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立法院長游錫堃日前表示立院下會期將成立攸關 18 歲公民權下修、廢除考監兩院的「修憲委員會」,但我國的修憲門檻極高,除必須獲得至少 85 席立委支持外,還必須獲得 966 萬以上的公投同意票。如此艱難的修憲條件,是由 2005 年通過的《憲法增修條文》第 12 條所規定,當時是第七次、也是距今最後一次修憲,由任務型國大代表完成,當時與會的台聯國大代表錢林慧君在會議上就已表示台灣「可能永遠失去修憲機會」。此外,該次修憲還決議將立法院的立委席次減半至 113 席,以及規定 5% 的政黨票門檻,由於不利小黨生存,因此在該次國大會議上,小黨屢屢抗議,但中國國民黨、民進黨兩大黨仍以壓倒性的人數優勢,通過第七次《憲法增修條文》。
由於修憲門檻太高,民間團體「台灣公民陣線」在今年提出五條制憲路徑,盼望讓台灣人能夠為台灣量身打造新憲法,邁向真正的法理獨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政黨法2017年修法,將補助款門檻下修為3%,節目中誤植為3.5%。 11月22號就是2020立委選舉登記的最後期限了,從半年前吵初選,到最近各黨喬不分區名單,終於要塵埃落定了。 不過這兩個禮拜各個黨討論不分區的名單也是戲碼很多,有人哭、有人靜坐、還有人因為名單罵來罵去,不過說到這個不分區...
立委席次減半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周奕成是野百合學運代表人物之一,近10年來遠離政治,投入地方文創產業工作,成為大稻埕創生靈魂人物。他今天下午到中央通訊社演講,針對即將舉行的總統及立委選舉,他直言,2005年的第七次修憲,將立委席次減半,是錯誤的決策,應該要再調整。
立委席次減半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母親兩票制」與「兒童投票權」】
中學時代,公民老師都有教過:平等選舉的基本原則,是「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然而,寫在課本上的這些教條,就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嗎?
在東歐的匈牙利,曾經有個政黨提出了一種特殊的「母親兩票制」,打算挑戰這項原則:
「『一人一票』乃選舉常識,然而,有一個國家意欲顛覆這個常識,這個國家就是位於歐洲正中央的匈牙利。」
「執政黨匈牙利公民聯盟於二0一0年三月提出一憲法修正案,欲加入憲法的條款內容為『給予正在哺育孩子的母親兩張選票』,也就是讓母親代替尚未持有選舉權的未成年孩子投票,並使法律認可其效力。不過,不論一位母親擁有幾位孩子,至多也只能獲得一票的額外票數。該修正案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身兼匈牙利公民聯盟幹部及歐洲議會議員的賽耶爾.約瑟夫(五十歲)滔滔不絕地說道:『現行制度完全無法反應未成年國民的意見。』賽耶爾身為奧班.維克多總理的盟友,在統整憲法修正案的委員會中擔任領導者。他又說道:『近幾年的政治議題皆以年金及社會保障為主,現在變成只有高齡者的意見在國家裡流通。』」
「在採用『一人一票』選舉制度的國家中,若高齡者增加,政冶人物便會傾向重視高齡者的意見,以現在受益者的立場為優先,並拖延那些會引發痛苦的重要改革政策。匈牙利公民聯盟認為若著重長遠將來,就必須讓年輕世代的聲音反映在政治上。」
「雖是預料中事,但國會的反彈非常強烈。在野黨『政治可以不一樣』(LMP)的席菲爾.安德蘭修議員(四十歲)說道:『雖然沒有政治人物代表未來世代發聲是事實,但是為了這樣就改變選舉的制度,實在太不合理。選民都是平等的!』其他意見則有『為什麼是讓母親代替投票』、『高齡者也有思考未來』、『讓未成年人自己去投票不就好了』等等;其中有人表示『生養許多小孩的羅姆人的發言會變強勢』,這類警戒少數民族的反彈聲音也出現了。」
「匈牙利公民聯盟藉由郵寄問卷詢問全體選民的意見,但是,民意的結論顯而易見。參與問卷調查者有四分之三表示反對,其中身為人母的國民所發表的嚴厲意見格外引人矚目。育有一男三女的伊爾迪歌.奈貝羅修(三十五歲)說道:『新的制度既不公平,又容易激起世代對立。』
於是,奧班總理放棄『多給母親一票』的想法。」
「顛覆『一人一票』制度,果真是荒誕無稽的想法嗎?
專長領域為分析匈牙利社會的加爾.羅伯特博土說道:『未來世代尚無法投票,但現在政治人物所做的決定,極有可能成為未來世代的負擔。這就是民主政治最大的疑問。』」
「莫非現在的民主政冶構造並不適用於考量未來的問題?選舉權從具身分限制的選舉進步至公民普選,並從僅限男性投票進步至男女皆能投票,從古至今,選舉權不斷地被擴大。若民主政冶是自己的事自己決定,那麼,理應擁有投票資格者或許比現有制度所規範者要更多也說不定。」
--
「母親兩票制」的著眼點,是希望讓民主制度在高齡化社會裡仍能有效運作,讓沒有投票權的兒童,由母親代為發聲,保障他們的未來。
然而,父母親真的可以充分代表他們的兒女嗎?我們為什麼不能夠讓孩子們直接來為自己說話呢?在瑞士,就有這麼一個組織,積極倡議兒童的參政權:
「尼爾斯.謬格爾(十四歲)是一名身高一百八十公分又極度熱愛大提琴的國中生,他的課外活動十分稀奇,全瑞士僅有兩人從事這樣的活動。尼爾斯是個『小說【ㄕㄨㄟˋ】客』。」
「他是非營利組織『Kinderlobby』的成員,該組織主張人生來就擁有選舉權。尼爾斯平時除了在首都伯恩的國中上學之外,還會造訪聯邦議會與『只在電視中看過」的議員見面。他說道:「雖然議員笑容滿面地回應我,但是他們不太認同我的想法。』」
「本採訪組問他為何要參與這種活動,他回答:『比方說,通常跟學校有關的事情,大人都會詢問學生的意見後再決定。我認為像年金、稅金這種跟小孩將來有關的事,也應該給小孩”一票"才對!』」
「瑞士與其他歐洲國家相同,除了一部分的州外,國民皆要十八歲以上才擁有選舉權。瑞士十八歲以下區民約占人口兩成,Kinderlobby主張『必須讓未成年國民加入政治』,便從一九九0年代開始活動至今。之所以如此,乃因Kinderlobby意識到隨著少子化愈漸嚴重,如今僅有高齡者的意見較容易被國家聽見,實屬不合理。」
「有些人針對此事批判『小孩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而湯瑪斯.漢德欽理事則反駁:『成人中也有容易被操控的人,我認為選舉權不該是滿十八歲時才突然被賦予的權利。若打從出生就擁有選舉權,年幼時能讓父母先代理投票,如此理應能讓孩子養成政治判斷力。¬』」
「為求深入議論,Kinderlobby一年舉辦一次約五十人參與並共宿的『兒童會議』。休尼戴爾副校長任職於尼爾斯就讀的中學,他也說道:『學校向來被要求政治中立,因此難以實踐"政治教育",而Kinderlobby的活動具有實踐政治教育的意義。』如副校長所言,校方逐漸能認同此活動的理念,而參與者則從全國各地聚集而來,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也對此提供補助金。」
--
在最近幾年的臺灣,投票年齡是否應該下修至18歲,也是眾人議論不休的話題。理想的投票年齡,究竟應該是幾歲呢?世界各地的民主國家,都有他們自己的思索與答案(歡迎參看本月 #拼選舉 專題所收錄的這篇付費文章 https://reurl.cc/8lLRYy )。
另一方面,在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臺灣,也將迎向一個以老年人為主流意見的「銀色民主」時代。也許在未來數年內你會驀然發現:「母親兩票制」的提案,竟也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
無論你是否同意「母親兩票制」與「兒童投票權」,這兩種倡議,總之都反映出人們對於民主的再思考。選舉制度一直都在適應社會而發生變革,比方說在臺灣,2008年開始的「立委席次減半」以及「單一選區兩票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目前所見臺灣的政治生態。
然而,所有這些變革,也只能證明民主體制本身擁有某種彈性。說到底,選舉果真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制度設計嗎?即便我們能夠讓每個族群充分發聲,所有這些人透過選舉彰顯的集體意志,真的就會將社會推向更好的方向嗎?
12月18日晚間在臺北,我們邀請到中研院人社中心助研究員陳禹仲老師,帶領大家進一步思考相關課題。如果你對民主制度也懷著類似的疑惑,這場講座,或許能幫助你找到推敲答案的線索。歡迎你來到現場,與我們一起思辯,一起談論。
引文摘錄自
《朝日新聞》「混沌的深淵」採訪組著,郭書妤譯,《民主是最好的制度嗎?》,新北市:暖暖書屋文化,2018,頁271-278。
-
投票改變社會還是毀滅社會?從選舉談民主、民粹與基本權利
▎日期:12/18(三)
▎時間:19:30 - 21:30
▎講者:陳禹仲(牛津大學博士、中研院政治思想專題研究中心)
▎地點:聯經書房.上海書店
▎活動資訊與報名連結:https://lihi1.cc/gbBm4 (edited)
立委席次減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政黨法2017年修法,將補助款門檻下修為3%,節目中誤植為3.5%。
11月22號就是2020立委選舉登記的最後期限了,從半年前吵初選,到最近各黨喬不分區名單,終於要塵埃落定了。
不過這兩個禮拜各個黨討論不分區的名單也是戲碼很多,有人哭、有人靜坐、還有人因為名單罵來罵去,不過說到這個不分區名單,這個名單上面的人是要怎樣被選進去立法院?為什麼一直要吵誰排在第幾名誰要往後排?
一般來說呢,選舉體制有分成:票數最多就當選的「多數決」、按選票比例轉換成席位的比例代表制,以及混合制這三大類。那我們2020的立委選舉就是混合制,也就是說因為我們在選立委的時候會拿到兩張票,一張投給區域立委、一張投給政黨。
投給區域立委的就是票最多的當選,很好懂,但是為什麼要多一張政黨票咧?
其實過去選立委其實是跟我們去年選地方民意代表一樣,是採「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複數選區涵蓋的範圍會比較大,雖然每個人還是只有一票,但會依照最後的得票數高低選出相對應人數的民意代表。但是2008年以後立委席次減半,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一個選區只會選出最高票的一位立委,所以候選人比較不會只打特定議題、標新立異,因為必須要拉攏中間選民才有機會選上。BUT!這種做法其實對小黨很不利,而且可能讓大黨獨大,高票落選的聲音也沒有辦法呈現在席次上。
那這個政黨票是用來選不分區立委的,不分區立委跟區域立委除了選法不一樣,性質也不太一樣。
因為立委就是希望各個政黨可以推出專業的、弱勢代表的、以及可代表黨的立委人選,目的是要更兼顧全國的利益來問政、修法,可是很多社會上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要叫他們去透過「地方選舉」來進入國會實在太困難了。所以他們就能夠透過這份不分區名單,走進立院。不過,不分區立委因為是政黨提名的,所以若是被「撤銷黨籍」就會跟著失去立委資格,像是前陣子時代力量的高潞以用,就因為退黨失去立委資格,但林昶佐、洪慈庸因為是區域立委,所以退黨也不會影響立委資格。
計算到底有幾位不分區立委當選,其實也有不同的做法,像我們是採並立制,也就是把不分區跟區域立委分開算,政黨得票的比例只會去乘不分區的席次。但如果是德國或紐西蘭他們採用聯立制,就是政黨票比例會先乘以全部的總席次,再扣掉該黨區域立委當選的席次。等於說政黨的得票率就會比較接近立委的總席次,所以聯立制是有利於小黨,讓小黨也能夠為民發聲,不再只有大黨獨大。
但是聯立制也有一些問題,像是如果小黨林立,可能會導致一直在換內閣、國會運作失能。像當初一戰後的德國威瑪共和國就是完全的比例代表制,也就是說不管你的黨多小、或有多極端,都可以得到席次。有部分學者認為,這也是納粹能建立他們政治勢力的一個漏洞。所以後來就設立了政黨票門檻來制衡,如果沒有超過門檻,還是不能進立院的。
這個門檻其實也很多種,像目前台灣的門檻是5%,丹麥則是2%、希臘3%,義大利、瑞典4%,土耳其則高達10%。有些國家還會加上區域席次門檻,比如說南韓是3%或分區得五席以上。
那如果投給小黨,但他們沒達到門檻,我的票不就浪費了?
其實就算你投的票沒有辦法讓他們得到席次,但如果政黨票得票率有1%,政治獻金就可以抵稅、有2%,之後可以不用提滿10席區域立委就可以提不分區立委,有3%就可以領取政黨補助款。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小黨繼續存活經營的養分。
當然也有聽到不少呼聲,希望政黨票的這個門檻能夠下修,避免總是兩大黨在把持立法院。
你對於立委選舉的制度有什麼看法呢?快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