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得知72 歲的許春美許米羕老師,終於完成了國家重要傳統工藝認證「人間國寶」!
進入到公共事務領域以前,我的生活圈很小,工作只專注於教育事務。前幾年意外踏入縣府,除了面對許多沒碰過的業務,突然間要認識政治人、文化人、藝術家.....,這對幾十年來,連自己班上學生、學校同事名字都很難記起來的我來說,實在是需要好好鍛鍊。
記得第一次見到許春美老師,是在馮科長辦理的部落大學成果展。馮科長為我介紹許春美老師的編織知識如何豐富厲害,甚至崇拜到來當她的學生,我心想「怎麼辦,我怎麼連聽都沒聽過這號人物?」
又後來,我們辦理傳統服飾剪裁職訓課程,那一天的發表會,我聽到許老師解釋每位學員身上那套服飾。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我們的服飾這麼了不起,原來有那麼多的奧秘藏在一件衣服裡面,原來每一個細節都暗示著你的身分,原來身分沒有高低,只是時時刻刻讓你明白自己的職份。那一天,我感到肅然起敬!
但我始終聽到馮科長為春美老師感到委屈,覺得老師應該要取得文資身分。
原來,許春美從小靠著父親的記憶,為她口述各種織法,也因此,她是目前唯一保有排灣族傳統織布技法(平織、斜紋織、夾織技法)最豐富也最完整的一名工藝師。老師曾榮獲第1屆國家工藝獎、屏東縣政府傳統工藝師授證,但是為了生活,考取女裝甲級證照的她,在來義鄉古樓部落開設工作室傳授排灣族織布,投入推廣排灣族傳統織布工藝。
於是,我們開始著手協助老師在2017年6月完成縣內的文資審查,直到今年初才取得文資保存身分。我覺得文化是跟時間賽跑,這樣的歷程實在是太長,除了在立法院質詢中披露檢討,也鼓勵縣府應積極主動繼續提報縣級保存者取得國定身分,以加速文化的傳承工作。
當老師接獲國定審查通知,她傳簡訊來,希望我能在場,說這對她很重要。那天,我到場了,終於完整看到她的丰采,所有的人懾服在她對於文化的掌握與詮釋,什麼是傳統,什麼是創新,清清楚楚沒有模糊地帶。如今獲得人間國寶的肯定,實至名歸,一點都不意外。
這些年,有許多人來找老師學藝,為了傳承傳統技法,從不藏私,也不分原住民、漢人、男、女。她只希望學生們能將這些織布技法、意義、圖騰收集成冊、出書,將排灣族文化傳承下來。如今獲得國家傳統工藝認證,老師更能夠廣納學生讓畢生傳承織布的心願得以延續。
我很高興在原民處的三年多,協助文化處進行有形、無形文資保存件數大量前進,成為全國台灣原住民文資保存大本營。即便如此,仍遠遠不夠,期待相關部會、地方政府能夠找出更積極有效的作法來協助這個與時間賽跑的希望工程。
米羕老師 在 Abao阿爆(阿仍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排灣族織布國寶的故事 珍貴 存著慢慢消化
感覺可以寫一首歌
---
全文轉自 卡塔文化工作室 秀慧姐
#Vinecikan 是排灣族織布最後的一個階段,
也是織者依循部落裡的規範,
織寫典故與紋樣並製作出符合穿著人的身份,
也讚美其穿戴“samiljing"。
書裡寫著排灣織布稱為“#排灣族夾織”或“#喪巾”的名稱,但它 #有自己排灣的名字,卻少有人問。
這項古老優質的「#tjininun/#傳統織布」文化與工藝技術,在這近百年來,披著“太早獲得布匹,而自我放棄織布”的標籤,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忽略了部落裡還存在著織者,需要被關注,放任時光的無情與人們力抗於時代的急流而消逝。
過去曾有許多人誤以為已無織者存在,選擇使用 當代的工具去模擬把圖紋織出來 ,
那是在尋求的路徑上, 其中一個方法,也看得出對這精緻的布紋有文化上的敬仰,
可是組織圖卻讓織紋成為大量複製生產的窘境,
更讓織布的文化知識和技術傳承工作,陷入更艱難的處境,
更少人願意進行細而繁複的vinecikan織寫工作。
#米羕老師(許春美,#排灣傳統織布工藝技術保存者)
自過去一脈相承的織布技藝,經過長達20年時間因一場競賽上的羞辱“妳織的人家看不懂,妳要寫組織圖”而暫停織作,因父親鼓勵再重拾地織機,繼續織著祖母的能力和父親的叮嚀,透過檢視博物館物件以及家傳曾祖母和祖母的織布對照,
在細節裡循線走看看,
終於在文化脈絡、知識和織法對應上獲得了證據,
修補斷裂的知識體系。
———————11/25播出————————
#ivucung 誰謎了路 即將在11/25週一晚上9:30播出喔,歡迎大家一起收看~有我們喔!
大家可能很少看見我們團隊在做文化功課的一面,很多時候能支持工作室持續下去真的是這些文化力量和大家喜歡。
重播時間
週二10:00;週三14:00;週日22:00
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4dSokWvsgFA
ivucung官網連結http://titv.ipcf.org.tw/program-357-1
——————————————————————
說真的,相隔百年的知識體系,
不知道是不是眾人覺得不重要了,
就這些事情上看去,過去排灣族在文化意識裡,體制中如何帶領民心,使之有一致性,並那綿延千里的文化區域,真的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和文化學習的課題!
米羕老師 在 傳統織藝師米羕傳習排灣族織布技術2014-06-13 TITV 原視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他收起笑容嚴肅的說,這是一種使命感米羕老師不希望這樣美好的文化,在全球化的洪流中消失,所以他在高雄以及屏東的部落大學已經教授七年的傳統織布, ... ... <看更多>
米羕老師 在 #編織工藝書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來自古樓部落許春美(米羕)老師是2020年國家原住民族重要傳統技術保存者,她堅持使用地機織布的方式,來復振排灣族地機織布之路。 ... <看更多>
米羕老師 在 原觀點部落瞭望台第23集織回傳統_米羕地機織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輕輕地吟唱古調地機織布聲咚、咚、咚席地而坐,貼近土地土地孕育了作物苧麻整經織出文化意象的圖騰來自古樓部落米羕老師堅持使用地機織布的方式來復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