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是一个倡导独立的社会。 于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独立」的人。
无论男女,我们非常独立。 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太愿意被别人麻烦。 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都很独立,就显得比较孤立,和别人没有深度连接,很难发展出深度的关系,我们会显得很孤独,并且伴有安全感的缺失。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有这样的问题。 她找到我,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很爱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却没有办法去依恋对方,显得「客气而疏远」。 男朋友觉得她不信任自己,似乎显得也不够爱自己。 但是,我的来访者却跟我说,事实上,她非常爱自己的男朋友,而自己之所以看起来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因为太「客气」和「独立」而显得好像没那么爱自己男朋友,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一贯都是非常独立的,从来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觉得:任何人都靠不住。
独立不是问题,有的人可能依靠不住也是事实。 可是,这里的问题是:习惯了靠自己,哪怕当自己想去依靠外界时,也很难做到。 处处警惕,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怀疑和不安全感,因此,不敢把自己托付给外界。
这就是依恋障碍。
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人的本性。
如果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人最后是会自然发展出依恋的能力的。
那么,依恋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依恋关系分为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开始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外界。 当带着全能感的婴儿,又深陷其实自己并不能照顾自己、离开母亲甚至都活不下去的矛盾时,母亲的看到、共情和及时回应,就是婴儿的全部。 如果母亲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那么,婴儿就有一种感觉:外界很好,世界很好,我也很好。 这个时候,婴儿随着成长和心理发展,也会自然而然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依恋关系,也就是安全性依恋。 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取决于母亲能做到的程度,孩子的依恋功能的建立就会打一定的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建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或者混乱型依恋。
所以,依恋建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世界是好的。 儿时,我们认为母亲是我们的自体客体。 如果母亲的这一功能承担的足够好,孩子的全能自恋回落后,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体和真实的客体。 并且,收获一个「基本是好的」的外界。
既然,人的心理在各种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是能够自动发展出依恋功能的,那一定说明,依恋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依恋的价值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有安全感。
能够形成依恋的前提,本身就是「世界是好的」。 所以,如果依恋真的发生了,说明我们已经成功构建起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的基本世界观。 这本身就很有价值。 一旦,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也会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活在一种「外界是恶意」的感受中。 这源于从小,她的父母对她的高要求,比如,努力学习。 成绩如果是第二名,父母就会说:之前都是第一名,怎么这次下滑了? 如果是第一名,父母会说:别骄傲啊,一次第一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保持。 就这样,她觉得,外界就是一个对她有很多要求的外界,除非她做到很好,否则,外界就会抛弃她。 工作后,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的工作必须做到很好,否则,领导就会对她不满意。 甚至,交朋友也是要自己先做到「完美」,不能有坏脾气,不能自私,不能任性,否则,也会被朋友抛弃。 这种感受弥漫在她的生命中,让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与这个世界深度连接,也更愿意深度参与。 这会加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那些依恋失败的人,会发展出一种和世界的「隔离感」,所以,很多人经常有一种感觉:世界是世界,我是我,两不相干。
我的一位朋友描述过一次她的一次成都旅行经历。
朋友休假,于是来到了「好吃好玩」的成都。 来成都后,她却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跟成都,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成都很好,好吃,好玩,好逛。 可是,这一切的好,跟自己没关系。 走在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感觉自己像一个幽灵一样,和整个场景,融入不进去。 麻木、游离,没有兴奋,没有开心,甚至,没有感受。 成都是成都,自己是自己。
现在,我们再理解这种感受,就很简单了:虽然成都各种好,但是,她却并不能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各种好」的成都中来。
第三,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从这个世界中寻求支持和资源,而这些,都会滋养我们的生命。
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融入世界的原因。 我们总会有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抗型依恋」的特征。 他们中有的伴有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明明已经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寻求药物治疗,是可以支持到他们的。 这就是典型的:看不到、也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 这类来访身上还有一种特征:当他们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后,他们似乎在心底的某些层次上,渴望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他们却希望咨询师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也就是:他们想走近,但是又不想太主动。
总之,好的依恋的发生,会让我们更有创造性,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依恋障碍会带来孤独
如果形成依恋障碍,就会带来孤独。
与依恋形成的前提——外界是好的——相对,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 因为「外界是坏」的,我们被迫只能依靠自己。 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就会一并被我们收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不仅会感觉这个世界恶意重重,还会感到孤独。
能否依恋外部,也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 「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
这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的「阴影」;我们带着心理的「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确定无疑是坏的。 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
否则,我要如何抵抗这个恶意重重的世界?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而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恶意重重地世界,不值得我去依赖,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黑洞的。
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的多好,世俗上有多成功,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为何有人可以享受孤独?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想摆脱孤独。 其实,这里说的孤独,并不是一回事。 前文所说的所有孤独,说的都是让人想摆脱的那种孤独。
那么,让人想要去享受的那种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那是一种「千帆阅尽人间」的孤独。 只有在你曾经走进过丰沛饱满的关系,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过深刻而广阔的连接,被爱充分滋养过的人,才有能力走进这种孤独。
话说回来,这其实,已经不是孤独,只是形式上看起来孤独而已。 内心,早已是无比的富足。 独自品味,并乐此不疲。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再次走入人群。
如果我们依恋一个人,一旦失去,该怎么办?
有的人担心一旦依恋一个人,那么,如果这个人离去,自己不能承受。
这里,要区分依恋和依赖的区别。
依恋,指的是感情的指向:眷恋、喜爱、想要靠近;而依赖,更多的指向一个人缺乏独立的能力,需要完全依靠别人。
一个健康的依恋关系是,我有独立的能力,但是,我仍然可以放心地去在感情上靠近一个人,并且把自己放心地交出去。
依恋是一种情感的能力。
依恋一个人,以及一段好的依恋关系,确实有可能失去。 可是,哪怕有一天,这份爱会失去,基于这份爱建立起来的笃定、踏实、安全感、勇气,这些心理基础,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会消失。 这些东西,会陪伴我们一生。 在我们每一个困窘、艰难的时刻,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份高质量的关系,虽然关系有可能终结,但是,那份美好的感受,却不会随着关系的终极,或者,关系中某人的离去而离去。
这份美好的感觉,会永存心底。 源源不断地化作光,滋养我们。
被看见的欲望、被满足的需求,最后,都会在我们心中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生的力量。
既然依恋这么好,如何建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最初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与母亲关系的构建形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形成,再次走入依恋关系,就需要我们后天有意识地努力。
首先,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客体。 一个好的客体,就是一个好的「外部世界」的象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并且,在尝试去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避免我们被现实伤害的可能性,增加建立好的依恋关系的概率。
其次,尝试和一个好的客体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 在这里,稳定和持久非常重要。 事实是,无论这个客体有多么地好,我们的关系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结束关系。 持久的关系,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我们是有机会去发展出依恋,而且,是走入现实的依恋。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看到,彼此都不完美,但是,关系仍然稳定,依恋仍然可以发生。
最后,当依恋发生,尝试去标记这些感受。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觉察能力,让我们切实从身、心、头脑的三个层面,都意识到:依恋可以发生,而且,依恋的感觉,是这样的。
建立好的依恋关系,我们就能够从这样的依恋关系中,不断地获取资源和支持,这些东西,会照亮我们的生命,并且,陪伴我们走的更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Justin吴宗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重要信息!重要信息!重要信息!点开这里看! 这首【改变自己】是之前为了参加比赛(大概是今年的6月份左右)而改编的一个版本,短短1天内就完成整个编曲!非常用心的编曲! 很感谢 薄荷绿乐队 的吉他手 肖勇,鼓手 一飞 和 贝司手 吴剑飞 在这么短时间内熬夜陪我录制! 也要特别感谢 陈佳沁 (他其实是摄...
笃定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倡导独立的社会。 于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独立」的人。
无论男女,我们非常独立。 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太愿意被别人麻烦。 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都很独立,就显得比较孤立,和别人没有深度连接,很难发展出深度的关系,我们会显得很孤独,并且伴有安全感的缺失。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有这样的问题。 她找到我,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很爱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却没有办法去依恋对方,显得「客气而疏远」。 男朋友觉得她不信任自己,似乎显得也不够爱自己。 但是,我的来访者却跟我说,事实上,她非常爱自己的男朋友,而自己之所以看起来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因为太「客气」和「独立」而显得好像没那么爱自己男朋友,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一贯都是非常独立的,从来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觉得:任何人都靠不住。
独立不是问题,有的人可能依靠不住也是事实。 可是,这里的问题是:习惯了靠自己,哪怕当自己想去依靠外界时,也很难做到。 处处警惕,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怀疑和不安全感,因此,不敢把自己托付给外界。
这就是依恋障碍。
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人的本性。
如果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人最后是会自然发展出依恋的能力的。
那么,依恋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依恋关系分为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开始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外界。 当带着全能感的婴儿,又深陷其实自己并不能照顾自己、离开母亲甚至都活不下去的矛盾时,母亲的看到、共情和及时回应,就是婴儿的全部。 如果母亲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那么,婴儿就有一种感觉:外界很好,世界很好,我也很好。 这个时候,婴儿随着成长和心理发展,也会自然而然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依恋关系,也就是安全性依恋。 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取决于母亲能做到的程度,孩子的依恋功能的建立就会打一定的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建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或者混乱型依恋。
所以,依恋建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世界是好的。 儿时,我们认为母亲是我们的自体客体。 如果母亲的这一功能承担的足够好,孩子的全能自恋回落后,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体和真实的客体。 并且,收获一个「基本是好的」的外界。
既然,人的心理在各种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是能够自动发展出依恋功能的,那一定说明,依恋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依恋的价值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有安全感。
能够形成依恋的前提,本身就是「世界是好的」。 所以,如果依恋真的发生了,说明我们已经成功构建起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的基本世界观。 这本身就很有价值。 一旦,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也会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活在一种「外界是恶意」的感受中。 这源于从小,她的父母对她的高要求,比如,努力学习。 成绩如果是第二名,父母就会说:之前都是第一名,怎么这次下滑了? 如果是第一名,父母会说:别骄傲啊,一次第一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保持。 就这样,她觉得,外界就是一个对她有很多要求的外界,除非她做到很好,否则,外界就会抛弃她。 工作后,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的工作必须做到很好,否则,领导就会对她不满意。 甚至,交朋友也是要自己先做到「完美」,不能有坏脾气,不能自私,不能任性,否则,也会被朋友抛弃。 这种感受弥漫在她的生命中,让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与这个世界深度连接,也更愿意深度参与。 这会加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那些依恋失败的人,会发展出一种和世界的「隔离感」,所以,很多人经常有一种感觉:世界是世界,我是我,两不相干。
我的一位朋友描述过一次她的一次成都旅行经历。
朋友休假,于是来到了「好吃好玩」的成都。 来成都后,她却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跟成都,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成都很好,好吃,好玩,好逛。 可是,这一切的好,跟自己没关系。 走在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感觉自己像一个幽灵一样,和整个场景,融入不进去。 麻木、游离,没有兴奋,没有开心,甚至,没有感受。 成都是成都,自己是自己。
现在,我们再理解这种感受,就很简单了:虽然成都各种好,但是,她却并不能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各种好」的成都中来。
第三,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从这个世界中寻求支持和资源,而这些,都会滋养我们的生命。
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融入世界的原因。 我们总会有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抗型依恋」的特征。 他们中有的伴有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明明已经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寻求药物治疗,是可以支持到他们的。 这就是典型的:看不到、也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 这类来访身上还有一种特征:当他们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后,他们似乎在心底的某些层次上,渴望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他们却希望咨询师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也就是:他们想走近,但是又不想太主动。
总之,好的依恋的发生,会让我们更有创造性,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依恋障碍会带来孤独
如果形成依恋障碍,就会带来孤独。
与依恋形成的前提——外界是好的——相对,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 因为「外界是坏」的,我们被迫只能依靠自己。 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就会一并被我们收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不仅会感觉这个世界恶意重重,还会感到孤独。
能否依恋外部,也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 「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
这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的「阴影」;我们带着心理的「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确定无疑是坏的。 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
否则,我要如何抵抗这个恶意重重的世界?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而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恶意重重地世界,不值得我去依赖,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黑洞的。
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的多好,世俗上有多成功,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为何有人可以享受孤独?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想摆脱孤独。 其实,这里说的孤独,并不是一回事。 前文所说的所有孤独,说的都是让人想摆脱的那种孤独。
那么,让人想要去享受的那种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那是一种「千帆阅尽人间」的孤独。 只有在你曾经走进过丰沛饱满的关系,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过深刻而广阔的连接,被爱充分滋养过的人,才有能力走进这种孤独。
话说回来,这其实,已经不是孤独,只是形式上看起来孤独而已。 内心,早已是无比的富足。 独自品味,并乐此不疲。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再次走入人群。
如果我们依恋一个人,一旦失去,该怎么办?
有的人担心一旦依恋一个人,那么,如果这个人离去,自己不能承受。
这里,要区分依恋和依赖的区别。
依恋,指的是感情的指向:眷恋、喜爱、想要靠近;而依赖,更多的指向一个人缺乏独立的能力,需要完全依靠别人。
一个健康的依恋关系是,我有独立的能力,但是,我仍然可以放心地去在感情上靠近一个人,并且把自己放心地交出去。
依恋是一种情感的能力。
依恋一个人,以及一段好的依恋关系,确实有可能失去。 可是,哪怕有一天,这份爱会失去,基于这份爱建立起来的笃定、踏实、安全感、勇气,这些心理基础,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会消失。 这些东西,会陪伴我们一生。 在我们每一个困窘、艰难的时刻,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份高质量的关系,虽然关系有可能终结,但是,那份美好的感受,却不会随着关系的终极,或者,关系中某人的离去而离去。
这份美好的感觉,会永存心底。 源源不断地化作光,滋养我们。
被看见的欲望、被满足的需求,最后,都会在我们心中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生的力量。
既然依恋这么好,如何建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最初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与母亲关系的构建形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形成,再次走入依恋关系,就需要我们后天有意识地努力。
首先,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客体。 一个好的客体,就是一个好的「外部世界」的象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并且,在尝试去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避免我们被现实伤害的可能性,增加建立好的依恋关系的概率。
其次,尝试和一个好的客体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 在这里,稳定和持久非常重要。 事实是,无论这个客体有多么地好,我们的关系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结束关系。 持久的关系,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我们是有机会去发展出依恋,而且,是走入现实的依恋。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看到,彼此都不完美,但是,关系仍然稳定,依恋仍然可以发生。
最后,当依恋发生,尝试去标记这些感受。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觉察能力,让我们切实从身、心、头脑的三个层面,都意识到:依恋可以发生,而且,依恋的感觉,是这样的。
建立好的依恋关系,我们就能够从这样的依恋关系中,不断地获取资源和支持,这些东西,会照亮我们的生命,并且,陪伴我们走的更远。
笃定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想李小美一定不会再对着妈妈季佩珍大喊大叫,再也不会一个人跑去北京。
我们以一声妈妈为理由,向她无尽的索取;她以一句妈妈为理由,向我们无尽的付出。
是不是全天下的孩子都喜欢赖床,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是不是全天下的孩子在某一个阶段,在外人面前都不再喜欢牵着妈妈的手?
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掐掉过妈妈的电话,都已读未回过?
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和妈妈拌嘴? 妈妈越不让干的事就偏要干?
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肆无忌惮的去和妈妈争吵过,然后掉头就走?
李小美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赖床、争吵、逃避,肆无忌惮的伤害,只是因为潜意识里清楚的知道,妈妈永远会无条件的包容我们。
我们一直在和她说再见,但她却用了一生来和我们说慢点。
「早点睡,别老熬夜,早睡早起身体好」
「不要一天到晚对着电脑、手机,多出去晒晒太阳,对身体好」
「一定要吃早饭知道吗? 再急也要吃,不能不吃知道吗」
「如果有时间自己做一点吃的,不要老吃外卖知道吗? 外卖的油不好,不健康」
「不要一直对着空调吹,老了会痛风,对,把肩膀,小腿盖盖起来」
「在外面还好吗? 工作累不累? 什么时候回来啊? 有没有受委屈? 不行咱就回来吧! 钱多钱少没关系,你好好的才最重要」
季佩珍把一个母亲的唠唠叨叨演绎的淋漓尽致。 它是唠叨吗? 它不是,它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最真挚的爱。
任何一个孩子不管她(他)是好是坏,永远都是,妈妈的软肋。
媽媽等不了了!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而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别离。
当季佩珍含着泪微笑的说出「妈妈等不了了」那句话的时候,屏幕前的我瞬间就破防了。
父母是最狠心的! 他们用尽全力、竭尽所能的把我们抚养长大,让我们飞的更高更远,却也是最怕我们摔倒摔疼的那一个。
当有一天,我们终于羽翼渐丰、远飞他乡,才发现,原来心肝五脏早已经全攥在了他们的手上。
也许最终我们都会变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可是,衣锦还乡的时候,他们,可能、也许、已经等不了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我们对父母最大的误会,是以为他们会永远的陪在身边。
李小美肯定没有想过有一天,那个一天天「唠叨」她,逼着她这样那样的妈妈,那个浑身充满了劲的妈妈,会突然就倒下了。
「再也没有人疼我了」
「我害怕」
「我以后要怎么办」
这个时候小美的天一定塌了吧。
很多时候,父母传达的爱都需要经历时间的验证。
也许在当下你很难理解,甚至笃定他们就是错的,你会抗拒、会不屑一顾。 但时间一定可以给你答案,就像片中的气象气球,总有一天将要由你放飞。
子欲養而親不待。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人生最大的幸福应该是和父母相伴到老,陪父母安度晚年。
而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电影中,李小美懂了的时候已经彻底失去了,已经晚了,这成了她此生最大的遗憾。
有人拍「季佩珍」,有人拍「李焕英」,有人拍「丁碧云」。 「妈妈」两个字,让多少女性为了家庭,为了儿女,忽视了自己的需求,一味的付出,一味的牺牲;而很多时候她们并不被理解、认同,可即使这样,她们仍在默默付出,也许这就是母爱吧! 这世上最伟大的爱!
很多人常常在同龄人埋怨他们母亲的时候保持沉默,因为或许他也曾埋怨过。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有人几度哽咽,也终于明白,曾经和李小美是何其的相似。 叛逆、别扭、不懂、不珍惜;可我又比她幸运! 她醒悟的太迟了,终究成了此生最大的痛最大的遗憾!
电影中季佩珍对李小美说过的一句话让人感触颇深,「不要把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 她告诉她,要为自己而活!
也许季佩珍也是有遗憾的吧? 三十多年的好妻子、好儿媳、好母亲,却被丈夫忽视,女儿埋怨。 虽然最后获得了大家的关爱和体谅,但是回望这一生,终究是报憾! 所以才让女儿千万不要再步自己的后尘吧。
希望时间可以走的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我们爱且爱着我们的人陪我们久一点再久一点;也希望天下再无癌,所有的家庭都可以完完整整。
笃定 在 Justin吴宗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重要信息!重要信息!重要信息!点开这里看!
这首【改变自己】是之前为了参加比赛(大概是今年的6月份左右)而改编的一个版本,短短1天内就完成整个编曲!非常用心的编曲!
很感谢 薄荷绿乐队 的吉他手 肖勇,鼓手 一飞 和 贝司手 吴剑飞 在这么短时间内熬夜陪我录制!
也要特别感谢 陈佳沁 (他其实是摄影师) 帮我填Rap词,因为我写词不太好,所以找他帮我填词,真的非常非常感谢!
Rap主要写的是我在音乐路上经历的事情,虽然常常受到嘲讽批评,面对恶毒的攻击,黑幕等等 我还是坚持不放弃,努力做音乐!
虽然拍摄不是最专业的,但是都是很用心的在做的!希望你们会喜欢!
若有任何工作/广告拍摄/短视频拍摄 邀约
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谢谢!
Justin 吳宗翰:
Facebook Page (面子书专页) : https://www.facebook.com/Justin940407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JustinKuzco
Meipai (美拍) : https://www.meipai.com/user/JustinKuzco
Weibo (微博) : https://www.weibo.com/JustinNg94
Youtube Channel Link : https://www.youtube.com/JustinNg94
抖音 ID:4632641
林小可
Meipai (美拍) : https://www.meipai.com/user/林小可林小可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inxiaoke9947
Weibo (微博) : https://www.weibo.com/林小可林小可
抖音 ID:4614352
John Ong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rollfacegu...
【改变自己】改编 - Justin吴宗翰
编曲:Justin吴宗翰
电吉他:肖勇
鼓手:一飞
贝司:吴剑飞
Rap作曲:Justin吴宗翰
Rap填词:陈佳沁
演唱:Justin吴宗翰 林小可
拍摄:Justin吴宗翰 林小可 John Ong
剪辑:Justin吴宗翰
男:很久没 听见那
又新鲜 又熟悉
女:的声音 请准备
(合) 改变自己
女:今早起床了 看镜子里的我
忽然发现我发型 睡的有点KUSO
一点点改变 有很大的差别
你我的力量 也能改变世界
男:最近比较烦 最近情绪很Down
每天看新闻 都会很想大声尖叫
但脏话没用 大家只会嫌凶
我改变自己 发现大有不同
(合)新一代的朋友 我们好好的加油
大家一起大声的说 NA NA NA NA NA
(合)我可以改变世界 改变自己
改变隔膜 改变小气
要一直 努力 努力
永不放弃
才可以改变世界
COME ON 改变自己
【RAP】
Listen up boys and girls
改变自己 要多努力
排除了运气 内心的笃定
我不信命 继续保持前行
他们说 音乐这条路 从来不属于我
习惯 经历 世俗冷漠 让我无处可躲
如今的梦想 就是剩下我和我的音符
挑战自己 英雄不论出处
那些黑幕 只会让我 更加强大
面对套路 嘲讽 而我从不害怕
保持初心 我们 不被击垮
不辜负 自己和 亲人的 牵挂
我的航班 ei 已经起飞ei
越过了高山 向远方的美
从不后悔 ei 我不会累ei
穿过了荆棘 我勇敢去追~
(合)我可以改变世界 改变自己
改变隔膜 改变小气
要一直 努力 努力
永不放弃
才可以改变世界
COME ON 改变自己
LA LA LA LA LA
COME ON 改变自己
COME ON 改变自己
COME ON 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