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國際podcast:🇳🇴 科幻小說的愛之逆襲】
「科幻小說裡的女性視角...?」隨著近期《沙丘》、《駭客任務:復活》陸續將登上大銀幕,科幻作品顯而易見地已成為大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過往纏繞著「科幻文本」(Sci-Fi)的文學批評中,有一種說法指出,早期的科幻文本往往被認為擁有強烈的陽剛性。
.
其中一派說法認為,過往預設科幻文本的讀者都是男性、作者也大都是男性,因此作品大多出自男性視角;也有一派說法指出,在不少經典科幻作品中,女性角色的性格與設定依然相對男性更扁平。然而,事實上從7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義思潮之後,曾開始了一股「女性主義科幻小說」的書寫熱潮。
.
除了愛特伍、勒瑰恩、安潔拉卡特等人之外,還有一本來自挪威的科幻小說《伊加利亞的女兒們》(Egalia's Daughters,1977)描繪了一個「女強男弱」的反烏托邦世界,透過諷刺手法,投射出種種男人遭受的性騷擾、性暴力、職場不公等困境......本集除了故事內容,也會討論書中參照的時代背景「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以及當今的科幻小說樣貌,在女性主義的加入後,又多補充了哪些長年被忽略的觀點?
.
※ 本篇為轉角國際 重磅廣播 單元系列 #重磅一頁書,由轉角編輯挑選一本台灣沒有出版的書籍,帶讀者一同閱讀的同時,也從書本延伸各種國際新聞議題和歷史文化。(完整內容請點入收聽 轉角國際 podcast)
#有神秘嘉賓 #挪威 #伊加利亞的女兒們 #女性主義 #科幻 #反烏托邦 #EgaliasDaughter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本集廣告與「KKBOX」合作播出 🎉 《On the Ground 路邊攤計畫》是由非營利媒體《報導者》製播、獨家授權 KKBOX Podcast 播出的節目。路邊攤計畫會帶著大家走進台灣各地角落,聆聽這塊土地上各種多元的聲音,解答青年世代所在乎的那些重要議題。 現在就趕快下載 KKBOX 去...
第 二 波女性主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個「超完美嬌妻」應該具備什麼要件?
.
原先在電視台呼風喚雨的總裁瓊安因為一次過火的節目操作,被要求捲鋪蓋走人。她的先生華特反而認定這是一個轉機,辭掉工作帶太太遠走鄉間的高級社區生活。不過瓊安很快發現這個社區不太對勁,每個主婦的價值觀異常過時,只知伺候丈夫、打理家務,最大樂趣就是聚在一起討論如何為家庭奉獻。
.
以強人著稱的她,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生活。但華特卻認為兩人自從結婚以來,總是在遷就另一半的事業,也要求瓊安能夠重新審視彼此在家庭的角色。瓊安覺得有理,不過怪事卻接連發生,例如一位鄰居太太突然在跳土風舞時「故障」,陷入高速旋轉,以及一個有署名的遙控器被他們拾獲⋯⋯。
.
《超完美嬌妻 The Stepford Wives》(2004)改編自美國作家艾拉.萊文(Ira Levin)在1972年出版的同名小說,他過去有多部作品被翻拍成電影,最知名的無疑是1967年的《失嬰記 Rosemary's Baby》,在出版隔年就被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搬上大銀幕。兩部作品都是在第二波女性主義時期問世,作品同樣反映了女性在父權社會框架下遭受物化的狀態。
.
布里安.福比斯(Bryan Forbes)在1975年就曾完成過一次翻拍,更忠於原作的黑暗調性。但到了導演法蘭克.歐茲(Frank Oz)與編劇保羅.魯德尼克(Paul Rudnick)手上,新版卻決定改以喜劇方式重現,這點從第一幕的電視大秀就展現無遺。在瓊安製作的節目裡,一對夫婦分別接受忠誠挑戰,沒想到女方選擇左擁右抱一群猛男,離丈夫而去。
.
設定固然誇張,但這個設定暗示了瓊安的立場不僅是信仰兩性平等,更主張女性應比男性優越。她的行為終究招致報復,也使她因此遭到公司切割。如此極端的開場,像是編導刻意在引導觀者建立一個認知──不能將瓊安視為單純的受害者,而是一個活該的「激進女性主義者」。反觀,態度謙和的華特,與之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
這種對女性主義者的描繪,是女性主義論述發展以來,反對者最常採用的手法,即描寫一個由女性主導的世界,是顯得如何歇斯底里。雖然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稱自己無意醜化女性主義者、打算凸顯的是男性的懦弱與無能,但他的《女人城 City of Women》(1980)確實是將此一女性形象表示的最淋漓盡致的一部作品。
.
這個不在原作小說中原創開場,已經暗示了編導仍然是以男性角度切入這部作品。當瓊安進入到這個詭異的社區之後,她面對的是另一個角度的極端,每個女性的扮相與行為,都全然符合男性沙文主義者的要求。編導或許自鳴得意,認為開場與後續發展,形成了某種「完美平衡」,有女性優於男性的角度,也有男性優於女性的觀點。
.
但當我們看見這起陰謀最後還是得倚賴華特的良心發現,便知所謂的平衡並未真正存在,也看不見主導邪惡計畫的男人們可以從中能得到任何深切的反省。故事第三幕的發展可說連連崩壞,幾乎無藥可救,華特改弦易轍的動機不明所以,一個個要角隨後輪流訴衷情,編排令人不耐。
.
故事本身的黑暗基調是本片最大的魅力來源,改編成喜劇未必不是不可能成立,但黑色喜劇或有較大成功機會,硬要轉化為一場皆大歡喜的好萊塢式鬧劇,不僅偏離原作精神,也毀了故事的諷刺寓意以及與現實達成反映的可能。
.
另一部有著類似設計的作品,就是喬登.皮爾(Jordan Peele)的《逃出絕命鎮 Get Out》(2017),但性別議題卻代換成了種族議題,驚悚與幽默的拿捏精準十分。《超完美嬌妻》選擇卡通化呈現,卻令人察覺到女性主義者在編導眼中,根本不像是一個切實的存在,那種為女性伸張正義的收場,乍看大快人心,卻不見一點真誠。也不意外參與演出的演員群如飾演夫妻檔的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和馬修.柏德瑞克(Matthew Broderick)皆將參演本片視為生涯污點。
.
然而,據說原本結局的確更灰暗,與原作更貼合,派拉蒙是基於試映反應不佳,才要求導演重拍結局,以符合好萊塢的闔家觀賞性。不過這種對觀眾的過度迎合,最後成就的,固然是男性與女性觀眾都感受到安全感的一部作品,但通常這種對「安全」的追求,往往無法造就出格之作。
第 二 波女性主義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青鳥選讀 #婦女節選讀 #IWD
作為女性,應該要是什麼樣子?
今日迎來第110個「三八」 #國際婦女節,在不同文化裡,每個人對於女性有不同的投射與期待,我們可以選擇作他人眼中期待的樣子,也可以 #選擇挑戰,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模樣。
🐤鳥編推薦 #那些獨一無二的她 ,從閱讀裡找到一點點自己,也許是築夢的勇氣、理想生活的秘密,或者只是單純想在這一晚找本最療/撩/了你的書:)
《#少女革命:時尚與文化的百年進化史》#施舜翔 八旗文化gūsa
當女性主義風起雲湧、抵抗傳統父權之際,少女們早已亮麗轉身,早一步走入社會與文化交融的大眾生活,從本書看見一百年來的少女進化是如何與三波女性主義緊密結合,走出不同於正統女性主義的革命之路。
《#五星級廚餘》 #Anna Lee 重版文化
曾被笑廚藝不精的安娜,到「黑帶廚藝學校」學藝,去名流餐廳打工、擔任J.J. 亞伯拉罕私廚,成為史蒂芬・史匹柏作品的食物造型師,而在光鮮亮麗的背後,是那離鄉奮鬥的食物造型夢。
《#更好的一年:無論陰晴圓缺,都是寶藏》#LuckyLuLu 時報出版
LuckyLuLu以清新的畫風和純粹直率的文字,將遇見的人事物一一描繪,傳遞溫暖與真心的力量,相信只要擁抱自己,就能讓勇氣逐漸茁壯。
《#小幸福寶典》#吉本芭娜娜 #時報出版
從「種睫毛」到「創造幸福」,吉本芭娜娜以幸福為主題,細膩描寫生活裡微不足道的幸福,真實生活總有措手不及的時刻,但若能緊握手心,就能從容不迫地找到安定自我的力量,以小幸福過好每一日。
《#留下來生活》#謎卡 Mika lin 凱特文化
以記憶的行跡為座標,以文字穿透生死別離,謎卡透過一段又一段的旅行裡,展開胸懷,窺探命運,在情緒豐沛的書寫中,除了所見的嚮往世界,也完整了自己。
#IWD2021
#InternationalWomensDay
第 二 波女性主義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本集廣告與「KKBOX」合作播出 🎉
《On the Ground 路邊攤計畫》是由非營利媒體《報導者》製播、獨家授權 KKBOX Podcast 播出的節目。路邊攤計畫會帶著大家走進台灣各地角落,聆聽這塊土地上各種多元的聲音,解答青年世代所在乎的那些重要議題。
現在就趕快下載 KKBOX 去收聽吧!👉 https://kkbox.onelink.me/SWCv/shasha77
而且在 KKBOX 收聽 Podcast 全部都免費哦!
#在KKBOX聽Podcast全部免費
#報導者獨家Podcast_路邊攤計畫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KKBOX」立場。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42 【Podcast 路邊攤計畫】一分鐘廣告
02:55 屬於 Billie Eilish 的時尚?
03:53 發生了什麼事?
05:01 「性化」是什麼?
06:29 女性可以自己「性化」自己嗎?
07:39 Billie Eilish 自己怎麼說?
08:41 我們的觀點
09:36 問題
09:54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It’s All About What Makes You Feel Good”: Billie Eilish On New Music, Power Dynamics, And Her Internet-Breaking Transformation:https://bit.ly/3w52z7E
→britishvogue-IG:https://bit.ly/3w52z7E
→Billie Eilish's 'British Vogue' cover sparks a conversation about women's bodies:https://bit.ly/3w23xln
→Can't Decide How To Feel About Billie Eilish's New Look? You're Not Alone:https://bit.ly/3iq4ZK8
→Billie Eilish’s Jarring New Vogue Cover Is A Window Into Gen Z’s Struggle With Sex:https://bit.ly/3ivG4VP
→Billie Eilish 憑什麼那麼紅?她還能紅多久?:https://bit.ly/3w6PP0C
→性化WIKI:https://bit.ly/3vXxPWh
→當性感作為「手段」,女人得勢還是失勢?:https://bit.ly/3ggbOeP
→楊雅晴 TED 演講全文:「親愛的女生,你們要拿回自己的身體、情慾、權利」:https://bit.ly/3csxinD
→【網路帶來的是女性主義的解放還是限制?——第四波女性主義的爭論】:https://bit.ly/2TajWFO
→【這種穿著,在七零年代是解放思想,為何如今是「自我物化」?】:https://bit.ly/35bYpPT
→閱讀時間|關於性別,許多人還在矛盾裡翻身掙扎——專訪康庭瑜,讀《惡女力》:https://bit.ly/2S9Otn7
→舊文】女人到底能不能自我物化?先從大結構環境說起:https://bit.ly/3zctjFu
【 延伸閱讀 】
→康庭瑜,《賦權及其極限?後女性主義、社群媒體與自拍》:https://bit.ly/34XWBcZ
→北一女擺攤陪聊為何是「自我物化」?談性別刻板印象與性的污名化:https://bit.ly/3zctqk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