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後結論是,欠債早於金錢出現,或至少是同步發展。鑒於債務自古以來的重要性,我們必須了解它的不同面向。"
人類是先有金錢?還是先有欠債呢?人類學家嘗試給個答案喔!
---------------------------------
葛瑞伯在他的著書《債務:五千年史》(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中,請大家注意好幾位研究以物易物的人類學家的作品。其中一位學者是劍橋大學教授卡洛琳.韓芙蕾(Caroline Humphrey),她寫道:「從來沒有過純粹、單純的以物易物的例子被描述過,更不用提從它而出現金錢,所有已知的人種學都顯示,從來沒有這種事。」
葛瑞伯把這些點點滴滴串連起來,聲稱由於缺乏證據,令人懷疑起金錢如何源起的傳統理論。並且它顯示,金錢是如何發展起來此一基本理論是個神話。
然而,在全盤摒棄以物易物導致金錢出現乃是神話之前,葛瑞伯提出一點細微差異。
的確有許多人拿東西去換東西作為交易方式,但通常那是和陌生人交易―是你可能再也不會見到的人,因此商品必須有點價值。
我曾經以一瓶啤酒交換某人替我買一張棒球賽入場券。當時收銀員不接受信用卡,因此排在我後頭的仁兄替我付了現金買票,而我立刻到體育場餐廳以我的信用卡買一瓶沁涼啤酒請他。與你認得的人以物易物可能予人缺乏信任的感覺。為什麼不以賒帳方式成交呢?這需要信心和信念,融資(credit)這個字的拉丁文字根就是「相信」或「信任」。不信任對方,不以賒帳方式交易,可以產生以物易物的競爭,交易的人試圖占對方便宜。葛瑞伯提到巴基斯坦的普什圖人(Pukhtun),與非親屬以物易物的情形。他們交換相同類別的東西,譬如以襯衫換襯衫。他們也交換不同類別的東西,譬如以驢子換自行車。在交易中得勝、拿到比較值錢的東西,是交易的原因。
他們不遵循投桃報李的第一步。他們假定賽局不會有第二回合,因此要在第一回合就最大化收穫。在賒帳制度裡,第一步需要信賴與合作。
葛瑞伯和米契爾—殷內斯一樣,認為在有金錢之前,就有欠債。有利息的貸款最早出現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比利底亞王國發明硬幣早了幾千年。在美索不達米亞,在寺廟、宮廷和名門巨室工作的人,根據銀子和大麥等商品的價格核計貸款。把啤酒放到酒吧賣也是年代久遠的做法,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就很普遍。他最後結論是,欠債早於金錢出現,或至少是同步發展。鑒於債務自古以來的重要性,我們必須了解它的不同面向。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