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網】新冠疫情與社交媒體:為什麼我們熱衷於了解其他人的私生活?
人都是天性好奇的,尤其是對其他人的私生活更是如此,在新冠疫情影響下,這還不只是窺探別人隱私的問題。
在疫情封鎖措施下,人們的生活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出門、出國或不能像往常那樣聚會,那麼看看別人的生活就別具吸引力。
我們想看那些捨己救人的醫護人員在重症監護病房的工作日常,也好奇政治人物私底下的真面目,那些光鮮亮麗的演藝明星更吸引我們眼球,就連隔壁鄰居大門後面發生了哪些事我們也想知道。
社交媒體助長了我們窺探別人生活的胃口。英國去年6月的調查發現英國人平均上網時間為每天4個小時,40%的人花更多的時間在社交媒體上面。
學習適應
我們消費資訊、新聞和媒體的現象並不令人意外,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好奇,熱衷於和別人交換八卦小道消息。
但是在新冠疫情期間,我們對別人生活產生的興趣遠遠高於以往任何時候,這種「窺視狂」或許並非全然都是壞事。
因為在日常生活和行為凖則發生巨大變化之際,觀察別人能夠幫助我們學習並適應疫情下的生活。
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 London)的高級講師查培爾(Anne Chappell)對此行為進行過研究。她表示,窺探他人生活,被動觀察他人的主動行為,也許並不是一種「病態癖好」,而是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情報的交換,了解周遭世界所作一種努力。
她表示,人類觀察的慾望是與生俱來的,我們通過介紹自己來與人交換信息,「從直接與人互動中取得的信息,以及從其他傳播渠道看到的,讀到的,聽到的內容,都對我們了解社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提供解脫。
紐約希爾醫院(Lenox Hill Hospital)的臨牀心理醫師羅曼諾夫(Sabrina Romanoff)表示,自從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以來,探視他人生活的慾望變得更高了,「因為封鎖措施帶來的自我社交隔離,讓我們對周遭其他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好奇。」
社交媒體給禁足在家的人們一種解脫感,讓我們從狹小的居室中逃脫出去,通過虛擬的方法進入別人的生活之中,霎時間我們平淡無奇的生活有了新的關注熱點,人與人有了連接或共同話題,一個陌生人在Instagram分享的食譜可能就會掀起了一陣模仿旋風。
羅曼諾夫表示,也許在網上互動帶來的滿足感比不上真實世界的接觸,但是社交平台是封鎖措施期間少數幾個還能與人互動的渠道,TikTok,Instagram等平台為人們提供了這個機會。
研究社交媒體的文化和品牌策略專家塔爾巴克斯(Laura Tarbox)表示,人們在社交媒體上觀察其他人的生活,也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做出評斷,並塑造出可以被人接受的新的社會行為,那些Instagram上面充滿熱帶島嶼海灘照片的網紅就被指責無必要的旅行。
除此之外,其他的傳統媒體也提供了更多信息,看電視紀錄片,閲讀新聞報道,都能讓我們了解其他人的生活。
羅曼諾夫表示,社會上其他人的生活對我們來說等於一種數據參照點,「人類是社交動物,我們依賴社會上或部族裏的其他人來做相對的決定。」
當然,太多的新聞,社交媒體或過度窺視隔壁鄰居的生活都是有害的。
羅曼諾夫表示,如果我們的認知過程過度專注於將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生活裏,那麼這只會加大我們已經有的壓力和焦慮。
所以,如果下次你發現自己在刷手機看別人的Instagram,看電視真人秀或醫護人員紀錄片,閲讀新冠疫情對精神健康影響的文章,告訴自己這都是在試圖調整和適應我們生活,為了解我們所在的社會所作的努力。
#科技 #生活 #社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14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6C64obOzk1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精神健康影響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金融時報】疫情之下的年輕人處境不佳
儘管年輕人罹患新冠重症的風險較低,但他們在經濟上受到更沉重打擊。FT全球調查顯示,疫情之下的年輕人對父輩產生不滿。
今年3月,27歲的瑪麗•芬尼根(Mary Finnegan)和22歲的妹妹梅格(Meg)離開她們在布魯克林的公寓,回到父母家。當時她們帶了足夠穿兩周的衣服。
結果一待就是幾個月。瑪麗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這就像是回到了在家上學的年代:沒有男孩子,沒有一起玩的夥伴,沒有地方可去——除了家和賣酒的商店。」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加劇,大學停課,繼瑪麗和梅格之後,另外三個兄弟姐妹也回到家中。用他們的母親洛麗(Lori)的話來說,他們把父母在新澤西州華盛頓的四居室房子變成了一個「美食廣場、麵包店和健身房」。
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地有數百萬年輕人搬回父母家,芬尼根家只是其中之一。在美國,18歲至29歲的年輕人與父母住在一起的比例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
數據顯示,儘管學生和年輕員工罹患嚴重COVID-19的風險較低,但與其他人群相比,他們受到疫情引發的經濟衝擊波的更沉重打擊。新冠疫情還放大了過去的一些趨勢,包括低工資、就業市場停滯和學生債務上升。
英國《金融時報》進行的一項全球調查——800多名16歲至30歲人士回復了調查——顯示,這些困難正轉化為對老一輩人與日俱增的不滿,後者不僅境遇更好,而且在政治上擁有更大的影響力。
「我們並不是共同面對困難,千禧一代不得不在當前處境下付出最大的代價,」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的30歲的波琳娜•R(Polina R)說。「如果你們不注意,不去確保我們最終不至於失業和變窮,我們為什麼要保護你們?」
以下是他們向英國《金融時報》講述的疫情期間的經歷:
「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自今年8月畢業以來,來自韓國大邱的25歲的李菊妍(Juyeon Lee)遞交了幾十份工作申請。儘管她接受過幾次面試,但她對空缺職位不斷減少日益不安。
「我不想被感染,因為如果我感染了,找工作就更難了……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永遠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儘管在面試時我是一個自信的大學畢業生。」
根據經合組織(OECD)的數據,25歲以下人群因疫情而失業的可能性是26至64歲年齡段的2.5倍。研究還表明,在經濟衰退期間畢業可能會對工資產生持久的傷痕影響。
根據經合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數據,在仍在工作的人中,近一半的人報告收入減少,其中年輕女性和從事低收入工作的人受到的打擊最大。許多寫信給英國《金融時報》的人表示,他們不得不放棄商業計劃,並動用自己的儲蓄。
在發展中國家,失業往往意味著無法養活家裡的幾代人。來自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28歲的科馬爾•卡達姆(Komal Kadam)是家裡唯一掙錢的人——直到今年3月她失去工作。
「我害怕一切……我能找到新工作嗎?我怎麼償還貸款?現在我有很多煩惱,」她說。
「我拒絕停止享受生活」
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調查的許多人表示,他們害怕感染或傳播新冠病毒,但也有其他人承認自己抱有一種比較無所謂的態度——政治領導人已經批評這種行為是夏季過後歐洲和美國疫情復燃的原因之一。
在春季封鎖的高峰期,蒙特利爾的波利娜曾經讓來訪的朋友留宿。「我沒有遵守建議。」她說,「我兩次出國旅行,去過十幾次酒吧、餐館和劇院。」
「我的風險承受力很高,在沒有人拿得出一份計劃、而掌權者並沒有與人民同甘共苦的時候,我拒絕停止享受生活。」
在許多地方——尤其是美國,但也有歐洲和南亞——許多調查回復者指出,違反公共衛生規定的往往是老年人。
28歲、來自印度欽奈的阿吉塔(Ajitha)表示:「老一輩人相信互聯網告訴他們的一切。他們被WhatsApp轉發和YouTube視頻誤導了。」
年輕人的原話
「我確實違反了規定。疫情期間,我和一個女孩約會過好幾次。我不知道哪一個更可怕,是我媽媽發現我和其他人見面,讓所有人都暴露於感染風險,還是害怕被警察抓住」
胡安(Juan),25歲,哥倫比亞
「大家的態度讓我想起高速公路上司機的態度:比我快的人是瘋子,比我慢的人是弱智」
托阿德爾•馬特奧克(Toader Mateoc), 28歲,美國
「就在我剛剛認識『現實世界』時,卻不得不逆轉一切,感覺有點突兀」
馬克•安吉洛•費利扎爾多(Marco Angelo Felizardo), 22歲,菲律賓
「我們都因為一場領導力危機而受到指責」
許多調查回復者表示,他們對本國領導人失去了信心,並認為抗疫方式很糟糕——除了一些歐洲人和亞洲部分國家的回復者。
來自法國阿訥西(Annecy)的23歲的安東尼(Anthony)告訴英國《金融時報》:「我們都因為一場領導力危機而受到指責。」
從巴西聖保羅家裡的廚房餐桌兼辦公桌上,29歲的達尼洛•文圖拉(Danilo Ventura)看著他的國家自疫情爆發以來換了三位衛生部長。他說:「全世界都在說A,而巴西政界卻在喊Z。」
這種方向感缺失造成了代價:巴西的死亡人數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達尼洛和他的妻子按照地區政府的指示在家隔離,即便巴西的民粹主義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仍出席擁擠的活動。
經合組織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發達國家的年輕人對政府的信任度有所下降。經合組織公共治理局(Directorate of Public Governance)的負責人埃爾莎•皮利霍夫斯基(Elsa Pilichowski)表示:「他們對公共機構的信心,以及他們對於自己是否擁有政治影響力和決策代表權的觀感都停滯不前。」
尤其是在美國和英國,許多人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他們覺得政府自相矛盾,行動遲緩。
「機場開放時間太長了。有關口罩的訊息傳達簡直丟臉。我直到6月中旬才得到一個口罩,」來自蘇格蘭格拉斯哥的28歲的約翰(John)表示,「我認為,雖然比美國強一點,但我們的抗疫工作實在做得很糟糕。」
益普索(Ipsos)高級研究副總裁瑙米•哈克(Naumi Haque)表示,新冠疫情加深了政治上的希望幻滅。他說:「Z世代和千禧一代比老一代人更有可能覺得自己國家的情況正在失控。」
「很多非常複雜、強烈的感受」
聯繫英國《金融時報》的很多人聲稱,他們考慮過自我傷害。「失業、精神健康問題,以及有關這一切何時結束的不確定性,都讓人對前景非常絕望,」來自倫敦的30歲的詹姆斯表示,他補充說:「我一度考慮過自殺。」
公共衛生專家警告稱,新冠疫情造成的精神健康影響,在持續時間上將超過新冠病毒造成的感染威脅,數百萬人在對付抑鬱、焦慮和孤獨。英美開展的研究顯示,與其他年齡段的人相比,18至29歲的年輕人在此期間經歷的痛苦更嚴重。
回到新澤西,自從疫情開始以來,在芬尼根家的10個子女中,有5個開始接受治療。瑪麗表示:「有人差不多每周崩潰一次。」
25歲的瑪利亞•羅德里格斯(Maria Rodriguez)來自西班牙,但住在波蘭的克拉科夫(Krakow)。她表示,她決定寧可冒感染COVID-19的風險,也不要因為孤獨而陷入抑鬱。
「我不怕去咖啡館,也不怕見很多人,因為我不會感染家人,」她表示,「我選擇精神健康,而不是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感染新冠。」
5月,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教育心理學講師奧拉•德姆科維克茨(Ola Demkowicz)對數百名英國青少年進行了調查。其中很多人表示,在適應人生中的這些不確定性時,他們經歷過「很多非常複雜、強烈的感受」。她表示:「對於那些本來就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這似乎確實是一項巨大挑戰。」
年輕人的原話
「當我與上了年紀的父母一起在家裡生活時,我對自己要求嚴格。如今,在做了6個月喝酒的修女之後,我要冒著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再次約會」
瑪麗•芬尼根(Mary Finnegan),27歲,美國
「每天都要通過Zoom收看數小時的大學課程,學費一分不少,但學位卻貶值了,就業前景黯淡,擔心年邁的長輩,見朋友或結交新朋友的機會(如果有的話)變少。這足以讓任何人都覺得有點毫無意義」
威爾(Will),23歲,美國
「老師的期待大幅上升,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須比平時好上好幾倍,因為考官會懷疑——而且預期——有作弊行為。過去六個月,這種壓力越來越大,但我希望當一切結束時,壓力也會消失」
Alistair Woo,16歲,香港
「年輕人希望做一番事業,每一個年輕人都希望變得更優秀,但這場疫情毀滅了一切,限制人員流動,學校關閉,一些企業破產」
維多利亞•希迪貝雷(Victoria Chidiebere), 22歲,尼日利亞
「通向很多新天地的大門」
不過,幾位調查回復者表示,疫情讓他們得以與家人和大自然重新建立聯繫,也讓他們勾掉了願望清單上的一些事項。
26歲的約書亞(Joshua)來自英國。他表示,8月的一個早晨,他把行李裝上汽車前往西班牙,告別一間小公寓和有毒的辦公室環境。
「我現在一個人租了一間靠海的三居室,而租金是工資的不到三分之一。有兩個朋友來看過我,但我基本上過著遠離社交的單身生活。」
今年2月,泰國研究人員對新冠病毒始發地中國武漢的一群大學生進行調查,以了解他們如何應對抗疫封鎖。他們發現,其中一些人表現出較強的韌性。
德姆科維克茨博士在英國也發現類似的證據:首次封鎖讓青少年有機會決定如何規劃他們的一天,而不必理會社會義務和學校作業,她表示:「他們可以……探索他們想從人生中得到什麼,自己去發現成長和發展的途徑,並重新評估他們的人生方向。」
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調查中,來自澳大利亞阿爾伯里(Albury)的30歲的安德斯•弗茲(Anders Furze)表示,他發現,疫情之前他在透支自己:「我以前每周有5個晚上出門:吃飯、看電影、看話劇演出。」
最近,他反思了自己的事業,報名攻讀了一個法律碩士學位。他表示:「感覺好像它打開了一扇通向很多新天地的大門。」
#社會 #人生 #衛生 #家庭
精神健康影響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OVID-19相關喪親之痛與心理健康症狀】: 目前美國疫情死亡的人數,已經是越戰死亡人數的4倍。而每位死亡個案將同帶給至少9位家屬深切的喪親之痛;也就是至少200萬美國人在疫情間遭逢疫情帶來的喪親之痛。
而超過6個月的「持續性複雜哀慟障礙症」(persistent complex bereavement disorder / complicated grief)也經常伴隨藥物濫用等精神健康議題。
美國疾病管制局在六月份的調查即指出:40.9%有至少一種憂鬱、焦慮、創傷後壓力症狀等心理健康的問題,而10.7%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內曾經認真地考慮過自殺。《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刊登一篇紐約大學的學者呼籲重視疫情死亡個案帶來的精神健康影響。
精神健康專業人員對於疫情死亡個案的家屬,可以發揮專業減輕家屬的... 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115/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林煜軒醫師摘要整理)
這篇文章所提到的喪親之痛與症狀,林煜軒醫師在《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臉書專頁曾經有介紹過,附上連結給民眾與學者參考:
◆如何區別喪親之痛的「傷慟」和「憂鬱症」呢?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InterviewMap&set=a.2024690934452698
◆「持續性複雜哀慟障礙症」(persistent complex bereavement disorder / complicated grief)
https://www.facebook.com/InterviewMap/photos/a.2024690934452698/2024691357785989
📋 JAMA - 2020-10-12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Related to COVID-19-Related Deaths
■ Author:Naomi M Simon, Glenn N Saxe, Charles R Marmar
■ Link: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71763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0/10/29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精神健康影響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14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6C64obOzk1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美國政府要求,下月底起港產貨品輸往美國,必須更改原產地標記,由「香港製造」改為「中國製造」。香港出口到美國的本地製造產品, 一年總額約為30億港元,華府新規例對本港經濟和外貿的實際影響不大,然而華府的做法,明顯有違反世貿規定之嫌,香港單獨關稅區地位,並非美國「賦予」,而是世貿所有成員承認,港府應向世貿投訴,據理力爭。「香港製造」是國際認可的品牌,亦是產品質素和信心的保證,見證了港人的靈活、創意和努力,華府針對港貨原產地標記的政治化操作,目前未見有其他國家打算跟隨,只要港商不斷奮發求進推陳出新,當可繼續得到國際消費者青睞。1950及60年代,香港製造業騰飛,國共內戰後大批企業家和資金南下、1950年韓國爆發西方對華禁運,以及戰後歐美經濟復蘇,對價廉物美消費品需求殷切,均為香港出口導向輕工業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外部條件,加上港人刻苦拼搏,做事反應快夠靈活,成功將「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打造成為享譽國際的品牌,大量紡織品、鐘表和塑膠製品出口歐美。
蘋果頭條
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再度炮轟中共,指香港在中國的加強操控下永遠不可能成功,又指本港金融中心在中國收緊管制下將「玩完」,沒有人會願意在港做生意。(Hong Kong can never succeed having China as opposed to the thousands of geniuses that ran it, having China run it......The Hong Kong markets will go to hell. Nobody’s going to do business.)美國早前取消香港特殊待遇,特朗普指,香港喪失特殊地位,意味失去吸引商界、與紐約和倫敦同作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能力。他又指,以往中美建立了長期關係,以巨額資金流作激勵解放香港,不過一旦中國採取強硬侵略性手段,他會「將一切收回」。
東方正論
「反中亂港有奶水,愛國愛港飲鏹水。」這句話絕非一時戲謔,而是特區的真實寫照。壹傳媒股價在黎智英被捕後大升大跌,連續多日出現異常波動,周內上落幅度達八成二之巨,猶如變魔術一般。最耐人尋味的是,兩大中資行竟然是壹傳媒這浪升幅中最大的淨買入券商,難怪外界再次質疑,中資到底扮演甚麼角色,何以每次皆在淫媒爛果危難之際提供奶水打救。壹傳媒股價連日異動,早已引起市場關注,周一創下歷史低位○點○七五元後,隨即開始坐過山車大起大落,周二炒至高位一點九六元,昨日又被質落○點三四元,由周內高位大幅回落八成二,收報○點三八元,跌四成一,成交額二點六八億元。
星島社論
香港第三波疫情肆虐,多宗確診個案源頭不明,增加政府撲滅新冠肺炎疫情難度。為有效找出社區的隱形患者,政府多個部門都正商討不同措施,包括利用科技遏制疫情蔓延。本報獲悉,政府本周初向特定IT供應商及大學發出招標郵件,希望尋找承辦商開發一套「病毒通知」系統及應用程式,一旦有用家確診,便可透過系統通知曾經在同一時間出現在附近地點的用家,以防止病毒擴散。消息指,政府下周截標,期望最快本月推出系統,初步希望於的士、醫院、政府機構及辦事處等地點試行,市民可透過掃描二維碼方式自願參與。政府於本周初向政府IT供應商名單及特定大學機構發出不公開的招標通知文件,內容是希望尋找承辦商「實施移動應用程序和支援服務以控制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Implementation of mobile apps and supporting services to control spread of COVID-19)。
經濟社評
疫下正常生活被打斷,不少人屈在家中苦悶鬱結,近半港人精神健康轉差。疫境抑鬱是全球性社會現象,港府宜及早正視問題,大家亦要學習如何正向面對疫境,要以「3不停」心態,即不停止聯絡、學習及盼望,尤其不要停止盼望,方能平常心應對,確保抗疫不疲勞。昨天有精神病服務團體,公布疫情對精神健康影響的調查顯示,在1至5月期間,43%受訪者覺得精神健康轉差,近一半人感到孤獨。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較早前的調查也發現,在社運和疫情夾擊下,近74%人出現中高度抑鬱,約41%人出現中至高度創傷後壓力徵狀,36%更同時出現上述兩種精神健康問題徵狀。無獨有偶,經合組織(OECD)對48國的15歲至24歲青少年進行的調查發現,整體55%受訪者覺得疫情令精神健康變差,而英國出現這情況的人更高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