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ch
前言
以反追蹤為名的廣告大仗
98%, 80%, 1% 。
這是數位廣告營收在臉書、谷歌、蘋果三家公司的全年營收占比。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數位隱私權戰爭中,蘋果公司看似站在消費者的這邊,臉書站了個代表『中小企業』的位置,而號稱不作惡的谷歌立場卻有點搖擺,一會兒跟在蘋果後面阻斷追蹤工具(Chrome停用Cookie, Android系統的AAID追蹤也即將可選擇退出), 一會兒延後發生時間。
喔,還有三個配角你可能也會想知道 5% & GDPR
前者是Amazon & Microsoft 的廣告占總收入比(其實是Amazon 5.57% 與Microsoft 6.60% ,而且Amazon 還在急起直追中。但我們饒了自己的小腦袋,先記得數量級就好)
後者GDPR 則是歐盟的隱私權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精神就是你收集消費者什麼東西都需要經過消費者同意,而且要讓消費者有隨時反悔餘地。
一切都是為了更多錢啊:鞏固現有利益、球員當裁判、入侵他人領地。
用技術、商業聯盟、輿論、法院,用盡一切方法擴充領土,打擊對手。
圍繞著數位廣告的Adtech 發展脫離不了這場反追蹤大戲;Martech 在大池旁邊不免老是收到波折影響。
本週的重要新聞仍是大巨頭間的反追蹤作戰。
/科普時間:Cookie、IDFA與AAID
跨網頁時的追蹤會使用第三方Cookie。蘋果陣營的Safari早先已阻斷其使用。Google 陣營的Chrome原定在2022年停止接受第三方 Cookie,但2021年七月初聲明將會延後到2023年才實施。
跨App的追蹤,在蘋果陣營是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er),iOS14後使用者可以選擇不被追蹤。在Android陣營是AAID (Android Advertising Identifer)/
#AppleiOS14後廣告費用流入android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Apple iOS14 可以選擇退出追蹤後,只剩下不到33% 的Apple 用戶選擇接受追蹤。五月下旬以來,持續有報導顯示Android 裝置的廣告收入上漲幅度高過Apple 裝置。
評:看起來令人費解,可追蹤的蘋果用戶變少了,蘋果用戶廣告單價不是應該上漲嗎?為什麼結果相反?我的推論是,國外廣告主大量採用的是指定使用者樣貌購買方式,當一邊(安卓)仍可以指定使用者樣貌(我要買住在灣區喜歡衝浪的人)另一邊則否(總之就是一個不知道性別年齡使用偏好的Apple用戶)的狀況下,前者的廣告單價變高,後者則會讓既有的廣告投放者無從買起。
這狀況還會持續一陣子,直到廣告界找出新投放方式,或是善用Apple的SKADNetwork(由蘋果推出,可以在iOS追蹤轉換率的方法。詳情等我這週了解下再說明)
廣告商不愛蘋果用戶的高消費力了嗎?當然不是,只是暫時還沒找到方法愛。
#Apple阻止中國廣告協會支持的CAID相關App上架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蘋果阻止搭載中國廣告協會推出的CAID (CAA Advertising ID; CAA 是中國廣告協會China Advertising Association )的app 更新到應用商店。被阻止的字節跳動、百度、騰訊等公司沒有回應,或者拒絕評論此事。
早前金融時報亦曾報導,P&G 或將支持CAID 在蘋果用戶的追蹤,藉以投放廣告。
評:中國是蘋果的存量市場,廣告是蘋果的潛在增量市場。若蘋果此舉遭遇最糟結果(在中國被下架;但我認為是不至於啦),會不會影響它對iOS阻止追蹤的決定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由臉書贊助的研究顯示Apple應用商店的排行前四名程式均由Apple開發,Android亦同
Comscore 發表從去年底開始針對4000個手機用戶的追蹤調查,顯示App store 上面排名前四的App 均為原生開發。Apple 手機上的前四都是Apple 開發,Android 的也是。Apple 佔了排行前二十名的七成,Google 的也有六成。此報導暗示兩家業者在app store 上面進行不公平戰爭,對其他競爭業者不利。
Apple 反擊指出,同一家機構在今年四月的報導顯示狀況並非如此(註:其顯示Android 手機前四名app 的開發商,除了Google 之外還有臉書。完全是種二哥別笑大哥的反擊方式)
評:上週提到臉書面臨的反壟斷大戰,用反壟斷大招阻止對手也是種手法;至少你得浪費時間打官司或者回覆記者。
#Google表示將在Android12(2021年下半)後讓消費者選擇不被追蹤廣告ID
根據金融時報以及谷歌Play Store 管理中心資訊,谷歌也將在今年下半年後讓消費者選擇不被追蹤其廣告ID(AAID)
『谷歌補充說,在大修之後,試圖訪問那些選擇退出的人的廣告 ID 的開發人員“將收到一串零而不是標識符”』
評:“000000000 ”,不知道你覺得怎樣,我是覺得挺幽默的縫補措施。一來Android 用戶的更新幅度一直沒有蘋果那麼全面(現在去查,有多高比例的Android 使用者已經使用最新版OS,一定遠低於蘋果使用者。不但因為Android 裝置的向下支援做得比較保守,手機商不會主動推送也是另一個原因),就算Android 12採取跟iOS 14 一樣策略影響幅度也比較小。二來因為顯示為000000000 對廣告平台來說,仍不是空值(但代表什麼意思我就得查查了,至少可以解讀為『這是買得起新手機,換得起最新版OS使用者』,跟前面提到的iOS狀況不太一樣)
#Cyberbiz與Foodpanda合作提供企業級用戶半小時送達服務
台灣開店平台三巨頭之一的Cyberbiz 上週開始大舉推廣其與Foodpanda 合作的新服務,使用Cyberbiz 的商家可以搭載熊貓送貨服務,讓店家半徑五公里內的消費者選擇立即到貨,還可以進行低溫配送。
評:相較於國外的反追蹤大仗,我認為台灣未來兩年會發生的是物流大仗。除了上週提到的iKala與本週的Cyberbiz 加入戰局外,另一個新聞是韓國電商龍頭Coupang 也在上週來台,首波上市的就是生鮮雜貨外送。
*****
別擔心,我只是慢,沒有不寫。
就像王永福老師週末寫的:『不求連續,但求持續。』我好不容易在這場商業大戰中看出一點方向與端倪,可以的話,會盡量寫下去(但也得拜託大家幫我留言按讚分享等等,有人看才會有寫的動力啊)
一樣立下志願在這邊,可以連續寫十期後,再來推出訂閱服務。
好了,我繼續去把內文寫完了。光前言就寫了一千字... 內文不能再超過一千字啊。
果然又超過2500字...
第三方cookie safari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Martech
1. 谷歌證實Chrome封鎖第三方Cookie 將延後到2023年開始。Adtech 類股大漲
2. iOS 14.5 推出兩個月後,App 退出追蹤率達86%
3. 臉書在美國壟斷案被法院駁回;同一時間,台灣公平會擬成立豬案小組調查臉書、谷歌等公司。
4. 客戶體驗管理業者Sprinklr 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市值52億美元
5. iKala 與全家推出直播電商工具服務 Shoplus 商店家
....
#Google 證實Chrome將延後一年(從2022到2023)封鎖第三方Cookie, Adtech 相關廣告商股票隨之大漲
Google 的Chrome瀏覽器原定在2022年封鎖第三方Cookie,由於Safari & Edge 已在此前進行封鎖,在市占65% 的Chrome 加入封鎖行列後,跨網站的行銷追蹤廣告會被封殺。
但近日Google 對外證實,由於其替代方案正被英國的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 Competition & Market Authority)調查中,將延後進行對第三方Cookie 的封鎖。
消息傳來,Adtech 相關股,包含 #TTD (The Trade Desk, 美國起家的程序化廣告投放公司)、#Criteo (法國出發的網路廣告平台,專注電商)、#PUBM(PubMatic,美國加州起家的影音行動廣告投放平台) 股價都應聲大漲。
#iOS14.5推出兩個月後的app退出追蹤率為84%
根據行動應用分析公司Flurry的部落格文章,iOS14.5在四月底推出後至今兩個月,全球使用者選擇退出追蹤的比例為84% (原文為正向表列,選擇允許追蹤的為16%)
Apple 的做法讓廣告業界的跨App追蹤失效,影響精準廣告投放的成效。
廣告聯播網業者行之有年的作法,是透過app開發商,在app展示廣告後開始追蹤收集消費者在其他app與網站的瀏覽行為,甚至GPS定位等資訊,匯集到聯播網後成為個別消費者資訊集;當品牌業者投放廣告時,即可根據特定瀏覽行為指定投放對象。這是網路與行動廣告有別於傳統媒體投放的重大區別。
由於該項作法對隱私造成的疑慮,以及養成臉書谷歌等巨型業者,這兩年興起的隱私保護做法是平台端或硬體設備端開始限制廣告商可追蹤範圍,外媒稱此類作法為Walled Garden 圍牆內的花園。
##Facebook 台美兩樣情。美國法院駁回臉書壟斷案;台灣公平會擬成立專案小組,對臉書、谷歌等數位平台進行產業調查。
本週一(6/28),美國一名聯邦法官駁回聯邦貿易委員會(FTC, Federal Trade Committe )與48個州的總檢察長對臉書提出的反壟斷訴訟,臉書股價應聲大漲,終於來到1萬億美金(1 trillion) 市值俱樂部(此前俱樂部成員還包含Apple, Microsoft, Amazon, Alphabet;FAANG 當中只剩下Netflix 還沒到位,而於網路成長股無關的微軟,也穩穩的位列其中)
相對的,台灣公平會在澳洲等國都要求臉書與谷歌等巨頭就壟斷一事做出反應後,終於開始『擬』成立專案小組;究竟今年內會唔會成立,成立後又會用哪種標準看壟斷與相關行為?讓我們看下去。
#客戶體驗管理的SaaS業者Sprinklr (#CXM)6月底紐約掛牌上市,市值52億美元
Sprinklr主打企業可以在一個平台上進行所有廣告與社交帳戶管理,適用通路超過30種,目前主要客戶涵蓋Microsoft、P&G、CapitalOne、麥當勞等公司。
當企業擁有的社交帳號越多(臉書、IG、Twitter、Youtube、LinkedIn、Line...)跨越帳號維持品牌調性一致的難度就越高。Sprinklr 的內容行銷平台主打貫穿社交帳號,為品牌小編團隊提供單一資料源、單一回覆顧客問題的平台,甚至包含廣告推播與調查功能。
感想:企業級的社交媒體管理,從外包給廣告或公關代理公司、內建團隊自操、再到有Martech工具可供使用,而且該市場還可以做SaaS的標準化產品服務,市場領頭羊還大到上市,市值相當於五隻獨角獸(10億美元是一隻獨角獸,52億不就五隻:p),市場發展真是一日千里。
#iKala與全家聯手推出社群直播工具『Shoplus商店家』服務
你有買過直播購物嗎?+1 後就可以串連購物流程的使用經驗後非常適合衝動型決策。iKala的新服務平台Shoplus上直接連動臉書帳號,以NLP偵測直播留言後引導消費者買單結帳,最後再串連全家便利商店的物流出貨。
iKala表示Shoplus 系統在泰國的GMV(Gross Merchandise Value, 商品交易總額)為22億元台幣(91app 2020年GMV 130億元台幣),期待這波直播熱潮讓平台工具也蓬勃發展。
註:GMV透過該平台完成的交易總金額,如果把交易平台想像成傳統大型市集,則相當於市集總營業額,平台與市集營運方的收入則為進駐包底與營業額的抽成
#001 #2021/07/03 #Martech
....
後記:週報形式是致敬 @馬克解讀金融科技 ,我去年學習Fintech 時段從他那裡獲益良多。今年轉向關心 Martech、Adtech,決定偷走這種做法:每週摘錄我關心的新聞。
為了讀者容易吸收,也為了鍛鍊快速輸出。我希望以簡要為主,則數在5則內,字數在1200-1500字內,寫跟編的時間也能控制一下。
第一次嘗試花的時間還是超出預期,寫個幾次我能掌握節奏吼,再來開電子報訂閱。(也要有人看,哈哈)
對了,名字居然叫做週記,事件選擇標準是我個人認為重要。如果有你覺得重要但我沒放上去的歡迎推薦,但接不接受就在我了~
第三方cookie safari 在 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消息稿由FreakOut Taiwan提供】
各大廣告平台在過去幾年不斷地透過Cookie以及其他方式悄悄收集使用者的用戶數據,隨著這幾年用戶隱私權意識抬頭,Apple與Google都相繼對藉由Cookie辨識用戶資料的廣告投遞方式持不同的態度,這也將是所有的廣告主一個極大的挑戰。當Cookie不復存在,要如何辨識使用者資料?
當舊的Cookie消失了,或許會有新的數據辨識工具來取代,但是任何試圖跟蹤受眾的方式,都難以符合大眾對於保護隱私權的期望。另一方面,也極有可能無法再通過日趨嚴格的媒體監管限制。無論如何,數位廣告無法像過去一樣,無條件的使用類Cookie的追蹤方式來達到與現在同樣的廣告效果。
#DMA會員公司
#FreakOut
第三方cookie safari 在 第三方cookie safari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4月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三方cookie safari 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4月|追蹤網紅動態,熱門網紅排名,社群最新更新第一手情報收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