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看過我們家報導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
影響圍爸、喵爸,相信我們可以當爸爸,相信我們可以成為爸爸的 就是 陳子良爸爸和陳海思鐸爸爸
他們的現身,讓我們相信,同志可以成為家長是真的
從我們15年前交往,聽到他們的故事
到13年前我們終於有了孩子~
這些年我也和子良爸爸保持聯繫,看著孩子從幼稚園,到現在都要成年了~
要寫一本書,而且是描述自己家庭的書,是很不容易的!
希望大家都能一起了解同志家庭的經驗~
--------
遠流出版《兩個爸爸》即將可以訂購嚕
出版日期:2021/05/27
下面有好多人的推薦呀~~~~
對同志而言,透過作者一路走來的寶貴經驗,足以成為新手同志家庭的葵花寶典。──尤美女(人權律師、前立法委員)
《兩個爸爸》這本書充滿了血淚及喜悅的故事……關心性平、同志或親職議題的讀者也能從中獲益。──王大維(國立屏東大學教心系助理教授兼社區諮商中心主任)
希望透過《兩個爸爸》這本書的出版,讓社會和國家都能體會到許多同志朋友成家與育兒的辛苦,進而開創更友善的台灣社會。──呂欣潔(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執行長)
子良的故事很精彩,會讓你忍不住一直往下看……這本書會讓你對同志有更慈悲、更多元的理解。──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人的一生真是充滿著「一定」和「不一定」……這本書就是「一定」要買,但「不一定」要急著馬上看完。──祁家威(同志平權運動者)
他們的生命史證明……同志未必是社會的局外人,反而可能參與社會網絡的編織,為社會增加豐富複雜滋味。──紀大偉(《同志文學史》作者,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兩個爸爸》所觸及的議題非常豐富……如何在多元的世界中打開我們的視野與同理能力,這本同志家庭自傳將是我們最好的教材。──徐志雲(精神科醫師、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
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同志,任何欣賞多元差異、相信公平正義的人,都能藉以思索理念如何從口號提升為日常的實踐。──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這本書,甚至超越同志範疇,觸及了普世主題──愛與人性的奮鬥和勇氣,讀來動容。──許佑生(作家)
一般的社會大眾也需要看到這樣成功的同志家庭,才能拓展視野,減少歧見……這才是更豐富的人生百態。──郭媽媽(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召集人)
《兩個爸爸》是動人心弦、發人深省的一部生命史詩……當多元文化、尊重差異已是耳熟能詳的教育理念,學校教育工作者又如何實踐力行、以身作則?──楊巧玲(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他們的個人經驗具體呈現了社會體制與法律制度的壓迫與對抗的過程,相信不管是哪一種身分的讀者,都能在書中讀到滿滿的愛與堅毅。──趙淑珠(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教授)
陳子良和陳海思鐸以這本《兩個爸爸》承先啟後……帶著我們看見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與成長。──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
目錄~
序 一個出櫃同志爸爸的心路歷程/陳海思鐸
前言 平凡中的意向性、特權與義務的反思
01 初識
02 成長
03 逃亡
04 家暴與療傷
05 思鐸
06 同居,磨合,求婚,出櫃
07 非法婚禮
08 居家伴侶
09 代孕「動動」
10 為父之樂
11 滿月,週歲,里程碑
12 與法共舞
13 台灣長假
14 伴侶關係
15 正義與挑戰
16 雙語教育
17 二代同志
18 合法婚禮
19 愷樂勇氣
20 同志成人儀
後記 迎接每一個勇敢自信的日常
推薦序 生命教育的最佳教材/徐志雲
讓理念從口號提升為日常實踐/畢恆達
滿溢的愛與堅毅/趙淑珠
推薦文 同志家庭的葵花寶典/尤美女
活生生的同志生命故事/王大維
用希望創造更友善的社會/呂欣潔
用愛接納/周志建
在「一定」和「不一定」之間/祁家威
同志的生命經驗,為社會更增豐富滋味/紀大偉
愛與人性的奮鬥和勇氣/許佑生
你我都該同理社會的多元面貌/郭媽媽
誰比兩個爸爸更適合履行親職?/楊巧玲
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成長/劉育豪
築心 生命教育 協會 理事長 在 時代力量台中黨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祝我好好孕》紀錄片放映會暨映後座談✨
📆日期:12/19(六)14:00 - 16:30
⏰時間:13:30 開放入場/14:00 準時播映
📍地點:建築師公會會館大樓演講廳(台灣大道二段536號12樓)
【與談】
陳育青/紀錄片導演
林芳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長
【來賓】
立法委員 陳椒華/時代力量黨主席
🙋🏻報名這裡去 👉 https://forms.gle/zkFAaj4tjNzByS8w5 👈
💟《祝我好好孕》紀錄片放映會暨映後座談💟
「我自己覺得,我自己是一個管道,就是我讓一個靈魂來到這個世界上面⋯⋯」
人類社會在「媽媽」這個角色上賦予許多意義,我們予以愛的讚頌,同時也反面呈現了刻板的想像侷限。有時我們認為母親是經過淬煉而生的儼毅生命,有時卻又猶如是上天應許決定的天命使然,然而回到現實,「母親」都是先身為一位女人,然後才是一個媽媽。
在懷孕、生產的過程之中,「媽媽」的身份似乎遠比身為女人來得有重量,許多來自對「準媽媽」的期待與要求,都可能忽略她身為女人的自我。
每一次的生產都彷彿是社會期待與自我價值的壓力測試,然而這些衝突與調和,不應該只任由每位懷孕的女人獨自承受,除了讓女人拿回生產主體性以外,更是追求民主各方面向的主體性,這也是陳育青導演在完成《祝我好孕》之後,又持續拍攝《祝我好好孕》,不斷所要向台灣社會提出的討論。
「這部片不只單向談論生產的偉大、女性的貢獻,更直視死亡、更有普及性:每個人都會經歷生產和死亡,這是每一個人的事情。」------ 這段雜誌專文所寫道的,堪可謂為我們發起這場放映會的心意,在生命來去的無法預期之間,讓我們一同正視生命的價值、共同尋覓生命的意義。
#共同主辦
台圓文教基金會
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
時代力量台中黨部
時代力量 彰化黨部
時代力量苗栗黨部
時代力量雲林黨部
📍延伸閱讀:
➡️《祝我好好孕》:是對什麼恐懼,讓生命難以溫柔來去? - 親子天下 https://reurl.cc/bRjxAM
➡️《祝我好好孕》電影正式預告Our Happy Birth Day trail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9Y5giTFthc
➡️《祝我好孕》自選片段5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zeyfo5uPWQ
➡️《祝我好孕》:妳想要怎樣的生產經驗?三位導演/母親 談生產與拍攝(上) https://reurl.cc/5qyzMV
➡️《祝我好孕》:妳想要怎樣的生產經驗?三位導演/母親 談生產與拍攝(下) https://reurl.cc/EzMeGk
⚠️依疫情指揮中心指示,自12月1日起,民眾進入「醫療照護、大眾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等八大類場所應佩戴口罩。
築心 生命教育 協會 理事長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是誰 #你來自哪裡
週末的B編就是喜歡趴趴走看展覽,注意到最近新北市文化局即將帶來「新北移民家族故事影像展」,看著幾張精選照片,認真覺得新北市就是台灣的縮影,大家來自各地,卻都在一地落腳產生不同的生命故事,台灣的多元在展覽中如實呈現。
展區還設有裝置藝術和主題故事體驗區,除了用心安排講師陣容堅強的論壇,更有老少咸宜的有趣活動:大地桌遊、家族故事分享日、老電影放送、懷舊歌曲演唱與親子藝術體驗等,打卡還會送神秘小禮物活動,全家都可以去玩椰~
🙆♂️時間:10/12(一)-10/25(日)
🙆地點:板橋放送所 新北移民故事主題體驗區(新北市板橋區館前東路156號,近捷運府中站)
🙆♂️活動詳請,請見: 新北市文化局、 #新北市板橋社區大學
【四場精彩論壇】
🤲誰的地方?民眾記憶裡的新北市
◉ 時間|10/19(一) 19:00-20:30
◉ 講者|
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教授
陳又津/作家
顧玉玲/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講師
🤲「女性視野:在地方裡看見性別
◉ 時間|10/20(二) 19:00-20:30
◉ 講者|
吳盈慧/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祕書長
蔡惠頻/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蘇芊玲/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
🤲洋蔥與紡錘:藝術轉化新北移民記憶
◉ 時間|110/21(三)19:00-20:30
◉ 講者|
周月英/OPENBOOK閱讀誌編輯
林崇熙/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馬尼尼為/作家、藝術家
廖建忠/當代藝術家
🤲城與鄉之間:新北移民城市願景
◉ 時間|10/22(四) 19:00-20:30
◉ 講者|
張聖琳/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許主冠/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理事長
謝仕淵/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_
⊕ Openbook閱讀通 ► 尋找你心所屬的閱讀活動
https://readingpass.openbook.org.tw/
⊕ 閱讀通刊登辦法 ► 完全免費,我們也會幫你推廣唷
https://readingpass.openbook.org.tw/node/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