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團 🔥#小朋友最愛的巧虎大神來了🔥 #留言處有驚喜活動
幼教界超強教材【和巧虎一起說英語】【注音拼音】【九九乘法套組】
🛒手刀下單: https://reurl.cc/0j7rRx
這次難得能集合巧連智各年齡層套組一起開團,包含適合1歲以上寶寶的English Together和巧虎一起說英語套組、適合學齡前幼兒的注音拼音學習套組、還有準小學新鮮人的九九乘法偵探套組,針對年齡設計的有趣遊戲書和IC教具,能讓孩子輕鬆在遊戲中學習,接軌更輕鬆。跟團下單任一套組即贈送兩項團購禮與特別加碼,記得要把這篇文看完唷!
❤️🧡💛💚💙
1⃣ English Together #和巧虎一起說英語套組 (1Y+)
開箱文👉https://0rz.tw/muEbB
✅IC教具 - 我的CD播放器: 可播放4張迷你CD(17首英文歌)+4款果凍(12句語音)
✅IC教具 - 巧虎英語學習偶: 會說話唱歌,18首英文歌+搭配水果片有語音互動
✅IC教具 - 英語互動學習機: 平板面可按單字和聽歌玩遊戲,交通面可玩拼圖和節奏遊戲
✅硬頁繪本遊戲書 * 6
◆ The Jelly 4 Concert Tour: 可愛的果凍四兄妹去旅遊,遇到可怕烏鴉與友善山羊的趣事
◆ Speedy Delivery!: 貨運火車載巧虎去送水果,在歡樂氣氛中認識水果名稱
◆ Peek-a-Boo!: 跟寶寶和玩具玩他們最愛的躲貓貓遊戲
◆ Ears, Mouth, Nose and Eyes:透過老鼠採橡實故事認識臉上器官,還有鏡子可照自己
◆ A Colorful World: 黑白世界的熊貓出發去尋找各種顏色,讓世界變彩色
◆ Word Book: 藉由巧虎一家出門玩的過程,可以認識許多常見名詞的認知手冊
✅DVD*3與教材使用手冊
適合一歲以上寶寶入門,即使是對英語0基礎的嬰幼兒👶,也能透過一系列有趣又多樣化的IC教具與硬頁互動遊戲書,輕鬆入門開口說英語、唱童謠🎵,同時也能在繪本中學到許多知識呢! 書本很貼心的附有QR code,讓陪讀更容易,也不怕發音不標準了。
2y2m的團團從完全沒接觸過英語,玩了英語套組的繪本和教具一個多月後,對於生活常見的詞彙像是蘋果、香蕉、無尾熊等都能自然地說出這是Apple、Banana、Koala,也很喜歡聽英文歌謠並跟著唱,潛移默化中就培養了對英語的興趣,我覺得真的是一套非常適合寶寶入門英語的教材唷!
❤️🧡💛💚💙
2⃣ #巧虎注音拼音學習套組 (3Y+)
開箱文👉https://0rz.tw/3t6cN
✅IC教具 - 巧虎學習電紙板: 8張注音描寫卡,可練習37個注音,彩色筆觸可一鍵清除
✅IC教具 - 注音互動學習機: 超強綜合學習機,有多種學習與考驗模式,可搭配4張圖卡玩8種遊戲,還有注音符號歌與聲調符號歌。
✅尋找注音小精靈: 趣味互動遊戲認識ㄅㄆㄇ字形,按照正確筆順習寫。
✅注音念謠動物園: 以押韻且琅琅上口的念謠,熟悉注音與聲韻。
✅注音魔法森林大探險: 透過巧虎探險故事,從注音相似字形辨識、聲調符號到拼音、結合韻、三拼的全面學習。
✅巧虎注音學習DVD: 運用有趣的遊樂園動畫學習認識注音、拼音練習
適合學齡前幼兒從0基礎開始,循序漸進的完整學習,認識注音符號的字形字音 → 五種聲調 → 二拼音 → 三拼音 → 到學會閱讀有注音的書本~是一套入門學ㄅㄆㄇ的大幫手!
3歲半的球寶從0基礎開始,學了一個月後,已認得大部分的注音符號,學了三個多月後,已經學會了聲調與拼音,可以開始念繪本的大字注音了👍小咪媽咪教起來覺得看的到效果、很有成就感呢!
❤️🧡💛💚💙❤️🧡💛💚💙
3⃣ #巧虎九九乘法偵探套組 (5Y+)
開箱文👉https://0rz.tw/GRk31
✅IC教具-數學偵探解碼筆: 雙面設計,有數學偵探和解密鏡功能
✅IC教具-九九乘法機: 4種模式(練習/挑戰/歌曲/遊戲),每項還有多種玩法
✅尋找紅色假面: 搭配偵探&解密模式,學習倍數到簡單乘法,認識讀時鐘
✅九九童話迷宮王國: 搭配學習&解密模式,熟練九九乘法、時鐘與空間邏輯
✅九九乘法遊戲本: 有21回練習,加強九九乘法、乘數與背乘數的觀念。
✅九九乘法DVD: 一起唱有趣的九九乘法歌、打敗數學魔王吧!
這套適合知道加法概念的5~8歲孩童,從理解倍數概念 → 知道被乘數和乘數的意思 → 熟背九九乘法 → 乘法應用與乘數填空,從頭到尾完整學會九九乘法,並接軌除法概念。
套組中還有超強大的IC教具 - 乘法機📱,將乘法化為有趣的電動遊戲,融合了基礎練習、歌曲、小遊戲與挑戰魔王等多重模式,玩的過程就是在反覆練習,對小小咪非常有效,每天都要玩個15分鐘,默默地將九九乘法越練越進步了。
❤️🧡💛💚💙
■ 團購連結: https://reurl.cc/0j7rRx
■ 團購日期: 8/27 ~ 9/2 23:59準時關單
■ 獨家跟團禮:
【英語套組】動物疊疊樂 + 形狀點心遊戲組
【注音套組】巧虎夏天的探險遊戲書 + 巧虎玩具收納墊
【乘法套組】橋梁書-辛巴達歷險記 + 巧虎與琪琪抱枕
■ 特別加碼:
8/27~8/31購買任一套組即贈送[富樂夢文具網]折價券,上他們官網買500現折100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250的網紅台南妹仔教你講台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南妹仔教你講台語 全新計畫上線啦💜💕🧚🏼♀ 這裡是您學習台語的好朋友!我是您的台語友台南妹仔AYO🤣 EP0試播集_台語的迷思?🤔 講著台語,逐家攏有遮的問題? 聽看覓AYO按怎講?! - 台語為什麼不叫「閩南語」? - 台語沒有文字? - 為什麼不用注音符號學台語辣? - 講台語很...
「符號學 迷 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符號學 迷 思 在 竹亭聽雨 - 小咪媽咪三寶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符號學 迷 思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符號學 迷 思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符號學 迷 思 在 台南妹仔教你講台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符號學 迷 思 在 GEM鄧紫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符號學 迷 思 在 香檳的符號學迷思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符號學 迷 思 在 胡思二手書店- 【羅蘭·巴特專題】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 的評價
- 關於符號學 迷 思 在 羅蘭巴特符號學例子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符號學 迷 思 在 羅蘭巴特符號學例子的推薦與評價,PTT、MOBILE01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符號學 迷 思 在 注音符號提前學真的比較好?關於小孩學習的迷思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符號學 迷 思 在 台北|免費展覽|PTT SPACE《 Christine Wang|香蕉主義 ... 的評價
符號學 迷 思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妖怪的誕生與妖怪學 | 日本的妖怪系譜 | 井上圓了、柳田國男、小松和彥、河合隼雄這些妖怪學者們 // 李長潔👹👺👻
.
妖怪,在當代日本流行文化中,有著非常豐富的表現,像是《妖怪手錶》、《鬼太郎》、《鬼滅之刃》等,散見動畫、電影、漫畫、電玩諸多不同的媒介文本中。對於日本大眾而言,妖怪不僅恐怖,有時候更是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那到底妖怪是甚麼?跟鬼與幽靈有甚麼不同?還有專門防範瘟疫的妖怪?
.
剛好最近應 #曉劇場 的 #鐘伯淵 的邀請,與知名妖怪畫家/作家 #角斯,一起在宜蘭大學進行線上講座,漫談「#妖怪文化與創作」。我系統性地整理了一下「妖怪學的系譜」,就順勢將講座的內容做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妖怪文化與創作
▶ 我想要看到鬼
▶ 妖怪幽靈的起源與區別
▶ 什麼是百鬼夜行
▶ 妖怪學的誕生與系譜
▶ 妖怪博士—井上圓了
▶ 民俗學大咖—柳田國男
▶ 妖怪研究大師—小松和彥
▶ 傳說中的心靈解析—河合隼雄
▶ 防護傳染病的妖怪
▶ 當代台灣的妖怪復興運動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pi4iq8er97a08905t3dfzo4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KnwheK-Gr11ZYd6OLW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Xu5k2MuYVPMp8s5SDR4nK?si=oYl7WuVRSv-Sp2VV14WMww&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reurl.cc/W3kldk
|
///// 完整論述 ////
日本自古就有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像是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繪卷」、鳥山石燕的「畫圖百鬼夜行」,後來還有柳田國男民俗學、小泉八雲的怪談文學、水木茂的妖怪漫畫。妖怪對於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影響深遠,相關文化的淵源流長、系譜龐大。
.
▓ #鬼妖怪與幽靈的區別
.
首先,我們先來區分一下「鬼」、「妖怪」與「幽靈」,雖然他們都是會令我們害怕的東西,但在不同文化的解釋上,有著不同的發展脈絡。在中國的脈絡裡,妖指稱著「異常」的現象,怪則比較複雜,包含「異常現象」與「異常事物」。(廖翊如,2018)
.
我們以日本文化為範疇,對妖怪的想像起自於繩文時代的萬靈想像,世界萬物都具有某種神異,以其作為解釋自然的邏輯。進入到平安時期,妖怪的概念開始快速發展,明確地《續日本書紀》裡寫到,龜寶八年(777年)時皇宮中妖怪頻傳。江戶時期,「お化け」、「百鬼夜行」等相關的詞彙,開始頻繁地使用,透過風俗畫卷、說書、物語等形構與流傳,鬼、妖怪、幽靈成為人人口耳相傳的重要故事主題。
.
當然,怪異事物的光譜遼闊,我們做一個普遍上日文中的分類說明。傳統中的おん(後來搭配漢字的「鬼」),指稱「隱」的事物,說的是各種被集體排斥、感到害怕的事物,其包含被作為鬼的人,和想像中的鬼,兩者會互相影響,例如怨靈菅原道真。後來鬼的形象越趨明顯,指的是「酒吞童子」、「桃太郎故事」裡的那種長角的妖怪(青鬼、赤鬼),在神社寺廟裡有許多祭典都圍繞著「鬼」這個角色,有著濃厚的佛教傳播色彩,而牛角虎皮的形象,則來自中國風水上鬼門的概念(北東=丑寅)。因此,鬼可以說是一種「惡」的綜合,有時候甚至是「盜匪」的借代。
.
妖怪(ようかい),則是泛指奇怪的現象或物,像是河童、天狗、傘怪等。原本較無描繪型態,後來,從室町時代開始,像是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繪卷》,開始以畫卷做出各種妖怪型態的描寫,如枇杷、傘、魚等。土佐光信將原本就存在的妖怪想像,首次進行視覺化,也奠定了日後江戶時期大眾對「百鬼夜行」的娛樂興趣。
.
而幽靈(幽霊)就是台灣文化中的「鬼」,指的是人的魂魄的延伸。幽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事記》裡黃泉的故事(大家應該知道吧),平安時代也有影響國家政治史的三大怨靈—「菅原道真」、「崇德天皇」、「平將門」。室町時代後開始有許多以「幽靈」為主題的能劇與歌舞伎,後來就出現很多大家孰知的《四谷怪談》、《皿屋敷》、《牡丹燈籠》三大女鬼故事,而幽靈的形象(小雪)也在畫家圓山應舉的水墨畫中奠定(加治屋健司,2011)。
.
江戶時代以降,這些妖魔鬼怪的故事成為日本社會文化中重要的成分,直到今天,我們總也能在大眾文化的許多地方,遇見它們,像是各地的吉祥物不就正是某種地方文化妖怪化(具體化、現象化)的實現。
.
好啦~以上我們是以一個概論的形式來討論「妖怪」,接下來,便以日本學術界對「妖怪」的論述,來做一個系譜性的研究。
.
▓ #虛怪與實怪的妖怪哲學
.
若要說第一位將「妖怪」作為研究對象的學者,就是井上圓了。生於1858年的井上圓了,做為一名哲學家、佛學家,怎麼會去研究妖怪呢?還被號稱為「妖怪博士」。圓了研究妖怪的目的,在於探討「人心的近代化」(人心の近代化),希望透過分析妖怪的存在,來去破除日本傳統中陳舊的迷信。這裡的「妖怪」指涉一種「學術用語」,指稱各種非合理正常的事物與精神(三浦宏文,2017)。
.
1887年井上圓了出版《妖怪玄談》。明治時代初期,有許多強調「不思議」的社會現象,像是「狐狗狸降靈術」(こっくりさん)(類似碟仙的占卜巫術)、「鬼門」等,讓井上認為應該要「除魅」與「近代化」。井上將妖怪當作一種現象,並且區分出「虛怪」、「實怪」,虛怪是人為的妖怪現象,又分成主觀與客觀上看錯的「誤怪」,與意圖製造出來的「偽怪」。(甲田烈,2014)
.
而真正從自然真實派生出來的實怪,則分成對自然現象進行有限解釋的「仮怪」(假怪),像是用鬼的肆虐來解釋瘟疫的傳播,和統攝萬物現象運作的「真怪」,例如「太極」、「真如」等。從井上圓了「妖怪哲學」來看,我們必須要拂除假怪,關照真怪,使事物合理,便是讓市井常民的生活更加明亮。(井上円了,2001)
.
▓ #江馬務的妖怪變化史
.
再過渡到大正時期,歷史學者江馬務則將「妖怪」的主題,聚焦在視覺文化上,這些不可見的妖怪,是如何在歷史的過程中,被化成具體的形象。江馬務的《日本妖怪變化史》(1923),透過風俗畫來解讀妖怪形象的變化,對妖怪、幽靈、鬼做了細緻的分類,例如區分出人、植物、動物、物品、無法解釋的現象等怪異類型。江馬務與井上圓了有所不同,他並不認為妖怪是一種現象,而是將其作為古代社會的真實:既然古代人相信有妖怪,那研究妖怪就等於研究古代風俗民情。也就是從客觀的社會變化,對照人類對妖怪的主觀想像;透過妖怪的形象變化,來理解常民文化的面貌,尤其是造型化、視覺化後的妖怪。
.
▓ #柳田國男的妖怪民俗學
.
1936年,第一位使用田野調查方式對民俗進行考察的學者—柳田國男,出版了專論妖怪的《妖怪談議》。柳田國男基本上是拒絕井上圓了的「除魅」論,並承接江馬務對妖怪民俗的興趣,進行大量的妖怪故事蒐集。《妖怪談議》等著作的重要貢獻就是,採集了全日本的妖怪故事,並分析其種類與分布;區分出妖怪與幽靈的差別(基本上兩者是對立的);最後,柳田國男將妖怪的出現看作是神靈信仰的衰退。雖然將妖怪看作是神靈信仰的衰退被受批評,但這樣的觀點直接影響了後來的當代妖怪學大師小松和彥。(小松和彦,2001)
.
除了《妖怪談議》外,柳田國男還整理與撰寫了《幽靈思想的變遷》、《狸與鬼神學》、《巫女考》、《遠野物語》等。這樣對故事的蒐集,是柳田國男的民俗學基礎,他認為「有形文化」、「語言藝術」、「心意現象」,是了解民俗的三條路徑。其中「心意現象」(或說精神世界),是把握文化架構的終極目標。所以研究妖怪,就是了解日本人恐懼感的原初形式,也是那些沒有被外來文化所影響的深層部分。
.
▓ #當代妖怪學大師小松和彥
.
如果提到妖怪研究,必定無法迴避文化人類學家小松和彥。承接著柳田國男的妖怪民俗學、妖怪口述文學、妖怪宗教學,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小松和彥,更進一步以結構主義、符號學的社會科學觀點與方法,對所蒐集的故事傳說與繪卷進行分析。小松的結構主義方法強調,「妖怪」現象不僅是物件和事物的總和,這些物件和事物背後都另有涵義,研究妖怪就是研究人心人性、研究社會狀況。小松和彥是一個高產量的研究者,《憑靈信仰論》(1994)、《異人論》(1995)、《惡靈論》(1997)、《神明的精神史》(1997)、《妖怪學新考》(1998)《怪異的民俗學》(共8卷)(2002、2001)、《京都魔界案內》(2002)、《異界與日本人》(1998)等,還有一堆沒寫上。
.
在小松和彥的研究下,所謂的「妖怪學」正式成為一種研究領域,或研究取徑,他的《妖怪學新考》(1998)融合前人之大成(像是柳田國男對文化心靈的追尋,或是谷川健一《魔之譜系》中妖怪(敗者)支配人類(勝者)的政治想像)。他開展了透過妖怪來理解人類社會結構、精神歷史與內心狀態之間關係的方法論。小松和彥主要以「妖怪概念」作為分析社會的架構,其領域有「妖怪現象」、「妖怪存在」、「被造型化的妖怪」。
.
妖怪現象是指某種不可思議現象解釋的超自然假設,這是一種感官上、情感的恐懼現象;妖怪存在則是指未成為祭祀對象的妖怪現象,無法被解釋的現象在江戶時代轉化為存在;造型化的妖怪指涉被形象化的妖怪存在,在室町時代、江戶時代大量被生產與再生產出多元的妖怪視覺化樣貌。而「超自然」的現象解釋,變成為修補日常與超常之間斷裂的論述話語。
.
對我而言,妖怪是一個上層概念,其與神、人形成一個動態的關聯,也解釋世界的圖式。這個圖式明顯地揚棄柳田國男的「神靈衰退說」,將妖怪提升到與神明平等的超自然位置。
.
並且妖怪是出現於非日常的「異界」,而這種地理上的實質異界(邊緣地帶),混合在村落、鄉鎮、都市三類的「社會生活」中,如此一來將異常與日常縫補起來,更加能理解日本人的文化心靈。
.
小松和彥的《京都魔界案內》是我的啟蒙。想到幾年前在日本書店看見小松和彥監修的《京都魔界案內》雜誌版,真的是眼界大開,原來可以用妖怪鬼魅的故事與空間,去詮釋整個京都的歷史、地理、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面向,還可以拿來當作旅遊手冊,增添遊歷的趣味。
.
▓ #諏訪春雄的幽靈論
.
近世文學家、藝能史研究者諏訪春雄,也對這些妖魔鬼怪非常有興趣,著名的研究主題是「蛇」,他詳析了中國、日本的「白蛇」故事。在《日本の幽霊》(1988)一書中,諏訪春雄也區分了妖怪與幽靈,他認為,幽靈是人類的延伸,是祖靈信仰的產物,通常出現在「他界」,相較而言,諏訪春雄認為幽靈形象與故事是較為嶄新,且幽靈通常是純真而容易相信他人的人,即使受到欺負也不知道怎麼反擊,這樣「一心一意」的人,最後就成為幽靈。妖怪則是一種生物,是泛靈論的產物,通常出現在「異界」。他界指的是與人間平行、對稱的「死後的世界」,而異界就是「無序、恐怖、反常的世界」。
.
▓ #河合隼雄的怪奇精神分析詮釋學
.
從河合隼雄的榮格學派精神分析角度來看,「異界」正是無意識的領域,是非日常、例外、內在、感性、混沌的,因此,他非常重視異界中的日本傳說,其詮釋著日本人的文化心靈結構。在讀河合隼雄之後,非常深刻地體悟,所謂的心靈,就是文化,一種不可言喻的內外統合意義世界。像是「浦島太郎」、「鶴妻」等,都反映了日本人精神世界的個體化面貌。(河合隼雄,1982、1994;千野美和子,2009)
.
我們以在疫情中爆紅的妖怪—アマビエ為例,在社群媒體爆紅的這隻妖怪,就反映了大眾社會的不安情感,以及期待療癒與未來(預言)的心靈撫慰。
.
▓ #妖怪研究的當代觀點
.
總結而言,妖怪自古就存在,進入到明治時代之後,學者們將妖怪與人類心靈做了一個整合地理解,更在這樣的基礎上,展開民俗學的研究取徑。我們要說妖怪是什麼呢?綜合來說,它們有著「有形のもの」(the tangible)與「無形のもの」(the intangible)的存在方式,甚至,也可能是一種「有形と無形のあいだ」(between tangible and intangible)的存在方式,而各種妖怪鬼魅存在,正是社會文化的本身具現。(廣田龍平,2014)
.
當代的妖怪研究,在80年代後加速地興起,無疑是一種日本人對日本傳統文化消失的「鄉愁」。1990-2000年的妖怪鬼魅流行文化與文本的興起,無疑的,也是某種對日本文化的自我審視與在生產。不過從狐狸、天狗類型的妖怪逐漸消失在現代都市中,與大量增加的人系幽靈出沒,可以見到人對自然敬畏的遠離,對現代生活人間關係的疑慮,更反映了個人主義化的趨勢,人人以自己的認知結構來劃分「異界」,於是,恐怖的事物更加地個人化,而非顯現為傳統集體性的鄉野傳說。不過別擔心,妖怪的活力還是充裕滿載,小松和彥說:「只要人類存在,妖怪就不會消失」,「研究妖怪,就是研究人」。
.
▓ #台灣的妖怪再生產與消費
.
近年來,日本的妖怪不斷在大眾/次文化場域推陳出新,從充滿萌元素的動漫至詭譎的推理小說,再到妖怪的周邊商品,這股妖怪旋風也吹至台灣,掀起一陣「模仿」熱潮,從溪頭妖怪村、臺中經貿夜市以妖怪作為經營特色方針,都可以看出妖怪符碼的挪用。
.
然而,台灣妖怪的出現不僅僅可以視作商業流行符碼操作,更應該深思臺灣文化中對妖怪的刪除與找回,探索背後的文化脈絡與焦慮。妖怪是一個地方的人們,利用他們有限的知識與想像力,去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之後所產生的心理投射與文化創作(廖翊如,2018)。無論是系譜性、系統性地去回顧、整理台灣的妖怪田野,引出資料中妖怪的形象,或是更進一步去創作出新的鬼魅妖怪,像是《還願》這樣的遊戲作品,或近期興起的妖怪文藝。都是對人們日常生活的重新賦給意義,增加大眾文化的趣味與厚度,更可成為對社會的描述、紀錄、探索與批判。
|
📒#參考文獻
.
1. 井上円了. (2001). 妖怪学. 井上円了選集, 21, 13-94.
2. 高橋直美. (2001). 井上圓了と妖怪学の現在. 井上円了センター年報, (10), 97-118.
3. 甲田烈. (2014). 円了妖怪学における 「真怪」 の構造. 国際井上円了研究, (2), 250-271.
4. 三浦節夫. (2014). 井上円了の妖怪学. 国際井上円了研究, (2), 285-311.
5. 井関大介. (2017). 井上円了の妖怪学と心理学. 井上円了センター年報= Annual report of the Inoue Enryo Center, (26), 95-116.
6. 三浦節夫. (2001). 井上円了と妖怪学の誕生. 井上円了選集, 21, 464-493.
7. 小松和彦. (2001). 井上円了の妖怪学とそれ以後. 井上円了選集, 21, 449-463.
8. 三浦宏文(2017). 井上円了の哲学と妖怪学の目的.
9. 馬場真理子. (2014). 妖怪. 東京大学宗教学年報, 32, 237-239.
10. 川野明正. (2020). 漢語における 「妖怪」 概念-日・中・台の概念比較.
11. 江馬務. (1923). 日本妖怪変化史. 中央公論新社.
12. 廖翊如. (2018). 臺灣大眾文化中的妖怪再現與生產.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1-87.
13. 加治屋健司, & カジヤケンジ. (2011). 日本の中世及び近世における夢と幽霊の視覚表象. 広島市立大学芸術学部芸術学研究科紀要, (16), 37-44.
14. 諏訪春雄. (2010). 霊魂の文化誌: 神・妖怪・幽霊・鬼の日中比較研究. 勉誠出版.
15. 冨安由真. 心霊表象論: 心霊イメージの変遷から読み解く 「不気味な」 表現の可能性.
16. 小松和彥(1998)。妖怪學新考。講談社。
17. 千野美和子. (2009). 日本昔話 [鬼が笑う] にみる母性. 京都光華女子大学研究紀要= Research bulletin of Kyoto Koka Women's University, 47, 105-120.
18. 河合隼雄. (1994). ユング心理学入門 (Vol. 1). 岩波書店.
19. 廣田龍平. (2014). 妖怪の, 一つではない複数の存在論―妖怪研究における存在論的前提についての批判的検討―. Journal of Living Folklore.
20. 河合隼雄. (1982). 昔話と日本人の心. 岩波書店.
|
#也太長
#謝謝大家聽我囉唆
符號學 迷 思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期間,大家還不趕快來抽書、讀書。
悶在家裡耍廢,不如趁此機會讀點書充實自己。
阿橋社 近來的新書《拿去抄啊!藝術家的著作權指南》。針對了當代資訊社會中的「著作權」做深入淺出的敘述和討論。著作權這件事情聽起來很遠,但在這個人人都有相機、修圖軟體、社群帳號的資訊社會,不管你是文字創作者、影像工作者、音樂工作者、設計師、攝影師、藝術家甚至即便只是個尋常社群軟網站的使用者,其實都與著作權息息相關。本書介紹了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開源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創作CC機制、授權形式的差異、盜版、防盜DRM機制、同人創作、自由取景及公有領域等等與著作權相關的問題。齋主很推薦齋友們一讀,更覺得內容創作者們有必要理解此些知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9459
#贈書活動 #請讀到最後唷
不過,齋主作為一名小小的文字創作者,對於著作權有些自己的看法。
長久以來,齋主偶而都能在網路上看到自己的文章被他人盜用,甚至看到有影片創作者將我文章中的幾個核心概念,重新以文字包裝詮釋後做成影片。我從未想過要追究這些事情,甚至在我心中也從不覺得這是應該去追究的事情。我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源自於先賢們,我並非是這些思想、觀念或概念的原創者。
多年前,我在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1976年的名著《自私的基因》中,對其提出的meme(迷因)概念深深著迷。Meme是他假設的思想生命體,不但擁有與其他meme雜交而產生新meme的能力,當繁殖能力強大,還會透過宿主(人類)將自身傳播出去,進而產生社群影響力。越是強大的meme,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也就越大,就像今天聖經、哈利波特以及牛頓力學等等,就是影響力無遠弗屆的meme。
同時我也深信,人類難以對己身進行思想溯源。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曾針對人類的夢境做解析,他認為人類夢境中的要素不可能無中生有,所有在你夢中曾經出現過的事物,肯定在你的短期生活中接觸過,無論你到底有沒有意識到其存在。他針對身邊的數十個夢境案例進行分析,發現絕大多數當事人夢境中出現的場景、物品、人物和情境,都能自當事人的生活周遭發現其源頭。換言之,我們人類的思想其實無時無刻都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遑論佛洛依德的時代早於當代百多年,在如今的資訊社會,要真正找到思想的原創性幾乎是不可能的。
符號學家羅蘭巴特,曾在1972年《作者已死》論文中,有過這段文字:「文本形同由不同引用交織而成的織物,而其來自上千個文化來源。」換言之,在這年頭沒有人真正原創了甚麼,也沒有誰真正能原創甚麼。牛頓不會在沒有伽利略的情況下完成數學原理,而愛因斯坦也不可能在沒有牛頓力學的前提下完成相對論。有人說中國南畫影響了浮世繪,浮世繪影響了後印象派,後印象派和非洲原始雕刻又孕育出了立體派和野獸派,佛洛伊德與超現實主義,民主和抽象表現主義,廣告、麥克魯漢與普普主義等。這些說法都能在現代藝術史的專書中經常出現,但齋主我經常覺得不過是當代藝術史學家的後見之明。我更願相信的是,沒有人知道這些視覺藝術家創新的源頭在哪,而且不管在哪,肯定是多個meme雜交下所誕生的一個神來之筆。
齋主我尤其不喜歡網路上某些設計師,在社群網站上公審另一個設計師,表示自己的作品或視覺設計遭到盜用。我總覺得這樣的聲明像是弱者對於世界無力的呼喊。我知道保障智財權的相關權益,對於文明前進的重要性。1709年英國所通過的「安妮法案」,即確保了創新者的權益,並限定了一定程度的年限。確保了創新者的利益,英國得以在短期內大肆發展知識經濟,而後誕生了工業革命。
一直很多齋友便喜歡問齋主一個問題:「為什麼齋主願意無私的把所知所學給分享?」起初我並不理解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分享就是分享,而且對我來說也沒甚麼吃虧。一些年後我才逐漸思考要不要「藏私」這個問題。我後來認知到,當我把所知所學分享出去的同時,對我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一來我因為分享了自身所學,導致競爭上的優勢喪失,這能更加砥礪我向上,二來則是透過分享,我能認識其他同樣無私的分享者,彼此的所學所知能相互交流。
早年網路科技在台灣還不普及時,那時因為作業系統內建的軟體並不多,要在網路上自由玩耍,必定會需要諸多第三方軟體的幫助。那時台灣有很多私人網站,提供各類軟體供下載。當時我看著不少軟體的分類為「免費軟體」,就開心的下載使用。直到多年後我才理解。那是翻譯上的刻意誤解,免費軟體的原名為「free software」,更正確的譯名應為「自由」軟體。這些軟體之所以被前人所創造出來,只是單純地用於共同解決「人類」所面對的問題和困境,不可用於商業販售。
電腦之所以能這麼快的普及於生活之中,和80、90年代的程式設計師,多少帶有些理想主義色彩有關。LINUX作業系統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影響力,最大的原因便是LINUX是眾多程式設計師對其無私的奉獻,一步步完善其機制,有相當程度的理想主義色彩。齋主崇拜的偶像之一,約翰卡馬克,也就是《德軍總部》、《DOOM》的遊戲設計師,便是世界上首個3D遊戲引擎的創造者。他憑藉一己之力完成了該引擎,更誇張的是還將其開源,任何人都能修改其原始碼。這無私的決定讓整個3D圖像產業前進了不知多少年。
事實上網路從來就有著理想主義色彩,任何與創作有關的網路遊戲社群,都有著許多無私奉獻者。就像《魔獸爭霸3》之所以能歷久彌新,是因為許多自製地圖的創作者持續更新地圖,就像STEAM平台上的許多沙盒遊戲,也有著許多單純為了興趣而為遊戲增添內容的創作者。
資訊科技為人類帶來的應該是幸福,而不是紛爭。我相信著作權對於人類文明的重要性,卻也認為在著作權上踩死權益和底線,對於人類文明並非有利,甚至對於創作者本身也不見得是好事。就齋主所知,若人類全然按照著作權的相關規定辦事,大概沒有人能不侵權,差別只在於別人有沒有要將你狀告法院之別。雖然這問題應該永遠無法解決,也無法明確定義侵權的灰色地帶,但我願意相信的是,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文明正在不斷前行。
而以上這些想法,其實與《拿去抄啊!藝術家的著作權指南》的作者艾瑞克史黑佛有異曲同工之妙。我相信齋友們只要讀過這本書,也會有著與我們相似的看法。
當然,本次 阿橋社 也替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四本贈書,只要齋友你滿足以下條件,就有機會得到活動贈書唷。
只要你在5/30(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另外,還有兩個優選留言的名額。只要你在留言區中,留下關於藝術、版權和著作權的相關留言。齋主於活動結束時,同樣會選出兩則優選留言,齋主會將贈書寄給優質的兩名留言主。
最後,再次感謝 阿橋社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符號學 迷 思 在 台南妹仔教你講台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台南妹仔教你講台語 全新計畫上線啦💜💕🧚🏼♀
這裡是您學習台語的好朋友!我是您的台語友台南妹仔AYO🤣
EP0試播集_台語的迷思?🤔
講著台語,逐家攏有遮的問題?
聽看覓AYO按怎講?!
- 台語為什麼不叫「閩南語」?
- 台語沒有文字?
- 為什麼不用注音符號學台語辣?
- 講台語很沒水準內?台語的重要性是什麼?
看了若有任何問題抑是意見,歡迎留話予我!
特別感謝:
台語顧問——周定邦老師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SpeaktaiwanesewithAYO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a_yo__oy_a
🧡合作邀約與影片授權請洽
ayoying5@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FjSqu8HLpI/hqdefault.jpg)
符號學 迷 思 在 GEM鄧紫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tream/Download the song here: https://GEM.lnk.to/CityZoo
點擊破億全創作天后 G.E.M.鄧紫棋 無畏系犀利文筆
《摩天動物園》借動物隱喻文明與獸性之間的拉扯
面對慾望的誘惑 你會怎麼選擇?
個性一向直來直往、愛恨分明的 G.E.M.鄧紫棋,創作兼具剛與柔、理性批判與感性關懷,她用音樂詞曲勾勒出人性的不同面貌,以充滿能量且細膩多層次的歌聲反映出每個人的心聲。這次鄧紫棋在歌詞的文字創作上也相當犀利精準,她將自己觀察到的人性百態以及對社會的關懷化為歌曲,創作出一座「摩天動物園」!
鄧紫棋以她敢說敢言的筆法切入,藉動物形象隱喻人性,同時也映照自己過去一路走來的經驗。都市叢林的摩天大樓中萬獸齊聚,象徵著城市裡形形色色的人們,「摩天動物園」敘述各種動物的生存姿態,並反應社會現象,暗諷人性中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些時刻浮現的黑暗面。
鄧紫棋在歌詞中大量使用「蘋果」、「好萊塢」等符號意象來借喻外界的誘惑,且以詼諧的方式融合社會流行語,例如「為麵包打仗 / 先要學會吃土壤」。「摩天動物園」描述人們打從一開始都是單純善良,卻隨著年紀增長、社會化而逐漸出現背棄良心的行為,每個人都努力求生,在文明與獸性之間拉扯徘徊。
在歌曲最後,鄧紫棋提出反思,「當你站在慾望邊緣 / 突然間善惡難分辨 / 天使與魔鬼都在身邊 / 這時候你跪在誰跟前」如果是你,面對誘惑時你會怎麼選擇?鄧紫棋的答案也早已寫在歌裡:「活在摩天動物園 / 我只能祈求上天 / 賜我清澈⼀雙眼 / 一點點識破美麗的謊言」鄧紫棋還是相信人性本質的真與善,希望每個人都能以最清澈的眼光,去識破虛假謊言的誘惑,作出最好的選擇。
摩天動物園 MV 致敬經典作品
巧妙翻玩符號意象 黑色幽默反諷人性
萬獸之后鄧紫棋 帶領你走過文明進程 進入她的〈摩天動物園〉
「摩天動物園」MV 請到曾獲德國紅點設計獎等世界大獎的鬼才導演廖人帥,大玩視覺藝術與符號學,挪用大量經典創作及著名景點,如麥可傑克森 Michael Jackson、超脫樂團 NIRVANA、披頭四 Beatles、平克佛洛伊德 Pink Floyd 等經典專輯封套、電影《少年 Pi 的奇幻之旅》、全球影視重地好萊塢 Hollywood 地標⋯⋯等,視覺手法除了向這些藝術家致敬之外,更藉由這些經典作品象徵人類文明的進程,鄧紫棋再以這些視覺符號給了一筆回馬槍,暗諷即便人類不斷進步,人性中仍存在著原始的獸性,富含黑色幽默,值得玩味。
本次 MV 場景豐富、埋梗經典,鄧紫棋在 MV 當中的 18 個場景大玩變裝換了 10 套服裝,其中有一套特別訂做的洋娃娃外套用了數十個洋娃娃縫在外套上,不但視覺特別而且非常的重,對嘴時動作都不能太大;此外還有向麥可傑克森 Michael Jackson 致敬的在危險專輯中的經典造型、暗黑版名畫農婦造型等。而讓她覺得最辛苦的部分是吊鋼絲,因為劇情需要,她有一幕被魔手抓走的畫面不但要被吊起來還要突然被往後拉,簡直是雙重驚嚇,再加上還有自由落體下墜的畫面,也讓恐高的鄧紫棋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支 MV 連拍了 2 天超過 32 小時,拍完後鄧紫棋直呼:「這真是我拍過最辛苦的一支 MV!」
《摩天動物園》
作曲:G.E.M.鄧紫棋
作詞:G.E.M.鄧紫棋
傳說在伊甸 原始的愛沒有欺騙
簡樸過每一天 人們彼此真心一片
心跟著獨特節奏跳
臉掛著橘色嘴巴笑
直到蛇在身邊繞 蘋果讓你咬
直到起重機拔掉 我們的獨角
可憐的亞當 從此掉進蜘蛛網
為麵包打仗 先要學會吃土壤
樸實的大象 進化變成四不像
舉頭望著八方 低頭忘了思故鄉
人人都各自 想登峰插上 自己的旗幟
純白的鴿子 為什麼牠像 變成了歷史
努力要騎到寶馬買到房子
不過是為了讓青蛙能變成王子
穿灰衣的姑娘得不到尊重
社會大眾不在乎微小昆蟲
於是一群羔羊 卑微的願望
是努力擠進荒涼 庸俗的天堂
那些被龜贏的兔他們眼睛深紅
只會每天妒忌著別人成功
於是學著蟑螂 到處爬著牆 不怕黑也不怕髒
大便也舔上 為了要前往 光鮮的監房
活在摩天動物園 文明和野獸周旋
我看著黑白的臉 一張張變色就在一念間
人的心太莫測幻變 糾纏在愛與恨之間
天使與魔鬼都在身邊 畫著沒終點的圓圈
活在摩天動物園 我只能祈求上天
賜我清澈一雙眼 一點點識破美麗的謊言
當你站在慾望邊緣 突然間善惡難分辨
天使與魔鬼都在身邊 這時候你跪在誰跟前
你和我⽣來都是曾經白的紙
只是同樣被寫上太多歪的字
長大最無奈的是 踏實 怕是 傻子
你若不想被掰著吃 必須磨利牙齒
別任人屠宰 必要關頭只能把人出賣
再無奈 也只是成功無法避開的附帶
當鼻子愛上了霧霾 一開始察覺不出來
這一種腐敗 它像骨牌 慢慢地覆蓋 把你毒害
單純的一群小白豬
被名和利薰陶擺佈
衣服都故意少塊布 淪為了潮牌奴
賣了靈魂撈財富
一個個紅得快速 卻餓得變了排骨
鏡子裡面的怪物 四處無人牠就敗露
當初都憧憬好萊塢
最後通通都跑來哭
穿灰衣的姑娘得不到尊重
社會大眾不在乎微小昆蟲
於是一群羔羊 卑微的願望
是努力擠進荒涼 庸俗的天堂
那些被龜贏的兔他們眼睛深紅
只會每天妒忌著別人成功
於是學著蟑螂 到處爬著牆 不怕黑也不怕髒
大便也舔上 為了要前往 光鮮的監房
活在摩天動物園 文明和野獸周旋
我看著黑白的臉 一張張變色就在一念間
人的心太莫測幻變 糾纏在愛與恨之間
天使與魔鬼都在身邊 畫著沒終點的圓圈
活在摩天動物園 我只能祈求上天
賜我清澈一雙眼 一點點識破美麗的謊言
當你站在慾望邊緣 突然間善惡難分辨
天使與魔鬼都在身邊 這時候你跪在誰跟前
誰迷失在 水泥的 森林裡面
誰一直踩 最低的 人性底線
誰一直還 隨意地 任憑病變
誰其實在 回憶著 認命以前
製作人 Producer:G.E.M.鄧紫棋 / T-Ma 馬敬恆
編曲 Arranged by:老道 / G.E.M.鄧紫棋 / T-Ma 馬敬恆
和音 Bvox:G.E.M.鄧紫棋
混音 Mixed by : Richard Furch
母帶 Mastered by : Randy Merrill @ Sterling Sound
訂閱我的頻道!!!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gem0816
Instagram: @gem0816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M.Official
Weibo: http://weibo.com/gemtang
#鄧紫棋 #GEM #摩天動物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6gIat5xLWI/hqdefault.jpg)
符號學 迷 思 在 胡思二手書店- 【羅蘭·巴特專題】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 的推薦與評價
在此同時,他亦進入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從事辭彙學與社會學的研究,並發表數篇揭露大眾文化迷思的文章,爾後集結成冊《神話學》,於1957年出版。 1967年以符號學理論為背景 ... ... <看更多>
符號學 迷 思 在 注音符號提前學真的比較好?關於小孩學習的迷思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許多家長因此擔心孩子在短短兩個半月的時間要對注音符號熟悉且能通過考試會有 ... 於是我決定先不談到底要不要在學前學注音符號,先和妳聊聊幾個學注音符號的迷思。 ... <看更多>
符號學 迷 思 在 香檳的符號學迷思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香檳的 符號學迷思. 77 views 3 months ago. 周碩雄. 周碩雄. 2 subscribers. Subscribe. 2.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