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只五漁村】@ Amalfi
心情差
只好(讓別人)花大錢來度假(還是在工作嗚嗚)
這是今年(也許是這輩子)最後一團了
也是奢華團的代表作之一
24天的旅程我一輩子省吃儉用都花不起
感謝公司跟諸多老闆們賞飯吃
行程首站來到跟五漁村媲美的阿瑪菲沿岸
最大的不同是五漁村用火車遊覽最方便
在阿瑪菲則用公車、遊覽車串聯所有景點
建在懸崖旁的公路跟蘇花很雷同
但由遠至近、小村落映入眼簾的風景大大不同
阿瑪菲共和國崛起的時候
威尼斯才剛要發展而已
13世紀初還迎來了耶穌的第一個門徒遺骨
地位不言而喻
今日的阿瑪菲沿岸
一路從Sorrento、Positano、Praiano到Amalfi
每一個小鎮小村都令人心曠神怡
也難怪托斯卡尼艷陽下的女主角
來到這裡大為驚艷
這裡山城海村特有的況味
不是想模仿就學得來的
#Wigo世界周遊行動上網分享器一路暢通
#我想當好人 #職業旅人 #阿勵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梵蒂岡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方,領土面積0.44平方公里,人口430人,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城邦國家。自1929年起,根據《拉特蘭條約》(Patti Lateranensi)確定為主權國家,實施政教合一的國家體制。羅馬教廷的廣場位於聖彼得大教堂前。它是羅馬最大的廣場,巴羅克式風格,可容納...
第 13 個門徒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94#~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打臉的13號星期五】
今天是難得的13號星期五,小編身為Mr. Friday就要有在這天出刊的決心!
首先要在此正名,你可能知道「13號星期五」和「黑色星期五」其實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歷史上只要有黑色加上星期的概念,通常的確代表著這一天發生了驚天動地、慘絕人寰的事件。例如1929年發生的華爾街股市崩盤,引發了歷史課本中「大蕭條時期」這一章的10月29日星期二,後世多稱為「黑色星期二」。而1963年美國前總統甘迺迪被暗殺的11月22日星期五,也被稱為「黑色星期五」。你會發現,歷史上有過許多次的「黑色星期五」,卻幾乎不是在13號發生的。
撇開歷史不說,若跟美加人士提起「黑色星期五」,在他們的腦海中也不會想起什麼駭人聽聞的血案或災難。對他們而言,「黑色星期五」指的是感恩節(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之後的星期五。這一天是每年聖誕假期大採購的開始日,人們將會湧入各大賣場選購聖誕節相關商品,而商家也會推出各種類似Smart中元的優惠活動方案。商家面對必然的大額進帳,傳統上會用黑色墨水記帳代表「盈利」(紅色墨水代表虧損),因此才有「黑色星期五」的慣稱。近年來有許多商家習慣在前一天感恩節就偷跑開張作買賣,因此也有「灰色星期四」之稱。
扯遠了。說回「13號星期五」,丹布朗曾在著作《達文西密碼》中提到1307年10月13號星期五聖殿騎士團遭到屠殺,外加耶穌的第13個門徒猶大在星期五這天出賣耶穌,才讓這個迷信如此讓人恐懼。不過你知道嗎?事實上在19世紀以前完全沒有資料記錄有關13號星期五的迷信,而第一份關於這個迷信的記載竟然來自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的傳記。
羅西尼,就是寫了《威廉泰爾》和《塞維利亞的理髮師》的那位胖子,死於1868年11月13號星期五。他的傳記於隔年出版,內容便提到「他(羅西尼)如同許多義大利人,認為13是個不詳的數字,星期五也是個不詳的日子,但他卻在13號星期五死去了。」英國作家亨利愛德華(Henry Sutherland Edwards)怎樣也沒想到他這樣的描述,竟然成了13號星期五這迷信的第一筆文獻。
他當然也沒想到,過了一個世紀,人人都懼怕的13號星期五在義大利根本不成威脅。其實,義大利人避諱的日子是17號星期五,因為他們認為17才是會招致厄運的數字,而13其實根本對義大利人而言是個幸運的數字。若不是亨利先生亂扯,經過百年的時間,13這個數字似乎由黑轉紅,你們這些義大利人搞得我好亂啊啊啊~~~
目前還沒有民俗學者能夠真正確定13號星期五的起源,但照今天的打臉文看來,這種迷信似乎不是13號或不是星期五也OK呢!
在今天每日一冷的最後,小編來教大家一個單字好了:
Friggatriskaidekaphobia (n.) 13號星期五恐懼症
例句:I can’t go to school today, Mom. I’ve got a friggatriskaidekaphobia.
Frigga指的是北歐女神芙蕾嘉,也就是Friday這個字的由來;tris是指3;kai是連接詞and;deka是指10;而phobia當然就是指恐懼症了。這一串奇怪的字其實是希臘文轉來的,但希臘人其實也不過13號星期五,他們忌諱的是13號星期二。你們這群希臘人也搞得我好亂啊啊啊~~~
[Mr. Friday]
第 13 個門徒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梵蒂岡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方,領土面積0.44平方公里,人口430人,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城邦國家。自1929年起,根據《拉特蘭條約》(Patti Lateranensi)確定為主權國家,實施政教合一的國家體制。羅馬教廷的廣場位於聖彼得大教堂前。它是羅馬最大的廣場,巴羅克式風格,可容納50萬人,是羅馬教廷用來從事大型宗教活動的地方。坐落在台泊河西岸。廣場前面有一條灰石鋪成的國界線。以廣場正面的聖彼得教堂得名。廣場略呈橢圓形,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塊鋪砌而成。兩側由兩組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形成三個走廊恢宏雄偉。這兩組柱廊為梵蒂岡的裝飾性建築,共由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組合成四排,形成三個走廊。這些石柱宛如4人一列的隊伍排列在廣場兩邊。柱高18米,需三四人方能合抱。朝廣場一側的每根石柱的柱頂,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們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聖男聖女,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柱廊由著名建築師和雕刻家貝爾尼尼在1656年設計,用了11年時間建成。石柱柱頂的大理石像則為貝爾尼尼和他的學生所雕刻。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方尖石碑;銅獅之間鑲嵌著雄鷹,作展翅欲飛狀。這座石碑原是羅馬皇帝卡利古拉為裝飾皇宮旁邊的圓形廣場,遠從埃及運來。1586年,教皇西斯廷五世下令將石碑移至聖彼得廣場。廣場兩側有兩座造型講究的噴泉,相傳也是名家作品。泉水從中間向上噴射,下分兩層,上層呈蘑菇狀,水柱落下,從四周形成水簾;下層呈缽狀,承接泉水成細流外溢,潺潺有聲。聖彼得大教堂現在的位置在公元前1世紀是古羅馬賽馬場,後被作為迫害基督徒的刑場,首任羅馬主教聖彼得就在此遇難。公元312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頒布《米蘭敕令》,宣布國民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公元326至333年,他為聖彼得重修墓穴,並在墓穴之上修建了一座教堂。光陰荏苒,進入十六世紀後,經過1200多年的風吹雨打教堂已經破損。1506年,教堂重建,1626年完工。建造之初,文藝複興時期建築名師布拉曼特被聘 為主設計師,他設計的大教堂主殿是一個希臘十字形(四臂等長)建築群。1513年,年輕畫家拉斐爾接替了他,他修改了原有設計,改為拉丁十字形(豎長橫短的十字)建築群,並在正殿兩邊加了5個小禮拜堂。1547年,70歲的米開朗基羅在拉斐爾死後繼續教堂的設計建造工作。聖彼得大教堂主體工程前後歷時120年,完工後,又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進行內外裝飾。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經歷了上百年建造過程,融合了多位大師的心血,它還是一座建築藝術瑰寶。同時,它擁有數以百計的雕刻、繪畫和裝飾藝術珍品,也是一座偉大的藝術殿堂。教堂正面建築1607年設計,歷時7年建成。正面寬137米,高45.5米,有5扇大門和3個陽台,中間的一個叫祝福陽台,重大的宗教節日時教皇會在祝福陽台上露面,為前來的教徒祝福。廊簷上站立著13座5.5米高的雕像,中間是耶穌,兩邊是他的12個門徒。廊簷兩端各有一座大鐘,左面是羅馬時間,右面是格林威治時間。聖彼得大教堂共有13個穹頂,其中正殿穹頂是唯一的大穹頂,兩個中型穹頂。正殿穹頂由米開朗基羅1547年重新設計。在意大利的教堂建築設計上,穹頂造型的寓意是通向天堂。每當仰望高高在上的明亮穹頂,看到穹頂上教徒升天圖案,就會產生對天堂的向往。當陽光從穹頂照進殿堂,也給肅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聖彼得大教堂北邊第一個禮拜堂裡陳列著米開朗基羅1499年創作的著名作品《聖殤》,它描述的是耶穌剛從十字架上被放下來那一刻的情景。聖母瑪利亞坐著,雙膝支撐著耶穌 基督柔軟無力的遺體。聖母瑪利亞被米開朗基羅有意地塑造成年輕、平靜和神聖的樣子,而不是傷心、哀愁、老態的婦人形象。這是米開朗基羅唯一一件署名作品。青銅華蓋下面的禮拜堂里有聖彼得的陵墓,按照天主教的喪葬傳統,神職人員去世後,大多安葬在所任職教堂附近墓地或者教堂地下。這樣,形成了一個特殊景觀—地下墓穴群。遊人可以通過石棺浮雕、墓穴壁畫等了解天主教喪葬文化傳統,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聖彼得的陵墓。
第 13 個門徒 在 耶穌被釘上了十字架。 從此「十三」這個數字,在西方代表了 ... 的推薦與評價
耶穌和他的十二個門徒, 總共十三人,共進最後的晚餐。 出賣他的門徒叫「猶大」, 據信,就坐在第十三個座位。 隔天,在日落前, 耶穌被釘上了十字架。 ... <看更多>
第 13 個門徒 在 好牧者主日: 第十三個門徒The 13th Apostle - 許明遠牧師 的推薦與評價
05.16.2021 - 好牧者主日: 第十三個門徒The 13th Apostle - 許明遠牧師牧師: 許明遠牧師司會: 蕭錫恩長老司琴: 周美玲師母主題: 第十三個門徒The 13th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