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自閉症是天生的嗎?而我們身邊又有多少這樣的孩子呢?這幾年在許多社會事件報導中,常見自閉症與案件的關鍵字連結,有時候傳播媒體中的自閉症樣貌,未必是真實的,我們不應該輕易推論或標籤化這些行為。
近年來自閉症有機會透過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媒體版面中,傳播媒體如何塑造自閉症的形象,大大影響了自閉症的社會印象。在許多社會事件報導中,也有機會看見自閉症與殺人犯、死刑犯、變態等社會新聞連結,最讓人擔心的,是過度簡化的資訊使得社會大眾對自閉症產生偏差的刻板印象。
■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自閉症只是一個人的部分特質,自閉症並不等於偏差或犯罪。即使自閉症是天生的,但後天環境的教養與支持仍然是他們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看到媒體報導中出現自閉症時,請不要驟下判斷,避免直接將犯罪、殺人和自閉症劃上等號。
日前臺北一名媽媽推著雙人嬰兒車搭捷運,卻遭某名男子毆打她的二歲兒子,她見狀大喊「你打他幹嘛啦!」並回打那名男子頭部。這起事件引起社會重視,由於那名男子患有自閉症,因此網路上出現一些貶抑自閉症的言詞,標籤化自閉症孩子,甚至有人羞辱自閉症孩子。
在這起捷運毆打兒童事件後,有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淚訴另一個有自閉症孩子的朋友竟被親戚諷刺說:「你家自閉症小孩要管好,最好出門都不要放他單獨一個人,免得哪天無法控制情緒,跟新聞中那個捷運打人的一樣,聽說他跟你兒子一樣是神經病,其實政府應該設一個院所,把你兒子那種病的都關起來治療,好了才能放出去,不然放出來到處跑,哪天又無法控制情緒打死人,家裡可丟不起那個臉。」這番說法讓自閉症孩子的媽媽心碎,也讓發文的媽媽想怒吼:「誰希望自己小孩是自閉症?他們不是神經病,他們是中樞神經受損。」[1]
■「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也稱為「泛自閉症障礙」,主因是因為症狀多元,不同的病人症狀也會有所差距,因「自閉症」有汙名化之慮,所以醫界目前更常使用「泛自閉症障礙」一詞。自閉症是一種腦部功能異常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大部分在幼兒時期就會出現症狀,有些人會將自閉症稱為「星星的孩子」,不論是溝通方式,或是某些重複、固執的行為,跟一般人不太一樣。
自閉症孩童通常會有幾個特點,像是與他人相處困難、難以理解社交暗示(臉部表情、講話語調、身體動作等),甚至常常情緒不佳、無法自己照顧自己。自閉症孩童的治療需要依賴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幫助他們正常發展、並調整不適當的行為,且協助孩童發展個人的興趣。早期發現、治療、復健以及跟教育體系密切合作,才能幫助孩子得到最大改善[2]。
■自閉症種類
►「廣泛性自閉症」
自閉症大部分在幼童階段開始,目前發現自閉症的幼童智商會略低於整體平均,自閉症又能分成「高功能型」以及「低功能型」,「低功能型」在接收以及表達語言上較差,甚至沒有口語表達能力,「高功能型」則相反。
►「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的人語言發展大多是正常的,主要的障礙是在動作技能以及肌肉發展上,部分亞斯伯格的人在智商上甚至高於正常人。
►「廣泛性發展障礙」
這類型的人主要是在社交溝通、互動、重覆行為等各方面中缺少幾項顯著障礙,以致於不完全符合自閉症的診斷,又稱為非典型自閉症,某些高功能自閉症孩童能透過學習以及復健可以改善症狀,甚至使症狀消失,也算是廣泛性發展障礙的一種。[3]
■「另類星兒」:亞斯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醫師為維也納的小兒科醫師,但他終生的研究興趣為藉由觀察來了解生命中隱含的定律。因為他對孩童的情緒發展的興趣及仔細觀察的成果,自1944年以來即逐漸報導一些與自閉症類似(具有社交技巧及溝通障礙)又相異(不同的人格特質及較優的認知能力)的亞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醫師在1944年首次報告四位具有社交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deficit)困難的男孩,並稱之為自閉性精神病態 (autistic psychopathy)。亞斯伯格醫師在這一方面的觀點,與首位報告自閉症的Kanner醫師一樣,採用了Bleuler大師"autism"的來強調這些個案的強烈自我中心 (egocentrism)及關閉與外界的一切溝通的特質。
雖然亞斯伯格醫師在50年前即提出亞斯伯格症候群,然而一直到1994年,第四版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IV及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承認亞斯伯格症候群後,相關的研究才逐漸增加[4]。
■亞斯格症候群
臺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在五十三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童年時期的他和同學無法相處,也常因聽不懂老師的指令而不快樂,喜歡畫畫的他,於是將畫畫當作人生的出口。在他五十多歲確診後,他開始對於過去種種釋懷,原諒自己和他人不同。
日本歌手米津玄師特殊的名字也讓他在求學時期遭同儕欺負。後來他二十歲時,被醫生診斷出患有高功能自閉症,是一種智商中等或較高,自閉傾向不明顯,但是語言表達、人際互動能力有障礙的自閉症。米津玄師也曾在訪談中說,「在此之前,只覺得自己是個來路不明的怪物,被鄭重告知病名後,便坦然接受了。」
而臺北市長柯文哲和太太也多次在公開場合指出,柯文哲罹患自閉症(亞斯伯格症),以致他在公開場合有不得體的發言與行為表現[5]。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妻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陳佩琪回憶起,兒子小學數學考試的題目是:「媽媽走路送小明上學,請問媽媽走了幾公里?」正確答案是:家裡到學校的距離乘以2,因為媽媽必須來回。結果我兒子卡住了,因為他想到,我媽媽要去上班,她沒有回家(亞斯伯格的人無法理解抽象概念的描述)。
陳佩琪,講到家裡兩個大小亞斯,信手拈來都是笑話,但幽默背後,不敢想像裡頭堆疊了多少挫敗、孤獨、壓力、擔憂。
柯文哲在一封寫給兒子的信也提到,「如果有什麼要告訴你的,只有告訴你要謝謝媽媽。雖然我是你成長過程中缺席的父親,還好你媽媽的加倍付出而彌補過去了,真險!」這是一個難以傳達情感的亞斯父親的浪漫,像盞溫暖的燭火,在暗夜裡閃閃發光。[6]
■「擁抱多元,尊重差異」:醫嘆:社會污名害了孩子!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黃玉書不捨的表示,台灣社會對自閉症仍有污名化,事實上,自閉症最大特徵就是「自己躲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愛跟人互動,很自我、很乖,呼籲不要二度傷害他們。
根據統計,國內自閉症患者中,約有70%屬於智商較差的中、重度患者,黃玉書指出,不少孩子都是經過復健、訓練,克服重重困難,才可能獨自出門、搭車,真有困難,也會主動向旁人求救,民眾遇到時,應該親切伸出援手,拉他一把而非恐懼他。
另有2成左右的患者,屬於智商很高、甚至在某些領域有特殊專才的輕度高功能自閉症,外表完全與常人無異,這些高功能自閉症患者,不乏醫師、科學家等高成就者,在國內還有不少擔任電腦工程師,只喜歡跟電腦互動。
自閉症的孩子,絕對不會主動傷人!黃玉書說,跟任何人都一樣,除非他們遭受外界攻擊,否則自閉症孩子很安全、很乖,不會攻擊人[7]。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 親子天下 )「管好你家自閉兒,別放出來亂打人?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619
∎[2] 康健雜誌-康健知識庫【自閉症】: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y/367.html#data-2-collapse
∎[3] ( 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 )「自閉症分類」:http://www.tpaa.org.tw/OnePage.aspx?tid=136
∎[4] (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另類星兒----- 亞斯伯格症候群(兒童心智科 張學岑醫師)」: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c3360/E_CHL(ASPER).htm
∎[5] (親子天下)「管好你家自閉兒,別放出來亂打人?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619
∎[6] ( 康健雜誌 )「陳佩琪談家中大小亞斯伯格:柯文哲這樣安慰我」: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68312
∎[7] ( Anue鉅亨網財經新聞)「自閉兒被當狂魔 醫嘆:社會污名害了孩子!」:https://news.cnyes.com/news/id/1075280
➤➤照片
∎「從雨人到柯P─家中寶貝是「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患者嗎?」:https://www.grandmasbear.com.tw/2017/12/28/grandmasbear-and-grace-column-3/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精神疾病汙名化 #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 #泛自閉症障礙 #廣泛性自閉症 #亞斯伯格症 #廣泛性發展障礙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符玉盞會死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盡量一天推一部電影,今天輪到有收在書裡,同時也是百提不厭、屢屢美到嘆息的愛片 ——《#異星入境》。
⠀⠀⠀⠀⠀
⠀⠀⠀⠀⠀
其有科幻電影的骨幹,以及文藝片的靈魂。望穿悲歡離合為生命的一部分,誰也無力改變命運帶來的種種,你只能聆聽故事,扮演好故事中的人。無論幸福或不幸,我們必須自己體會與面對,這就是原著作家姜峯楠緊扣的核心:自由意志。那些關於生命的奧秘,關於未來的命運,關於存在的意義,人們持續透過藝術在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中,尋找永恆之靜謐與內心之寧遠,唯有嘗試親身走過,方能領悟一切。
⠀⠀⠀⠀⠀
別的科幻作家號盡心神在創造未來世界的樣貌、刻畫未知時空的輪廓,唯獨姜峯楠,像黑夜裡的一盞燈塔,「科學不光是為了要尋求真理,科學也必須尋求人類生存的意義。」而他親筆銘刻下的,亦徹底體現人性面對科技的細膩心態,與重來千萬次也無法改變的未來命運,最終回歸至「人」本身,體現最平凡而動人的真理。
⠀⠀⠀⠀⠀
「我以前以為這是妳故事的開始。記憶是種奇怪的東西,運作的方式跟我想像的不一樣,我們被時間規則緊緊地束縛著,而這就是結束,但現在我不確定我相信開始和結束。有些日子,述說了超乎生命想像的故事,像是他們到達的那天。」
⠀⠀⠀⠀⠀
影像故事始於她的獨白,也終於她的獨白。記憶多少是朦朧不清的虛無縹緲,像一種身體騰空詩意。我們跟隨她睜著眼走入《異星入境》這樣虛幻而真實的故事。在看似一如往常的某個日子裡,毫無預警,十二個未知的龐然巨物降臨在世界的各處,從裡到外無一不是來自於外星的物質與生命體,沒有共通語言,也沒能夠交流的方式,更無從得知這些不速之客的意圖與目的。政府與軍方束手無策的同時,請到科學專家伊恩與語言學家露薏絲深入研究,設法合力解決人類前所未有的難題。
⠀⠀⠀⠀⠀
語言代表了一整個族群的輪廓與地圖,那水墨畫般的符號,彷彿水彩或墨汁滴入水中的瞬間,擴散,延伸,接著淡去,將薄霧瀰漫的空間染上些許意識。她小心翼翼建立連結,如臨深淵謹慎試探,傾注全力解讀此生認知之外的陌生抽象圖文。但最奇異的是,當她漸漸從毫無頭緒到撥雲見日,終於抓住一絲未知生物的思考模式時,自身波瀾不驚的平靜生活也開始頻頻浮現幻覺;似記憶,有時近在咫尺,似未來,有時遠在天涯。
⠀⠀⠀⠀⠀
類雙主線的故事漸漸合而為一,一端是研究七足類文字的過程,與我們認知中所有語言背道而馳,一個圖形就代表整句完整話語。換言之,敘述一件事情時,就已經知道了始末和因果。在他們的世界裡,時間並非線性存在,因此,露薏絲逐步理解他們的語言以及思緒運作時,也慢慢看清楚自己人生的方向與結局,無論是好是壞,是喜是悲。命運另一端,緊牽的則是與女兒的未來回憶,原來是未來,也是記憶,飄忽穿插當下和未知,唯美呼應似夢似真的撲朔迷離,直至盡頭才撥雲見日,溫柔的衝擊帶來的是更巨大的震撼。
⠀⠀⠀⠀⠀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自己一生的終點,而我也選擇了這樣的人生道路。然而,我會走向最美好的人生,還是最痛苦的人生?我的人生會是極大值,還是極小值?」
⠀⠀⠀⠀⠀
定義人生的不再是起始與結局,而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像一部早早演完的電影,一本預先寫好的小說,一輛跨越終點的列車,一趟已經抵達目的地的旅程,中間無數日子的點點繁星、片片風景,才是無法從旁知曉的感受。過去、現在與未來在時間中形成某個瞬間,下一秒就會灰飛煙滅,每個同時存在的瞬間密密麻麻交織成我們一生的星空。
⠀⠀⠀⠀⠀
在經歷這些時刻的當下,千百種矛盾複雜的情感也僅僅糾纏在一起,從 Amy Adams 盈盈湧動的水藍色瞳孔傾瀉而出,深沈的幸福流淌自身沉的悲傷,溫暖的擁抱蔓延自溫暖的痛楚。死亡是必然的,哭泣是必然的,分離是必然的,我們可以選擇走上另一條路,看不見她的笑容就不會落下失去她的淚水,但天涯海角也難以逃避的,依舊是換了時空仍不會改變的自我。
⠀⠀⠀⠀⠀
已身在平凡之中的真相,勝過無數恢宏壯麗的假象。說故事的人給予這個問題正面答案,自由意志存在於我們選擇的心境,人類的力量極其渺小,束手無策任由所愛之人遁入長夜;人類的力量也並不渺小,智者造橋,愚者築牆,懂得分享便可能拯救世界。時間與命運像是宇宙的運行一樣無法抗拒,但接受宿命並不意味著消極悲觀。女兒的人生如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短暫卻燦爛,但所有即將因女兒降臨人世所帶來的美好,所有即將因晉升母親而擁有的喜悅,難道會因必然的香消玉殞而全部抹煞嗎?
⠀⠀⠀⠀⠀
我想,人們都有透過語言所可以解釋的,也有透過語言所不能解釋的,例如孤獨,例如宿命。
⠀⠀⠀⠀⠀
Denis Villeneuve 用畫面具象了小說美得令人嘆息的收尾,「To make love, to make you」。露薏絲以極其優雅的姿態,從容接納落在生命裡的道道陽光和滴滴雨水。縱使人世間所有的生都因死而出現、相聚都為離散而發生,就算望見結局也無法扭轉任何事實,那我們是否也應張開雙臂擁抱屬於自己的悲歡離合ㄝ為所愛之人勇於體會箇中滋味,品嚐內心的情感激盪與變化,那往往比絕對的理智更能打動人心。
⠀⠀⠀⠀⠀
⠀⠀⠀⠀⠀
「儘管已經知道人生旅程的終點與方向,我依然會去擁抱它,並欣然接受生命裡的每個時刻。」
符玉盞會死 在 蔡小雀宅妖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照照滿臉莫名其妙,不過老闆陰陽怪氣也不是一天兩天、一次兩次了,她見怪不怪地跟在後頭走進了那處臨時被當作驗屍房的陰冷偏房。
慶元大長公主就是威風,家中帳房死了,屍體還能不往刑部、京兆府或金吾衛衙送,而是留在府中等著人來『給交代』。
嘖嘖嘖,為什麼她就沒有穿越成公主呢?
照照胡思亂想,直到看見那高壯卻膚色呈現詭異紅潤的屍體時,心下驀然一突──
「死者通身上下沒有任何傷痕,而耳廓、耳垂多呈櫻紅色,顏面及嘴唇有紫紺……」李衡眸光銳利,微微沉吟。「四肢沒有死後移屍他處的痕跡,初步可排除吸入炭息而亡,故當是死於毒物。」
魏駙馬方才已被長公主的人請回了主院,不願他看見骯髒陰晦之物,就是怕驚著了他。
慶元大長公主將魏駙馬捧在手掌心,唯恐愛不夠,二十多年來,長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倆更是夫妻恩愛、鶼鰈情深,是世人眼中金枝玉葉和清貴世族聯姻中最為成功的第一典範。
因此此刻和李衡、曹照照同在偏房內驗屍的,只有一名高大精悍中年人,正是金吾衛大將軍裴偃。
裴偃大將軍,也是聖人甚為倚重的大將,抑是魏駙馬多年知交摯友。
這也就是死了個長公主府中的帳房,裴大將軍還會親自來管這件事兒的主要原因。
「是,某起初亦是這般推斷。」裴偃威嚴地道:「可金吾衛衙的仵作解剖失屍首,查死者腹中食物無異狀,喉頭也無毒物腐蝕痕跡,況死者面部沒有絲毫毒發時扭曲猙獰之色,這點又恰恰與中毒身亡者不符。」
李衡若有所思。「大將軍可聽過底野伽此藥?」
裴大將軍蹙眉,遲疑問。「依稀曾聽過,彷彿是從西戎傳入?」
「大將軍好見識,」他頷首,淡淡道:「此方有一味主藥為米囊花,江南有幾處富商之家盛行種植此花作觀賞之用,此花凡四瓣,大如盞,色澤嬌豔,華美銷魂……可此花結青苞時,收其津液,陰乾用之,可藥人亦可殺人。」
裴大將軍一震。
照照則是越聽越耳熟……米囊花?好像在哪本古代言情小說看見過這個名詞……等等,不就是罌粟的古稱嗎?
她難掩敬佩地偷瞄李衡──好傢伙,連毒物學都知道?
「只米囊花中毒,於飄飄欲仙中斷息,面色微笑如登極樂,卻不會有面呈櫻紅唇出紫紺之狀。」李衡一嘆。
照照在一旁低頭苦思,她急診室護士出身,自然也見多了吞安眠藥、老鼠藥、或燒炭自殺的急救患者,對於這方面的醫學常識和理論並不陌生。
死者看起來明顯是氰化物中毒死亡。
可唐朝現今的提煉技術,能提煉出這麼精純致命量大的氰化物嗎?
但死者又不是單純的服入氰化物身亡,因為氰化物中毒時,死者會異常痛苦,往往面部猙獰,可這吳姓帳房卻面容安詳,只露出駭人微笑,周身膚色呈詭麗的紅潤粉緋。
氫氰酸是一種被精粹過的氰化物,這種物質在常溫下也會揮發,經過汽化的毒物發作時間非常短,導致受害者還未做過相應的肌肉反應,就驚厥昏迷,五分鐘內身亡。
「發現這名死者的是誰?」照照突然開口。
「是一名更夫。」裴大將軍倒沒有因為自己位高權重,就沒將一名小小的九品小吏的發問當一回事。
尤其這位曹司直,也算是教人『久仰』了……
「更夫有沒有兩眼紅腫,不斷流淚的跡象?」她追問。
裴大將軍聞言一凜,眼神凝重起來,沉聲道:「是,且不只是更夫,便是幾名處理死者的金吾衛也有相同症候,金吾衛府醫診過,說他們似是中了毒,可此毒為何,卻分辨不出。」
「那就是了,死者是死於氫氰酸中毒,所以兇手極有可能有煉金或醫藥提煉方面的技術。」她深吸了一口氣。
裴大將軍和李衡不約而同緊盯著她,目光炯炯──
「何謂氫氰酸?氰化物?」
她一窒,只得小心翼翼解釋。「礦石或許多植物,比如苦杏……都可提煉出氰化物,但提煉手法極為複雜,甚為難提純成功。」
「那曹司直又是從何得知?」裴大將軍目光一閃。
她就知道……
「裴大將軍也不用懷疑下官了,若兇手當真是我,又何必坦然相告其中玄機?」照照一攤手,頗無奈。「況且下官沒有殺人動機、也有不在場證明,您把時間浪費在我身上,太可惜了。」
裴大將軍還沒見過講話這般大膽直白的小娘子,不過看著她身後眉色舒展嘴角噙笑的李衡……
也罷,總算知道是給誰慣出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