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打完澳洲,再碰後面的兩隊可能壓力比較不會那麼大?
「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的推薦目錄:
- 關於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Re: [情報] 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籃球項目賽程- 看板basketballTW 的評價
- 關於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Fiba 籃球世界盃資格賽. 香港籃球總會8sbptt 的評價
- 關於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 CTBA - 2023年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 的評價
- 關於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世界盃籃球賽】睽違四年正式開打!超精彩賽程西班牙是否 ... 的評價
- 關於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情報] 2000後台灣VS哈薩克國際賽對戰成績 的評價
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寫在世界盃資格賽之前】
蘋中信專欄 20190825
足球世界盃的資格賽在9月份即將開打,許多人都在期待台灣足球員的成績。大部分人都把焦點放在國家隊的即戰力,然而我認為長遠的體育政策才是政府單位更應該著墨的關鍵。要評估一個國家的足球實力,除了看現在的國家隊水準之外,還要一併考量青年足球員的培訓,它是足球實力的根基。
青年足球員的培訓,除了要有完整的梯隊訓練,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完整的賽制,高水準的優質比賽,才能讓選手的能力有階序的成長,進而讓國家的足球水平往上提升。但是,作為一間在台北獨立生存的足球俱樂部,遇到很大的困境是,除了三三盃與U聯賽,國高中孩子沒什麼比賽可以比。
賽制異於世界規格
三三盃是姚仁恭先生有鑒於國內中學以上足球賽事太少,每年舉辦4次的U15、U16足球聯賽。從2014年開始,因為三三盃資助球隊差旅費,把幾隊實力堅強的花東足球校隊糾集起來,與台北的足球隊一同比賽。這是唯一一個台北市足球俱樂部可以跟其他外縣市校隊一起踢球的比賽。然而,歷經了20屆比賽,花費2000餘萬後,今年的三三盃因為經費不足,只好停辦。
三三盃因為經費不足而叫停。台北市唯一在假日舉辦,能讓足球俱樂部與校隊可以共同參加的比賽僅剩U聯賽。U聯賽的促成,是2016年初,我偕同名球評石明謹先生擬定「台北市足球產業發展計畫」,親自向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報後,經市長首肯後推行。3年多下來,在台北市逐步推展,目標是發展出完整的足球產業。然而U聯賽卻在今年做出不合乎世界規格的賽制調整。
全世界的足球賽制設計,都是希望將青少年的實力逐步銜接至國際級的專業水準與強度。現今在國際上足球的正式聯賽當中,只有12歲以下有7人制與8人制。世界各地12歲以上的青少年足球員,參加的都是上下半場各45分鐘的11人制正式比賽。然而今年的U聯賽,卻將13、15、18三個年齡層改為上下半場各20分鐘的8人制。原因是「參加隊數不足」。我希望相關單位可以真正去觀察和正視足球環境所面臨到的問題。從數字上來看,去年2018年U聯賽與再上一屆的隊數相比,是有成長的。11人制比賽裡面,屬國中年齡的U15有10隊,高中年齡的U18有4隊。這也符合高中體總辦的聯賽數字現況:國中隊隊數較多,高中隊隊數較少。以國內目前的足球生態來看,這是一個正常的狀況,並不構成改賽制的理由。
今年我們俱樂部看到這樣的賽制變化,面臨了參加與否的兩難。我們是訓練11人制的隊伍,但如果為了要參加比賽,我們只能將隊伍拆成2個隊報名。我相信全台北十幾個足球俱樂部會遇到跟我們一樣的窘境。有可能到最後檯面上看起來的參賽隊數是增加了,但對於真正的訓練比賽受益多少,對整體足球水平的提升又有多少?增加球隊數量,與提升足球整體賽事水平是否只能是一個二擇一的選擇題?
台灣的足球國中高中比賽制度問題重重,U聯賽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從去年中華足協舉辦的TYL,到台北市體育總會足球協會辦的青年盃和中正盃,都相繼開始將12歲以上的賽制改為8人制。其目標是想要符合教育部體育署推出的足球6年計畫,增加球隊數量。而體育署也編列高額的預算,來補助國中、高中、大學球隊。其規定申請資格是申請之地方政府需建立學校11人制足球代表隊或社團之三級培育體系。計畫或許立意良善,然而各種亂象隨之而來。甚至有校隊為了爭取此足球計畫補助,以學校籃球隊隊員充數參與比賽,結果踢出十幾比零的巨大差異比數。
政策只求短期成績
終其所以,就是國家體育政策的擬定還是為了追求短期體育成績而考量。回到U聯賽的議題,在此建議台北市體育局,作為全台灣體育政策的領頭羊,又是幼兒體育人口最大的城市,U聯賽可積極廣邀大台北地區包含台北、新北、桃園、基隆、新竹地區的足球隊伍共同參加,做出一個符合當今足球青訓標準的真正聯賽,讓校隊及俱樂部在假日共同參與,才能真正推廣賽事,並提升整體國家青年的足球水準。
註解:台灣現行的盃賽賽程,都是短期比賽,在1周內打完。優點是所有隊伍可以在短時間內、集中一地舉辦賽事,舉辦較為容易。但是對球隊來說,在1周內要完成3到4場比賽,就缺乏可以針對每場比賽調整戰術的時間。還有,球員的身體疲勞在短時間內難以恢復,上場受傷的可能性就增大。
另外,青訓聯賽,是有主客場,做長期的季度比賽。球隊可以運用比賽,調整消化、戰術,達到訓練的目的。目前台灣沒有一個這樣規格的聯賽。而綜觀亞洲及世界各國,都已經有這樣的賽制。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825/38427732/
圖說:去年U聯賽陳信安足球學校vs蘆洲國中,當時還是11人制賽制。
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倪重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寫在世界盃資格賽之前】
蘋中信專欄 20190825
足球世界盃的資格賽在9月份即將開打,許多人都在期待台灣足球員的成績。大部分人都把焦點放在國家隊的即戰力,然而我認為長遠的體育政策才是政府單位更應該著墨的關鍵。要評估一個國家的足球實力,除了看現在的國家隊水準之外,還要一併考量青年足球員的培訓,它是足球實力的根基。
青年足球員的培訓,除了要有完整的梯隊訓練,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完整的賽制,高水準的優質比賽,才能讓選手的能力有階序的成長,進而讓國家的足球水平往上提升。但是,作為一間在台北獨立生存的足球俱樂部,遇到很大的困境是,除了三三盃與U聯賽,國高中孩子沒什麼比賽可以比。
賽制異於世界規格
三三盃是姚仁恭先生有鑒於國內中學以上足球賽事太少,每年舉辦4次的U15、U16足球聯賽。從2014年開始,因為三三盃資助球隊差旅費,把幾隊實力堅強的花東足球校隊糾集起來,與台北的足球隊一同比賽。這是唯一一個台北市足球俱樂部可以跟其他外縣市校隊一起踢球的比賽。然而,歷經了20屆比賽,花費2000餘萬後,今年的三三盃因為經費不足,只好停辦。
三三盃因為經費不足而叫停。台北市唯一在假日舉辦,能讓足球俱樂部與校隊可以共同參加的比賽僅剩U聯賽。U聯賽的促成,是2016年初,我偕同名球評石明謹先生擬定「台北市足球產業發展計畫」,親自向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報後,經市長首肯後推行。3年多下來,在台北市逐步推展,目標是發展出完整的足球產業。然而U聯賽卻在今年做出不合乎世界規格的賽制調整。
全世界的足球賽制設計,都是希望將青少年的實力逐步銜接至國際級的專業水準與強度。現今在國際上足球的正式聯賽當中,只有12歲以下有7人制與8人制。世界各地12歲以上的青少年足球員,參加的都是上下半場各45分鐘的11人制正式比賽。然而今年的U聯賽,卻將13、15、18三個年齡層改為上下半場各20分鐘的8人制。原因是「參加隊數不足」。我希望相關單位可以真正去觀察和正視足球環境所面臨到的問題。從數字上來看,去年2018年U聯賽與再上一屆的隊數相比,是有成長的。11人制比賽裡面,屬國中年齡的U15有10隊,高中年齡的U18有4隊。這也符合高中體總辦的聯賽數字現況:國中隊隊數較多,高中隊隊數較少。以國內目前的足球生態來看,這是一個正常的狀況,並不構成改賽制的理由。
今年我們俱樂部看到這樣的賽制變化,面臨了參加與否的兩難。我們是訓練11人制的隊伍,但如果為了要參加比賽,我們只能將隊伍拆成2個隊報名。我相信全台北十幾個足球俱樂部會遇到跟我們一樣的窘境。有可能到最後檯面上看起來的參賽隊數是增加了,但對於真正的訓練比賽受益多少,對整體足球水平的提升又有多少?增加球隊數量,與提升足球整體賽事水平是否只能是一個二擇一的選擇題?
台灣的足球國中高中比賽制度問題重重,U聯賽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從去年中華足協舉辦的TYL,到台北市體育總會足球協會辦的青年盃和中正盃,都相繼開始將12歲以上的賽制改為8人制。其目標是想要符合教育部體育署推出的足球6年計畫,增加球隊數量。而體育署也編列高額的預算,來補助國中、高中、大學球隊。其規定申請資格是申請之地方政府需建立學校11人制足球代表隊或社團之三級培育體系。計畫或許立意良善,然而各種亂象隨之而來。甚至有校隊為了爭取此足球計畫補助,以學校籃球隊隊員充數參與比賽,結果踢出十幾比零的巨大差異比數。
政策只求短期成績
終其所以,就是國家體育政策的擬定還是為了追求短期體育成績而考量。回到U聯賽的議題,在此建議台北市體育局,作為全台灣體育政策的領頭羊,又是幼兒體育人口最大的城市,U聯賽可積極廣邀大台北地區包含台北、新北、桃園、基隆、新竹地區的足球隊伍共同參加,做出一個符合當今足球青訓標準的真正聯賽,讓校隊及俱樂部在假日共同參與,才能真正推廣賽事,並提升整體國家青年的足球水準。
註解:台灣現行的盃賽賽程,都是短期比賽,在1周內打完。優點是所有隊伍可以在短時間內、集中一地舉辦賽事,舉辦較為容易。但是對球隊來說,在1周內要完成3到4場比賽,就缺乏可以針對每場比賽調整戰術的時間。還有,球員的身體疲勞在短時間內難以恢復,上場受傷的可能性就增大。
另外,青訓聯賽,是有主客場,做長期的季度比賽。球隊可以運用比賽,調整消化、戰術,達到訓練的目的。目前台灣沒有一個這樣規格的聯賽。而綜觀亞洲及世界各國,都已經有這樣的賽制。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825/38427732/
圖說:去年U聯賽陳信安足球學校vs蘆洲國中,當時還是11人制賽制。
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Fiba 籃球世界盃資格賽. 香港籃球總會8sbptt 的推薦與評價
篮球 视频直播,篮球直播吧-【高清在线】. 世界盃資格賽直播. 黑白直播刚刚发布了杨毅:支持周琦代表运动员的利益但不支持他狮子大开口. ... <看更多>
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 CTBA - 2023年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 的推薦與評價
2023年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抽籤儀式 時間:8/31(二) 18:00 轉播:FIBA Youtube頻道直播 本次晉級亞洲盃男子籃球賽和世界盃資格賽的亞洲隊伍有16隊(按照英文 ... ... <看更多>
籃球世界盃資格賽賽程 在 Re: [情報] 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籃球項目賽程- 看板basketballTW 的推薦與評價
亞運進行至今,各組態勢已逐漸明朗
假如中華能至少取得B組前3
接下來8強附加賽碰到的對手就是A組沙烏地阿拉伯或哈薩克
這兩隊都有蠻多年沒打過,大致說明一下他們的近況
======================================================
哈薩克
之前奧運資格賽預選賽那篇已有稍微提過
這次亞運陣容又有所補強,找回幾位原本較有國家隊經驗的主力
像是Rustam Murzagaliev、Roman Marchuk、Dmitry Gavrilov
不過依舊沒有用歸化球員,整體陣容跟去年亞洲盃近似
隨著老將回歸,主力跟替補之前的差異沒有過去這麼大
被突然一波流帶走的情況也較少出現
但球員逐場之間的起伏還是頗大,就連那些老將也時好時壞
看起來還沒恢復到之前能在世界盃資格賽雙殺伊朗的那種狀態
雖然陣容相近,成績卻差距很大
這大概跟他們沒有太多經費投入在組訓上有關
所以聯賽結束後或開打之前的國際賽成績要比聯賽進行中更差
以至於去年亞洲盃只有第15名(倒數第二),亞運小組賽看起來也不是太有競爭力
-------------------------------------------------------------
沙烏地阿拉伯
相對哈薩克來說,沙烏地是更久沒碰過的對手,上次應該已是2013亞錦賽
過去也沒什麼機會提到他們,算是這篇主要重點
近年,沙烏地在亞洲的競爭力比起2013那時提升很多
主因是他們有身材高大,身體素質跟技術也相當不錯的長人
像是Mohammed Almarwani(206-C-89)、Mohammed Alsuwailem(208-C-98)
其中又以Mohammed Alsuwailem特別值得注意
他在前兩年受到傷勢困擾較少打國際賽
今年康復後又回復到原本的狀態
預選賽跟亞運小組賽都打得不錯
相信有看沙烏地的比賽應該會注意到他
目前大概可以算西亞排前5的本土中鋒
唯一較明顯缺點是沒有三分投射能力
此外,沙烏地還有一批抽風型後衛
像是Fahad Belal(190-G-91)、Marzouq Almuwallad(182-G-92)
Khalid M Abdelgabar(190-G-90)
他們雖然身材不起眼,但手感好時就跟巴林後衛一樣準,各種tough shot都能進
但手感不好時也非常鐵,以至於讓對手常常疏於防備
而且運控球跟傳球方面比巴林還差
一旦遭到壓迫或被包夾就經常發生失誤
可以從後衛基本功不足這方面來針對
=========================================================
總結來說
不論從今年預選賽或亞運小組賽的對戰來看
現在沙烏地都明顯強過哈薩克,身材隊型也更為出色
會比哈薩克難打很多
因此,中華能贏蒙古取得B組第2自然最好
那麼8強附加賽應該就是打哈薩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201.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95976276.A.FF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