遂。例如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518號判決:「刑法準強盜罪,係以竊盜或搶奪為前提,在脫免逮捕之情形,其竊盜或搶奪既遂者,即以強盜既遂論,如竊盜或搶奪為未遂,即以強盜未遂論,但竊盜或搶奪不成立時,雖有脫免逮捕而當場施以強暴、脅迫之情形,除可能成立他罪外,不能論以準強盜罪。」
三、周易老師的淺見
筆者認為,肯定見解比較能說服我。原因在於,準強盜罪本身畢竟是立法者選擇擬制的規定,解釋上必須從嚴(註3);且為了維持「以強盜論」的法律效果準用前提(準強盜罪的客觀不法與主觀不法,必須與強盜罪相當才行),肯定見解比較不會過度擴張以強盜論的範圍,或許是較佳的解釋選擇。
___________________
註1:參黃惠婷,強盜罪:第二講 準強盜罪,月旦法學教室第32期,2005年6月,頁100。
註2:參林東茂,再探準強盜罪,東吳法律學報20卷3期,2009年1月,頁3-4;吳耀宗,準強盜罪之強制程度,月旦法學教室第118期,2012年7月,頁30-31。
註3:此處可參考許玉秀大法官於釋字第630號解釋協同意見書提出的看法,節錄如下:就我國立法者的擬制選擇而言,竊盜和搶奪罪取得財物的方法與強盜罪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實施強暴脅迫,當強暴脅迫的行為在瞬間發生,尤其是為保有贓物或單純為了脫逃、滅證,取財行為與強暴脅迫行為之間的因果順序趨於模糊而不易認定,除了屬於認定為犯意變更,變竊盜、搶奪為強盜的情形,直接認定為強盜罪之外,為了有效保有對財物的支配,而施強暴脅迫的情形,既然在客觀上造成財產和人身法益損害相同,則無論取財行為與強暴脅迫行為的因果順序多麼精確,皆不足以改變行為的不法強度,因此可以無視於因果順序,將兩種行為事實視為相同,予以相同的不法評價。而最重要的擬制理由,當然是在犯竊盜和搶奪罪時,取財行為與強暴脅迫行為瞬間連結的機率,在經驗上幾近於必然。
竊盜未遂處罰 在 惇安法律事務所 Lexcel Partner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法律一分鐘】故意犯與意圖犯
作者:蔡嘉政律師
刑法除另有規定外,否則僅處罰故意犯並不處罰過失犯。而所謂「故意」又可分為「直接故意」及「間接故意」,直接故意乃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事實明知(知)且有意使其發生(欲)。而間接故意則係行為人雖預見構成犯罪事實之發生,惟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而間接故意與行為人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之過失間有時並不容易區分。例如在人來人往道路上不當超車或任意變換車道等危險駕駛行為導致被害人受傷,該犯罪行為究竟屬過失或故意傷害抑或是具備殺人故意之殺人未遂罪,即有探討之必要。刑法另有意圖犯之規定,於意圖犯中行為人除需有構成犯罪事實之知與欲外,其主觀上尚需具備一特定之主觀目的,例如竊盜罪行為人就需具備就該財產有不法所有之特定主觀目的,所以,行為人偷腳踏車當時僅係作為代步工具,最後仍將該腳踏車歸還原處,行為人就該腳踏車是否有不法所有之意圖而構成竊盜罪即有疑問。反之,若使用竊盜的客體是汽車或是機車,若原物歸還就該汽機車本身有無不法所有之意圖有討論空間,惟就使用車輛過程中導致油料之耗損,就該油料之耗損,亦不排除有構成竊盜罪之可能。
(本文之內容不代表本所之立場或法律意見)
竊盜未遂處罰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刑法第321條加重竊盜罪著手時點之判斷
http://www.angle.com.tw/news/post27.aspx?ip=4381
刑法第321條第1項之加重竊盜罪,係普通竊盜罪之加重處罰規定,以行為人已著手於普通竊盜罪構成要件行為即下手竊取他人之動產為加重竊盜犯罪行為之實行,如僅著手於刑法第321條第1項各款所定加重條件之實行,而尚未著手實行竊取他人動產之行為,尚不能論以加重竊盜罪之未遂犯。
🌞初夏充電季,#訂雜誌,#購知識庫點數 贈充電禮 #新書兩本👉http://qr.angle.tw/jaj
【#5月新書推薦】👉http://qr.angle.tw/dg6
【#6月新書推薦】👉http://qr.angle.tw/t0u
🔹元照網路書店新註冊會員贈註冊禮 #100元coupon券 👉http://qr.angle.tw/w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