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無雷
看了斯卡羅之後,我想到一些自己小時候的事。
「你是本省人還是外省人?」我記得我小時候經常會被問這個問題,每次我都要花很長的時間來解釋。我爺爺當時跟著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所以我等於是外省人的第二代,可是當初他認識我奶奶的時候,我奶奶是土生土長的閩南人(老實說看了這部片,我也不曉得怎樣才算「土生土長」,但至少當初我奶奶是這樣告訴我的)。
而這樣一種「外省與本省的組合」也出現在我爸媽那一代*。我媽也是來自於雲林和嘉義交界的「板頭厝」,從小家裡面都是講台語,我爸則是剛好相反,大部分的時候都講國語。再加上我爺爺擁有浙江口音的「國台語」,在我家裡面就充斥著3種語言:
1.國語(就是我們現在寫的文字語言),大多用在我和爸媽、學校老師同學之間的溝通。
2.閩南話(就是俗稱的台語),我媽有些時候罵人的時候會用台語,但大部分的情況下她還是講國語。據說我爸媽那個年代,還經歷過「不可以講台語」的限制期,印象當中我看過一本書裡面描寫到,小時候如果在學校講台語,會被老師處罰脖子上掛上狗牌,然後到走廊上罰站,上面寫著「我會說國語,不說台語」。
3.國台語。這應該算是我爺爺的發明,就是用他那個很特別的北方口音,講著國語台語交雜的語言。因為他的口音非常重,家裡面幾乎沒有什麼人可以聽得懂他在講什麼,只有我奶奶可以當翻譯機。我媽媽跟我嬸嬸,常常因為聽不懂爺爺說什麼而鬧笑話。有一次我跟爺爺說學校要練球,請媽媽幫我帶「網球拍」來,但我媽很困惑地帶了「兩個便當」來學校給我,還說是爺爺接了電話吩咐她要帶來的。我到現在還是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兩個完全無關的東西,在我媽的耳朵裡面聽起來是一樣的。
我的身分在班上並不算特別,許多同學們好像也就都是「本省與外省混血」。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學校裡的一些表單上面還要寫「籍貫」,我從小就被教導說那一格要填寫「浙江省浦江縣」。我先是問我媽什麼叫做籍貫?我媽說就是你的故鄉;我又問什麼是故鄉?我媽說就是「你祖先居住的地方」;接著我又繼續問祖先是什麼?我的祖先怎麼住在一個我連聽都沒聽過的地方?還有我們不是住在台北嗎?爺爺奶奶之前住在新莊,為什麼我們不是寫新莊?一連串的問題我媽媽聽了都煩了(從小我就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最後我媽只好丟了那一句必殺的句子:「你長大以後就知道了。」
長大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個問題多麼的複雜。例如,雖然我爺爺是從大陸撤退過來,可是我奶奶是在那之前就住在台灣的閩南人,為什麼我的籍貫要「跟隨著爺爺」?除此之外,因為這種「本省跟外省家庭」的組合,又會勾起另外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投票的時候,到底要投給國民黨還是民進黨?
有一次我聽完爺爺當時東征西討、剿匪抗戰、大陸淪陷等等的英雄故事,我把爺爺的軍服從木製、沉甸甸的大箱子裡面拿出來,一邊想像他當初打仗帥氣的英姿,然後想著我爺爺都那麼帥了,蔣中正應該更帥!於是我問媽媽說,為什麼她這麼討厭蔣中正?她沒有很直接地說(我記得那時候才剛解嚴不到10年),她只是有點委婉地講了一句到現在我還記得很清楚的話:「有些人眼中的英雄,是另外一些人眼中的惡魔。」
當時我應該還沒有10歲,當然聽不懂這句話,只是把它記起來。一直到後來唸了過高中的歷史之後才發現,我媽說的那個「一些事」,原來指的是白色恐怖的那段時間。
事情已經過了這麼多年,我在想我這個尷尬的身分對我的影響到底是什麼?一直到前陣子去做榮格分析的時候,才突然意識到一件事:原來我滿20歲之後雖然有好多次投票的機會,但我經常都抗拒去投票,是因為我不曉得到底要蓋給哪一個顏色——投給國民黨的話,會對不起媽媽那邊;可是投給民進黨的話,又會對不起爺爺。不曉得有沒有人也有跟我類似的經驗,夾在「兩股勢力」當中,就像《斯卡羅》裡面的「統領埔」一樣(甚至是更多股的勢力)。
#以下有雷
當你所生活的社會環境鼓舞或者是尊崇某種主流民族、文化的時候,如果你是屬於少數文化的那一方,就會面臨一種糾結是——我到底要順服這個主流的文化、認同我是主流文化底下的一部分,還是我要找回我自己的根、承認自己原先的血統?
不論是哪一個選擇都是辛苦的。以阿杰來說,他已經很習慣講斯卡羅的族語了,可是由於進入了平地的社群,被逼迫只能夠講閩南話,甚至必須掩蓋自己的出身,才能在這個大環境底下求得溫飽跟生存;但另外一方面,不論他如何努力,都無法把「身上有斯卡羅血液」這件事情給抹煞掉。
「當你不知道要去哪裡的時候,每一個地方,都是你可能的方向」。
自我認同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歷經20年後的今天,當我重新再去思考當初我不斷被問的那個問題:「你是本省人還是外省人?」的時候,我終於可以很坦然地跟自己說:我是台灣人。
#斯卡羅 公共電視台
------
*這裡主要不是為了要挑起種族、黨派對立或省籍情結,而是想要透過我自己的故事來說明,在一個大時代底下,不同族群和身份的結合,會影響一個人對自己的定義看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天的少年理想很多,尋覓四海天涯,找天邊烏托邦……」老調輕哼。 穿梭過棟棟靜舊高樓,擦身與芸芸平庸婦人,來到老邨的一個天井處。驚詫,這裏宛如曲中的樂土。並非澄空藍頂,也無花馨鳥喃。怎麼說,眼前是琳琅一片,左方有疏落竹葉,右方堆砌了木製廢料及輪胎,說是廢料,它卻是經過一番修飾,加上正前方的一塊木匾,...
「籍貫怎麼填」的推薦目錄:
- 關於籍貫怎麼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籍貫怎麼填 在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籍貫怎麼填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籍貫怎麼填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籍貫怎麼填 在 [問卦] 大家小時候被學校逼填籍貫?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籍貫怎麼填 在 [請問] 籍貫台灣需要加省嗎- 看板ask 的評價
- 關於籍貫怎麼填 在 [討論] 現在有什麼表格還需要填「籍貫」? bleat PTT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籍貫怎麼填 在 [問卦] 履歷上的籍貫什麼時候要改掉? - 八卦|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籍貫怎麼填 在 [問卦] 大家小時候被學校逼填籍貫?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籍貫怎麼填 在 填寫申請表的瞬間反應 - B4 留言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籍貫怎麼填 在 Gossiping - [問卦] 現在的台灣人籍貫怎麼填?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籍貫怎麼填 在 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般人所探究、追察的快樂,其實離不開一個客體、一個「物」所體會的快樂,根本沒有抓到問題的核心。
反過來,我們要先探討,如果連「我」都是一個客體,那麼,體驗快樂的主體在哪裡?生命的主體在哪裡?
如果人生是一個夢,一個大幻覺,那麼,真有一個人在作夢嗎?有的話,又是誰?
《不合理的快樂》8-1〈快樂背後的真相〉
許多朋友會重複聽最近釋出的「舍利子的科學」錄音,不妨也回到《不合理的快樂》第捌篇〈進入真正的快樂〉,我們會發現,其實楊博士是一致的,許多我們現在認為的重點,當時都講了,只是自己當時注意不到,貫通不起來。
* [小小提醒] 關於預計在2021年10月2-3日舉辦的共修,我們正在做替代性的規劃,請等待我們的消息~
由於各國疫情仍未消解,國際旅遊的限制看來短期內還不會解開(目前台灣因為防疫有邊境管制:外籍人士不得以觀光和一般社會訪問事由來台,海外來台需單人單戶隔離14天+7天自主健康管理、不得出入公共場所)是這樣,楊定一博士與許多海外朋友能否如期入境都有許多變數。
然而,楊博士知道大家相當期待共修,也想跟大家接觸,不想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是這樣,正在請我們進一步做替代性的規劃。我們兩星期前請大家填寫問卷,幫助楊定一博士知道大家的情況,看怎麼將大家凝聚起來。https://forms.gle/xzab2Gnuop9LyW6p9
如果希望深入的話,其實還是需要大家準備好自己,一起為共修建立穩定的基礎。還不知道有哪些作品和練習的朋友,請看這裡→ https://totality-of-life.com/ 楊博士請大家在下一次的活動之前,能接觸多少就接觸多少,這是有心投入的你,能為自己、為大家帶來最大的幫助❤
長庚生技的門市有小禮物要送給「唯識的每日靜心」線上課程的朋友,到這裡看活動詳情→ https://is.gd/Knr4z6
籍貫怎麼填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創作遇到瓶頸怎麼辦 #最後有線上讀書會 #一次兩本 #原子習慣 #富蘭克林
昨天有一個讀者回信,他詢問「創作者在創作時偶爾真的會有遇到瓶頸的狀況,前幾天我就突然甚麼都不想寫,不知道小金魚之前有沒有碰過類似的狀況?」
我昨天簡短的回覆「好像也會有,那我就去做其他的事情,等我有靈感再說XDDDD」,但我今天覺得這樣寫太短了,我想要用一封信的時間來回答這個答案。
我會分成兩個部分:
一、萬維鋼《高手學習》中談論「創作」與我的經驗
二、訓練寫作的集中思維最好的方式 - 日更 feat.《原子習慣》
首先,我覺得萬維鋼《高手學習》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很科學的答案。
如果各位有買這本書,我的思考來自於P.150 - P.195,萬維鋼在這個章節嘗試討論「創造」這件事情。
他提到兩種思維,第一個叫做「#集中思維」,第二個叫做「#發散思維」。
什麼是集中思維?集中思維用我自己的話來理解就是:你有一個邏輯,並且按照這個邏輯思考、做決策,例如你算數學的時候,用的是集中思維,你使用一個公式,並且邏輯思考。例如說我在做客戶簡報的時候是集中思維,我知道如何做簡報,找資料,並且完成這份簡報。
集中思維像是有一條大馬路,就順著大馬路走。
而「發散思維」剛好相反,它沒有邏輯,任意讓思緒飄散,聽起來怎麼不是很好?
但是當你已經有一定的思維的時候,從你固定化的思維釋放出來,開始天馬行空的去找尋可能性,就可能會迸出好的靈感來。
你有沒有過那種時刻?就是一直都想不出來,結果散個步、洗個澡、洗個碗,結果你就突然想出來了!
那就是發散思維在作用。
發散思維可以在後台運作,也就是說你以為你沒有在思考,但是發散思維在運作著。
而我們要如何讓發散思維運作,有兩個關鍵:
1. 我們在某一塊的集中思維很足夠,也就是這件事必須你投注了一定的心力、時間。
2. 然後不做任何思考,可能是去洗澡、散步、織毛衣、洗碗、打掃家裡,等等,當你的發散思維有機會在後台運作。
於是,我才會回答「我就是去做其他的事情,等我有靈感再說。」
這種靈感在書中稱之為「#慢直覺」(Slow hunch),也就是說者靈感不是輕易產生的,它要求你之前必須在這個問題已經花費了大量的集中思考的時間。(P.158)
這是我覺得靈感來源最好的解釋。
而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是創作者,如何在生活中大量練習寫作的集中思維?
我的作法是日更。
例如,昨天讀者回覆「原來講三天做甚麼也可以一篇! 哈哈」,沒錯,對我來說,我是在練習我的集中思維。
我將所有我想到的事情都寫下來,並且思考這些點我可以各自如何呈現成文章,我昨天晚上在粉專發布了上週華爾街日報導讀的心得,那篇文章,我從導讀結束後就在思考該如何寫,到了昨天看了一片LINE的報導後,突然有了靈感。
沒有辦法求每篇文章都是爆文(那同時也不會是我的目標),但是,我嘗試的是:每一個題目,我是不是可以有一個我自己覺得更進步的寫法。
不論是更流暢的表達,或是融合更多過去的經驗,讓文章的豐富度提高。
有沒有辦法同時做我的日常紀錄,讓我在未來可以回味?
日更,不斷的每天思考,然後變成一篇一篇的文章,有時候寫差了也沒關係,一直寫,你會有天思考到更好的寫法,然後你就進步了。
例如,你現在問我如果要養成日更的習慣,以前我只會說自己的經驗,但我在上週六的《原子習慣》的讀書會中,拆解出了自己為什麼可以持續寫作的原因。
日更是我的原子習慣沒有錯,但是,我為何可以有這個原子習慣,連我自己都好奇,而《原子習慣》這本書給了我全部的答案。
同時我發現,有原子習慣的,還不止我,我的偶像(?)富蘭克林根本就是原子習慣的第一代XDDD 他有超多原子習慣的紀律在身上的。
能夠跨世紀的將這兩本書放在一起看,我覺得是一種「發散思維」在作用,因為我想到這個主意,是我坐在我男友的機車後座放空的時候,突然在某個紅綠燈靈光乍現。在那之前,為了《原子習慣》與《富蘭克林》這兩個讀書會如何安排與交集,我想了大概有兩個禮拜了。
而我這次在看《原子習慣》的同時,又發現它可以跟《7週遇見對的人》相互映照(很妙吧,但這世界上的知識就是如此融會貫通,只要你願意,你可以一直發現)
因為《原子習慣》是受蔦屋邀請,座位數有限,《富蘭克林》是在嘉義,因此無法讓大家都參加到,因此才有了3/19的讀書會直播,我想要直接一次講兩本,找出一個中心思想 - 建立原子習慣,並且就這點來研究。
我想包含以下的內容:
1. 原子習慣中我最受用三點(可能會提到其他的書籍)
2. 用原子習慣拆解「日更」、如何複製
3. 用原子習慣拆解「富蘭克林」、如何複製
4. Q&A
時間:3/19 19:30 - 21:30(最遲到21:45結束)
地點:線上,google meet(網頁或是APP皆可)
費用:$499(會有錄影檔可重複觀看)
報名連結:https://p.ecpay.com.tw/7FB837E
ps 報名連結有一個備註欄,如果有問題,歡迎在備註欄填寫你的問題,我們將在Q&A環節一次解答。
ps 報名完成後,我會手動將報名者加入google行事曆當中,連結也會在行事曆中,前一天我會再發信提醒。
籍貫怎麼填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昨天的少年理想很多,尋覓四海天涯,找天邊烏托邦……」老調輕哼。
穿梭過棟棟靜舊高樓,擦身與芸芸平庸婦人,來到老邨的一個天井處。驚詫,這裏宛如曲中的樂土。並非澄空藍頂,也無花馨鳥喃。怎麼說,眼前是琳琅一片,左方有疏落竹葉,右方堆砌了木製廢料及輪胎,說是廢料,它卻是經過一番修飾,加上正前方的一塊木匾,以扭扭歪歪的字體,寫了「盛記麵家」數字,倒覺玩味。越過第一扇門,猶踏進了一個小花園,有盆栽、有素畫、有藤椅。倘若此算桃源,她必然存在於世內,非脫俗,卻寫意。
桃花源主,是一名身穿青裳的大叔,人稱B哥,名字撇不清的江湖味。他說,市井就市井,反正小店只是瀝源邨的一個六十餘年老井,他則是井裏的蝌蚪,一直守護着小井,假如有人來打水,小蝌蚪無任歡迎,僅此一輩子。
仙境為何
「昨天的少年期望一天,成就美好所有,過活在蓬萊……」趟開玻璃門,暗忖蓬萊何貌,嗯,或許如斯。
右則一幅貼滿黑白照的牆身,夾雜着好些勵志句子。B哥興致不錯,前來解說。照片是隨心亂鋪,字句則出自他與家人手筆,雖然是偷改前人的名言,但旨在引導眾生,以正能量面對前路,滿懷信望。他領頭往前走,沿路上,身旁飾物擺設盡是單車輪、破椅、殘鐘、舊畫框,看得出樣樣都經過精心修補,重填油漆,他坦言,這裏所有裝置都是沙田街坊的廢物,他們有家品要丟掉,都會聯絡小店。這樣一來,悅目裝潢就不用加諸於食物價格之上;二來,他強調環保不是信口雌黃,而是以身作則。說着說着,已置身於數列書架之間,猶如圖書館,這些書籍都是供借閱,這裏可以自由出入,任意把書籍拿走,毋須登記。他徑自拿起一本書,自顧自地解說:「其實每本書,你一個人睇完之後,放喺屋企係冇意思,作者都希望你傳閱開去,愈多人認同愈好。」長此下來,街坊都習慣把看畢的書本拿到小店,支持這股心思。本來經營一家麵店,專心賣食物,輕鬆得多,但B哥非得要把所有空餘時間來弄東弄西,為的,就是老街坊一張張滿足的笑臉。
此舉,其實是愛屋及烏。B哥步入廚房,打開鍋子察看炆煮已久的牛腩,說他喜歡下廚,還不如喜歡沙田。對於一地的鍾情,由一九六二年開始。娃兒於沙田落地,當時還未有這個屋邨,至於小店,早於五十年代,由他祖母開辦,取其父親「張盛」之名,叫「盛記」,同樣於沙田土生土長。小屁孩由睡山上受蚊叮蟲咬,不知自來水為何物,再看着這裏填海﹑建屋,直至這條邨落成,瀝源邨,是沙田區的第一個屋邨,當時是七十年代。一家人決定把小店遷來天井處。當時,這裏共有六間食店,賣燒味的、賣糖水的、賣小食的,他們則賣雲吞麵,反正沒有競爭,大家關係要好。他猶記得,當年要當沙田區居民,三個月就審批完成,他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居民搬至,畢竟是四十年前,以前八人住一個單位,現時人口大減,賺到錢的已經搬走,剩下的,都變成七旬老人。
約十五年前,食店亦開始收縮,由六家減至只剩一家。滄海桑田,唯一不變的,是感情。這個屋邨實在殘舊,很多老人需要幫忙,多年一起成長,一同生活,B哥自覺要尊重這些老人:「佢哋為咗生活,都去執罐仔同紙皮,好辛苦。」當時一位八旬婆婆,每天都來這裏拿啤酒瓶,賣給同區五金鋪,五毛錢一個,他眼見婆婆吃力地推着小車子,瓶子愈多,車子愈重,她反倒更開心,於是B哥嘗試給她錢,着她不要那麼辛苦,她卻一口拒絕,他模仿那老氣橫秋:「B哥,我唔係嚟乞錢㗎,我希望用自己勞力交換少少錢啫,你畀我啦。」這下子可啟發了B哥,既然老人家也如此有尊嚴,不貪小便宜,他能否做點甚麼呢?於是,便有了開心長者日。「如果世上多一點愛,仙境已存在……」唱片機轉動之時,已經是早上九時正。
世內桃源
廚房早已炊煙裊裊,準備迎接門外湧湧老人。啊,今天是九月的首個星期天,正是每月一次的開心長者日。由九時開始到十二時許,免費為長者提供午膳。這個善舉由二零零八年開始,開初因為能力所限,限制一百個名額,如今有大班義工幫忙,再沒有限額。魚貫的長龍陸續進入小店,公公婆婆排久了,總有爭吵,左一句插隊;右一句催促,火花四起,臉上卻是漾着笑意。畢竟多是獨居長者,冷漠孤獨,平時連吵架都沒有機會。坐到席上的老人,有的盯着餐牌,有的老練地點餐,他們吃的東西可自己選擇,並非小店限定。
故此,B哥及其大哥凌晨四時半就回來炆煮,五兄弟姊妹在此幫忙,確保店子運作順利,及保持質量,他嚴肅謂:「雖然係免費,但都唔可以要人食品質差嘅食物,所以我好忙。」語畢,他就為一名婆婆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雲吞麵。只見,婆婆邊吃着麵,邊口沫橫飛,聊着哪裏東西便宜、今日吃甚麼餐、哪裏看醫生好,老街坊難得相聚,猶如趁墟。反倒是B哥,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間,因為除了吃麵外,他還要準備送給長者的小禮物,有生果、包點、麵餅,臨近中秋還有月餅。與此同時,他要求義工團多與老人聊天,看他們有甚麼需要,例如家居問題,找可以幫忙的朋友或機構,上門幫他們處理。他希望幫助老人家之餘,同時讓年輕一輩多跟老人家溝通,這是身教。
這世上,沒有完全的人,縱是桃源,也不過在人間。這俗世啊,多少還是會有人質疑B哥。總有人問他,是否想做區議員、做政客。他也不介懷,只笑笑地回答:「我賣麵㗎咋,字都唔識多隻,善長人翁都太抬舉我。」他自嘲麵店不算大,日頭生意不太理想,於屋邨內賣麵食的也賺不了多少錢。不是說說,這位老闆打拼多年,現時仍然住公屋,踏單車上班,但他不會因此而覺得羞愧,因為他所做的事,只想令身邊的人更有尊嚴,看到老人家一個滿足的笑容,他就十分開心,就是如此簡單。是的,所有人和物都是一步一步地歷煉成長,B哥也不例外。
那時,年少輕狂。回想起自已二、三十歲時,也曾心雄過,想擁有跑車、想賺大錢、想住豪宅。他人生中,有兩個死黨,認識了四十多年。仍然深刻,他們一起追女仔、賺錢、計劃未來,他調侃:「一齊諗要揸咩車,仲想起樓,你住A座,我住B座,佢住C座,你哋今日煮咩餸,今晚攞嚟我度一齊食。」他們心野,卻念舊,有空就相聚於沙田唱卡啦ok,反覆唱着 Beyond的「海闊天空」,提醒大家不要背棄理想。青狂由他們起,清心也由他們生。記得十年前一個晚上,那是十時許,他們仍在聊是非,朋友忽而說心口不適,B哥着他回去休息。翌晨五時許,B哥接到電話,他走了。頭尾才不過七個小時,好端端的聊天,怎麼會走。受了打擊的B哥停止了手上所有工作,到山上送別朋友,他問朋友,為甚麼那麼快就走,明明甚麼都未實現。就在這霎眼間,他叮一聲想到了:「人生到底要啲咩?係咪錢?係咪名譽?咁多年,我掌握到啲咩?」他才悟到,原來富貴與否不重要,可以令人歡樂,做到想做的事情,才是無價。「紅日照月兒俏,開的心真的笑,就是世內桃園……」他喃喃哼哼,細唱塵世沒有兩全其美,他,選擇放棄物慾。
送別最後一位公公,義工團已經圍到桌前,執筷吃午飯。B哥仍然忙於收拾,背影盡見疲憊,今年五十有六,說老倒也不老,只是比起年輕時,力有不逮。他邊洗擦爐具,眸裏卻是一片前塵:「生老病死係必然,執玻璃瓶個婆婆都過世啦,有開始有終結,係唔知幾時啫。」對於命運,他已經處之泰然,如今只餘一個願望,就是讓這家無後繼的老店,留低最好的印象,方才離開。
終於完成工作,他抹抹手,關掉喇叭。唱片機停下以前,留下這麼一句小調:「願昨天的少年,來日一天,明白人間天堂,就在心的深處。」
惟願,歲月靜好,生生歡顏。
盛記麵家
地址:沙田瀝源熟食中心5號鋪
電話:2692 6611
營業時間:6am-4pm;6pm-11pm
詳情: http://bit.ly/2PVaXBC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arnSeq4b58/hqdefault.jpg)
籍貫怎麼填 在 [請問] 籍貫台灣需要加省嗎- 看板ask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公司的履歷都是__省__縣/市可能習慣自然把台灣填上去※ 編輯: lovecute04 (27.147.30.13 臺灣), 04/28/2020 00:55:01 ... ... <看更多>
籍貫怎麼填 在 [討論] 現在有什麼表格還需要填「籍貫」? bleat PTT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 bleat (spiderman) 2021-11-26 18:10:40. 這幾天版上在討論省籍問題好奇問一下現在寫各種表格例如病歷表身份證學籍資料駕照...等等有哪些表格還需要填寫籍貫的? ... <看更多>
籍貫怎麼填 在 [問卦] 大家小時候被學校逼填籍貫?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