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夯趨勢
【#生活碳足跡】用科學選擇你的 #減碳生活
🌲淨零碳排 節能減碳!🌲
近期不論臺灣還是國外,破壞性天災頻傳,節能減碳救地球已經不僅是口號,更是每個人都應該要身體力行的行動💪 從一盤番茄炒蛋的碳足跡,到隨手關燈,生活處處可減碳!
生活碳足跡系列將逐步帶您了解減碳新科技,從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中,了解減碳策略,讓大家一起打造時尚的減碳未來新生活,成為友善地球家園的最佳夥伴。
第一集從「概論」出發,
看懂食品包裝上的碳足跡標示,學會如何計算一盤番茄炒蛋的碳足跡,
大家一起當生活中的減碳柯南,小動作救地球
點選文章,了解更多
https://itritech.itri.org.tw/blog/reduce-carbon-footprint_newlife/
#工研院產業學院 #College+工研院知識訂閱平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邱錦緞竹編創作展 第一次到大同大學志生紀念館,由館方研究助理 #彭駿煌先生,帶著大家認識邱錦緞竹編創作展。 ~美學思路交疊的竹藝精品(大同大學校長 何明果序)~ 竹子在文學家眼中是「四君子」之一,亦是「歲寒三友」的成員,象徵著謙虛與氣節。在建築師眼中,竹子則化身為具有節...
節能 減 碳 食衣 住 行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釐清藻礁爭議 堅定邁向能源轉型】
珍愛藻礁公投是由桃園在地聯盟潘忠政等所領銜發起,並由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環境法律人協會進行環境訴訟;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共學團等數十個團體推動連署活動,而地球公民多年來則扮演著聲援與支持的角色。
這項行動是基於政府在環評及決策的粗糙,沒有面對環保團體、環評委員與專家學者提出的質疑,盡管召開了一百多場的記者會和行動,要求政府舉辦聽證會釐清爭議,卻始終未獲正面回應,迫不得已才發起公投。希望透過連署及公民投票,可以讓這項影響生態保育與能源轉型的重大公共議題,有機會讓更多國人了解和辯論,共同做出決定,讓政府重新思考和規劃。
2018年,我們經歷過擁核公投,在保守勢力和國民黨的民粹操作,以簡化的公投小抄引導投票,加上執政黨刻意的冷處理之下,導致公共政策失去理性思辯的空間,而投票結果更讓現行公投制度的民主價值被深深質疑。
由於今年八月同時將有「重啟核四公投」,讓長期支持非核家園與能源轉型的各界,對於「藻礁公投」是否可以避免被擁核團體和國民黨綁架,深感憂慮。對此,地球公民感同身受。
🌏
對於當前的兩難困境,民進黨政府要負起最大的責任。原因在於2018年行政院賴清德院長急於定案,介入環評,導致五位環評委員因此退席抗議,最後由官派委員主導下通過環評案,詹順貴副署長並因而請辭下台。
這使得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影響藻礁生態的程度、替代方案可行性,以及對於能源轉型、中南部減煤時程、老舊煤電廠除役的影響等重大爭議,未能在環評階段有效的釐清和決策。而在2018年環評通過後,針對關鍵議題,民間團體也多次行動,希望政府有類聽證會的形式,讓雙方可以就現有爭點做清楚且理性的討論,但政府始終未開啟溝通。
由於目前藻礁公投連署人數已超過法定門檻,接下來執政黨已無法迴避人民對這項公共政策所提出的質疑。
🌏
同時,珍愛藻礁公投在公投理由書中,明確主張支持「 #非核減煤」政策。環保團體在面對擁核方提出「重啟核四公投」,也有責任做出更積極的切割和論述,以避免被擁核幫綁架。
台灣社會對公共議題的討論,能否在一次次的公投中愈見成熟理性,這是民主深化的指標。
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不僅牽涉人民生活的食衣住行,更涉及國家整體經濟與環境政策,甚至國安問題。我們認為:天然氣的碳排約為燃煤一半,空污排放大幅減量,為台灣邁向低碳能源的必要階段性能源,但此同時,也應大力節能、抑制用電需求的成長。
🌏
地球公民同時重視生態保育與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我們致力於建立制度,以減輕及避免其中產生的矛盾衝突。例如我們推動地面型光電的「環境與社會檢核」,要求提高屋頂型光電目標,都已陸續取得政府的回應與進展。
#對於八月的公投,地球公民將一如過往,持續努力反對核四重啟公投案,包括面對藻礁連署通過之後,擁核幫及國民黨綁架藻礁公投,推動核四重啟公投等複雜的因素。期望接下來,社會可以共同討論藻礁保育、找到天然氣接收站的最佳方案,但也用相同的力道一起阻擋無用的核四,把資源用於建立更健全的節能與綠能發展環境。
面對藻礁保育與天然氣接收站的設置地點的爭議,地球公民仍將以同樣的態度,監督政府在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的同時,減輕及避免其中產生的矛盾衝突。
——
🌳深度了解|「藻礁公投」爭議釐清:不蓋三接就要繼續燃煤、重啟核四?
上篇 https://bit.ly/3kBmuq1
下篇 https://bit.ly/3bYLcwO
爭議一:三接已經閃開藻礁,不會影響?
爭議二:替代方案遷到台北港曠日廢時,且不可行?
爭議三:不蓋三接會影響供電穩定?
爭議四:不蓋三接就要繼續燃煤、繼續空汙?
爭議五:不蓋三接就要重啟核四?
節能 減 碳 食衣 住 行 在 即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犇向綠生活分享】
環保過新年其實很簡單!
選擇在地食材減少碳足跡,愛惜衣物延長時尚壽命,大掃除時用節能省水產品,東西吃不完打包,展現惜食!開心過年,也別忘了珍愛地球資源🙌
節能 減 碳 食衣 住 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邱錦緞竹編創作展
第一次到大同大學志生紀念館,由館方研究助理 #彭駿煌先生,帶著大家認識邱錦緞竹編創作展。
~美學思路交疊的竹藝精品(大同大學校長 何明果序)~
竹子在文學家眼中是「四君子」之一,亦是「歲寒三友」的成員,象徵著謙虛與氣節。在建築師眼中,竹子則化身為具有節能減碳益處的環保綠建材,不需五年的生長期,竹管便能造橋搭屋。竹子更是深入臺灣人民日常生活的範圍中,食衣住行育樂,舉目所及,都可觸及到竹製品獨有的質感。
臺灣氣候適合竹子生長,是世界重要產竹地區,素有「前山第一城」美名的南投竹山鎮,更是臺灣發展竹工藝的重鎮,從傳習所、工藝班,演變至「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培育一代代的竹工藝人才。走過民國六十年代的產業黃金時期,度過九二一大地震後產業萎縮,近年在工藝家與設計師的攜手合作下,再度開創竹工藝新頁。
獲頒文建會(文化部前身)第四屆臺灣工藝之家的竹藝家邱錦緞,出生於鹿谷鄉溪頭,於竹山求學,在參與農委會竹編班後,開始投入竹藝創作,以傳統技法編織出嶄新形貌,屢次奪得重要工藝競賽評審之青睞,於海內外舉辦個展並獲館所典藏。
本校藝文中心於志生紀念館規劃之藝文特展,除邀請臺灣知名書畫家蒞校展出,亦希冀拓展藝術領域,將臺灣當代重要藝術介紹給本校師生與大台北居民,「臺灣工藝之家」便是我們近期努力邀請之目標。傳統生活技能透過工藝家之巧手慧心,跳脫原有使用功能,增添人文藝術底蘊。
見邱錦緞老師將數十隻竹篾操之在手,縱橫交錯地往來穿梭,其腦海中不僅要有美感的想像,細膩的思維,更需有清晰的數理邏輯,才能將這數十道紋理交疊出美麗的圖案。透過竹藝精品的呈現,也期望本校學子細心觀察,從作品中領略美學思路,結合自身所學(設計、材料、機械、行銷等等),才是讓藝術融入校園生活的初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