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職涯訓練所】#台灣學生在港大下篇
在港大,多數學生從大一暑假,甚至在大一寒假就開始實習。
港大商院學生每日都能收到數封由學校統一發送的企業招聘信件、面試培訓計畫,又或者是各大管顧、金融公司舉辦的專案計畫與比賽。在實習方面,學生們更是善盡各種寒暑假、平日課間時間奮力賺取工作經驗。
這也不僅僅只流行於商院中,就連非商院學生的實習風氣也十分興盛。以非專業科系的身分,跨域到金融、商管業實習的大有人在。
這樣強盛的競爭力與就業風氣,也讓校方將大學本科生就業率當作招生亮點,以吸引更多莘莘學子。然而,或許也正是因為「香港居大不易」,處在擁有眾多實習機會與未來生存壓力的大環境之中,才會形塑如此拚命的實習風氣⋯⋯
>> https://bit.ly/39MHvtn
●上篇:台灣學生在港大(上):香港最高學府,真的很「國際化」嗎?
>>https://bit.ly/3zLioS7
▍會員新制,現在加入即刻享權益 >> bit.ly/3DUoP8z
▍秋季刊上市《全球焦點在東京》 >> bit.ly/3jeYcD0"
同時也有10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
管院科系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二劑高端疫苗,注射。
Medigen Vaccine (2nd dose) jabbed。
說到做到,我挺國產疫苗,我注國產疫苗。
說到做到,英文俗諺是 Put your money where your mouth is ,意思就是,用嘴巴講沒有用,真的去做才是支持。
前陣子,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國民黨與民眾黨人,譏諷台灣是下一個阿富汗。至多說一句,阿富汗撤軍的教訓,是要自立自強,不要只想靠他人的幫助。
沒錯,自立自強,很好。
有什麼比國產疫苗,更自立自強的?
有什麼比自己注射國產疫苗,更說到做到的?
國民黨對國產生技業的黑,不是一天兩天,早先以前,國民黨就是用這種抹黑的方式,把對全球生化醫學貢獻匪淺,全台灣最接近諾貝爾獎的男人,中研院翁啟惠院長,抹黑成一個無恥的小偷。
管你是多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只要不跟他同流合污,他就毀了你。
國民黨用像「宇昌」案一樣的手法,抹黑翁啟惠,指控他「技轉」、「炒股」,翁啟惠前院長蒙受不白之冤,辭去院長,在纏訟多年後,2019年,司法判決翁啟惠無罪,還他清白。
但台灣的生技業被國民黨凌遲、重挫。
生物科技產業到底是怎麼重挫?
浩鼎案發生在2016年,整個產業迅速冷凍、萎縮。
大學生不敢選讀生物科技相關科系、相關科系畢業的人才不敢投入、在海內外相關人才不敢回流台灣、相關實驗室不敢做技術轉移、各個投資案喊停、資本市場投資氣氛降到冰點,生技公司紛紛轉型、收攤。
台灣上櫃生技指數,在2016-2017兩年間,縮水了36%。等於整個資本被連根拔起。
所幸,還有相信台灣的人,還有台灣的科學家沒有放棄,像翁啟惠前院長這樣的大師,沒有放棄。他們更埋首研究,偉大的心靈不受到低級的政治追殺所污染。
今年九月初,翁啟惠前院長,得到號稱為諾爾化學獎前菜的「威爾許化學獎」(Welch Award in Chemistry),史上第一個獲得這個殊榮的台灣人。
翁啟惠前院長在醣分子領域的研究,與中研院基因體中心馬撤團隊研發的「廣效性流感疫苗」,研發出「單醣化棘蛋白(monoglycosylated spike protein)廣效疫苗」。
如果這個研究能成功,世界上就會有一支不怕病毒株變種的疫苗,管它武汉肺炎病毒株是變種成Alpha、Beta 還是 Omega,全部都不用再怕。
現在這個研究引起全世界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不只威爾許化學獎委員會頒獎給翁前院長的研究,就連下一屆的諾貝爾化學獎,翁前院長都是呼聲很高的人選。
全世界科學界都肯定的大師翁啟惠前院長,全球的疫苗實驗室、藥廠,都高度關注的研究計畫。
全球都肯定,只有中國國民黨不肯定,全球都說好,只有中國國民黨說不好。
才不過幾年前的事,國民黨如何對翁前院長羞辱、嘲笑、抹黑、人格謀殺。
翁前院長自己說,如果沒有2016年浩鼎案對台灣生技產業的重創,這一次武汉肺炎爆發之際,台灣很有可能更早就能研發出優良的疫苗。翁前院長也肯定政府對高端、聯亞的疫苗研發的支持。
翁啟惠前院長在中研院擔任院長任內,鼓勵產學合作,設立生技研究園區,創造從基礎研究連結轉譯醫學的聚落以促進創新發展。甚至於,制定生技條例、修改科技基本法,建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都是翁啟惠院長一手催生而成。
也埋下了日後台灣生技研究能在浩鼎案後,浴火重生的基礎。
台灣能在浩鼎案後的廢墟裡,仍然站起來,研發出國產疫苗,實屬不易。
注射國產疫苗,就是我對所有對台灣不離不棄,堅持為台灣付出的科學家們,最基本的肯定與溫暖。
台灣加油!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管院科系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08年新課綱上路2年多,作為升學重要評分及錄取依據的學習歷程檔案,竟然發生教育部「公版模組」出包,導致全國共81校、7854位學生,2萬5210筆資料遺失,讓受損的學生、學生家長以及學校哀鴻遍野。國民黨團今(27)上午召開記者會,痛批教育部嚴重失職,一名委外工程師得手滑,就讓學習歷程資料消失,令人不可思議,也讓學生和家長完全無法接受。國民黨團質疑這麼重要的教育政策,外包出去就沒有責任?國教署是否有派監管人員?有沒有組成工作小組監管外包業務?教育部資科司到底有沒有在管理資安問題?國民黨團主張:一、一周之內提出行政懲處名單。二、公開平台招標合約找出弊端。三、提出具體方案確保學生權益。
首席副書記長萬美玲表示,實在難以置信教育部在公版模組中,居然會把攸關學生升學依據的「教育歷程檔案」搞到遺失,108年新課綱上路之後,教育部設置了6組模組,這次出包的竟然是「公版模組」,也是使用率最高的模組,將近400所學校使用,這讓受到損害的學生、家長和學校對於教育部的信心蕩然無存。按照國教署對外說明,共有81校、7854人、25,210筆資料遺失,萬美玲指出,今天上班日,受到損害的學校忙著統計損失。可議的是,如此重要的學習歷程檔案,教育部竟然沒有備份,看不到資安管理,一名委外工程師手滑,就讓學習歷程資料消失,令人不可思議,也讓學生和家長完全無法接受。
萬美玲表示,在出事的前2天,學校就已經接到教育部、國教署或是委外廠商通知,近期因進行系統維護作業,不要將教育歷程檔案資料上傳,萬美玲質疑,是否這時廠商就已經發現資料遺失的狀況?試圖將檔案救回?最後發現無法將檔案救回,只好對外公布檔案遺失?過去這3天,教育部應該知情,卻沒有具體作為,無法掌握遺失檔案名單、數字,對於資安維護完全沒有作為,事發後教育部長道歉一點也不誠懇,責任全部甩鍋委外廠商,根本完全失職!
萬美玲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看到教育部出包,才喊著要「教育資安總體檢」,難道在108課綱實施之前,學習歷程資料上傳之前,教育部都沒有測試過嗎?都沒有先進行資安檢查嗎?1年花費3千2百多萬委託給暨大處理資料,結果卻是讓學生辛苦做出的學習歷程成果,老師逐一認證的辛苦,家長花時間陪伴學生完成,瞬間化為烏有,這讓學生、家長和老師如何能接受?因此,國民黨團主張:一、一周之內提出行政懲處名單。二、公開平台招標合約找出弊端。三、提出具體方案確保學生權益。
副書記長鄭正鈐表示,系統備份已經是資訊時代,使用資訊設備該有的基本常識和動作,一般人在使用電腦存取重要資料,都會進行備份動作,避免發生斷電或是電腦當機意外時,造成檔案流失。但是教育部竟然對如此重要的學習歷程檔案,連備份的工作都沒有,一根手指頭就讓25,210筆資料遺失,還要求學生重新上傳學習歷程檔案,萬一連學生都沒有備份呢?鄭正鈐痛批教育部螺絲掉滿地、漫不經心、推卸責任。鄭正鈐指出大學聯招牙醫系要求在甄試時,學習歷程必須佔10%,其他各科系也要求必須佔2成分數,這是多大的比重,顯現學習歷程多麼重要,鄭正鈐要求教育部在最短的時間要釐清責任,找出補救措施,公開招標合約。鄭正鈐也同時要求教育部正視數位落差的問題,不要讓資源相對不足的縣市學生,因為數位落差而造成相對學習弱勢。
副書記長同時也是本會期教育委員會召委李德維表示,無論教育部如何解釋、強調學習歷程檔案如何委外處裡,但是受國會、家長監督的是教育部,而不是委外廠商;之前奧運國手因為搭經濟艙,體育署長下台負責,那麼81校、7854人、25,210筆學習歷程檔案遺失,教育部誰要下台負責?如何補救?以後還會不會更嚴重?教育部必須給所有的學生、家長和學校一個答案,否則將會影響108年度課綱的公信力完全毀掉。李德維指出,教育部網站公布學生在申請大學的學測成績佔50%、學習表現佔50%,其中在學習表現中,學習歷程佔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四技二專甚至要求不得低於40%。教育部必須對外保證不再出錯、出包,必須要有人對此事負責,不要再一推二五六,不要再推給委外廠商,教育部長潘文忠必須負責,無論是次長、國教署長該懲處、下台,都不要逃避。
立委林奕華表示,教育部發生如此低級錯誤、離譜至極、令人氣憤,7854名學生的權益在哪裡?教育部雖然亟欲彌補遺失檔案對策,但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信任度能夠彌補嗎?林奕華指出,108課綱最大的特色在於學習歷程檔案,尤其與升學成績掛在一起,備受重視,但是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系統管理,卻是倉促上路,邊做邊修改,過去就發生上傳容量、學生文字檔2M、影音5M不足,後來才放寬,以及課程代碼無法銜接,導致無法上傳,延後上傳截止時間,甚至上傳之後檔案無故消失等等,教育部的做法卻是哪裡出問題,就處理出問題的部分,根本沒有整體檢討。
林奕華質疑,現在教育部淪為外包中心嗎?這麼重要的教育政策,外包出去就沒有責任?國教署是否有監管人員?有沒有組成以教育人員為主的工作小組監管外包內容及相關運作?教育部資科司到底有沒有在管理資安問題?全國高中生的學習歷程、學習成果全部收在一個系統裡,多麼重要的事情,竟然倉促上路,邊做邊修改,之前完全沒有測試過、試辦過,把現在的高三學生當白老鼠;而且教育部到現在根本沒有把問題講清楚,到底是哪個廠商、哪個環節出錯,造成學習歷程檔案遺失?學生權益如何彌補?林奕華進一步提醒教育部,學習歷程檔案會做為高三生明年申請入學之用,會從現在的中央資料庫上傳到招生報名平台,系統更為複雜,現在系統建置進度到哪裡?進行測試了嗎?6月大考中心遭駭客入侵,2千多筆學生資料外洩,教育部螺絲鎖緊了嗎?任何一位學生的權益遭受損害,都是政府承擔不起的責任!
管院科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管院科系 在 Weiwei Chang / mein B1 Leben in Deutschlan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mein B1 Leben in Deutschland
Episode 34
大家學生時代都是怎麼蹉跎光陰的呢?
漫畫、手搖飲、偶像、KTA、抱佛腳與情竇初開.....
原本以為人們應該差不多是這樣揮霍著青春~
沒想到,這位三重的男孩 “承芳”
國中時就早已經確立人生目標,
並一步一步地朝著自己的方向走!
很開心這次可以訪問這麼一位 “有為青年” 。
聊完還真讓我受益良多,也是意外的收穫!
雖然自己已錯過大好青春來築夢的最好時機,
但對孩子的教養方針著實也增加不少想法。
最而言之,因為與承芳的對話,
我整個對台灣的未來燃起希望!
儘管政治動盪不安~
但是國家的未來棟樑們還是挺茁壯的嘛!
小科普:
魏瑪包浩斯大學是位於德國魏瑪的一所藝術設計大學。
是世界上第一所專門為了設計類教育而開設的大學,
現代設計的發源地,「包浩斯思潮」的發起地。
對世界藝術與設計的推動有著巨大的貢獻。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
--------------------------------------------------------------------------
\Follow me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weiweichang.berlin/
臉書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einB1leben
Email 信箱 ► meinb1leben@gmail.com
---------------------------------------------------------------------------
🎵 https://artlist.io/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
🇹🇼 哈囉大家,很高興你找到了我的頻道!
我是 Weiwei,一個在德國生活五年,德語程度仍在B1停滯不前的台灣主婦.
在這個頻道我會拍所有我有興趣的影片,有些說中文,有些說德文,希望可以透過影片分享德國生活之餘,也能有機會多練習自己的德文口說,如果有聽到我說錯的方,歡迎留言糾正我。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請幫我按下大拇哥👍,您訂閱了這個頻道,就不會過任何新的影片唷,謝謝收看,謝謝收看,我們下個影片見!
🇩🇪 Hallo Leute! Schön, dass du auf meinem Kanal gefunden hast!
Ich bin Weiwei Chang, eine taiwanesische Hausfrau, die seit 5 Jahren in Deutschland lebt, aber Deutsch nur auf B1 Niveau sprechen kann.
In meinem Videos geht es um alle Themen, die mir Spaß machen! Einige der Videos sind auf Chinesisch, andere auf Deutsch. Abhängig von den Themen oder der Stimmung.
Ich möchte diese Videos machen, damit ich mein Leben aufzeichnen und gleichzeitig Deutsch üben kann. Wenn ich einen Fehler mache bitte zögert nicht in den Kommentaren mich zu korrigieren.
Bitte drückt auf gefällt mir, wenn euch dieses Video gefällt! Wenn du meinen Kanal abonnierst, wirst du dann keins meiner Videos verpassen , danke und bis zum nächsten Video

管院科系 在 理想混蛋-雞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天越黑,雨越大,心裡越要有太陽!
🌧 世界再不安沮喪,
🌦 你就是自己的晴朗!
金曲入圍最佳新人 地科系民謠樂團 理想混蛋
最忙美聲經紀人 郁心 驚喜獻聲合唱
清新療癒單曲《太陽雨》
2021.06.08 各大數位平台 輕快發行
理想混蛋 Facebook|https://reurl.cc/r8ZZ6Z
理想混蛋 Instagram|https://reurl.cc/zzrrY0
理想混蛋 YouTube|https://reurl.cc/GrXXAv
理想混蛋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Bestards
入圍金曲新人超驚喜
混蛋攜手美聲經紀人推新作
地科系名曲再加一首
用清新曲風為大家加油打氣
第三十二屆金曲獎入圍名單,於五月中正式公開。入圍了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的「最佳新人獎」的理想混蛋,火速推出全新單曲〈太陽雨〉、攜手他們號稱「最忙也最美聲」的經紀人郁心共同創作演唱。對於本次的新作品,理想混蛋表示:「我們每年在雨季的時候,都會推出作品,今年也不例外又推出一首。入圍金曲真的很意外也很驚喜,也恰好可以透過新作品跟所有小混蛋(歌迷們)一起分享喜悅!」
理想混蛋的經紀人郁心,時常在他們的演唱會上獻聲合唱,許多歌迷都不陌生。本次正式與理想混蛋一同錄製歌曲,甚至也一起參與了詞曲創作,坦言「很緊張,但也很喜歡這次的作品,紀念性十足!」歌曲名稱「太陽雨」又是天氣名詞,與先前歌曲〈滯留鋒〉、〈行星〉一字排開,果然是人稱地科系創作樂團。
而眼尖的歌迷或許會發現封面好像少了吉他手阿哲的蹤影,原來是因為疫情關係,身兼醫院藥師繁忙工作的阿哲沒能一同參與錄音和拍攝。對此阿哲表示:「各位小混蛋別擔心,I’ll be back soon!」
而關於歌曲的故事,理想混蛋說:「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心裡成為自己的太陽,不管外面的世界雨下得多大、有多黑暗,都能照亮自己、溫暖自己。也恰巧五六月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期,希望大家在這段期間都能好好照顧自己身體與心理的健康,也期盼音樂能夠帶給大家力量!」
這次回歸不插電曲風、推出新作的理想混蛋,用輕快的節奏帶來了充滿正能量的可愛歌曲,讓我們一起聆聽這首〈太陽雨〉,雨下得再大,你就是自己的晴朗!
【太陽雨】
雨聲淋濕了單人床
吵醒了光線微弱的房
貓咪說:再不起床會變胖
於是起身推開窗
想不起昨天陽光耀眼
今天的雨突然下得瘋癲
我說:哎 這不就是台北
啦啦啦啦啦啦 你就下吧
你可以帶走憂傷
你不能帶走我的倔強
啦啦啦啦啦啦 你就下吧
你儘管怎麼張狂
我就是我的晴朗
空氣中潮濕的氣味
配上戒不掉的咖啡
待辦事項總是一大堆
卻忍不住一直拖延
窗外天色一片灰黑
但夢想是住在心裡面
你說:只有自己能實現
啦啦啦啦啦啦 你就下吧
你可以帶走憂傷
你不能帶走我的倔強
啦啦啦啦啦啦 你就下吧
你儘管怎麼張狂
我就是我的晴朗
啦啦啦啦啦啦 你就下吧
你可以帶走憂傷
你不能帶走我的倔強
啦啦啦啦啦啦 你就下吧
你儘管怎麼張狂
我就是我的晴朗
作詞 Lyricist:邱建豪 Kidding Chiu/廖郁心 Florence Liao
作曲 Composer:邱建豪 Kidding Chiu/廖郁心 Florence Liao
製作人 Producer:理想混蛋 Bestards
編曲 Arrangement:理想混蛋 Bestards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李建廷 Dillion Lee
木箱鼓 Cajon:盧可沛 Look Lu
沙鈴 Shaker:盧可沛 Look Lu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邱建豪 Kidding Chiu/廖郁心 Florence Liao/吳奕宏 Wu Yi Hung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吳奕宏 Wu Yi Hung
人聲編輯 Vocal Editing:吳奕宏 Wu Yi Hu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Playroom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母帶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OP:好混蛋音樂有限公司 Bestards Music Co., Ltd.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ISRC:TWHE52100006
導演 Director:黃翊軒 Yi Xuan Huang
攝影 Photographer:黃翊軒 Yi Xuan Huang/劉柏廷 Bo Ting Liu/陳煒中 Wei Chung Chen
剪接 Editor:黃翊軒 Yi Xuan Huang
調色 Color Grading:黃翊軒 Yi Xuan Huang/陳科宏 Ko Hung Chen
標準字設計 Logo Type Design:廖郁心 Florence Liao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根音樂工作室 Root Music Studio
根音咖啡店 Root Ca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