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冷 我要成為東亞海賊王!
每日一冷大主編將以紅隊最後一棒的身分參加 Story Traveller! 穿越時空接力賽:第一屆全明星說故事大會!
大會在昨天熱鬧開跑,在紅隊開路先鋒兼隊長 尋「臺」啟事 亮衡的帶領下,目前由我們紅隊暫時領先。
昨天 亮衡說的故事是「#從前從前_臺灣有個海賊王傳說」,既然說到海賊,或許可以分享個冷知識,順便向隊長致敬。
二戰結束沒過幾年,國共內戰狼煙再起。為了徹底剿除蘇北、膠東、魯北等地沿海活動的共軍並阻斷他們的海上運輸補給,中華民國政府陸續限制了特定地區本國籍船隻的進出,對於外國船隻則沒有太多干涉。
然而,隨著戰局變化,南京、上海先後淪陷。作為中國第一大港,上海可以說是中國與外界第一線的橋樑,為了避免中共以貿易謀各國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打算切斷上海與外界的聯繫,封鎖上海。
不過,根據國際法,「封鎖」是一種戰爭時期的戰爭行為,一旦宣告封鎖,等於承認進入戰爭狀態,中共會被視為交戰團體,戰爭時期的權利與義務等同於獨立國家,而且其他第三國需嚴守中立狀態,不得提供雙交戰國雙方軍事援助或是貸款等。當時接受美國援助的中華民國政府並不樂見這樣的後果,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徒增風險,中華民國技術性的閃避了「封鎖」一詞,改用「關閉」。
在 1949 年 6 月 18 日,中華民國政府公告:
為適合軍事情勢需要,特規定:自閩江口北(東經119度40分北緯26度15分)起,沿中國領海,北至遼河口(東經122度20分北緯40度30分)止,在我國領海範圍以內地區,為關閉區域,自本年6月26日上午零時零分起,在關閉區域內,所有外籍船舶及航空器,均不得進入,關閉區域內之永嘉寧波上海天津秦皇島等原已對外開放各港口,自即日起停止對外開放。
本來,各主權國就可以選擇關閉自己的港口,不過,關閉不在自己控制之下的港口就比較少見了。在公告之後,外交部陸續收到各國答覆,雖然有部分友邦對此有所疑義,但只有英美兩國提出較為有力的異議,而且兩國之後也沒有採取更多行動。
因應局勢變化,關閉的區域越劃越大,政府遷臺以後,整個中國沿海口岸都公告關閉了,然而執行上僅侷限於東南沿海。
雖然曾因為美國的臺灣海峽中立化政策而限縮關閉政策的執行,但實務上對於可疑船隻的檢查還是持續執行。之所以會這樣,原因不外乎當時金門、馬祖仍然兵臨城下,如果沒有持續密切關注沿海地帶的可疑船隻,金馬兩地有可能會被突襲。
此外,即便受限於美國的政策無法輕易對外籍船艦採取進一步動作,但本國籍船隻還是合法管轄。許多中國籍船隻為了避免波及戰禍,倉促之間移籍到英國、香港或是巴拿馬,然而程序不一定完備。一旦認定是非法移籍,中華民國政府還是可以逕行處置。就算和巴拿馬總統有些交情,還是無法避免被扣留的命運。而且,根據當時法律,海軍依法沒收的物資符合軍需的可以自行留用,這也讓海軍甘冒風險去扣留可疑船隻。
1953 年美國解除了臺灣海峽中立化的政策,中華民國政府恢復以往的態勢執行關閉政策,海軍猖狂的作為更是讓英國派出船艦護航自國船艦,雙方甚至曾在公海開火。這段時期內最著名的幾個案例是在 1953 年到 1954 年之間,中華民國海軍在美國的指使下,在公海分別攔捕了波蘭貨輪柏拉薩號、哥特瓦爾德總統號和蘇聯籍郵輪陶普斯號。
當時船上的波蘭船員塔德烏什.葛拉伯斯基 (Tadeusz Grabowski)歷經風波返鄉以後,將經歷寫了下來,出版了《#我被蔣介石俘虜日子》(W niewoli u Czang Kai-szeka)一書;波蘭作家布朗尼斯瓦夫.維尼克 (BronisławWiernik)也曾以波蘭船員連人帶船被扣留在臺灣的故事寫成報導文學《海盜島上》(Na pirackiej wyspie)。這些在波蘭流傳的臺灣故事,或許是現在波蘭人用臺灣來稱呼治安不好地區的原因。
順帶一提,這三艘被扣留的船,後來撥付海軍以後分別命名為「賀蘭號」、「天竺號」以及「會稽號」。
波蘭的船員家屬曾經向聯合國提出請願,指控中華民國的海盜行為,不過,因為國際上對於海盜的定義僅限於由私船所發動,所以由國家發動的不算是海盜行為。
隨著解放軍海軍實力的提升以及國際輿論的轉向,中華民國政府也就不再強硬執行關閉政策。昔日的東亞「海盜」也就銷聲匿跡。後來,臺灣再度成為海盜王國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852郵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第 77 屆 聯合國 大會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濟學人副總編輯2021趨勢預測》(主播:忽必烈、東大寺、饅頭、忽冷忽熱,白頭偕老集團)
經濟學人 2021全球九趨勢
2021天下經濟論壇今(19)日登場,本屆以「新境‧新競‧科技+」為主題,聚焦疫後新常態布建的全新賽局,數位科技的決勝關鍵;以及科技之外,人、事、物的新視野、新生機。《經濟學人》副總編輯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席間用20分鐘帶領所有人,掌握2021年全球重大趨勢。
趨勢一:不能期待新冠疫苗讓世界快速恢復正常
從2020年底到2021年,疫苗開始被授權施打,很多人認為這將是一劑靈丹妙藥,讓世界各地受到疫情嚴重破壞的一切,很快恢復正常,但這顯然太過於樂觀。疫苗的生產和分配,比人們預期的還要複雜,最少要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夠讓疫苗接種擴展到所有國家、並達到讓我們將疫情拋諸腦後的程度。
與管控疫情一樣,在接種疫苗這件事上,不同國家之間也會有很大差異。國際間有個稱為COVAX的計劃,確保最貧窮的國家,至少第一線醫療工作者及最脆弱的族群,都能夠接種疫苗。但目前,即使連最富裕的國家也陷入苦戰。這與第二個趨勢直接相關,就是今年全球經濟復甦的情況。
趨勢二:全球經濟復甦不穩定、不平衡
除了台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經歷經濟衰退,接下來經濟復甦的速度,取決於接種疫苗的速度。各國政府一直在補助企業,讓它們可以繼續支付員工薪資,尤其在歐洲。只有在這些補助退場後,才能看到疫情真正造成的損害。這可能是一幅非常醜陋的畫面,今年稍晚才會看到。
此外,我們也看到不均衡的復甦,國家之間復甦速度不同,不同產業之間,也有所差異。科技業做得很好,航空業情況則很糟。2021年將繼續看到這種非常不穩定、不平衡的復甦情況。第三個趨勢,是地緣政治的變化。
趨勢三:拜登將延續川普對中國壓力
從2020到2021年,世界四大經濟體中,有三個(日本、美國、德國)換了新的領導人。當領導階層發生變化時,對地緣政治代表著什麼呢?
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後,將努力修復川普過去四年帶來的損害,重建美國和盟友間的溝通橋梁。但在美中關係上,將看到川普到拜登政府的政策連貫性。拜登不打算對中國手下留情,在某些領域,對中國施加的壓力,還會比川普更大,例如人權。我們可以期待拜登會試圖在國際上建立一個民主國家大聯盟,在貿易和人權上向中國施壓。但在其他領域,美中可能會合作,例如氣候變遷。
趨勢四:CEO也要成為政治家
有人認為,拜登會取消所有關稅、停止貿易戰。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會迫使很多企業和國家在政治上選邊站,過去幾年,很多企業已經成為地緣政治衝突的代理戰場,例如華為和中國短影音平台抖音的美國業務TikTok。
這種趨勢不會消失,這意味著CEO們需要站出來成為政治家,有些CEO精於此道,有些則不太擅長。
對台灣來說,會受到更多國際關注。因為美中競爭讓科技在地緣政治中,變得如此重要。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尤其英特爾晶片製造衰落,台積電變得更重要,世界會因此更關心在東亞與台灣發生的事,因為會影響全世界。
趨勢五:疫情加速企業與個人數位化
疫情期間企業營運與個人工作生活的數位化,將成為長期趨勢。
疫情鼓勵更多人以更快的速度接受新科技,無論是網購、遠距工作、線上教學、遠距醫療,我們在2020年就達到了過去預期在2026年或2030年才能達到的水準。
同樣,不同國家與產業之間會有差異。調查顯示,歐洲和美國的老闆們希望未來繼續讓員工在家工作,但日本和中國的老闆則否。
趨勢六:短距離觀光旅遊將成長期趨勢
另外一個疫情可能帶來的長期改變,是跨境長途旅行大幅減少。
疫情讓我們習慣生活在一個不那麼自由的世界,更少的旅行和遊客,尤其是更少的商務旅行。有預估認為,全球商務旅行可能會下降40%左右,而且可能永遠不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在飯店、航空業收入中,商務客是最重要收入來源,過去豐厚的商務收入,讓相關業者得以壓低非商務住房與機票價格。現在商務收入大幅減少,意味著業者可能會調高非商務價格,彌補減少的商務收入。這代表未來非商務遊客可能會更偏好國內短程旅行,這將對世界各地旅遊模式產生深遠而長期的影響。
趨勢七:2021是對抗氣候變遷轉捩點
2021年可能會被視為人類對抗氣候變遷的轉捩點,因為許多國家的復甦計劃包含了大量綠色激勵方案,尤以是美國和歐洲。這會創造很多新就業機會,長遠來看,藉由創造就業機會來減少碳排放,是件好事。
最重要的是,中國表示將在2060年達成「碳中和」,這會給其他國家帶來壓力,要做出更大的減碳承諾。另外還有2021年底將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6)。這使得我們更有可能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將地球升溫限制在1.5度到2度之間。
趨勢八:重新過一次2020年
今年我們預期還能夠感受到一件事,那就是「deja vu」(似曾相識)。許多原訂在2020年舉行的事件將在今年發生,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就是其中之一。其他還有東京奧運會、歐洲職業足球賽、杜拜世界博覽會等等。所以在很多方面,我們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今年就像是在過2020年一樣。
趨勢九:對灰犀牛提高警覺
最後,這個疫情,會讓我們對許多問題的警訊,更提高警覺。讓我們對未來的威脅,做好更多準備。亞洲國家因為有過去SARS的經驗,所以這次應對疫情,比歐美國家有更充分的準備。
除了傳染病,還有許多已經有很人不斷提醒的全球性問題,例如濫用抗生素、生物恐怖主義、核武擴散等等。這次疫情,會讓政府更關注這些議題的潛在威脅,我們可以期待聽到更多針對這些威脅的預先示警。
第 77 屆 聯合國 大會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