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不該有城鄉差距 苗栗醫療人權的巨大挑戰
文章很長,請慢慢細讀
這一年來因為疫情紛擾,又適逢衛福部桃園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在超明提出苗栗人在醫療資源上的無奈與委屈後,許多鄉親紛紛關注苗栗醫療資源匱乏的問題,看完鄉親的留言,這是超明這近十年的慟!
長期來,苗栗沒有完善的重度緊急醫療資源,每萬人口重症病床數是本島倒數第三少,導致每天數千人次必須跨縣市就醫,除了延誤醫療黃金時間,連帶著家屬為了照護生病親友,舟車勞頓下更是身心俱疲,「一人患病,十人於途」。
超明從民國101年、第八屆立委一上任後,即全力協助苗栗縣政府推動「遠雄健康生活園區─趙萬枝紀念醫院BOT興建案」,並爭取國家衛生研究院「北部國家癌症研究中心」預算,建構醫療園區的完整性。尤其是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更是醫療園區的重中之重,該中心規劃了50床的癌症病床,一方面可以照護癌症病患,另一方面研究癌症的治療方式。現在全國唯一的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在台南成大醫院旁,北部尚缺乏這樣醫學研究與治療並進的硬體環境,因此超明是卯足全力爭取,希望進一步提升苗栗醫療品質。
但醫療從來不是白吃的午餐,私立醫院要精算不虧本。遠雄醫療園區當初規畫BOT案時,除了找台北醫學大學合作來經營醫院外,也有將長照中心納入園區,希望透過這部分營收來平衡醫院的虧損,讓醫院能永續經營,卻被少數立委刻意貼標籤,汙衊遠雄與縣府官商勾結、竊占國有地,只是為了炒地皮,導致遠雄集團在104年4月喊卡。事後經監察院調查,清楚說明全案並無貪贓枉法、違法亂紀,還給縣府公務員公道,只是遠雄集團已放棄在苗栗蓋醫院。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苗栗人的醫療人權被政治算計犧牲了。這對超明是第一次重大挫折。
當遠雄集團宣布放棄後,超明立即偕同志榮立委帶領地方鄉親在立法院請願,邀集行政院副秘書長徐中雄與國發會、衛福部、經濟部工業局、財政部國產署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等一同研商,與各部會達成共識。第一,衛福部不收回遠雄健康生活園區申請450床急性一般病床之醫院許可;第二,重新評估規畫衛福部苗栗醫院興建急重症大樓的需求;第三,衛福部將加強苗栗轄內醫院急重症照護服務品質;第四,國家衛生研究院北部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研擬搭配其他醫院規畫設置;第五,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繼續提供20公頃的國有土地供苗栗縣政府辦理醫療招商。透過共識要延續苗栗醫療建設的希望。
而趙藤雄董事長在基於回饋家鄉的意念下,遠雄集團接洽了中國醫藥大學,雙方簽下合作意向書,由中國醫大評估接手。然囿於私立學校法與醫療法的法律適用問題,於是在105年初,超明發起會議,同志榮委員、徐耀昌縣長與中央各部會協商,希望解決並加速中國醫大進駐苗栗的期程。同時,超明也草擬提案來修正醫療法,試圖從法律層面解決中國醫大接手新醫院的問題。
就在想方設法要解決問題的同時,新竹縣捷足先登,新竹縣政府在竹北的健康產業園區經公開招商,確定由中國醫大得標,將設置包括癌症、腦中風、心血管與急重症等七百九十二床規模的醫院。中國醫大因為標得此案,最後放棄苗栗蓋醫院的計畫。繼遠雄集團後,這是超明協助爭取大醫院的第二次挫折。
除了爭取私立醫院的投資,超明同時向中央爭取公立急重症醫院的進駐,提議將公立的部立苗栗醫院遷移至後龍醫療園區,擴大醫院規模,這部分就必須在中央同意下,才有機會達成。105年12月,發起萬人連署行動,呼籲中央重視苗栗急重症醫療需求,並於106年總質詢,向民進黨執政後的第一任行政院院長林全遞交萬人連署書,希望中央接手後龍醫療園區,打造長照國家隊示範園區。當時林全院長也承諾由林萬億政委協助。但……
苗栗還是要自立自強,107年,超明協助縣府向財政部申請撥用20公頃土地繼續推動後龍醫療園區。也爭取財政部補助縣政府150萬元,持續推動「苗栗縣衛生醫療健康園區開發BOT案」,然而歷經兩年努力,五次招標還是流標。但是另一方面,部立苗栗醫院終於在109年通過興建急重症大樓(有大樓也要有醫生!?)。104年的五點共識,僅剩第四點尚未達成。
回首這十年,超明與劉政鴻前縣長、徐耀昌縣長以及志榮委員無不竭心盡力爭取急重症醫院進駐苗栗,然而私立醫院在財務考量下退卻,公立醫院在預算限制下只能局部增加量能,距離苗栗人期待的大醫院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苗栗人仍須遠離家園就醫,這是苗栗人的悲哀,雖在同一國度,但生命卻有城鄉差距。
展望未來,超明仍會協助縣府,爭取大醫院的進駐,提升苗栗醫療量能,終結苗栗人遠行就醫的困境;也呼籲中央政府,重新檢視醫療資源分配,讓公立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或是成立國家級公立醫院進駐苗栗,保障苗栗人就近就醫權,讓繳一樣健保費的苗栗人不用舟車勞頓,不再「一人患病,十人於途」。
竹風建設董事長秘書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推動能源轉型,所連帶觸動的不僅止於電力供應、能源使用這單一面向,也可以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 台首座漁電共生案場動工!地熱發電結合溫泉觀光,張安平揭台泥再生能源大計! (11/23/2020 經濟日報、風傳媒)
很高興看到在台灣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地熱發電開始上場接力,銜接打先鋒的光電與風力發電所打下的基礎,再向前邁進,提升再生能源發電的佔比,並且協助增強再生能源供電的穩定性與調度彈性與反應速度。
❤
電熱發電眼看就要從目前正式併網供電的0.3MW(300KW)微型先導示範計劃,跨如2MW小型電廠等級的商業運轉規模開發案了。
接下來還會有一連串的地熱發電廠將會在地熱資源充沛的台灣各個角落陸續成立,地熱發電具備長時期穩定發電,而且還可以配合電網作即時反應反、彈性調度的特質,將會成為台灣電力供需生態中,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
“..... 台泥集團全力轉型成為「綠色企業」。上周台泥集團舉行法說會,台泥揭示未來要成為「低碳的台泥」,除在水泥本業方面持續發展低碳水泥與新種建材,並利用水泥窯高溫協助社會解決廢棄物處理問題;也將全力投入發展再生能源、儲能和智慧電網。
台泥集團旗下子公司台泥綠能這幾年陸續跨入多個光電、風電案的建置,包括去年底在彰濱線西廠區完成12.1MW(百萬瓦)的光電加上 7.2MW風電,建構出號稱台灣第一座大型「風光共存」的再生能源電廠。台泥也利用總部屋頂架設太陽能板,裝置容量2.1MW。
現階段台泥集團的再生能源建設總發電裝置量為35MW,建置中的裝置容量為49MW、規劃中的裝置量更達92MW。合計未來年度總發電量可達近1.3億萬度電,相當於減碳量約6.9萬公噸。.....”
台泥下一步…台東建地熱電廠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台泥集團(1101)全力發展綠能,目前旗下除有多個光電、風電案場實績,昨(23)日動工的嘉義漁電共生案為台灣第一宗進入實質建置的漁電共生案,也是全新嘗試。台泥董事長張安平還預告,接下來準備在台東紅葉興建台灣第一個地熱發電廠,持續探索綠電的各種可能性。
在張安平領導下,台泥集團全力轉型成為「綠色企業」。上周台泥集團舉行法說會,台泥揭示未來要成為「低碳的台泥」,除在水泥本業方面持續發展低碳水泥與新種建材,並利用水泥窯高溫協助社會解決廢棄物處理問題;也將全力投入發展再生能源、儲能和智慧電網。
台泥集團旗下子公司台泥綠能這幾年陸續跨入多個光電、風電案的建置,包括去年底在彰濱線西廠區完成12.1MW(百萬瓦)的光電加上 7.2MW風電,建構出號稱台灣第一座大型「風光共存」的再生能源電廠。台泥也利用總部屋頂架設太陽能板,裝置容量2.1MW。
現階段台泥集團的再生能源建設總發電裝置量為35MW,建置中的裝置容量為49MW、規劃中的裝置量更達92MW。合計未來年度總發電量可達近1.3億萬度電,相當於減碳量約6.9萬公噸。
昨天動工的嘉義漁電共生案,希望在不影響漁民養殖前提下,在魚塭上架設太陽能板,結合水產養殖與太陽能光電,以爭取更多光電架設空間,為國內的全新嘗試,也凸顯台泥在各種綠能技術開發上的企圖心與決心。
台首座漁電共生案場動工!地熱發電結合溫泉觀光,張安平揭台泥再生能源大計
(風傳媒記者林喬慧報導)台灣首座漁電共生案場,「台泥嘉謙綠能嘉義漁電共生案」今(23)日舉行動土典禮。台泥企業團董事長張安平指出,嘉義漁電共生案場的啟動,不僅落實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政策,也創造養殖、創能與環境三贏的綠能建設,充分體現循環經濟的精神。台泥綠能也將繼續響應行政院的漁電共生先行政策,持續投入漁電共生太陽光電的項目,逐步朝向200MW的中期目標邁進。
張安平指出,台泥嘉謙綠能嘉義漁電共生案是台灣第一個動工的案子,這一路走來歷經三年,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各部會的通力合作,更彰顯綠能的重要性。
「台灣需要綠能才能繼續發展,台泥企業團非常願意配合政府的政策,協助把台灣打造成一個綠能的島,一起為大自然、為地球付出,建造出一個美麗有希望的未來。也再次感謝台鹽綠能,我們會攜手合作共同打造全台灣最漂亮、最標竿的漁電共生案場。」張安平說。
台泥綠能在嘉義縣義竹鄉與布袋鄉交界的漁電共生案場,由臺鹽綠能統包工程,將在60公頃的塭堤上建設一座約 43MW 的太陽能電廠,保留原本的漁業,再加入光電的投產,可藉由光電產生的利益改善養殖環境,達到養殖業者漁業單位收穫不受影響,並可享有更佳租地優惠及更佳的養殖環境。
該案裝置容量為43MW,預計2021年7月開始正式發電,屆時平均年發電量將達 5,400 萬度,可供應超過 1.6 萬戶家庭1年所需用電,累計20 年減少碳排放量達 1,550 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今天出席台泥嘉謙綠能嘉義漁電共生案動工典禮有臺鹽董事長陳啟昱、嘉義縣長翁章梁、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能源局主任秘書翁素真及地方民意代表與村里長等。
張安平表示,這是產、官、學界攜手合作的重大成果,也將是國內綠能供電與減碳的新標竿。台泥特別感謝重要夥伴臺鹽綠能,更感謝經濟部、能源局、農委會、漁業署的支持,尤其為促成本案,能源局協調台電、營建署、水利署,加以嘉義縣政府與民間環保團體大力協助,各界攜手合作,更讓今天的動土儀式別具意義。
台泥企業團響應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近年積極發展能源事業,現階段台泥綠能的再生能源建設,已發電裝置量為35MW,建置中裝置為49MW、規劃中裝置量為92MW,年度發電量可達到將近1億3仟萬度電,相當於減碳量約6萬9千公噸。預計2025年將管理 500MW 以上的再生能源電廠。
2019年底於彰濱線西廠區完成12.1MW的光電加上 7.2MW 的風電,建構出台灣第一座大型「風光共存」的再生能源電廠,今年8月份台泥綠能更獲得台東縣延平鄉紅葉部落的高度支持,將建造台灣首座多功能涵蓋發電與溫泉觀光的地熱發電廠,預計容量2MW ,最快將於2023年正式運轉。
除此之外,台泥綠能在彰化芳苑有四部陸域風力發電機,每部裝置容量3.6MW,也在11月12日併入電網,發出第一度電,預計每年提供近3千4百萬度電。因應再生能源間歇性的特點,台泥企業團也積極投入儲能發展,近期台泥綠能攜手同集團的能元科技,得標台電「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共5MW容量,就是運用儲能來調節電力系統頻率,解決電網的不穩定性。
圖片說明:台泥綠能與台鹽綠能攜手在嘉義縣義竹鄉、布袋鎮開發全台第1座大型「漁電共生」案場,圖為完工後的實體相貌模擬圖。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038394
https://www.storm.mg/article/3231506
♡
竹風建設董事長秘書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中州廳暨大屯郡役所修復工程開工典禮 打造歷史文化園區 促進經濟繁榮】
【特派記者游勝鈞/台中報導】國定古蹟「臺中州廳」,創建於日治大正2年(1913),作為當時臺中廳的辦公廳舍,因陸續擴建,至昭和9年(1934)奠定現有規模,臺中市政府於今(17)日全面啟動修復工程,預計111年底完工,市長盧秀燕表示,本案位於臺中市西區精華地段,修復完成後將與「刑務所官舍群文化園區」及「綠空鐵道」形塑臺中文化城中城,為「臺中文化城」注入新靈魂,透過歷史空間再造,重新定位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價值,復甦舊城區文化產業之發展及喚醒民眾對於歷史軌跡之共同記憶。
今(17)日開工典禮嘉賓雲集,立法委員黃國書辦公室執行秘書王信允,市議員李中、黃健豪、陳文政、張彥彤皆親自出席,市議員顏莉敏、陳政顯、劉士州、陳成添、羅廷瑋、賴順仁、鄭功進、何敏誠、江肇國、黃守達皆派員出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張仁吉;市長盧秀燕,環保局長吳志超,祕書處長顏迺倫,都發局副局長謝美惠,文化局長張大春、臺中市文化資產處長李智富;建築師郭俊沛,慶仁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瑞雄,中佑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敏錦,經典國際公司董事長黃政勇;文資審議委員邱上嘉、方鳳玉,臺中女子高級中等學校校長洪幼齡,居仁國民中學校長徐吉春,西區大同國民小學校長馬任賢;西區公所區長王瑞嘉,中區公所區長林忠訓,南區公所區長陳佩玉,西區利民里長陳敏祥、三民里長廖吳芬芳、公益里長劉興峰、公德里長楊博文、民生里長黃文濱、民龍里長吳國楨、吉龍里長林育見、忠明里長賴瑞滄、忠誠里長賴文隆、昇平里長蕭行凱、廣民里長林水順、藍興里長吳瑞德、中興里長湯鈞任等皆盛情參與開工典禮。
市長盧秀燕表示,臺中州廳擁有107年歷史,因建築物年久失修,臺中市政府與文化部合資辦理整修工程,感謝歷任文化部長與臺中市長的合作,以及立法委員和臺中市議員在預算上的支持,這次的工程也特別邀請傳統細木匠師林瑞雄師傅參與。臺中州廳預計111年底修復完工,重要局處仍會留下辦公,未來配合大智路打通,並結合綠空鐵道等建設,藉此振興當地經濟、帶動觀光,要讓舊城區,大發展。
文化局長張大春說明,臺中州廳雖為現存臺灣四個州廳(臺北、新竹、臺中、臺南)之中設計最單純者以及創建期設計量體最小者,但反使其營造成果的裝飾語彙使用節制造型使風格表現更為簡練而雅緻親切,且就落成日期來說為四個州廳之中最早者,而歷史建築臺中州廳附屬建築群為臺中州廳廳舍擴建與配置形式之見證,並與臺中州廳及大屯郡役所共同構成完整的行政機關群。因使用需求因素,曾進行多次之增建,對原古蹟建築長久保存及安全已造成威脅,加上後期設備為了因應使用而加設,於是零星的裝設未能作統一規劃,使得內部管線機電設施混亂,以及多處因漏水與蟲蟻蛀蝕導致損壞,市府向文化部提出臺中文化城中城歷史空間再造計畫並獲補助3.79億元,加上市府配合款2.53億元,合計近6.32億元。未來各棟建築修復方向將依據原有形貌復原,並將公共區域依原歷史空間脈絡分階段規劃進行整修,以回復臺中州廳全區原有樣貌。
文化局長張大春表示,臺中州廳未來的再利用方向,原則上會依地方意見規劃作為「辦公廳舍」,以維持其歷史意義,並有部分空間作為史蹟展示及服務設施,待修復完成後,臺中市文化資產處預計進駐都發設計大樓(即舊中山地政大樓),除能就近管理臺中州廳及鄰近大屯郡役所、刑務所官舍群等文化資產,也能打造文化資產基地,積極推廣臺中市多元豐富的有形和無形文化資產。針對臺中州廳的戶外廣場空間,將定期邀請和媒合街頭藝人及表演團隊等辦理演出,以多元的藝術展演豐富臺中州廳內涵。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指出,臺中市中西東區有非常豐富的文化資產,百年古蹟「臺中州廳」和鄰近的「大屯郡役所、市役所」、由臺中刑務所官舍群、浴場和演武場構成的「刑務所官舍群文化園區」、歷史建築「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等,目前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積極進行部分文化資產的修復工程,未來將針對每個文化資產的特性,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活化發展方向,同時也串聯各點成為臺中市政府「綠空鐵道軸線」計畫的核心。民眾可從各地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於臺中火車站下車,沿著綠空鐵道軸線悠閒散步或騎單車前往各個文化資產,盡覽歷史文化的發展軌跡,穿梭其中的藝文展演空間、文創小店、特色餐飲等,享受古今融合的文化觀光體驗,將能吸引國內外的旅客,大幅促進中西東區的經濟發展,以文化資產的活化利用創造老城區的復興繁榮。
竹風建設董事長秘書 在 [問題] 竹北X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室秘書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問題] 竹北X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室秘書 ... 董事長行程與會議安排。 ... 職務類別:秘書、主管特別助理工作待遇:月薪5萬元至8萬元工作性質:全職上班地點:新竹 ... ... <看更多>
竹風建設董事長秘書 在 2022竹風建設徐子鑑-房地產熱門討論及分析,精選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蔦屋書店首度插旗新竹的竹北,竹風建設打造竹北首家TSUTAYA BOOKSTORE, ... 竹風建設董事徐子鑑、臺灣蔦屋總經理橋本龍之介,雙方在簽約儀式上 ... ... <看更多>
竹風建設董事長秘書 在 竹風建設- 竹風徐董事長(右2)於新竹訂購取貨中心前合影 的推薦與評價
竹風 徐董事長(右2)於新竹訂購取貨中心前合影,由左至右合影貴賓依序為IKEA台灣總經理艾卓思(AdrianWorth)、行政院招商中心執行長何怡明、IKEA集團董事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