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10的網紅胖胖JerryS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Verse2 靈感取材自各社團與新聞,切勿以身試法※ YATA:指太好了的意思,やった ,側重於表示喜歡的感覺。 YADA:指討厭的意思,やだ ,側重於表示不喜歡的感覺。 作詞Lyricist : JerrySung 作曲Composer : JerrySung 製作人Producer : ...
「筋 膜 刀 學習」的推薦目錄:
筋 膜 刀 學習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三單元9種居家創作活動總整理 #手指膏扎實學習 #成長紀錄 #帶孩子玩英文字母創作
內陸短短的夏天,我們走走停停,待在家進行的活動,調整成主要是「結合各種素材玩創意」,石頭配蠟筆、卡片刮畫、保鮮膜等......單純享受遊戲時的朝氣,和塗鴉的過程(小孩如果愛上畫畫了,我耳根子清淨的時間就多了XD);歡笑的過程除了鼓勵孩子愛上美術之外,也期許能提升孩子們對創作的主動性。
不好意思海量般的玩中學活動紀錄,點進照片就可以看到操作細節,使用的材料是一次性從台灣網路訂購的!適玩年齡配合 #Jivan_5Y7M 和 #Mira_2Y9M,約介於1-6歲,整理如下:)
📍 《手指畫創作系列》
◎ 觸覺玩英文與美感:26個英文字母認知
◎ 保鮮膜自由想像牆:四腳桌、保鮮膜、手指膏
◎ 瓢蟲的成長冒險:海綿、黑底卡、貼紙、手指膏
◎ 非洲大草原的夕陽:信用卡XD、黑紙、剪刀
📍 《大豆蠟筆結合彩繪媒材》
◎ 吸管火箭遊戲:吸管、紙卡
◎ 彩繪石頭:不規則石頭、烤箱、手套
📍 《水洗創作結合生活物件》
◎ 著色專注力訓練:水畫布、彩色筆
◎ 車車們開過的彩色街道:紙、色筆、玩具汽車
◎ 創作白板:水洗蠟筆、浴室牆壁
其實,我自己是很愛畫畫的人,但是在我的成長背景中,過去我總傻傻地追求「像」,越像越有機會獲獎,卻在不知不覺中,忘記了要用另一種眼光去欣賞「創意」。後來我越畫越難畫得像了,索性,就停止了繪畫這件事。
Mira和Jivan對「畫畫」這件事的興趣度很不一樣,要同時帶總愛揮霍筆水、天馬行空不受控的妹妹,和只要畫不滿意就哭著不畫了、戰戰兢兢常把「怎麼畫」掛在嘴邊的哥哥,著實需要傷點腦筋。
我過去會想:如果沒有想到要畫什麼,那就是浪費顏料。可是後來我明白,帶孩子創作,並不是這樣的,重點不是顏料有沒有被好好利用,也不是最後呈現出了什麼畫面,而是「#孩子想把腦袋裡的東西表達出來的意願_和塗塗抹抹過程中的愉悅感」,只要孩子「願意」分享了,我就樂意傾聽。
最後,其實不喜歡畫畫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如果,沒機會體驗到創作的樂趣就假定自己不會喜歡,就太可惜了。
_
至於,有不少媽媽陸續問過我給孩子用什麼顏料,這裡我用的是台灣自創品牌 #kidzcrayon,無毒親膚對環境友善是我很在意的點。
它的「#手指膏」一歲就能使用,沒有傳統顏料的油漆味,通過歐盟認證,是讓父母安心的美術用品,事後的清潔也很容易!(再也不怕Mira畫哥哥的臉了……),重點是沒有異味,讓一打二的長時間創作也很享受,「#蠟筆」是大豆做成的,「#超水洗彩色筆」色彩飽和好清洗,這三個是我們的常備品,質感很好又安全!分享給在台灣想帶孩子玩美術的妳們: https://reurl.cc/4aKlxD
想看Jivan的獨立畫作,請敲碗看他是否高抬金手呀🤪
筋 膜 刀 學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張阿爸是個性子很急的人。
什麼都要快!快!快!
身體有點小毛病,就去拿一堆藥回家吃。
在阿爸急性腦中風住院時,
我才察覺許多中風病人個性真的都好急。
我們這些照顧者的台詞幾乎相同-
「吃慢一點!」「喝慢一點!」
中風後的爸爸,再也快不了。
從左半身完全癱瘓,經過一年的復健,
在我去年底心臟手術前一週,
還能陪阿爸去公園練習走路。
我開刀住院、出院一個多月,
阿爸已經不能走路。
腰椎骨刺壓迫、膝蓋關節退化、筋膜發炎,
跟我一樣,每天都在忍受痠痛麻。
為了解決阿爸的疼痛,我們看過一個又一個的醫生。
我是有記憶以來就和病痛形影不離的病人。
爸爸十年前癌症,十年後中風,
這是他最辛苦的一段歲月。
我並沒有因為久病就能少痛一點。
只是多明白了,醫療再進步,
也有醫生處理不了的病症。
今天帶阿爸去看中醫,
這位醫生我看了十年調理身體。
手術後第一次回診,兩人八個月不見,
醫生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恭喜!妳又活過來了!」
她是非常關心我的醫生,
那情份不僅止於醫病關係,更像朋友家人。
領了中藥,張阿爸很開心,
他很希望快速解決筋膜發炎疼痛,這樣他才能練習走路。
但,很多事,急不得。
我也常在這樣的膠著中,
想快點恢復,想早點出院、想趕快工作、想著下一場手術可以不要太快來到....
學習不心急,
順著生命不疾不徐的前進。
這對於和時間賽跑的我而言.....難哪!
張阿爸,我們一起練習-「慢活!」
筋 膜 刀 學習 在 胖胖JerryS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Verse2 靈感取材自各社團與新聞,切勿以身試法※
YATA:指太好了的意思,やった ,側重於表示喜歡的感覺。
YADA:指討厭的意思,やだ ,側重於表示不喜歡的感覺。
作詞Lyricist : JerrySung
作曲Composer : JerrySung
製作人Producer : ZacRao
錄音Recording : ZacRao
混音Mixing:ZacRao
編曲Music Arranger : WhiteEyez Beats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大樹林雙龍村工作室
影像Video : Zac Rao
HOOK
man i got it yokatta (yeah)
man i got it yata (yosh)
man i got it yokatta (woo)
man i got it yata (喔齁)
這個不要那個不要 yada yada (打妹)
這個不要那個不要 yada yada (打打妹)
V1
這個不要 變得很挑
去蕪存菁 findin tha sauce
不停的學習和尋找著 招式
motto motto 需要更多 不千篇一律的套詞
既有放下別被慣性綁架 渴望成得道的道士
不想繼續寫著爛歌 被自己給笑死 (huh)
man i got it 得到了自覺知道自己是誰有幾兩斤
別看到獎金就急著想拚
畢竟Mickey在LENS說我freestyle沒有PUNCHLINE (淘汰)
阿諛恭維吹捧太虛偽 因為我放不開 (拍謝~)
FUK THAT MAN I GOT IT
不繼續嬌柔造作
不聽信發歌還得操作
不必在意枝微末節畢竟我還超弱 無法超脫 (HOW)
還沒逃脫 自我限制的框架 先桑一下 maybe 那道綠光能幫我找到方向
你也還沒 得到嗎 不只嘻研 都想 得到他 在找西點 適合 的刀叉
像7集點 現在我要爆發
像個暴發戶 不只狂發圖 光說不練戴個fake chain 對迷妹下蠱那會被電 弟弟妹妹 你們請別被騙
HOOK
man i got it yokatta (yeah)
man i got it yata (yosh)
man i got it yokatta (woo)
man i got it yata (喔齁)
這個不要那個不要 yada yada (打妹)
這個不要那個不要 yada yada (打打妹)
POST HOOK
得到了吧 YOSH (恩)
得到了吧 YOSH (YEAH)
得到了吧 YOSH (WOO)
全部都準備就緒 (READY)
V2
很大的磚頭 或叫他石頭 因為剝開後 燃燒就讓你stoned (燃燒就讓你stoned)
你還在1gram 2gram 省著點grind 我們進量就盡量KILO (盡量KILO)(港口靠岸)
當他已OD 嘴巴在throw 我們才剛要進入宇宙
請不要太快就被KO了 剩半碗你還想收著 快把它全部都抽了 三四種混一起湊合
筋膜炎全部都鬆了 (YEAH) 現在我肚子好餓 BIG MAC 就是我老哥
當我肚子餓了 24-7 麥當勞 都能罩我 (GOT UR BACK)
只要出新產品 叫我買每次 我都會 乖乖照做 (BLT)
速度慢的像樹懶 無限放大的觸感
血絲在眼睛佈滿 新手連出門都不敢 (不行啦)
MMM 因為XX都很缺業績
MMM 非法XX都不太在意
MMM 羞恥心不敵鈔票堆積
MMM XXX可能又會少東西
HOOK
man i got it yokatta (yeah)
man i got it yata (yosh)
man i got it yokatta (woo)
man i got it yata (喔齁)
這個不要那個不要 yada yada (打妹)
這個不要那個不要 yada yada (打妹)
※Verse2 靈感取材自各社團與新聞,切勿以身試法※
筋 膜 刀 學習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foodvlogger #hkfoodvlogger #一居 #燒雞翼 #youtubegiveaway #youtubegiveaway2020 #youtube送大禮 #youtube優惠碼 #優惠碼
#一居板燒外送 #在家燒肉 #速遞 #帆立貝 #阿豬媽
4人套餐包括:
安格斯牛小排 200G 及 安格斯西冷 250G
或 +$120升級為
安格斯肉眼 250G 及 西班牙黑毛豬鞍 250G
或 +$380升級為
澳洲M7和牛西冷 250G x 2件
安格斯牛肩胛 400G
安格斯一口牛200G
美國豬梅肉片 400G
鹽醬五花肉 150G
韓式辣醬五花肉 150G
鹽醬雞翼4隻
燒汁雞腿肉 200G
磯燒飽魚4隻
芝心蝦餅1塊
※食物圖片及克數重量只供參考,實際重量可能有所偏差 ±10%
※各款食品介紹可於單點項目瀏覽
蔬菜盛盒 2份
洋蔥圈、翠玉瓜、精選菇類、生菜、泡菜
調味料
牛油、燒汁、岩鹽、椒鹽、黑椒
餐具
食物夾、剪刀、油掃、筷子、碗、枱布
請支持環保,下單備註輸入「支持環保」,我們將不提供整套餐具組合
爐具組合
鐡板燒爐(大) 38cm x 19cm
燃料4個、滅火蓋、火槍、牛油紙、隔熱夾
!!使用爐具組合注意事項!!
-燃料 每罐燃燒時間約45分鐘
-遵守香港消防建議安全環境下使用
-防止兒童接近
電燒烤爐 適合4至6人用
※7天內非人為損壞包換新
※電線長約一米可能需自備拖板
※490 x 230 x 90mm
Hello大家好我叫阿Tsar, 大家都知我最近有幾忙呀
幾乎冇時間吃飯, 更加不好説約人出街食啦
正當我不知怎分配時間的時候, 就收到一居板燒外送網店的贊助
大家有看過我的影片都知道吧
但凡有贊助商找我拍影片, 我一定會要求有否優惠給我的網友和觀眾
有好西當然要跟人開心share啦, 我專誠叫了我弟和Angel上來
以前就我serve得人多, 現在就讓他兩輪流燒給我吃
我youtube頻道的會員都好喜歡這兩位嘉賓喎
大家如果喜歡兩位嘉賓上我的節目,
記得幫我分享影片兼留言叫他們多點上我節目
一居板燒外送是全港首創鐵板燒懶人包外送
説是懶人包,當然方便至上啦,這裏是一個四人套餐
套餐以外加了帆立貝和帶子都是來自北海道㗎
現在又限聚令、又不可以去旅行、下個月聖誕還可能天氣轉冷
懶人包調味料、工具、牛豬雞齊備
快call三五知己, 叫一居鐵板燒返屋企
獨食易肥, 個個食完encore因為勁好味!!!
單説調味料都有幾種,牛油、燒汁、岩鹽、椒鹽、黑椒
跟餐會有兩盒沙律 ,
裏面各自有 洋蔥圈 、翠玉瓜、菇類、生菜, 另外兩盒泡菜kimchi
在燒烤肉類過程中 ,放些蔬菜去燒烤, 可以吸收肉類的油份
除了吸油之外 ,蔬菜菇類吸取肉汁精華,令蔬菜都好味到飛起
至於餐具方面,有油掃,可以將肉類油份在鐵板上面掃得均勻
燒出來特別香特別靚特別好味
食物夾可以用作夾生的食物,放在燒烤盤上
衛生又方便,鉸剪可以剪細食物,再放落包生菜裏
不說,你還以為我去了韓國,以上講的餐具都可重用,안녕하세요,
你看這個鐵板燒爐幾靚,下次燒烤不用出去跟姐姐爭霸爐啦,
附送四個燃料、火槍、滅火蓋、 牛油紙,
這個隔熱夾是換燃料時,用來夾起個鐵板
當然你亦可以遲些用來夾起飯煲裏的蒸餸啦,
筷子、碗、枱布, 食完包去揼不用洗碗抹枱呀, 我覺得最厲害是個袋
我昨天去維修電腦 ,就把整部電腦放了入一個袋去維修
除了實用之外 ,我覺得它的設計好有東洋feel ,こんにちは
好過你用條麻繩紮住部電腦行出街啦, 大閘蟹咩
今集當然有我最擅長的十大必吃, are u ready?
第一必吃, 韓式辣醬五香肉
我弟所用一種燒法是學習韓國街市阿豬媽的
首先將肉燒到金黃,Yam 些燒汁,
才包住生菜吃, 入面仍然保持肉汁,맛있어요
韓式辣醬五香肉,細佬扮阿豬媽好純熟
Angel食到嘴喐喐 ,暖男細佬係我哋嘅男僕
燒完五花腩,即刻放些蔬菜落去,吸收油份,香噴噴
令到洋蔥更加甜, 這種食法的蔬菜就不會燒到乾爭爭啦
第二必吃,鹽燒雞翼
燒雞翼 ,燒到金香至食
但係你見到佢入面冇燶
肉嫩多汁認真好吃、快領啲拖馬齊齊來食
入面夠多汁,肉味又夠香
認真好吃,食過返尋味,
第三必吃 ,一口牛
燒的時候 ,技巧就是要每一面慢慢煎 ,不要常返來返去
這樣就可以做到外面脆香口 ,入面多汁juicy好鬆化
冇筋、冇渣,阿婆都食得,好好食、個個食、你食我又食
第四必吃,北海道帆立貝、帶子3L
什麼叫3L呢,其實就是刺身帶子尺碼
3L 即每公斤約 11至15隻,
嘩你看帶子幾大粒,還大過Angel 隻拳頭呀
顏色閲目,產自北海道的帆立貝和帶子厚實彈牙,
無論燒烤或刺身生食都一樣鮮甜美味,
北海道帶子帆立貝夠大粒,肉質鮮甜又結實
海水鹹香係我嘅favorite,咁識食冇人夠膽話我笨檸7
第五必吃,磯燒鮑魚
一早已經煮熟了,燒完之後都不會縮水呀
非常入味,我弟還將其剪得靚靚仔仔
放上鮑魚殼,磯燒鮑魚汁味濃、燒得啱啱好唔會燶
燒完剪埋請慢用, 溫馨友誼親情在心中
第六必吃,安格斯牛肩胛, 呈現大理石花紋,
脂肪分佈均勻,燒的時候要留意,因為好快熟,
入口濃郁、柔軟而且多汁,
入口細緻香甜多汁的肉質, 加上持久不散的回韻
滋味油香滴滴仔,入口即溶最盞鬼
四人套餐唔係貴,招朋喚友,先生幾多位
第七必吃 ,澳洲M7和牛西冷 250G x 2件,
澳洲和牛3大特點:帶有甜香的牛油味道。
口感嫩滑,牛肉結構肥瘦相間,沒有筋膜,入口即溶。
肉汁充足,簡單煎烤後油花開始融化,帶出香濃牛味。
牛扒厚切薄切也有學問。厚度這個剛剛好
燒烤的時候,高溫就將牛扒面煎封,能夠將肉汁鎖住
肉味濃郁 ,油花平均, 我三人都喜歡食敕生,
所以就將扒烤到三成熟
令到肉質更加豐富 , 入口更加juicy
工作忙碌做到殘,輕鬆自在食澳洲和牛西冷,
一居外送鐵板燒確係盞, 色香味齊食到個個眼眨眨
第八必吃,美國豬梅肉片
豬肉肥瘦均勻,由於豬肉是一定要熟透的,
豬肉切得比較薄片,這樣就比較容易燒熟
調味得非常之好,油香四射,
擔擔肉好滋味、入口唔覺肥膩
嫩滑肉汁好質地,家中燒烤日日holiday
第九必吃 , 芝心蝦餅
第十必吃 ,沙律
生菜包豬腩夠好味 、姑類沾肉汁好味到出奇
翠玉瓜咁食唔怕肥, 洋蔥燒過突顯甜味
多謝一居板燒外送贊助,全港首創外賣鐵板燒係一哥
套餐、單叫款式多羅羅,食完個個要encore
家中燒烤抵食兼自助,阿Tsar介紹優惠碼咪錯過
預告下一集星期六晚上九點直播,
送出另外兩間公司三件禮物給網友
當中一件禮品過千元,費用全免,詳情請訂閱和按通知制
留意競猜遊戲詳情,免費得獎,記得留表情符號以示支持呀, 聽晚見 。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筋 膜 刀 學習 在 醫適能 蔡奇儒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部影片將討論一個人體的新系統,開啟運動訓練新視野。
*請注意,如果沒有按讚這部影片以及留言你覺得你感興趣的是哪部分的應用領域,是沒有辦法取得更多相關資訊的喔!
近期 MedEx 醫適能 |特殊族群專業訓練 課程資訊:
1. 國際四大體適能證照6小時總覽課程
時間:6/13(日) 9:30-16:30
▋本課程以美國運動委員會國際認證私人教練證照 (ACE-CPT) 為課程學習的主架構,輔以結合美國運動醫學院 (NASM)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NSCA) 重要知識觀念授課
▋本課程目標在於讓參加學員、欲轉職為教練之運動愛好者能獲得不只是知識上的學習,更對於四大證照有清楚的分析,對未來方向將有更清晰的了解
▋授課講師蔡奇儒老師具有實際取得四大機構相關證照之專業背景及相關經驗,並獲邀成為美國肌力體能協會 (NSCA) 最新運動科學證照 (CPSS) 之共同翻譯作者;同時身為醫適能創辦人。醫適能 (MedEx) 目前為多間診所、醫療院所、企業之合作機構,致力於協助運動愛好者與教練們媒合相關工作機會
▋報名網址(早鳥5/20前或額滿截止)
https://forms.gle/yMAXojHTdZ72dCcf6
2. 懷孕及產後訓練專家(P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PPES課程很重要?
女性懷孕期間的運動與產後運動是未來趨勢,運動對於身體健康帶來的益處是眾所皆知,但是如何安全有效的運動變成下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研發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帶你從科學實證的角度,更認識懷孕及產後訓練。包含認識孕期運動注意事項、運動禁忌、產後腹直肌分離、骨盆底肌訓練等重要議題。
▋時間:6/5-6/6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3.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 (S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SPES課程很重要?
特殊族群是未來健身體適能與醫療領域的共同趨勢。
「特殊族群」指的是「非一般健康族群」之總稱。最常見的是身體罹患各種不同常見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症、骨質疏鬆等。了解如何帶領特殊族群訓練安全、有效的運動,是本堂研習課程研發的目的。
因此,不論是作為一般大眾、一般運動愛好者作為自我保健的知識準備,也同樣很適合運動教練、團課老師共同參考學習。
▋課程時間:5/8-5/9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
■ Facebook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chiru/
■ 訂閱電子報:分享參加研習課程資訊筆記、心得、經驗分享
http://bit.ly/2nKb4H8
■ Instagram帳號
https://instagram.com/chiru.tsai
■ MedEx Circle國內最專業的臉書體適能知識討論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edexcircle/
■ 一鍵點擊加入我的LINE,接受最新資訊
https://line.me/R/ti/p/%40qbq0699u
■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培訓機構,查看最新研習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
Music: Summer - Bensound
https://www.bensound.com
Support by RFM - NCM: https://bit.ly/2xGHypM
::::::::::::::::::::
筋 膜 刀 學習 在 #筋膜刀課程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很開心有四十幾位學員參與學習如何安全有效使用筋膜刀,並了解運動防護中軟組織恢復的重要性,多一項工具能讓大家在放鬆恢復的道路更輕鬆更有效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