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接種7小時 總統府一句洩現況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第22屆國家講座」的推薦目錄: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帶著眼睛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潘文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新聞] 國家講座主持人台大包辦4席- 看板AfterPh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獎—陳銘憲教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獎—劉錦添教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獎—沈川洲教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獎—田蕙芬教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獎—陳銘憲教授 的評價
- 關於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國家產學大師獎及學術獎 ... | By 教育部| Facebook 的評價
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潘文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教育部頒發 #國家講座主持人獎、#國家產學大師獎、#學術獎 的重要日子,我非常感謝,也非常榮幸邀請到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親自蒞臨頒獎。這三個獎是教育部所設置,於高教領域、學術研究、技職教育與產學合作的最高殊榮,要獲得這些獎項不容易,如國家講座主持人,就必須有中央研究院院士、或曾獲教育部國家學術獎,在專業領域上有傑出貢獻與聲望,經過層層審查才脫穎而出。
這23位獲獎者不僅在專業領域有著極高的成就,從他們分享的故事可得知,他們不僅深耕專業領域幾十年,以台灣為本,帶領頂尖團隊在世界舞台上持續創新、發光;他們更願意貢獻專業與傳承,擔起給下一代更好學術環境的重擔,並推動社會環境與產企業共同前進。
我要代表教育部向所有得獎者致上敬意與謝意,教育部會持續努力,強化高教資源挹注與環境優化,做台灣學術研究的後盾,讓台灣高教能成為沃土,培育更傑出的下一代,也進一步透過政府、學術、產業三方協力,為社會與產企業注入新能量,在後疫情時代持續邁進,創造更大的世界競爭力。
👉完整獲獎名單與報導:
https://reurl.cc/QdGlK0
👉看更多獲獎者專業與生命的影像故事:
https://reurl.cc/pd4bll
#第23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獎
#第2屆國家產學大師獎
#第63屆學術獎
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校地質系沈川洲終身特聘教授榮膺教育部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
本校地質系沈川洲終身特聘教授榮膺教育部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殊榮,沈教授主要研究材料為世界各地的珊瑚、洞穴石筍以及海洋有孔蟲,應用在定年學、全球氣候變遷、近代與古氣候、古海洋學以及人類演化等。為了突破現有研究上之瓶頸,前五年著重於開發世界尖端的地球化學與同位素技術,例如2002年發表的鈾釷同位素技術,論文被引用次數已超過200次;2007年後更轉為技術與應用並重,並與國際上各實驗室建立密切合作關係,研究夥伴遍及全球。
沈教授自2002年到臺灣大學任教,共17年,在教學方面,熱忱用心,2009年獲臺大教學傑出獎。沈教授因材施教,指導的研究生因此都有很好的表現,常奪得國內的地質年會與海洋年會首獎,還不時在國際會議,例如美國地球物理年會、亞洲大洋洲地球科學學會與國際古海洋年會,榮獲最佳學生論文獎。許多在校生與繼續深造的畢業生也都能進入國際知名學校研究,例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夏威夷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帝國學院,以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
沈教授在科研上充滿熱情與創意,秉持著一步一腳印的精神與超越卓越的態度,時時兢兢業業,不斷用前瞻性的視野,嘗試與突破該領域中許多不可能的任務,為踏實、創新且優異的研究人員。除自己原有的研究外,沈教授主持多項國內大型計畫,更將研究視野從亞洲拓展到歐洲,帶領國際團隊,在科研上有許多亮眼表現。此外,沈教授不斷受邀參與國際性的地球科學研究計畫,包括美國、澳洲、法國、日本、匈牙利以及大陸地區等等,積極促進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國際科學家們密切進行科研合作,無形中也開拓了良好的科學外交工作;用科研將我國的影響力,推展到全世界。
沈教授帶領的國際團隊,近年來在科研上有許多亮眼表現。例如2013年主導一項過去科學界不可能任務,國際團隊針對洞穴鐘乳石細微的單一紋層直接測量年紀,研究指出,這些微層的形成機制相當複雜,並非都是一年一輪,頂尖期刊Science還特別報導這個驚人發現。2012年發表近350年來,南半球海水表面溫度紀錄及其氣候變化模式,並證實了臺灣降雨與南太平洋海溫的關連性。2015年利用菲律賓洞穴石筍紀錄,重建12000年前,造成北半球驟冷的新仙女木事件完整始末。沈教授也主持古海洋研究,整合國內與國際團隊,歷經十年的努力奮鬥,分析巴布亞新幾內亞東緣海洋沉積物岩芯的地球化學紀錄,重建28萬年以來西太平洋低緯降雨帶遷移歷史,團隊發現東亞–澳洲季風系統,兩者雖為相依的氣候帶,卻有著不對稱的軌道週期特性,這項前所未有的發現也在2015年於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並獲頂尖期刊Science特別報導。
沈教授的科研成果,除了在學術界的突破,對於世界各地與我國的環境氣候變遷,亦提供了現代與未來防災策略與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例如由沈教授主導的國際團隊,2012年發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的研究中,重建近350年來,南半球海水表面溫度紀錄,同時亦發現,正處於高溫期的南太平洋海溫,會造成臺灣夏季的強降雨。此外,未來南太平洋很可能進入一段10年的高溫期,再加上全球暖化效應,區域性降雨天數減少等因素,包括韓國、日本、東南亞各島國,以及我國夏季降雨量恐將更高,暴雨將更趨猛烈。2017年沈教授參與國際研究團隊,利用臺灣大雪山紅檜樹輪纖維素的氧同位素紀錄,重建「中太平洋型聖嬰」818年來歷史 (2017, 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研究顯示,未來中太平洋型聖嬰現象,受人為的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影響,很可能會再加劇,臺灣春雨也許會繼續減少,假若如此,入春後遲緩的降雨將使旱象更加惡化;此外,夏季颱風的形成與侵襲臺灣的秋季颱風機率也會相對增加,表示未來臺灣夏秋季降雨有可能更趨猛烈。南臺灣的季節性旱澇會越加嚴重。我國政府應當積極因應,儘早提高未來防災標準與措施。
在下一個四年階段,沈教授帶領的氣候變遷研究團隊將重返臺灣,同時也將走得更遠,前進非洲。未來更將著重培養研究生,期許學生能獨立在特定領域開創新局;針對非地質系的學生,與地質系同仁特別為非地質系的學生,開授認識臺灣的課程─「地質調查導論二」;這是讓在校生搶破頭,在電視節目裡直言是大學中最難忘的一門課。讓不同屆的同學持續了解們臺灣島如何經由板塊運動而形成,進而疼惜自己賴以生息的土地,愛惜鄉土;沈老師除了教授地質科學系必修與選修課程外,並且讓國際學生深度探訪臺灣,愛上臺灣的美麗。
#沈川洲教授 #地質系 #第22屆國家講座
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獎—陳銘憲教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第22屆國家講座 主持人獎—陳銘憲教授. 298 views · 2 years ago ...more. 教育部-國家講座、國家產學大師及學術獎. 303. Subscribe. 303 subscribers. ... <看更多>
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獎—劉錦添教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第22屆國家講座 主持人獎—劉錦添教授. 226 views · 2 years ago ...more. 教育部-國家講座、國家產學大師及學術獎. 301. Subscribe. 301 subscribers. ... <看更多>
第22屆國家講座 在 [新聞] 國家講座主持人台大包辦4席- 看板AfterPh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國家講座主持人 台大包辦4席
2019-01-09 10:54中央社 記者陳至中台北9日電
教育部今天頒發第22屆國家講座主持人,4席都由台灣大學教授包辦。另外也首度頒發「
國家產學大師獎」,3位得獎者都來自科技大學。
國家講座主持人與當選中研院院士一樣,都被視為國內學術最高殊榮。今年得主包括剛上
任台灣大學副校長的陳銘憲,他專長於資料探勘和數據科學領域。
陳銘憲說,今年已是第二度獲得國家講座主持人,3年前已經獲得一次肯定,能有今天的
成就,要非常感謝學校和教育部。對於擔任台大新任副校長,他低調的說,現在才剛開始
,會有一些共識需要討論凝聚。至於為何校長管中閔會找他?他說:「可能要問管校長比
較合適。」
另外3位國家講座得主包括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沈川洲,擅長以「鈾釷定年學」和「
碳酸鹽地球化學」進行當代與古環境氣候變遷研究。他今天受訪時幽默地說,這個獎要獻
給老婆、實驗室、台大,尤其是他的實驗室像台積電一樣,一天24小時都有人排班,「努
力不一定會成功,事實上做研究大部分的努力都是失敗,但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台大醫學院教授田蕙芬則是知名白血病學者,是台灣第一位受邀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
)分類臨床諮詢委員會的學者。
台大經濟系教授劉錦添是國內實證經濟研究的領頭羊,曾研究台灣健保對民眾儲蓄力、鄉
間小孩健康的影響,獲得全球關注。
今年首度頒發的國家產學大師獎,得主分別是高雄科技大學特聘教授林(柏)村、台灣科技
大學講座教授黃榮芳、屏東科技大學教授謝寶全。
教育部代理部長姚立德表示,國家講座是代表台灣學術最高榮譽,評選非常嚴格,今年只
選出4個學者,評審還不太高興,覺得每個被推薦者都是一時之選。他也提到首度設立國
家產學大師獎,是要讓科技大學老師也有一個表彰的機會,肯定他們的實務貢獻。(編輯
:張芷瑄)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35828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50.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547057171.A.15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