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觀音的樂齡學習中心,不但提供長輩共學,也安排客家草編與竹編傳承,祖孫一同活動學習,讓長輩和孩子做彼此的老師。
隨著高齡社會來臨,政府積極推動活躍老化、在地學習,承辦觀音樂齡中心的育仁國小,特別強調老少共學,安排祖孫活動、校外關懷、子孫共餐等代間學習服務課程。
▶️別再說看不到公視了~
https://pse.is/QV73X
↑↑↑ #公視youtube直播 ↑↑↑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以及多元觀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
竹編傳承 在 勇家,勇敢愛臺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謝謝好朋友阿笠竹工的Shee Aya 邀請我一起去她粉絲專頁有個小女生邀約她一起去她的家鄉,
之前我還蠻常去新竹寶山,
我很喜歡以前的新城風糖那時常常往那跑,
以前騎機車走台三線也會特意去那邊的山路晃晃,
不過今天能跟在地人一起去寶山獲益良多。
對了!應該簡介一下我的朋友,
阿雅是之前我去意思意思學竹編的老師,
後來我們有私訊小聊我真的很欽佩她跟我同年但有決心去傳承即將失落的竹工藝,
而且我很喜歡她的態度是"多方探索不設限"。
一個女孩有這樣的決心是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我今天不小心摸到她的手發現她手的皮膚跟男人一樣粗(比很多男人還MAN的手),
心裡真的有震了一下。
竹工藝因為是早期的生活用品,
所以從藝術品、童玩的超精細竹編.....
一直到生活上使用的各種容器、農用工具和載具,
甚至家具、建造房屋的建材通通都依賴竹,
全台灣每一個地區慣用或的生活器物幾乎都有些微差異,
再者,
竹工藝是手工製品,
即便是同一個地區同一種品項因為師傅的手路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眉眉角角。
但阿雅沒有設限,
通通都試著去了解,
我覺得一個傳承者這樣的態度是非常棒的!
很欣賞她,
也相信她一定會因為這樣的態度一直往前走。
即使竹工藝一定會有一大部分品項隨著人們使用習慣變遷走進歷史,
不過有傳承者,
哪怕只是從旁記錄也非常值得欣喜。
特別來推薦一下龜毛雅的粉絲專頁,
希望有更多人知道她,
或去上上她的課,
畢竟靠這種夕陽到不能再夕陽的產業要活口不簡單,
尤其我們年紀相仿,
三十幾歲人的身邊朋友居多有穩定的工作、有家庭、兒女......
想要傳承失落的工藝必須犧牲許多當代社會的期待,
可想而知她的壓力會更大,
支持阿雅!按讚阿雅!
她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alibamboo/?pnref=story.unseen-section
#阿笠竹工 #Alibamboo #失落工藝 #竹編 #竹編傳承
竹編傳承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以及多元觀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追求真相.深度紀錄.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竹編傳承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工藝源流與傳承 特展
專訪: 余友良副館長
匠心工藝百年傳承,「時光造藝」看見臺灣文創的美學源頭
臺灣工藝百年來的發展,從最早為因應生活所需,藉由手工製作實用器物開始;到日治時期整合在地特色工藝,以產業發展為目標,在產能及製作水準上都有大幅提升;同時,也由於「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先生(1903-1997)的研究推廣,提倡兼顧功能性與美觀設計,生產具有「生活工藝」美學概念的產品。這一路的發展,從時下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看來,臺灣工藝自1940年代開始的奠基工程,可說是臺灣當代「文創產業」潮流的源頭。北投文物館即日起推出「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工藝源流與傳承」主題特展,將以臺灣日治時期到近代的工藝發展與演變為主軸,分別探討臺灣漆器、竹編與玻璃工藝的文化源流與技藝傳承,呈現出臺灣工藝發展的豐富樣貌。
日治時期在產業政策的主導下,引進技術也培育人才,確立了臺灣工藝在品質產能與技藝傳承的發展基礎。其中,臺灣前輩畫家顏水龍(1903-1997),不僅參與最早的臺灣工藝調查研究工作,更在戰後極力整合資源、成為賡續工藝發展的重要人物,為臺灣工藝留下了珍貴且龐大的資產,因此被尊稱為「臺灣工藝之父」。顏氏認為「將生活所需的器物,加入美的技巧」就能稱為工藝,並且倡導「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畢生致力於讓工藝美學走入常民生活中。除此之外,顏水龍更是一位實踐者,他深入研究各種工藝技法,時常手繪設計圖稿並請匠師依圖製作器物,在在展現他在工藝振興上知行合一的精神。
北投文物館「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工藝源流與傳承」特展,自即日起展出到9月16日。此次展區規劃以連結臺灣民生經濟、最具特色的三項工藝產業:漆器、竹編與玻璃為主題,展出從日治到當代的工藝創作,包含多位人間國寶:王清霜大師(漆藝)、李榮烈大師(籃胎漆器)、張憲平大師(竹籐編)的精彩作品,也將一次盡收眼底。同時,輔以常設展區之原住民族工藝典藏,結合漢文化傳統、日本、西洋技藝與南島文化等不同養分,形塑出今日臺灣工藝的內涵與價值,期望帶領民眾看見臺灣工藝的美學與傳承,以及堅守「技」與「藝」兩者缺一不可的工藝匠師之心。
策展單位粉絲頁: 北投文物館
展覽名稱: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工藝源流與傳承 特展
展出日期:2018年4月6日~2018年9月16日
開放時間:每日10:00-18:00(周一休館)
展出地點: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
竹編傳承 在 米大創意 Mita Ide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十字繡×海×巴卡路耐×Suming=海邊的孩子
海邊的孩子:
交叉的縫線
像是人與大自然有的親密關係
我們認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是這片土地上最美麗的風景
【海邊的孩子】演唱會
「海邊的孩子」是 Suming 舒米恩每年都會舉辦的義賣演唱會,並將演唱會收益全數捐給都蘭部落青少年,做為部落青少年(巴卡路耐Pakalungay)傳統技能訓練及教育活動的經費使用,至今已邁入了第六年,特別的是,「海邊的孩子」已成為 Suming 舒米恩固定的演唱會品牌,每年都有創新的演出;而去年執行的音樂創作教育工作,讓部落青少年開始創作、累積自己寫的歌,此次,將結合創作歌曲、傳統歌謠,和華麗的弦樂團編制,創作出的音樂像十字繡紋一點一滴般的,已經累積成一幅充滿華麗和智慧的圖騰,要像海浪一波波的覆蓋每個心裡。
【十字繡】最美麗的風景
阿美族的母親會用十字繡,繡出美麗的圖騰,把它穿戴在每個海邊的孩子身上,這些美麗又有智慧的圖騰,就是部落裡百年傳承下來最美麗的風景。今年海邊的孩子演唱會特別將十字繡作為主題,從聽覺到視覺,從故事到創作,讓經過的朋友們,有機會一窺阿美族人文風景中不為人知的秘境,阿美族最美麗的風景「十字繡」。
【巴卡路耐 Pakalungay】
阿美族語,指 12~18 歲的青少年,亦指這個年齡層的組織,是阿美族很重要的教育養成中心,Suming 在每一年的豐年祭前夕舉辦『巴卡路耐傳統技能訓練營隊』,他們會在這裡共同生活,由部落長老及哥哥姐姐們教導敬老尊賢,學習歌舞、雕刻、母語、傳說、編織、刺繡、採拾、撒網、捕魚... 讓美麗的傳統得以流下來。
Suming 舒米恩
Suming,阿美族的年輕鬼才,參加過無數的音樂創作比賽,為流行歌手溫嵐、齊秦... 寫歌的詞曲創作人,也曾是傳統竹編的工藝師、劇場上的舞者、開過畫展的素人畫家,最後卻以黑馬姿態,在獲得金馬獎最佳新人而展露頭角,但他也沒有因此忘記 自己的初衷,回到部落,繼續從事關懷部落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工作,也許因為這樣,Suming 的創作,有種特殊的氣味,來自山野卻能綻放在都會,豐富的生活經驗是他創作的巨大能量,足以能夠跨越語言、穿越時空,在歌唱和談吐之間,找到你內心的那份 喜悅與感動。
5/17海邊的孩子台北場
台北西門大河岸留言展演空間
地址:台北市西寧南路177號
時間:晚上8點,07:30進場
票價:預售:400 現場:450
網址:http://www.riverside.com.tw/index.php?option=com_livehouse
fb專頁:http://www.facebook.com/Riverside.Music
5/18海邊的孩子台中場
TADA方舟音樂藝文展演空間
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網站:http://tccip.hach.gov.tw/tccp/main?page=temp_01_detail&id=38
fb專頁:http://www.facebook.com/tadaark
時間:七點半開始,07:00進場
票價:預售: 400 現場:450
Suming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sumingfans
官方網站:http://johnsu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