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求助聲:「通訊心理諮商」在台灣遇到哪些關卡?】
「最近狀態一直很不好,心情起伏會很大……有去找學校心理師過,但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結束了……」今年5月疫情爆發後,大學諮商中心紛紛貼出「暫停服務公告」,諮商在毫無溝通銜接下突然被終止,Dcard論壇開始浮現學生求助文。
不只學生,根據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目前全國約有5萬名接受心理諮商的個案,都因疫情嚴峻,多數人為避免外出而中斷面對面諮商,然而相較於台灣視訊看診的便利,想要透過視訊心理諮商,卻是重重限制:
2019年底開放申請「通訊諮商」以來,全台只有14間通過申請,能提供相關服務。民眾疫情下想繼續與同一位心理師諮商只有兩個辦法:冒著染疫風險出門諮商,或先就醫取得精神科醫師「准許通訊諮商」的醫囑。
但如果本身有精神官能症或者是第一次申請心理諮商的民眾,不管如何都不能透過視訊或電話獲得諮商。
申請時與申請後的諸多限制讓心理師困惑:
「通訊心理諮商最需要的人是誰?是嚴重度不高的人,還是有精神官能症的人?誰在疫情的時候,會最需要心理諮商?」
「我已經被准許做心理諮商跟心理治療了。有人規定我用什麼方式嗎?……難道今天用電話,就不是心理諮商了嗎?」
各種申請關卡下,代表政府對通訊諮商有哪些顧慮?通訊諮商的好處與限制是什麼?當疫情嚴重影響人民心理,有沒有辦法在個案隱私與健康之間取得兼顧?
#延伸閱讀
【疫情限定的暖心「志工」──400位諮商心理師10日成軍,助人抵抗失控焦慮】
https://bit.ly/3wJzWND
#報導者 #心理諮商 #諮詢 #通訊就醫 #心理治療 #通訊諮商 #疫情 #心理健康
https://www.twreporter.org/a/covid-19-telecom-psychological-counseling
精神科醫師 dcard 在 天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希望社會可以更善良
想聊聊我對性侵的想法
性侵這些情節
在急診與婦科、精神科門診是非常常見的
有能力寫出故事在網路上的,就已經這麼多了
那些沒能力的呢?
都大量保存在病歷、諮商記錄裡,蔚然可觀
其實受害者寫出故事來,#是要碰運氣的
掀開第一道傷痕在陽光下,就是第二道傷口
運氣不好被批評或被反擊,就是第三道傷口
在這裡,我想提倡一件事
希望社會比照LGBT病人友善求助模式
建立 #性侵友善 門診、急診名單
性侵者是多元的
未必是以惡徒方式呈現,甚至是社會成功人士
我遇過最慘的案例
性侵者加害者是不只家庭社經地位支持度強大
還可以串聯受害者求診的精神科醫師
這位精神科醫師還是主任級的
痛罵受害者說:「做那種事又沒什麼!」
運用病房資源一起加入瘋狂嘲笑受害者的行列
這就是三度傷害
每一個受害者如果都要重複二度三度傷害的故事
Ptt貼文、Dcard網路求救、出書
才能得到僅可能一點點的幫助,傷口也不會因此平復
只是滿足大眾對於公平正義的速食想像
這樣社會對於性侵者求助資源、支持度
其實是需要檢討的
我提倡有志走向支持性侵受害者的第一線臨床工作者
不管妳/你是各科醫師、心理諮商師、護理師
串聯作為 #具名 友善求助名單,公佈出來
有具名表態,才有燈塔
提供這些破碎的性侵受害者有明確的求助管道
精神科醫師 dcard 在 姜冠宇醫師 Pro'spec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聊聊我對性侵的想法
性侵這些情節
在急診與婦科、精神科門診是非常常見的
有能力寫出故事在網路上的,就已經這麼多了
那些沒能力的呢?
都大量保存在病歷、諮商記錄裡,蔚然可觀
其實受害者寫出故事來,#是要碰運氣的
掀開第一道傷痕在陽光下,就是第二道傷口
運氣不好被批評或被反擊,就是第三道傷口
在這裡,我想提倡一件事
希望社會比照LGBT病人友善求助模式
建立 #性侵友善 門診、急診名單
性侵者是多元的
未必是以惡徒方式呈現,甚至是社會成功人士
我遇過最慘的案例
性侵者加害者是不只家庭社經地位支持度強大
還可以串聯受害者求診的精神科醫師
這位精神科醫師還是主任級的
痛罵受害者說:「做那種事又沒什麼!」
運用病房資源一起加入瘋狂嘲笑受害者的行列
這就是三度傷害
每一個受害者如果都要重複二度三度傷害的故事
Ptt貼文、Dcard網路求救、出書
才能得到僅可能一點點的幫助,傷口也不會因此平復
只是滿足大眾對於公平正義的速食想像
這樣社會對於性侵者求助資源、支持度
其實是需要檢討的
我提倡有志走向支持性侵受害者的第一線臨床工作者
不管妳/你是各科醫師、心理諮商師、護理師
串聯作為 #具名 友善求助名單,公佈出來
有具名表態,才有燈塔
提供這些破碎的性侵受害者有明確的求助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