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處難上加難》
我認識一對老夫妻,從年輕吵到老,每天吵,出門則必吵。
有一次,那時兩人已經都快八十歲了,要出門,兩人站在門口,竟然不知如何出門……
老婆問老公:“今天好奇怪啊!我們兩個怎麼還沒有開始吵架?”
傳統社會,要求女人三從四德,凡事聽老公的,看起來好似相安無事,這是因為女人把所有的心酸,都往肚子裡吞了啊!女人身心都有事!
現代社會,人人平等,是普世價值。
當沒有一方需要忍氣吞聲時,自小生長在不同環境,被大人以不同的教養方式養大,可能還從事不同的職業,價值觀和各種能力差距巨大的兩個人,要朝夕相處,其間的摩擦可想而知。
許多人都會怨嘆:“他對朋友都比對老婆好!”
這是一定的。
因為朋友終究是外人,我們還是會以世間認為最良善美好的一面去對待。
可是老婆老公是“自己人”,我們不想掩飾了!最粗魯暴躁不耐煩的真實面貌 ,便全部裸露無遺。
也有人會羨慕別人家夫妻,看起來就是和樂融融……
嗯……嗯……真的可以把羨慕擱下。
外人看到的和樂融融,也許都曾經是血淚斑斑刀光劍影後的改良版……
我不是婚姻專家,我真的差很遠,千萬不要對我有這種誤會……
只是,經過三四十年,同時看著周圍眾多夫妻的相處,自己有些想法……
1.給彼此一些獨處自由的時間:兩人隨時綁一起,會窒息。有時能透透氣,就算只是幾個小時,都好。
2.不要執著於是非對錯:只要不是殺人放火作奸犯科,那種對錯分明的事,其他……雖然明明是對方忘記了,聽錯了,誤會了……,如果你可以不在意,就放過對方一馬吧!硬要爭個我對你錯(我以前就是這樣),對方覺得沒面子,你又得到什麼呢?
3.相處再久,說話仍要溫和:有時其實沒有惡意,可是講話的語調,硬是惹人怒啊!是誰的錯?是語調的錯!
4.轉個彎,幽默以對:夫妻相處,不要太“頂真”,這是我們磨合到現在,覺得最適合我們的互動模式……
5.如果,火山快爆發時……當然就是快閃!知道快吵起來了,一言不合,不要大打出手,而是,兩人都閉嘴,暫時離開現場,兩人各自找個角落,冷靜下來,等到可以說人話時,再回來……回來,不一定繼續原來的話題……回來,只是可以繼續生活下去。
想當初,兩人甜甜蜜蜜妳儂我儂,要如何長年相處,繼續攜手同行,我們一起邊學邊活。
(如果真的走下去,生不如死,當然還是分開得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萬的網紅SoybeanMilk C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拖地小精靈們 ☑ 微風花漾:http://bit.ly/fmgsp_sbyt-b ☑ 森林湖畔:http://bit.ly/fmgsp_sbyt-f ➤瞧瞧其他超Q的業配漿 ☑ 吸塵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OpzbnESdE ☑ 保健品https:...
竟然誤會妳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去年九月,業配捐款被檢舉,新校長一到學校就面臨要處理一連串的問題,我以為自己會像以前一樣,只要一點風吹草動,就被叫去罵,沒想到新校長打給我,他說:「你不要擔心,我趕回去跟你談談,我們跟你一起處理和面對,你放心,謝謝妳對孩子們和教育的付出。」
接到那通電話,我久久不能自已,淚流滿面。網路的力量大,傷害也大,一直以來都要自己面對,腹背受敵,沒想到才剛認識幾天,惹了那麼大的麻煩,新校長卻說要跟我一起面對。
校長不斷的幫我查詢法規、詢問專業人士,想盡辦法在幫忙我解決問題,看到他為了我的業配捐款必須承受這麼多的壓力,我答應他把當時已經安排好的全部做完,不再業配捐款。
從那時候開始,只要收到物資或是有網友願意捐款,我常常拜託校長幫我問問各校有沒有物資和捐款的需要,我們把自己學校裡的孩子照顧好,我也希望讓其他需要協助的孩子能夠得到資源。
校長常常幫我詢問各校的需求,給我各校的匯款名單、寄件資料和物資的數量,在我與學校之間幫忙聯繫,事後還要給各校收據寄送的資料,有時各校的收據沒有及時寄出,校長又幫我去提醒,這些捐款捐物的事情很繁雜,給他增加了很多的工作,校長卻從來沒有拒絕,從來沒有抱怨過。
有一次在討論時,校長說:「你辛苦了!!」我問校長:「我有時候實在很錯亂,之前做這些都被認為在作亂,您竟然會跟我說辛苦了,我之前都放棄人性了,現在要把我的信任撿回來嗎?」校長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我也按照本心在做事而已。」
做這些工作外被爭議的事,我真的沒有想要得到什麼,只是一句「辛苦了!」就足夠了。
每一屆的五年級要接受學力檢測,只要成績不好,五年級老師就會被叫去檢討,考1~5年級的內容,五年級老師要承擔所有責任。但是新校長把我們請到校長室,告訴我們可以透過哪些方式幫孩子們複習,做模擬考讓孩子們熟悉考試的方式,他說:「盡力就好。」
上禮拜我發現隔壁教室可能需要幫忙,一個訊息,校長立刻到教室去關心,想辦法解決老師面臨的問題,他跟我說:「謝謝妳告訴我,才能及時幫助孩子和老師。」
擔心自己去演講請公假會讓校長難做人,我從來沒有問過他我能不能請公假,就算他願意給我公假,他是不是又得承受更多的壓力?所以我請校長一切公事公辦,到這個年紀年資,其實把考績看得很淡,去年業配捐款時我就說過,如果考績乙等可以換來這麼多的資源給特教、給學生,一切都是值得的。
昨天傳訊息跟校長道歉:「真抱歉,一篇抒發文又給您找麻煩。我完全沒有怪罪學校的想法,學校依照規定處理,我非常支持,可能文字被誤解,我沒有那樣的意思,真是抱歉。」校長回應我:「沒事,只是一直接到記者的電話有點嚇到。」
我相信一定給校長造成很大的困擾,但是一如往常,校長高EQ的回應所有問題,替我擋掉很多的壓力,所有重點放在解決問題,讓我心裡愧疚不已。
新校長來的這一年,我的脾氣和想法改變很多,或許是不再需要武裝對立,很多事情我就能緩和下來想清楚,但是我想需要改的地方還很多。
我一直把FB當作日記寫,跟工程師的笑鬧、帶妹妹的甘苦、教學上的省思,就連小貓到樓頂去放風都寫,就是生活和心情的點點滴滴...但是隨著粉絲頁的曝光率,每個人看文章的觀點和角度不一樣,一個心情抒發惹來這麼大的風波,透過媒體的選擇和帶領,過多的揣測和評論,讓很多事情變了樣,我不再能隨心所欲。
我的文章讓校長和學校被誤會,我在此誠心的道歉,深刻反省,希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Photo by 電競說書人Vocal
竟然誤會妳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條件的「假愛」
恩希認為自己毫無理由被差別對待的意識相當強烈,與我諮商期間也不斷哭訴,自己被妹妹與父母孤立的排擠感與自卑感,我問恩希覺得是什麼原因才導致父母的差別待遇。恩希聽到這個提問時露出驚慌,看來她原本預想我會說「身為父母怎麼可以這樣差別待遇?」,我緊跟著向驚慌的恩希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雙方付出、累積互動而來的,要不要先想想自己為父母付出了什麼?」
「妹妹愛撒嬌又會準備相關紀念日的活動,也願意聆聽爸媽說辛苦的事情,這些我都不會。」
「因為沒做而被父母差別對待,又為什麼不願做呢?」
「就是不喜歡,覺得很累,也不知怎麼做。」
「那妹妹覺得很簡單嗎?」
「這個嘛⋯⋯我沒想過。」
「恩希,那妳要不要試試看跟妹妹做一樣的事呢?」
「這我沒辦法。」
「就算妳能獲得認同也不願意嗎?」
「我沒有辦法做得好。」
恩希與妹妹對父母的情感表現方式相當不同。恩希自小就相當有主見,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都會說出口,但妹妹就不同了,她很會迎合父母心情,甚至沒說過「不要、不喜歡」等這類表達自己想法的用語;與恩希的相處也都會忍耐讓步,所以父母自然而然疼惜並稱讚恩英很乖,以及認為只顧自己的恩希很自私。
然而我覺得恩希跟父母之間的關係看起來更像一般父母子女的關係,而妹妹恩英與父母的關係卻是常見的與他人的關係。所以認為恩希要求太多、自私的行為,其實只是基於恩英完全不這麼做的反差,並非恩希展現出不適當的樣貌。
恩希的家境不算好,所以小孩時常會有交不出營養午餐費的情況,更別說有零用錢可以在放學後和朋友們去吃點心。每一次恩希因為沒錢而覺得丟臉不斷吵著母親時,媽媽都會很傷心,但也會掏出一點錢給恩希當點心費或零用錢。
妹妹卻正好相反,不生氣也不胡鬧,也不曾有過任何負面的言語,所以母親覺得恩英比較乖、不會找麻煩,再加上每一次恩英都較為順從、聽話,這讓母親像是擁有全世界的開心。每每看到母親跟恩英這樣,恩希就覺得自己被排擠而產生自卑與挫折感,也就更加討厭她們了。
於是趁父母不在時恩希便會修理妹妹,只要妹妹向父母告狀的那天,恩希就會被父親打得很慘,然後又將滿腔怒火再一次燒向父母與妹妹,所以整個童年的印象就在修理妹妹後被爸爸痛打的惡循環中度過。恩希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因為渴望父母的愛而生氣,反而認為自己遭到虐待、自己受到差別待遇而怨恨父母。
「妳認為自己想要的愛被妹妹拿走,那妹妹看起來幸福嗎?」
「不知道,我沒有想過也沒有問過,有時妹妹會跟我說,很羨慕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我聽不懂,也就右耳進左耳出地當做沒聽到。」
我要求恩希幫忙確認,妹妹怎麼看待父母對她的態度,恩希雖然有點猶豫但還是答應問問看。
結果妹妹恩英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只是怕像姊姊那樣地被罵、被打,所以才不敢表現出任何情緒,認為只要乖乖聽話就不會被父母討厭,但成長過程中一直不覺得真的被疼愛。
這一種「假愛」是個人中心治療創始者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所說的價值條件(conditions of worth):「一個人不是以本來樣貌被認同與尊重其存在價值,而是必須完成某些條件後,其價值才會被認同的狀態。」一般來說,這是父母在養育過程中,採用了錯誤教養方式所造成的結果,諸如「你要乖乖聽話」、「不要無理取鬧」之類的說法,對孩子來說就等於「你要乖乖聽話才是有價值的人」、「妳若無理取鬧就是沒有價值的人」。
當恩希聽到妹妹這樣說感到相當衝擊。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被差別待遇、不被父母疼愛,同時也深信自己被他人討厭,卻在此時此刻發現過去的那些確信竟然都是不真實的,頓時感到空虛。她發現那段時間的誤會只是造成自己的委屈與嫉妒,覺得很不值得。
我跟恩希說,她錯過的那些新事實和自己原本的樣貌,才是最珍貴、最有價值的存在。和恩希說的這些話,正是羅傑斯所主張的,為了治癒被困於價值條件中的來談者,諮商者最重要的姿態就是「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在那之後的諮商,恩希對於我完全接受她的話語與態度,依然有點茫茫然,不過她開始接納自己是最珍貴存在的這個事實。更令人開心的是,恩希再也不會覺得為了獲得父母的愛,就必須強迫自己做出和妹妹一樣的事。
.
《#我已經忍你很久了!》
學會剛剛好的生氣!八個真實故事讓你找回自我,不爆雷也不再忍氣吞聲
.
作者:姜賢植(Nudasim), 崔恩惠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7)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有條件的愛,這也是我們傳統教養中的重要特色—如果孩子的表現不符合父母的期待,彷彿沒有資格存在。然而,別說有條件的愛了,有些父母是連「愛」都不願意表達,說不能肯定鼓勵孩子,不然孩子會驕傲懶惰。
傳統父母也喜歡拿孩子來比較,偏心也很常見,例如傳統的重男輕女。但大部分的傳統父母,不太能覺察自己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只會理所當然地要求孩子要孝順,即便父母給每個孩子的資源大大不同。
我常感恩,幸好現在這些事可以談了,幸好現代的父母相對開放且願意成長,可以盡可能免去代代相傳的悲劇。手足之間彼此多溝通,也能還原我們對幼年經驗的片面認知,非常鼓勵。
祝願您,能先練習給自己無條件的愛,這樣才給得出真誠的愛!
竟然誤會妳了 在 SoybeanMilk Ca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拖地小精靈們
☑ 微風花漾:http://bit.ly/fmgsp_sbyt-b
☑ 森林湖畔:http://bit.ly/fmgsp_sbyt-f
➤瞧瞧其他超Q的業配漿
☑ 吸塵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OpzbnESdE
☑ 保健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hTrk8B3UI
☑ 拖地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2nhmiTzo04
☑ 沙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8HN_ZgT-NI
☑ 掃地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OZJ4GTjL8
☑ 攝影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0zZpBl6HU
➤這麼可愛的豆漿 趕快訂閱關注豆漿第一手影片照片!!
☑ 訂閱豆漿:https://goo.gl/3rRxVr
➤豆漿所在地:
☑ 豆漿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oybeanmilkCat/
☑ 豆漿IG:https://www.instagram.com/soybeanmilk_cat/?hl=zh-tw
☑ 豆漿微博:https://goo.gl/FY8Uc6
☑ 豆漿LINE貼圖:https://goo.gl/NZAqr9
☑ 豆漿美拍:https://goo.gl/5Aadz6
➤合作提案或邀約
☑信箱: u9934050@gmail.com
#還以為只是亂吐 #竟然誤會妳了 #原來是敬業的豆漿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DqTHfBfU4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