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做一件秘密行動——把謝飯歌唱成客語版,我一直存在著兩種文化認同,但是客語的這一面除了名字「小ㄈ」(這是客家話)比較沒有機會能觸碰。
那天在錄中文版謝飯歌時,苡哲隨口說,「欸你沒想過唱成客語版嗎?」我心中一震,是啊!我怎麼沒想過。
立馬聯絡爸爸詢問發音,他雖然在開會,
但還是馬上錄給我,練了幾遍我硬是唱了。
那種感覺太神奇了,突然畫面完全不一樣,我好像看到自己騎著腳踏車迎著吹來的風,經過外面的田,我看到路邊在曬鹹菜,然後看見石頭土地公廟。
畫面一轉,我走到飯廳,看見阿婆的背影,炒著醬油蛋,
我轉身到冰箱拿出桔醬要沾白豬肉,桌上是我最愛的鹹菜湯。
我突然知道在這是那不是泡菜了,
就是鹹菜,那個深綠色黑黑的,以前用腳踩的。
改成客語很多都不一樣,
用字、音調。
上週特別跟爸爸約,一個字一個字的對,找出這些話怎麼說才好。
原來花椰菜的成熟叫做「結球」
原來稻子成熟叫做「飽」
而今天,沒告訴爸爸,我偷偷去拜訪了他的老朋友請他給點意見與指導_黃連煜阿伯,我想既然要唱,那我就想好好地唱,直覺我一定要拜訪他,想不到他也爽快的答應我。
很奇妙的下午,我們的共識是,用客語超帥,
就是不想跟人一樣的叛逆。
「 又古老又新潮,
又傳統又創新,
又老又小。」
跟我的鼻環一樣(!?)
#然後我竟然沒有拍照
#但沒關係還好跟爸爸有拍
#竟然默默快五千九人次
#敬請期待客語版
感謝黃連煜Ayugo阿伯(客語的尊稱)
謝飯歌Youtube
http://yt1.piee.pw/GTWWC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