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娛樂工業史上第一次,明星們
面臨必須擴展他們自己的生意
才能收成真正財富的處境。」
——某經紀公司募資簡報
───────────────
站在娛樂產業秩序破壞和價值重建的一片煙塵中,除非真有什麼「鉗形攻勢」的科幻秘技,不然人人都只能自己想辦法在漫天煙塵之中摸索下一個產業典範何所在......
好萊塢經紀公司大地震
 ̄ ̄ ̄ ̄ ̄ ̄ ̄ ̄ ̄ ̄
呼風喚雨的好萊塢三大經紀公司 CAA、UTA 和 WME 向來是好萊塢權勢排行榜的前幾名,因為自從片廠明星制敗亡之後,最靠近明星、最能影響一部電影開拍與否的就是這些明星的經紀人。
然而2020年對於經紀產業來說是無比慘烈的一年。疫情導致好萊塢停止運作,連帶使這些靠著明星收入抽成過活的經紀公司成為受到經濟衝擊的第一線。此外早在疫情開始之前,經紀公司協會就和編劇工會為了額外向片廠收取組合費的陋規而全面撕破臉,導致好萊塢編劇集體開除經紀人的空前衝突,直到今日還沒有和解跡象。
過去一週,好萊塢經紀公司突然迎來了今年第三波打擊:離職潮。
以前三大經紀公司旗下的各個超級經紀人很少大動作跳槽,更別提跳出三大公司的小圈子。理由是這三家公司在好萊塢的權力結構已盤根錯節、無遠弗屆,使旗下的經紀人擔心一旦背叛三大公司就有可能被整個好萊塢放逐。但三大經紀公司在疫情期間的裁員、減薪和無薪假等等無情作為,使這些早就有異心的員工終於找到正當性掛冠求去。
過去一週先有 WME 的合夥人 Phillip Sun (同時是 John Boyega 、Donald Glover、Idris Elba 、Michael B. Jordan、Rihanna 和 Henry Cavill 的經紀人)宣佈脫離 WME 自己出來創業,和另一位製片Charles D. King的製片公司整併為一家新的經紀公司 M88。新公司的第一個簽約客戶就是從 WME 挖來的藝人 Michael B. Jordan。
不過真正的震撼彈還是這一波集體離職:CAA 四位資深經紀人 Jack Whigham、Dave Bugliari、 Michael Cooper 和 Mick Sullivan 同時出走,引發了 CAA 領導階層的大震撼。這四位經紀人將加入另外一個 CAA 前輩 Peter Micelli 即將成立的新經紀公司。
這家名稱未定的新公司背後的金主也引發議論,因為這位出手撼動好萊塢經紀公司版圖的藏鏡人正是著名的 Trump 支持者、美國史上最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身價141億美元的華爾街超級富豪 Steven Cohen。好萊塢因此充滿耳語,認為 Cohen 背後的右派勢力正想藉此清洗好萊塢向來堅貞的左派樂土。
Hollywood Reporter 獨家取得這家新經紀公司的募資簡報,揭露其獨特的商業模式。這些資深經紀人在簡報中批評目前好萊塢小的經紀公司沒有夠水準的人才服務客戶,大的經紀公司又大到無法專心服務好萊塢前1%的頂尖人物。他們同時認為過去半年編劇工會和經紀公司之間的對抗是娛樂產業史上最嚴重的分裂。因此未來新公司將會召募資深經紀人和頂尖節目統籌(通常是編劇),來創造史無前例的合作關係。
他們在簡報中用溫水煮青蛙的圖示來說明好萊塢明星的處境:他們說過去六年內五大媒體集團開始用各種方法獨佔電視電影的長期收益,逐漸將明星的角色轉變成領薪水的打工仔。「娛樂工業史上第一次,明星們面臨必須擴展他們自己的生意才能收成真正財富的處境。」
這家新公司希望改變前1%好萊塢頂尖明星(包含明星演員、編導等)的維生方式,說服客戶應該讓自己的價值更多樣化,不再侷限於收取酬勞為別人演出或創作,而應該投資並掌握以自己為號召的內容產品,藉以親手把自己變成一台真正的自動印鈔機。他們將為每一個明星成立一家新公司,讓明星和經紀公司背後的投資人一起分享這些長期發展的價值。
這個新模式如果真能發揮作用,將意味著好萊塢片廠的重要性會進一步被削弱。
下一個 Spotify 會是什麼?
 ̄ ̄ ̄ ̄ ̄ ̄ ̄ ̄ ̄ ̄ ̄
在什麼逆轉熵的神奇道具登場之前,誰才是音樂產業的下一場破壞式創新的原爆點也只能當事人說了算。
上週,一家2018年才成立的音樂VR新創公司 MelodyVR 宣佈以 7000萬美元併購上個世紀的音樂新創公司 Napster。
如果這家被併購的企業聽起來有點耳熟,你沒記錯,它就是曾出現在電影《The Social Network 社群網站》惡名昭彰真實人物 Sean Parker(Justin Timberlake 飾演)所創辦的公司。Napster 一方面是按下音樂產業末日鍵的那個反派,同時也是建構如今 Spotify 仍在使用的P2P傳輸技術基礎的英雄。
MelodyVR 的執行長 Anthony Matchett 接受 Rolling Stone 訪問,解釋他們收購 Napster 的真正動機——他們想要變成下一個音樂串流巨人,下一個 Spotify。
當年的盜版平台 Napster 早已轉型成為音樂串流平台,MelodyVR 則是在疫情中得到非常多注目的演唱會 VR 體驗的內容提供者。Matchett認為兩者結合之後,將可以同時服務對「聆聽專輯」和「體驗演唱會」有需求的愛樂者。Matchett 認為目前擁擠的音樂串流平台有一個致命的要害:他們都不是內容的擁有者,最後都會像 Spotify 那樣淪為替唱片公司到處收租的跑腿者,把所有的利潤都供上給唱片公司。MelodyVR 的優勢就是演唱會 VR 體驗的內容是自製的,而不是去向別人高價取得授權來的。
許多人看好 MelodyVR 正在發展的虛擬實境音樂互動體驗會再次顛覆音樂產業,而 Napster 一個不小心又涉入了另一個破壞式創新的未爆彈。
在此同時,Spotify 則忙著繞過 MelodyVR 執行長口中的致命要害:
Spotify 剛剛簽下該公司第一個全球性的贊助合約,將成為《League of Legends 英雄聯盟》電競比賽的贊助商。Spotify 的行銷主管June Sauvaget說這兩個領域的消費者原本就有大量重疊:「玩家正紛紛在用音樂來配上他們的遊戲體驗」。在此同時,Spotify也開始在軟體上提供英雄聯盟專屬歌單,並準備為英雄聯盟製作一系列專屬Podcast節目,踩進電競轉播、報導、訪談的全新領域。成為玩家的專屬音樂平台是一回事,但顯然 Spotify 念茲在茲的還是擺脫唱片的束縛,試圖扮演聲音版的電競影音社群Twitch(附帶一提,Spotify也開始推影片版Podcast,所以他們跟Twitch的差別真的會越來越小了。)
此外,Spotify 快速茁壯的 Podcast 版圖上週又增加新的板塊。繼簽下Kim Kardashian、TikTok 影音網紅 Addison Rae 後,Spotify 再度簽下生活時尚領域的 Instagram 網紅 Rickey Thompson和Denzel Dion。前者在 Instagram 上有590萬訂閱者,後者則有180萬。兩人將為 Spotify 主持一個每週更新的 Podcast 節目。
在Spotify 到處蒐集網紅的同時,Spotify 平台上的重量級 podcaster Joe Budden 則突然宣布要跟 Spotify 終止合作,因為他認為自己節目的價值被 Spotify 低估。Spotify 從過去仰賴唱片公司授權內容到現在積極生產自己的內容,但它也終於必須開始面對服伺這些創作者的苦差事。究竟是要伺候已成大明星的,還是要加緊培養還未成氣候的,這是個難題。
美國電影院的最後一搏
 ̄ ̄ ̄ ̄ ̄ ̄ ̄ ̄ ̄ ̄
過去幾天幾個值得注意的票房數據:
《Tenet 天能》在全球第四大電影市場韓國上映後雖拿下票房冠軍(首日即累積近60萬美元票房),但每日票房卻因為首爾疫情回溫而出現逐日下滑的現象。在此同時《Mulan 花木蘭》在韓國的上映計畫也因為疫情的不確定因素臨時喊卡。
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的票房仍然表現強勁,《八佰》的票房到昨日為止已經逼近18億人民幣,同時也使中國市場年度總票房在幾天前突破50億人民幣的關卡。英國的電影產業分析公司 Gower Street 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從疫情中完全恢復的電影市場,因為已經有90%的中國電影院已經恢復營業,而且過去一週的票房17.4億人民幣已經比去年同期的14.4億成長了18%。在此同時,全世界的電影院目前只有將近65%恢復營業。
這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狀況。轉頭看第一大電影市場美國,則仍在等待果陀......啊,不對,是天能:
加州州長 Gavin Newsom 昨天發佈了新修訂的防疫準則,使舊金山和聖地牙哥等城市符合初步解封標準,可以讓電影院以25%上座率(不超過100人)的標準重新開放營業。但好萊塢所在的洛杉磯郡官員隨即發表聲明,表示即便該郡真的達到州政府的解封標準,郡政府仍打算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實施該郡原有的防疫準則,禁止包含電影院在內的所有室內服務場所和購物中心開門營業。也就是說我們幾乎可以確定,即使是好萊塢從業人員,也可能必須長途旅行到其他城市才有機會在9月3日第一部疫情後上映的片廠大片《天能》上映時躬逢其盛。
有些好萊塢從業人員則積極勸阻大家不要這麼做。漫威電影《Doctor Strange 奇異博士》導演 Scott Derrickson 在網路上警呼籲美國觀眾「請千萬不要去電影院看《天能》或是其他任何電影。」他引用美國民主黨政治人物同時也是醫生、流行病學家、公衛學教 授 Abdul El-Sayed 博士的發言,主張對美國人來說現在進電影院絕對不是好主意。順便更新一下美國疫情:昨日單日新增確認案例為44258例(累計597萬例),昨日新增死亡案例為870人(累計18.2萬人)。
另一方面 Warner 仍力挺美國電影院復甦之路:媒體消息來源指出 Warner 將要求必須當地的普通室內電影院可以照常營業,才會容許當地的汽車電影院放映《天能》。比如屆時如果洛杉磯的普通電影院無法正常營業,當地的汽車電影院將不得映演該片。IndieWire 認為 Warner 之所以封殺這些汽車電影院,是因導演 Christopher Nolan 仍然比較屬意傳統電影院的放映品質,並且不希望《天能》對於票房的刺激作用落在汽車電影院上,致使汽車電影院數量繼續增長。電影院體驗的最後一位聖盃騎士封號完全不是當假的!
在此同時,也有掠食者正在虎視眈眈地等待美國電影院撐不過這一關:
2012年中國萬達集團以26億美元收購美國 AMC 電影院,2016年 AMC 再以11億美元收購另一家連鎖電影院品牌 Carmike,藉以成為全美國以及全世界最大的連鎖電影院。不過當年為了併購案可以獲得政府核准,AMC 向反托拉斯法的主管機關司法部承諾退出15個地區的電影院市場,來避免影響市場公平競爭。四年之後,AMC 傳出向法院請求撤銷當年的協議,使他們可以買回當年被迫出售的幾家電影院。
有趣的是AMC似乎正在跟母公司的另外一個事業體萬達電影採取相同的策略,趁著疫情致使各電影院競爭體質弱化的良機,拉攏這些電影院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萬達電影採用的是加盟體系,AMC 則打算直接併購瀕臨破產的電影院。手段不太一樣,但目的是一樣的:透過規模擴充來降低經營成本,並增加對發行商的談判力量。
問題是已經半年沒有一毛錢票房進帳的 AMC 還有多少流動現金可以用?
|新聞出處|
WME Partner Phillip Sun, Macro’s Charles D. King Launch M88 Representation Firm, With Michael B. Jordan as Sun’s First Client(https://bit.ly/34JzML5)
The Great Agency Exodus: Top Reps Flee the Majors As Management Civil War Looms(https://bit.ly/34zqUaV)
After Agency Exodus, New Firm Pitches Investors On Star-Driven Production "Cash Cow"(https://bit.ly/3jte2ra)
Spotify Buys Exclusive Sponsorship for Riot Games ‘League of Legends’ Esports(https://bit.ly/2ElxlUm)
Why ‘Tenet’ Is Limiting Drive-In Screenings: Here’s the Logic Behind the Policy(https://bit.ly/2EyekOk)
The director of 'Doctor Strange' told people not to see 'Tenet' in theaters(https://bit.ly/2EjY97C)
Napster’s New Bosses Want To Make A New Kind of Music-Streaming Giant(https://bit.ly/31wcExI)
Spotify Inks Podcast Pact With Influencers Rickey Thompson, Denzel Dion(https://bit.ly/3b29DIA)
China Is World’s First Market to Achieve Full Box Office Recovery, Says Analytics Firm(https://bit.ly/3hB5WfC)
Los Angeles Won't Reopen Theaters in Near Future, Even If State Allows It(https://bit.ly/3jmLGif)
AMC Moves to Take Over Theaters Impacted by COVID-19 Crisis(https://bit.ly/2YNkBNn)
等待果陀 角色 分析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這場危機驗證了串流的無窮力量」
——Bob Bakish
────────────────
全世界絕大多數電影院都處在一片死寂的狀態,竊竊私語的焦慮顯然越來越大聲。
這簡直就是貝克特的《等待果陀》的真人實境秀版。這兩週幾乎每隔兩三天就會有新的報導出爐,各家媒體反覆推演關於大家一直在樹下等待那個人到底哪一天來、甚至到底是不是來這個樹下或是約在其他棵樹下。
那個人的名字叫做天能。
等待天能
 ̄ ̄ ̄ ̄
關於救世主天能什麼時候來:
1)The Verge將《天能》比做好萊塢的石蕊試紙,每個人都想知道《天能》第一個下水之後測得的市場水溫究竟是冷是熱。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在財報會議上提到對Disney來說幸運的是《Mulan 花木蘭》暑假上映前一週還會有另外一部大片開路,雖然他沒指名道姓但大家都知道他講的是《天能》。ViacomCBS的執行長Bob Bakish話講得比較保守,說他們會密切觀察《天能》到底能不能真的吸引大量觀眾出門,以確保三週內Viacom自己的海綿寶寶電影也可以成功。至於剛剛從WarnerMedia執行長升任母公司AT&T執行長的甲方當事人John Stankey的說法更為謹慎,他告訴產業分析師說千萬不要期待整個產業可以彈指之間就回復榮景。
2)Forbes的報導則不斷暗示《天能》最好的機會應該是立刻宣布延後上映。作者認為對於七月下旬要上映的《天能》和《花木蘭》來說,幾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延後上映一定會有助於票房提升。《天能》不是既有IP、不歸屬於任何觀眾熟悉的宇宙,而是完全仰賴導演和演員的個人魅力撬動觀眾前往觀賞的電影。也就是說這部電影需要大量、長期的行銷,而時間點應該就是這幾天必須開始。對WarnerMedia來說他們絕對不可能拖到行銷預算通通花下去之後,才在電影上映前踩剎車。如果《天能》現在喊卡,就會拱手把重啟市場的重責大任讓給花女士。所以對於Christopher Nolan和WarnerMedia來說此時此刻正是一個料理東西軍時刻:「賺錢」和「創造歷史」,今晚你要選哪一道?
3)Indiewire似乎掌握了更具體的消息。《天能》太重要,因為《天能》如果死掉,就等於今年整個暑假檔都會死掉。內線消息指出《天能》有可能延後一個月上映,並取代自家人《Wonder Woman 1984 神力女超人1984》的8月14日檔期,這位亞馬遜女英雄則會退讓至年底。該文甚至認為《花木蘭》因為扛了太多週邊商品的責任,也可能延後至更安全的檔期。和Forbes觀點不太一樣的是,本文作者認為《天能》已經是鎂光燈焦點,所以WarnerMedia應該不用急著現在開始投入上映前的行銷活動,並大膽推斷他們還有三週左右的緩衝時間來宣佈《天能》跟7月17日上映日期揮手掰掰的消息。
4)Hollywood Reporter用數學解釋了為什麼《天能》仍然可以在7月17日大有斬獲。雖然7月不一定所有的電影院都可以開,即便開了也可能被政府要求以25%或50%的容量賣票,但數學證明這樣的座位數很可能已經足夠。以史上最賣座電影《Avengers: Endgame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為例第一週全美約4億票房,用9.16美元平均票價來除大約來自4400萬個座位,而實際上美國首輪電影院一個週末就有9000萬個可售座位。大家很容易忽略的是以往即使最賣座的電影也不會像百老匯那樣場場爆滿。而且《天能》會是當下唯一的首輪電影,意味著它很可能會拿下史無前例的銀幕數,即使只有50%容量也會讓《天能》大展身手。
第一優先:幫串流大戰填子彈先
 ̄ ̄ ̄ ̄ ̄ ̄ ̄ ̄ ̄ ̄ ̄ ̄ ̄ ̄
電影院還一片死寂的同時,串流的軍火競賽還在升溫。
Disney日前以令人咋舌的7500萬美元買下百老匯音樂劇《Hamilton 漢彌爾頓》的版權,並計畫在明年10月在電影院上映。結果本週突然傳出 Disney改變心意要在7月將該片上架到 Disney+串流平台上,比原訂時間提早超過一整年。
該片並非像《Cats 貓》那樣是用電影手法拍攝的音樂劇,而是直接在劇院現場紀錄演出過程。但該劇過去一票難求的狀況,讓電影院對於上映計畫十分有信心。 Disney出奇不意地上架串流,殺得電影院老闆措手不及。
但LightShed產業分析師Rich Greenfield認為這個奇襲背後透露出的真正重要的資訊並非Disney準備要調整電影發行策略。實際上奇襲是為了緩解讓Disney一個頭兩個大的Disney+內容荒的問題。
「Disney+是整家公司的未來。但此時此刻瀏覽整個片庫內容會就可以輕易發現原創或新內容真的不太多,除非你家有10歲以下的小孩。」另一個分析師說。
電影院產業因此沒有過度反應,經營者告訴Hollywood Reporter說他們很清楚《漢彌爾頓》從頭到尾就是Disney+需要的內容,和 Universal的《Trolls World Tour 魔髮精靈唱遊世界》跳過電影院直接上 VOD並不全然是同一回事。
在此同時好萊塢少數沒有押寶串流的ViacomCBS後悔了。
ViacomCBS和集團旗下的Paramount是少數好萊塢選擇不要傾全力發展串流的片廠。不像Disney、WarnerMedia 和NBCUniversal把大把大把的銀子投入在跟Netflix對幹的串流軍火競賽中, ViacomCBS的策略是盡可能地專心拍更多電影。
ViacomCBS這個不按牌理出牌的策略是:「與其拿銀子去砸Netflix,不如變成Netflix的供應商,賺Netflix的銀子」。這個讓全好萊塢挑眉的怪策略結果真讓他們嚐到甜頭,不僅在電影市場有斬獲,也在賣電影給Netflix這門生意上有不少收穫,甚至因而成立專門替Netflix這個大客戶服務的製片部門。
至於ViacomCBS自家的串流平台CBS All Access比較像是自家 CBS電視台附屬的裝飾性服務,唯一的招牌節目只有《Star Trek 星際爭霸戰》系列影集(還順便賣給Netflix跟Amazon賺錢)。
然而這波疫情總算讓丞相覺得風向變了。
ViacomCBS 執行長 Bob Bakish最近發現串流顯然比起電影更是大勢所趨,所以開始調整集團策略,預計在今年夏天將整個CBS All Access服務改頭換面,重新定位成為ViacomCBS 集團的策略重心。「毫無疑問地這場危機驗證了串流的無窮力量,所以我們將會加緊腳步抓住這個重要獲利機會」Bob Bakish說。
因此CBS的Star Trek宇宙開始扮演起類似Star Wars之於Disney集團的地位。而且衍生劇集的速度甚至快過Disney。
CBS前天正式宣佈訂購衍生影集《Star Trek: Strange New Worlds》,將由發現號影集中出現過的經典角色Pike艦長、Spock和 Number One三個角色擔綱,並且將會繼承原本星艦影集的基本風格,以一集一集為單位探索新世界,而非發現號那種比較接近Netflix式電視劇的連續性劇情發展。
五年前誰也不會料到 Paramount的Star Trek宇宙會幾乎陷入停擺,反而是 CBS電視台的《 Star Trek : Discovery星際爭霸戰:發現號》會在串流世界遍地開花。分別持有Star Trek的電視和電影版權的CBS和Paramount兩個集團其實同樣是媒體大亨Sumner Redstone所有,多年前在同樣讓全好萊塢挑眉的經營策略下拆分為兩家,幾個月前才經過複雜的股權交易重新整併為一個集團ViacomCBS。也就是說未來兩條Star Trek故事線說不定有機會交疊在一起。
更值得觀察的是 Star Trek宇宙會不會停止替其他串流品牌打工。過去的《星際爭霸戰:發現號》同步賣給Netflix上架,《Star Trek: Picard 星際爭霸戰:畢凱》賣給 Amazon Prime,可是未來CBS All Access角色轉變成為ViacomCBS策略核心之後,《Star Trek: Strange New Worlds》或是另一個楊紫瓊主演的Georgiou艦長衍生節目會不會變成CBS All Access獨家?
電影院空窗期的絕地大反攻
 ̄ ̄ ̄ ̄ ̄ ̄ ̄ ̄ ̄ ̄ ̄ ̄
空窗期大戰的主戰場——美國:因為旗下幾乎所有的電影院都處在停業狀態,市佔率最高AMC電影院幾週來已經多次傳出破產的可能。自身難保的AMC一週前才向NBCUniversal宣戰,揚言抵制該公司的電影以報復跳過電影院直接在網路上架電影的「褻瀆」行為。雖然有其他連鎖電影院跟進AMC的抵制行動,但票房市佔率高達40%的Disney也宣布將打破空窗期將未上映電影送上Disney+,AMC等電影院並沒有立刻表態抵制Disney。這場「抵制」大戰中顯然比的是誰的氣長,能有足夠現金挺到最後。
結果手上有近500億美元現金的Amazon隨即向老師舉手說:我!我!
英國每日郵報幾天前報導AMC電影院正在跟Amazon洽談收購可能後,AMC的股價隨即暴漲56%之多,也替眼前的空窗期大戰增添了新的變數。
在好萊塢片廠接二連三把電影直接上架 VOD市場的同時,英國產業智庫Ampere Analysis的專家Ed Border這幾天說提供了讓電影院稍微放心點的分析:
他說 VOD市場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和南韓等國家都非常強健,產值可以佔到票房的三到四成。可是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和墨西哥等五個國家,加總起來合計佔了全球票三分之一, 而數位零售只佔了他們票房的3.5%。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中國就是最好的案例:2019年中國市場電影票房92億美元,數位零售只有不到0.9億。
所以他認為疫情過後這些國家的空窗期不僅不會失效,反而會在國家介入下更加嚴格執行。因為電影院票房的市場太大、太重要,而 VOD短期內無法取代。
歐洲方面,法國的CICAE國際藝術電影院聯合會主席Christian Bräuer則認為未來空窗期的辯論一定會更激烈,因為對於電影業和電影院業來說這都已經不是什麼理想主義之辯,而是生存與否之辯。
然後,地球另一端的印度突然擦槍走火:
正在疫情中快速統治全地球的Amazon在印度一口氣買下六部未上映的電影,包含Sony投資的暑假大片:《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女主角Sanya Malhotra主演的數學家傳記電影《Shakuntala Devi: Human Computer 》。令印度電影業大為震驚的是, Amzon預備將這六部電影通通跳過電影院上映,直接上架 Amazon Prime串流服務。
上週印度的電影院協會才因為各種謠言不斷,發表聲明希望印度電影業挺下去,千萬不要選擇跳過空窗期。Amazon的大動作等同在印度電影業和電影院業的緊張關係中點燃引信。擁有626家電影院的Inox Cinemas發表措辭強烈的聲明譴責這種行為(但未指名是誰),同時印度製片協會也發表類似的聲明(同樣未指名是誰)。
Hollywood Reporter訪問到 Amazon的印度負責人,回應也同樣強硬:「我無法評論電影院協會對於空窗期的碩法,因為他們並不是真正了解空窗期的專家。」他們早就在印度試驗過不同的空窗期長度,並認為中長期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空窗期模式出現。
空窗期究竟是死是活?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才沒有那麼快分解!)
|新聞出處|
5/11~5/17一週大事
Coming Soon to an AMC Theater Near You: Amazon?(https://bit.ly/2LgGj4X)
Tenet is now Hollywood’s litmus test for what happens next(https://bit.ly/2WLVVDa)
Chris Nolan’s ‘Tenet’ Must Choose Between Making History And Making Money(https://bit.ly/2WQLWwa)
Waiting for ‘Tenet’: As July 17 Looms, Hollywood Prays That Summer Can Be Saved(https://bit.ly/2X2RlR9)
Why 'Tenet' and 'Mulan' Can Succeed Even if Theaters Dramatically Slash Seating(https://bit.ly/2Z98j2D)
‘Hamilton’ Moves to Disney Plus, Leaving Movie Theaters in the Lurch(https://bit.ly/2AqOM3B)
"Disney+ Needs Product": Why 'Hamilton' Moved to Streaming So Quickly(https://bit.ly/2WBMQxG)
Why Global Theatrical Windows May Emerge Stronger After COVID-19(https://bit.ly/3dLaw8M)
Amazon India Execs On Indian Films Skipping Theatrical (https://bit.ly/3bzWXHx)
ViacomCBS Revisits Strategy That Drove a Turnaround at Paramount(https://bit.ly/2Lws24q)
New ‘Star Trek’ Series Featuring Spock and Pike Will Be ‘Optimistic and More Episodic,’ Creators Say(https://bit.ly/3fU0ZOh)
等待果陀 角色 分析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沈旭暉隨緣家書】功能組別選舉Vs真雙普選:矛盾,還是統一?
近月曾經在社交媒體分享了幾次「功能組別攻略」,有些內容來自連登網友,總會遇上以下一類留言:「五大訴求」目標包括真雙普選,為何反而要參與功能組別這小圈子選舉?假如功能組別可以選贏,為甚麼過去贏不了?「特朗普已經承諾為香港人爭取雙普選」,為甚麼還要參與腐敗遊戲?
這些問題的背後,蘊含對特區政府「一國兩制」的高度不信任,以及對傳統泛民的深切失望,完全可以理解。但情緒宣洩過後,始終要面對具體問題:怎樣達到「真雙普選」?熟悉管理學的朋友,會聽過管理學大師杜蘭(George Doran)、杜魯克(Peter Drucker)等使用的「SMART」,假如「真雙普選」是project management,使用「SMART」研判三條路線,我們會得到較清晰的圖像。
路線一:傳統泛民「人哥路線」
假如參與功能組別選舉是按照過去22年傳統泛民的路線,坦白說,確是永不可能達到「真雙普選」。網友質疑這是永續象徵性零執政意志的反對派、「變相維穩」,邏輯上是完全成立的。這是簡單分析:
S(Specific goal,目標):爭取真雙普選(理論上)
M(Measurable,路線圖):佛系參選,既接受立法會分組點票這不公機制,但只參與小部份有勝算的功能組別選舉,放棄在所有功能組別擴大選民基礎,直到不知道哪一天選贏立法會、選贏特首,再推動真雙普選
A(Assignable,問責人):議會既得利益者主導
R(Realistic,可行性):零
T(Time-related,時間表):永續
這樣參與選舉,策略上是最愚蠢的:既認可了制度上的不公,沒有豁出去全面抗爭;又不尋求任何突破,不鑽研制度內部漏洞,去謀求顛覆遊戲規則;結果「兩頭唔到岸」,對少數派政權,卻是正中下懷。為甚麼傳統泛民會走這條路線,不同朋友有不同解讀;我們不鼓吹陰謀論,只希望提供一個參考。
經過過去八個月、再目睹林鄭政府以群眾鬥群眾方式「抗疫」,不少朋友都在研究怎樣建立新工會、為公司註冊,去選贏功能組別,於是約了職工盟的朋友請教,獲告知「人哥唔想咁做,覺得不斷生工會而為咗選票,咪淪落到同工聯會一樣囉,咁係出賣工運崇高理念」。聽了這解釋,同行朋友一律呆立當場,因為找不到內裏任何邏輯;看得出那位職工盟的朋友對「人哥路線」也不以為然,於是她也在協助建立新工會。無論這條路線為何走了數十年,none of my business,但是時候終結了。
路線二:制度外抗爭+國際線
有見上述路counter-productive,不少新一代對制度徹底失望,提起「功能組別」就是一片罵聲,這十分正常。但罵歸罵,過後同樣要回答同一道SMART題目,假如按照體制外路線,脈絡大概是這樣的:
S(目標):爭取真雙普選(不同人或有其他後續)
M(路線圖):拒絕參加功能組別選舉,讓少數派(目前控制權力的「建制派」)控制大局,凸顯制度荒謬,喚起全民覺醒;然後通過體制外方式,例如國際線的壓力、勇武派增加管治成本的方法、攬炒團隊的努力,逼北京讓步
A(問責人):全民參與,無大台
R(可行性):
(1)國際社會要有足夠自私誘因或內部民意,提出「不再承認香港獨特地位」施壓;
(2)體制外抗爭的壓力,能根本影響北京在港核心利益;
(3)社會民情需要有類似反二十三條、反送中、反警暴一類誘發點
T(時間表):部份朋友相信美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提出「2020雙普選」是具體時間表,但這是一貫外交語言,是否代表不能達標、華府就會反檯,可自行判斷
相對「人哥路線」的零可行性方案而言,以上方案起碼邏輯上成立,遠勝往昔,這是必須肯定的。然而到了評估可行性、時間表,從過去八個月可見,單靠任何一條線,都是不夠力的;要不是林鄭月娥一意孤行打《送中條例》、「止暴制亂」、「鬥跨醫護」這三大戰役,以上路線的R和T,只會更渺茫。這不是說國際線、勇武線、攬炒線、其他抗爭線沒有用,恰恰相反,他們都有不能取代的角色,互為表裏,和其他路線從來要相輔相成,但孤注一擲,恐怕依然是等待果陀。
然後,我們再看第三條路。
路線三:制度內部顛覆
《基本法》是一部很有趣的法律,有趣之處,在於行政長官權力極大,同時制度設計卻充滿漏洞。「功能組別必然由少數派屈機」,其實是一個myth,建基於傳統泛民只參選個人票為主的組別。傳統功能組別30席(不計超級區議會5席)當中,目前非建制的6席(法律、教育、衛生服務、社會福利、會計、資訊科技),加上中立的醫學、得而復失的建築測量,都是個人票。但其實尚有其他個人票的專業界別,通過大規模選民登記,足以光復(例如工程);那些莫名其妙以沒有多少代表性的團體為代表的界別(例如文化出版體育演藝),存在新團體註冊的大量空間;不少商界組別的公司資格(飲食、批發零售、進出口等),都沒有高門檻;即使是勞工界,工會門檻也不過是七人一會。林鄭政府剛宣佈的「300億(私相授受)抗疫基金」,明眼人一看即發現,完全是公然協助這些界別的現任議員通過「協助申請政府資助」來註冊友好票的一貫手段。
然而,建制派即使不斷細胞分裂,但只要「六四黃金比率」存在,而民間出現覺悟,幾何級數的登記成為選民,即使是在功能組別這分組點票當中過半,也絕對可能。單是勞工界代表「老馮」由工聯會+勞聯壟斷,還要是自動當選,和民意比例完全相反,卻不聞泛民工運領袖反檯,就是咄咄怪事。雖然覺醒出現得太晚,林鄭少數派政權最後抵抗的「工作」明目張膽,但不爭取,怎麼也說不過去。好了,這和五大訴求又有甚麼關係?回到SMART:
S(Specific goal,目標):真雙普選
M(Measurable,路線圖):
(1)通過大幅度增加選民登記,
(2)令2020年立法會選舉的非建制派議席過半,
(3)帶動2021年選舉委員會選情,讓非建制派席位過半,
(4)選出非建制派的特首;
(5)由新政府提出政府方案,改革功能組別、落實普選;
(6)交由非建制派過半的立法會通過;
(7)由於政府方案只需立法會簡單多數通過,無需分組點票,而改變每一個功能組別的選舉方式為直選只是內部立法,無需經過人大,這是最快的道路
A(Assignable,問責人):任何能勝出上述選舉、認同五大訴求、不再走「人哥路線」的候選人
R(Realistic,可行性):
(1)路線圖成功率,很靠選民登記的覺悟;
(2)北京會否接受,則視乎「香港市民根據官方制度選贏也要反檯」 的代價,也就是其他戰線的壓力,包括(a)國際制裁;(b)街頭抗爭可能急速升溫;(c)催生獲民意授權而難產的平衡政府;(d)集體移民和撤資。A+B+C+D,都是不會自然出現的,但假如是通過北京破壞自己設計、已先天不公的制度,卻是製造了後天土壤。北京兩害相權,選擇非理性的反檯機會不應超過50%;假如真的有了非理性決定,那是de facto certify一國兩制,對香港人而言,也是一個解脫。
T(Time-related,時間表):2020、2021、2022三場選戰,終極一戰。
選民登記的死線,還有不到兩個月;登記功能組別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終結功能組別。退一萬步,就算是外國那些爭取獨立的政黨,也會參與各自所不認同的國家的議會選舉,何況「五大訴求」從不是爭取獨立,只是要光復香港?下一步怎辦,相信我們會得出一致的邏輯結論。
明報筆陣,2020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