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完全是媽媽們的心聲阿XDDDDD
每次想好好拍張照,絕對是得看孩子心情的~哈
老娘駕到 6/15開始預購
試讀版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678864
1.親愛的,我們生個孩子吧!
他突然問我:「這是妳想要過的日子嗎?」我說:「是!這就是我想過的好日子!」看著老公微笑點點頭,再看看我天使般的心肝肝,我曉得,這樣幸福簡單的小日子,我想過一輩子!!
工作狂不結婚
結婚?這個名詞對我來說曾經像是天方夜譚,雖然演戲可能都結了好幾次婚,但,我其實是個抱持不婚不生主義的人。
努力工作,照顧媽媽、陪媽媽養老,就是我這輩子的目標了。跟我合作過的人應該都知道,大S=女超人、工作狂,上工的時候就是快狠準,把一切做到最好。休息的時候,就窩在家看書、當宅女,離開五光十色之後,我需要安靜和獨處。
「親愛的,我們結婚吧!」這句話出現在我生命中的機率,大概比被外星人綁架的機率還低吧。
不嚮往婚姻,可是我喜歡小孩,應該說是瘋狂地愛小孩,特別是嬰兒。所以當妹妹有了女兒之後,我也算有小孩了,她的女兒就是我的女兒,理所當然地視為自己的來帶;我的姊姊也有兒子,想找個小孩來疼一點都不是難事,他們也都知道姨媽有多愛他們。
我從來不覺得沒有婚姻或小孩,人生就不算完整,如果好好過日子、每一天都活得沒有遺憾,人生也很完整啊!
簡單幸福小日子
直到後來,有一天我遇到了汪小菲。
那種時候你才會驚訝緣分的奇妙,因為我一看到這個人就感覺他好熟悉,彷彿已經跟他相處了好幾輩子,一種很自然的感覺。
「我要生這個人的孩子。」這樣的念頭從我心裡面冒出來。
很巧的是,我老公對我也有一樣的感覺。我們兩個人居然一見鍾情,而且見過四次面之後就決定結婚。在別人看來,我們的發展快得不可思議,甚至有媒體揣測說我是先有後婚,才趕緊帶球嫁。對這樣的無稽之語我們一笑置之,不是為了嫁入豪門,也不是怕老了會孤獨死去,如果有人問,我會坦誠告訴對方,他就是我失落的一角。
時間長短從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妳知道身邊的這個人妳想跟他生小孩、過一輩子。
「親愛的,我們生個孩子吧!」比起浪漫的求婚、盛大的婚禮,我更愛這樣的誓言,就算外星人來也綁架不走的幸福,此刻正真實地握在我的手心裡。
那天,和老公在床上逗著玥兒玩,他突然問我:「這是妳想要過的日子嗎?」我說:「是!這就是我想過的好日子!」看著老公微笑點點頭,再看看我天使般的心肝肝,我曉得,這樣幸福簡單的小日子,我想過一輩子!
2.半退休女明星
如果你問我,為了小孩願不願意現在就退休,我會說當然願意,每天對著這麼可愛的笑容,有幾個人捨得出門工作去呢?
身體走得比人快
生小孩,是我和老公結婚之前就有的共識。
我知道自己的身體可能不太容易受孕,一方面因為已經是高齡產婦了,一方面是因為我的職業。當女藝人很辛苦,不是人幹的,常常得在很冷的冬天穿著洋裝拍戲、拍照,或是拍動作戲、熬夜趕工什麼的;還有,妳必須維持妳的外型和身材,為了上鏡,得不吃油膩、不吃甜食,盡量瘦得像紙片人。
結婚的第一年,我照常工作,拍戲、拍廣告和做各種宣傳,然後也開始看中醫調養身體,對於生小孩這件事,我們先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
後來中醫告訴我,我的身體節奏太快了,如果不放慢生活步調,以我這樣的身體節奏,會很難生小孩;同時,我還得注意養生。
這時候我才發現,我的身體根本慢不下來。
因為一直以來,我都是個工作極限者,我的大腦就像個酷吏,不斷鞭策我的身體,要它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效率完成工作。以前的工作真的太忙太忙了,妳就是必須加快節奏才能應付,不僅步調很快、睡眠時間也很短暫。
而且,我從來沒有善待過我的身體,也不在意健康狀況,一味埋首工作,如果受傷就養傷,如果生病就趕快吃藥,只求我的身體還可以運作就行。什麼「養生」之類的,對我來說完全是零概念的東西。
聽到醫生叫我要養生,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養」、要從何「養」起?
破戒吃肉有必要?
除了身體節奏過快,我還面臨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吃肉」?
為了調理身體,我必須開始考慮吃葷食,有不少補湯、補品都是和肉類一起燉煮,吃肉似乎很難避免。
但是,我吃素吃了十幾年,這是眾所皆知的事,當初因為不想殺生才選擇不吃肉。現在,「我有需要為了一個不確定會出生的小孩破戒開葷嗎?」這件事情真的讓我考慮了很久。
有長輩建議我說,不然先從喝雞湯開始,補充一些肉類試試看?連我婆婆也說:「妳這樣子不吃肉,就是會生不出小孩。」我是個不服輸的人,被這麼一激,心想:我就吃給妳看!如果吃肉還是生不出小孩,我一樣要回頭吃素。
一氣之下,我索性開了葷。
開葷之後一兩年過去了,婚後第二年我也停止大部分的工作,但都沒有什麼效果。調養身體、順其自然的方法行不通,我和老公就開始找醫生求診。身邊的朋友熱心地介紹很多醫生給我們,我幾乎每三個月就看一個新的醫生,北京的也看、台灣的也看;甚至到美國去,也有人介紹當地的醫生給我。
舉凡中醫、西醫,我全部都看遍了。不誇張!
別再猜我懷孕了!
有句話說:「藝人=異人,藝人就是異於常人。」尤其,女藝人的理想體重更是異於正常標準,為了上鏡頭好看,必須維持纖瘦的體態,往往導致脂肪量過低,體質偏寒。
常有人嚇唬我,這樣會比較不容易受孕。決定要生小孩時,我就有自覺要調整體質,打聽了很多養生、補身的方法,飲食作息都變得很健康,不像以前一天吃不到幾口飯,變得三餐正常。
懷孕前有一陣子,偶爾被媒體捕捉到我變得比較圓潤的身影,被形容是幸福肥,也一天到晚有人猜我是不是懷孕,其實,是因為我開始吃中藥調養身體的關係。吃了中藥之後,我逐漸豐腴起來,特別是腰間那一圈,也就是女生的子宮部位,還真的養出了一坨肥肥的肉來。可能是要讓身體製造一個健康的子宮環境,幫助胚胎著床生長吧?!
因為吃中藥長胖了,不知道為什麼臉也跟著變腫,造成更容易被誤會的窘境。我們試了三年都沒有好消息,其實我已經不敢抱太大希望;這段時間,媒體三不五時揣測,讓我的壓力變得更大,每個月還要驗驗看自己懷孕了沒有,然後面對「沒有」的那種失落感。現在回想起來,那段過程還是滿痛苦的。
老公那邊也是,大家都會一直問他,問到最後他也覺得很煩、壓力也變得很大。生小孩這種事,我覺得周遭的人不要太過度關注比較好,當事者自己一定更在意,有時候放輕鬆、不特別去煩惱的時候,很可能就如願以償了;所謂順其自然,你們懂吧?
低調的小高興
最後,我們好不容易盼到了孩子!
其實我自己非常驚訝,它應該是在很沒有希望的情況下著床的。發現有了的時候,我不太敢說這件事,也不敢跟老公提起,因為它不見得會保留下來。我安安靜靜地等,等了大約一個多月,它都還在,才去看醫生;檢查完,聽見醫生說這樣子應該是沒問題了,才稍稍覺得有點安心。
跟老公說我「有了」的時候,他只是默默地「嗯」了一聲,但可以看到他嘴角忍不住要上揚,感覺就是很想高興、卻又不太敢高興得太用力的樣子。
我知道他的想法跟我一樣,覺得好不容易有了小孩,就更應該要抱著很沒什麼的心態,因為越在意就越會害怕失去。所以,我們都不敢太大動作地面對這件事情。
兩個很想開心大叫、又努力壓抑情緒的人,就這樣「冷靜的」高興了好一陣子。等到肚子大了,我們才正式公布我懷孕的消息,對大家說我們一家有三口了。
因為這個孩子,讓我的生活產生了很多改變,當女藝人這麼久,難得可以這麼長一段時間放慢步調、不用去擔心許多工作上的事情,這也算是玥兒送給我的禮物吧!
如果你問我,為了小孩願不願意現在就退休,我會說當然願意,每天對著這麼可愛的笑容,有幾個人捨得出門工作去呢?
3.甜食怪獸
女生懷孕多辛苦啊,想吃什麼還要被禁止,那是真的會很不爽的,不給我吃甜的就是誘發我壞脾氣的罩門。女人可以理直氣壯地耍任性,也只有這時候了吧!
養母豬計畫
懷孕之後,我開始了頹廢的孕婦生活,完全就是一個養母豬計畫!
從婚後到懷孕前,我停下工作整整兩年的時間,其中的前一年都還有陸續接一點活動,但後一年幾乎沒在接什麼工作,只有偶爾拍一下雜誌。確定懷孕之後,我已經連門都不出了,因為不想讓大家看到我變得超胖、超腫,加上是真的懷孕了,在公布之前也不想被媒體拍到我大肚子的樣子。
因為已經開了葷,孕婦胃口又奇好無比,所以什麼都吃、也沒怎麼忌口。
家人看到我食慾這麼好,也跟我說:「妳當孕婦就是不能餓肚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還說:「妳以前是紙片人的時候,每天都在餓肚子,現在當了孕婦,有吃的權利了,當然不要虧待自己。 」要我放心吃。
現在回想起來,這簡直就是惡魔的讒言,而且果然狠狠地害慘我!
說這些話的人就是我妹妹,那時候她每天都打電話來向我進讒。你以為她自己當孕婦的時候也這樣吃嗎?才不!我妹是小鳥胃,雖然什麼都吃,不過都只吃個一兩口而已。自己拚命維持身材,結果耍心機陷害姊姊,這樣對嗎?
早知道我就不聽她的了。肉都長了,真的成了母豬!
別擋我吃甜食
懷孕初期,我並沒有什麼噁心、孕吐的不適症狀,加上都待在家裡,所以也沒特別需要人照顧的地方。
我懷孕時住在台北,不巧碰上家裡有些讓人緊張的事情,大家都沒心思特別照料我,我也不想讓媽媽再為我多擔一份心,她每次打電話問我有沒有好好吃飯?都告訴她已經吃飽了。其實,那時候因為不想挺著大肚子外出,家裡也沒請佣人,食物來源就得靠老公採買,他買什麼回來我就吃什麼,不挑食;平常他台北、北京兩邊飛,遇到他不在家的時候,我就叫外賣,手機的網路訂餐軟體對我來說真是偉大發明,到了吃飯時間就看有哪家可以點餐,就吃哪一家,還有速食店的歡樂送,我以前完全不敢碰的食物,都在懷孕期吃遍了。一切只求方便,根本沒在特別注意營養均衡,熱量計算這些,也沒特別挑什麼養生餐那類的東西。
雖然很多人說孕婦要忌口,生冷、海鮮最好都避免,不過我覺得,孕婦最重要的是心情愉悅,醫生也說,任何食物只要不吃到過量,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懷孕之前,我已經很久很久沒吃甜食了,沒想到竟然在這時候愛上吃甜的,每天都瘋狂地大吃特吃。
像我最愛的Krispy Kreme甜甜圈,那陣子剛引進台灣,老公貼心地買了一大盒回來,我一個人就可以吃掉半盒。還有我也很愛吃冰,像是冰淇淋、冰棒那種熱量很高的東西。有一段時間,我一直要老公買冰棒回來,叫外送速食還會加點冰炫風或奶昔,反正就是很隨興地養胎。
持續的高熱量飲食,讓我胖得飛快,每個月的血糖指數都在及格邊緣,老公很擔心,怕我得糖尿病,勸我不要再吃那麼多甜食了,然後就連冰棒也不買給我吃,間接下了甜食禁制令。
有次他回北京,我趁他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把人家送我的巧克力拿出來吃,越吃心裡越覺得自己很窩囊,怎麼在家裡吃個甜食還要躲躲藏藏?一氣之下,就發了一條微博罵老公說「我是母親,我要光明正大吃甜的」。
懷孕時,就是女人這輩子最可以放膽吃的時期。大家都告訴我:「懷孕多辛苦啊,想吃啥就吃啥,千萬不要委屈自己。」沒錯!想吃什麼還要被禁止,那是真的會很不爽的,不給我吃甜的就是誘發我壞脾氣的罩門。女人可以理直氣壯地耍任性,也只有這時候了吧!
4.緊張小姐與惡夢大師
玥兒出生之前,我是個培育她成形的宿主,玥兒出生之後,我是個最愛、最愛她的媽媽,握著她小小的手,惡夢都變成了美夢,擔憂都變成了踏實的幸福。
沒症狀才是壞症狀?
對好不容易才懷上的小孩,我一直很常擔心它會生不下來,擔心到連醫生都覺得很誇張的程度。雖然我沒有什麼孕期的不適症狀,不過醫生說有一些不適症狀是很正常的,代表身體受到內分泌跟荷爾蒙的改變影響;但我是完全沒有,連懷孕該有的那些跡象通通都沒有,反而讓我很擔心,想說肚子裡的小孩真的有活得好好的嗎?
剛開始我每天都躺在床上不敢動,就算醫生說不需要每天躺在床上,可以適時運動,我還是不敢大意,甚至擔心到整個懷孕期都在失眠。
每天一睡著就做惡夢,夢到各式各樣胎死腹中的畫面。
所以每次去醫院產檢,我第一句話都是問醫生說:「醫生快點,看它有沒有胎死腹中!」醫生就說:「妳可不可以不要講那麼恐怖的話,萬一外面的孕婦聽到她們會嚇死。」很怕我把他的患者都嚇跑。
「可是,這就是我昨天做的夢啊!」
就算醫生馬上讓我聽到胎兒的心跳,我也會說:「你一定是給我放錄音帶,一定是每個人來你都放這個。」一口咬定是醫生造假。
醫生被我弄得啼笑皆非,只好不斷把聽筒拿起又放下。「妳看我現在拿起來,就沒有了。妳看我現在放上去,又有心跳聲了。」
「你一定就是放錄音帶!」
「但這真的就是妳肚子裡小孩的心跳啊,妳要相信我。」
醫生已經快要被我搞到崩潰,他一定心想,大概沒有比我更難說服的孕婦了。
最愛自己嚇自己
會擔心肚子裡的小孩到這種病態的程度,有一部分是自找的,因為我太愛胡思亂想、自己嚇自己了。
應該很多人也會這樣做,就是去買一些書或上網查一些資訊,看看小孩每個月應該生長到什麼程度,或者是吃什麼東西好、吃什麼東西不好。
一開始,我也是看了不少資料。可是很奇怪,裡頭動不動就會出現「畸胎」跟「滑胎」這兩個名詞,出現機率之高,看到最後,有些事原本不擔心都會莫名其妙擔心起來。
這兩個名詞,每天午夜夢迴,就在我腦中一直出現,畸胎、滑胎,好像鬼打牆一樣,越想越害怕。
醫生說:妳可不可以不要一直上網去查?他們都在嚇唬人,說什麼東西吃了就會流產,其實根本沒有那麼嚴重,又不是瘋狂地一直吃那個東西,怎麼可能會那麼嚴重。他說任何一種東西只要是吃正常的分量,都不會怎麼樣的。
對於我異於常人的緊張,醫生沒被我煩死真是奇蹟!他很有耐心地安慰我、解釋給我聽,雖然我聽了有安心一點,飲食上也比較沒那麼小心翼翼。不過,真的是一直到生產的時候,我都還在擔心小孩能不能健康地生出來。而且,越到快生產前,恐慌的狀況就越嚴重。
是打嗝不是掙扎
到後來小孩有胎動的時候,只要她好一陣子不動,我就會一直打一直拍,怕她不動是不是怎麼了。
記得有一次,我感覺到胎兒在肚子裡面跳動,一跳一跳的,持續了好一陣子,從來沒遇過這種情況,我就趕快打電話給我的醫生說:「醫生,她在我的肚子裡面掙扎,她已經快要斷氣了!」結果醫生聽完,很冷靜地回答我:「什麼斷氣!她在妳肚子裡面根本就不需要吸氧氣,怎麼會斷氣?」可是,小孩感覺起來很像在我肚子裡掙扎,醫生就叫我趕快去看他。
檢查完之後,醫生解釋說,那是胎兒在肚子裡打嗝的聲音,每天吃完羊水她都會固定打嗝,直到出生後都是這樣子。現在玥兒每次吃完奶,也會「啊啊啊」的打嗝,很可愛。
我覺得每一個即將成為母親的孕婦,在生產之前,最擔心的都是小孩子健不健康、有沒有平安;也因為她寄生在我的肚子裡,我就有責任要好好把這個生命生下來。
玥兒出生之前,我是個培育她成形的宿主,玥兒出生之後,我是個最愛、最愛她的媽媽,握著她小小的手,惡夢都變成了美夢,擔憂都變成了踏實的幸福。
妹妹不是惡魔──小S序
我姐是一個為愛奮不顧身的人,而且她有嚴重的戀嬰癖,不管誰的嬰兒她都愛,有些在我眼裡看來也沒怎樣的嬰兒,她都能發自內心地愛不釋手,我常在一旁看著覺得:她不生孩子,誰生?
偏偏我這個沒什麼人性的人,竟然先當了媽媽,還連生了三個,當然我現在大部分的人性已被喚醒,但常常還是會覺得:老天爺~真的很令人捉摸不定!
我姐是我世上最愛的人之一,其實我還沒結婚生子前,她應該就是我最愛的人了,當然我也很愛我大姐和我媽,但她們畢竟是路人,我就不多提了!
我心中總是覺得,我姐的快樂、幸福,比我自己的更重要,以前我都會暗中打給她的經紀人,調查她的工作狀況,如果她接到很多工作, 很受歡迎,我就會非常的開心!
可以想見,當我陪在她身邊,經歷每一個人都問她:怎麼還不生?懷疑她變胖了一定是懷孕……等等的壓力,我有多心疼!因為不會有人比我更清楚她多想要有個 baby,也不會有人比我更清楚她有多愛美!所以我幾乎每天都會跟她說類似的台詞:不要管其他人說什麼!妳心情一定要好,身體一定要健康,才會受孕,胖瘦 根本就不重要,而且那些人也太機車了吧!到底干他們屁事啊!
我知道她一定知道我講的話都大同小異,但我真的覺得,如果我姐不開心,我的心中就會有個洞。所以當她告訴我她懷孕時,我幾乎是比我得知自己懷孕時還更高興!
整個懷孕過程,只要她問我:妳覺得我猛吃甜點會不會太過分?或是任何導致她有罪惡感的事, 我都會跟她說:哪會過分啊!妳好不容易懷孕了,就要好好享受這個過程啊!想吃什麼就吃吧!
我發誓,我是出於深愛她才會講出這些話,因為我真的很怕她不開心,因為我知道她一路上受的罪!
結果萬萬沒想到,她竟然把我定位為﹁惡魔﹂,妹妹實在是傷心啊!
後來她生完胖了很多,減肥很辛苦的時候,我也都是跟她說:妳有瘦啊!整個人消了一圈,而且氣色超好!
到後來,連小菲都看不下去,他說:你們沒一個人敢跟她講真話!
問題是,我怎麼捨得用真話刺傷我姐?而且她對自己的批判和要求,一定比每個人都更嚴厲,所以我能做的,就是盡量給她鼓勵!
雖然妹妹的一番苦心,被姐姐誤解為惡魔的讒言,但她還是我最愛的姐姐(希望此時,我的路人大姐不要多想,妹妹也很愛妳,但畢竟妳是路人,實在不需要花太多篇幅在妳身上,understand?)
我好開心她擁有了玥兒,我也好感謝她那麼愛我的孩子,我也會像她愛我女兒那樣的愛玥兒!
姐,妳真的是我看過最溫柔的媽媽,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玥兒跟妳頂嘴。
糖尿病 初期 的 6 大 自覺 症狀 在 瀚克寶寶副食品廚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分享』幼兒嚴防的秋冬7大疾病
秋冬時節,嬰幼兒求診比例多三成在秋冬季節,嬰幼兒來求診的比例較春、夏多兩至三成,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萬德解釋:「因為病菌在37℃以上的環境活動力會被抑制;可是到了秋冬季節氣溫降低,病毒即變得活躍,因此,幼兒患有腸胃炎、感冒、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的情況會增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莊佳韻亦補充:「幼兒感染上呼吸道疾病的比例約增1/3~1/2,主要是天氣逐漸轉涼,孩子的抵抗力或免疫系統因應溫度下降而出現改變,因此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病毒。」除此,秋冬的天氣較冷,有助於病毒的繁殖,同時流行性感冒病毒也進入高峰期。然而,也因為天氣變冷,父母經常讓幼兒待在密閉的空間裡,空氣不流通亦會增加病毒傳染的機會。
除了病毒性疾病,秋冬的過敏性疾病也會增多。由於臺灣的氣候潮溼塵螨盛行,造成許多幼兒患有過敏性疾病,尤其是氣喘最常見。具有氣喘體質的幼兒在天氣轉涼時,過敏性表現容易被誘發出來,若再被病毒感染而感冒,則會加重病情。
另外,當時序步入冬天,天氣更冷,不難發現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比例增加,不過莊佳韻醫師指出:「多數父母會讓寶寶在8個月前完整接種完輪狀病毒疫苗,因此即使被傳染,症狀也會稍微減輕,但仍是會出現發燒、腹瀉等情形,還是得留意。」
---------------------------------------------
『幼兒好發的7種疾病』
1普通感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感冒的引起原因多為副流感病毒或鼻病毒造成,會出現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輕微發燒等症狀。莊佳韻醫師指出:「症狀會隨著年齡層的不同而有些微的差異。」例如:2歲以下的幼兒,容易引發細支氣管發炎,由於孩子的細支氣管尚未發育成熟,若遭受病毒感染則較不易恢復,產生症狀的時間與不適會比大孩子明顯。
至於比較大的孩子,例如:2歲以上或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則通常比較輕微,但必須考慮孩子是否為過敏體質,以及是否有去幼兒園或托嬰中心,若孩子之間接觸頻繁,容易反覆感染,除了不易復原症狀也會比較複雜,治療時間也會拖得比較久。
『症狀治療為主』
一般而言,病菌感染可分為病毒與細菌兩大類,病毒類感染大部分是以自身免疫力改善,一般採取症狀治療即可,陳萬德醫師說明:「例如:發燒則開立退燒藥;咳嗽、流鼻涕等依症狀開立藥物,多半不需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藥物。」若幼兒的感冒症狀比較嚴重,像發燒3、4天仍沒有退燒,家長擔心孩子引發肺炎,不妨和醫師討論,是否需進行X光或抽血檢查來協助診斷。
另外,比較大的學齡期孩子,可能是黴漿菌感染導致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莊醫師表示:「通常醫師會開立抗黴漿菌的抗生素。倘若併發中耳炎或鼻竇炎、肺炎等情形,則會對症下藥考慮以抗生素根治。」
『發燒3~5天以上,盡快就醫』
而在療程方面,普通感冒如果有發燒情況,3天以內的發燒傾向於症狀治療與觀察幼兒的精神活力與食慾。若發燒3~5天以上,則建議寶寶帶至醫院復診,以免產生併發症以致於發燒時間變長或症狀變嚴重。
2 流行性感冒
頭痛、喉嚨痛、高燒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最大的不同是,流感的發病急,陳萬德醫師指出:「痠痛感、咳嗽等不適程度會很明顯,甚至必須服用克流感,發燒才會穩定下來,且併發肺炎的機率高。」
流行性感冒屬於流感病毒的感染,造成身體的不適症狀會比較嚴重,且影響的年齡層較廣,包括青春期孩子、甚至大人會被傳染,莊佳韻醫師表示:「有時會出現群聚性感染,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全家出現類似症狀。」
至於流感的症狀包括痠痛感、頭痛、喉嚨痛、高燒,亦可能併發肺炎、中耳炎。感染流感後的抵抗力變弱,易併發另一種細菌感染而引發中耳炎或肺炎,這時需使用抗生素治療。
『流感分為A型與B型流感』
其實流感主要分為A型與B型流感,不見得一定會造成肌肉痠痛,有時即使沒有肌肉痠痛,但出現高燒不退的現象時,例如:39℃、40℃以上,即要考慮流感的可能性,而肌肉痠痛只能視為輔助判斷的症狀。除此,莊佳韻醫師表示:「流感亦容易併發肺炎或支氣管炎。」實際上,呼吸道的病毒性感染容易引起併發症,最常見的是肺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與鼻竇炎4種,以肺炎、中耳炎與鼻竇炎比較嚴重,症狀會持續較久且不容易恢復。
『克流感治療』
流感一旦確診,若情況嚴重,經醫師評估會使用抗流感病毒的藥物,以降低之後產生重症的機會。
莊醫師指出:「流感比一般感冒更容易變成重症,要特別小心。」此外,今年的4~6月大陸爆發禽流感,而禽流感病毒所造成人傳人的案例雖然不多,可是進入冬天後這類病毒的傳染力變強,也要特別注意。
診斷流感最迅速的方式是進行快篩檢查,以克流感治療為主,陳萬德醫師表示:「倘若經醫師檢查,懷疑是肺炎,可透過一些檢查確認是否需服用抗生素。」
『預防方式』
至於預防流感的方法,陳醫師提醒:「在流行高峰期盡量不要帶幼兒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亦不要讓孩子待在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空間,像是百貨公司、餐廳等。」除此,無論大人或幼兒皆應養成經常洗手的衛生習慣。
另外,莊佳韻醫師也經常被父母詢問:「我沒有帶小孩出門,為什麼孩子會感冒?」她解釋,由於大人的抵抗力與恢復能力較好,有時被傳染感冒病毒時會不自覺,並將病毒帶在身上、手上或衣服上,因此,建議大人從外面回到家,要抱小孩或跟孩子進行親密接觸之前,先洗手、最好換掉衣服,甚至洗完澡再跟小朋友玩,以避免傳染。
『3輪狀病毒』
三至五成的幼兒會嚴重脫水
輪狀病毒是秋冬常見的病毒性腸胃疾病,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與口糞。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不過成人也可能會感染。陳萬德醫師表示:「一般的腸胃炎其嘔吐或腹瀉一、兩天,就會慢慢改善。可是,若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症狀持續較久,像是發燒、上吐下瀉較嚴重,必須住院注射點滴的機會較高。」嚴重脫水,可導致酸中毒、電解質不平衡與體重快速減輕、休克等情況。
除了輪狀病毒,莊佳韻醫師說明:「較大的幼兒還可能會感染諾羅病毒。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都屬於會感染腸胃道的病毒,並造成孩子嚴重腹瀉、甚至脫水。」父母若發現孩子腹瀉次數遠大於進食的量,包括水分、液體或固體食物等,就要注意孩子是否有脫水現象。出現脫水時,心跳會變快、活力降低、尿量減少、口唇比較乾燥,這時最好趕緊帶去讓醫師檢查,先控制腹瀉的症狀。
『口服電解質液、少量進食』
當幼兒出現腹瀉或嘔吐等症狀,可讓他口服電解質液來補充水分。如果沒有醫藥用的電解質液,可將運動飲料加入白開水做適度的稀釋,一方面可補充水分、一方面可補充電解質以及輕微的糖分,讓腸胃暫時得到休息,莊醫師指出:「倘若孩子還能夠進食,也可讓他少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此有助於腸胃道的恢復。」倘若持續腹瀉得厲害,只要進食就嘔吐或腹瀉,醫師則會視情況以注射針劑的方式來補充水分。
照護5重點
至於父母在照護患兒時,必須掌握以下重點:
1.在處理患兒的嘔吐物或糞便時,要妥善分開處理,照顧者亦要勤洗手。
2. 倘若幼兒是輕微腹瀉,可先將配方奶稀釋一半讓他喝;如果腹瀉得很嚴重,則考慮讓他改喝無乳糖配方奶。
3.當寶寶腹瀉情況嚴重時,父母記得幫他勤換尿布,以免屁屁的皮膚發炎引起尿布疹,造成紅腫或破皮。若解便次數太多,建議以沖洗方式來清潔屁屁,當寶寶的屁屁擦乾後,可塗抹氧化鋅等保護皮膚的藥膏,隔離皮膚與排泄物。
4.另外,在幼兒的成長過程,孩子的手手經常會東摸西摸、再放嘴巴,容易吃進大量的病毒造成腸胃炎,因此要注意居家環境的清潔,並時常幫寶寶清潔手部。
5.以前認為腸胃炎應完全禁食,不過,現在的醫學觀念反而認為讓腸胃炎的患兒,少量進食清淡食物,可促進腸胃道的恢復。
4.細支氣管炎鼻塞、咳嗽、痰多細支氣管炎是秋冬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陳萬德醫師說明:「之所以2歲以下幼兒好發細支氣管炎,是因為細支氣管發育尚未成熟、而且較細,只要受到病毒感染,會造成呼吸道有許多痰,且不容易咳出來。」
而初期症狀會出現鼻塞、咳嗽等,且痰很多,甚至1歲以下寶寶會出現呼吸急促、發出「咻咻」的喘鳴聲。莊佳韻醫師表示:「由於2歲以前的氣管還未發育成熟,當呼吸太過急促而影響食慾時,建議住院治療,在氧氣帳的處理下讓孩子的氣管能在溼潤的環境下得到修復,再配合拍痰以降低發炎程度。」
『支持性療法』
原則上是採取支持性療法,倘若呼吸急促則可能要進行蒸氣治療;如果食慾明顯降低,則採取打點滴的方式。陳醫師表示:「原則上針對病症做治療,以細支氣管炎而言,多半是針對化痰做治療,因此,父母盡量幫小孩將痰拍出來,同時讓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以助於化痰。」
一般而言,明顯改善的時間至少需要一星期、甚至兩星期以上,主要決定於被感染的病原體。莊醫師表示:「嚴重的細支氣管炎多為呼吸融合病毒引起,如果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幼兒,或本身是嚴重過敏體質的孩子,在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細支氣管炎,症狀都會變得很嚴重,要特別謹慎。」
因此,當父母有輕微的感冒症狀時,應跟寶寶保持適當的距離,甚至要上戴口罩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孩子。
5.過敏性鼻炎:打噴嚏、流鼻水、鼻塞
過敏性鼻炎好發於季節轉換之際,不一定在秋冬,有時在春夏季節交替也會發生。過敏性鼻炎的孩子早上起床會打噴嚏、流鼻水,晚上睡覺則會鼻塞、打呼得很厲害,眼睛不自覺很癢,常有清喉嚨的動作出現,有時孩子會出現明顯的鼻涕倒流,使得他一躺著就會咳嗽;狀況嚴重還可能早上起床就咳不停,莊醫師提醒:「過敏性鼻炎會合併高敏感性氣管表現,若這類體質的孩子有感冒,最好及早就醫控制症狀,以免愈來愈嚴重。」
過敏性鼻炎亦可能併發鼻竇炎、中耳炎等,過敏是慢性病,不像糖尿病或高血壓一樣有客觀的數據來判斷何時治療及治療時間,陳醫師指出:「因此,當發現孩子在天氣變化時容易有症狀,天氣好時會改善,即可高度懷疑是過敏;除此,若父母本身是過敏體質,小孩患有過敏的機率亦較高。」
『使用口服藥物治療』
治療過敏性鼻炎會先使用口服藥物,像抗組織胺、抗過敏等藥物,觀察是否減輕症狀,倘若效果不佳則會加上吸入型鼻噴劑,減輕孩子的呼吸道與鼻黏膜的發炎。不過莊醫師表示:「使用吸入型鼻噴劑的前提是孩子的年齡較大,可以做吸入的動作時使用才會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預防過敏性鼻炎,別輕忽感冒』
而在預防過敏性鼻炎的發作,陳萬德醫師根據醫學研究指出,80%的鼻子過敏是病毒感染後造成;20%是環境或天氣的變化造成。因此,患者在感染感冒後,雖然病菌已被消滅,可是症狀一直存在,這就是所謂的過敏。
莊佳韻醫師亦表示,父母照護過敏性鼻炎的孩子,早上起床時盡量別讓他立刻出門,最好先讓他喝一些溫開水,以免呼吸道內溫度的變化過於劇烈;而在出門前不妨幫孩子戴上口罩。另外,亦要避免接觸二手菸、灰塵厚重、布有塵螨的環境,以免誘發急性發作。至於刺激性食物像帶殼類海鮮、堅果類食物,可能會讓少數幼兒的特殊過敏體質容易發作,要避免或盡量減少。
6.氣喘、咳嗽、胸悶:氣喘的發作原因與過敏性鼻炎一樣,都屬於呼吸道過敏,現已認定這兩種幾乎是同一種病,只是看病人是上呼吸道較過敏、或下呼吸道較過敏。氣喘是支氣管慢性發炎,導致呼吸道腫脹、呼吸道管徑變窄。多數人對氣喘有莫名的恐懼,其實氣喘就是下呼吸道過敏,有時會發現病人突然喘起來,即是急性發作。不過,並非每個氣喘患者會喘,有可能是頻繁的咳嗽或慢性咳嗽,若對一般口服藥效果不佳,可能須考慮長期使用抗過敏藥治療,否則症狀難以緩解。
『氣喘太嚴重,不一定會有喘鳴聲』
典型的氣喘症狀是咳嗽,嚴重時會咳不停,孩子好像呼吸不到空氣、感到胸悶,甚至出現喘鳴聲。晚上睡不好,躺著的時候會覺得好像呼吸不到空氣而不斷咳嗽,會出現很多痰。莊醫師進一步補充:「當氣喘太過於嚴重,由於氣管收縮得厲害,不一定會出現喘鳴聲。」不過有氣喘的孩子大部分有前例可循,可能在比較小的時候即曾發生過,因此父母需特別留意,如果孩子曾出現呼吸急促等類似氣喘情形,在季節交替時很容易再度發作。
『療程需三個月至半年,甚至一年』
先以口服藥物像是支氣管擴張劑來治療氣喘,再配合緩解咳嗽、化痰的藥物來減緩症狀。莊佳韻醫師表示:「急性期的氣喘發作則會使用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效果最快,亦可直接作用在支氣管,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若使用2~3次以上的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而效果不佳,建議父母盡快帶孩子就醫,此時會使用針劑型藥物來降低氣管發炎的程度。
通常氣喘患者必須長期用藥直到症狀穩定為止,陳萬德醫師表示:「療程可能需要三個月至半年,嚴重則可能需時一年以上。」
『規律使用保養型吸入型藥物』
預防方面,通常本身有氣喘的幼兒,會使用保養型吸入型藥物以保養氣管與肺部。莊醫師提醒:「父母要多注意孩子使用保養型吸入型藥物,最好能固定時間、規律使用,才不會氣溫一有變化就發作。」
如果孩子具有氣喘的體質,盡量不要讓他待在過冷的環境中。盡可能做一些保護呼吸道的動作,例如:出門時幫他帶上口罩以隔絕灰塵或髒空氣。
另外,孩子若有運動習慣,運動之前要熱身,運動之後要暖身,再停下來,不要突然之間劇烈的運動以防止氣喘發作。另外,冰涼的食物最好少吃。
7.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亦為秋冬容易感染的疾病,在先進國家的帶原率約5~10%;臺灣約20~40%,落後國家可能九成以上的人有帶原。一般人在健康時不會發病,可是秋冬季節由於病毒、細菌活躍,當人體感染流感或其它病毒,造成抵抗力變弱,可能導致體內肺炎鏈球菌的伺機感染,引發一些併發症,陳萬德醫師指出:「包括中耳炎、鼻竇炎、腦膜炎等,嚴重還可能引發敗血症。」
『以抗生素治療』
治療肺炎鏈球菌以抗生素為主。陳醫師表示:「在療程上,嬰幼兒約需7~10天。」一旦引發肺炎或併發腦炎則必須住院治療,治療時間約需1~3週以上;若併發膿胸,所需療程更久,可能需要插胸管、開刀。
『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是最佳預防之道』
預防的最好方法是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目前政府實施2~5歲的幼兒可以免費施打肺炎鏈球菌,因此,最好讓5歲以下的幼兒接種完整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免感染這類疾病。除了施打疫苗,還要減少感冒的頻率,莊佳韻醫師建議:「如果發現孩子出現感冒或發燒等症狀,應即早就醫並注意是否有肺炎徵狀出現,及早對症治療才不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6.個好習慣,遠離疾病
在秋冬各種細菌、病毒活躍的時節,父母應怎麼做以減少寶寶感染疾病?陳萬德醫師提出以下要點:
1建議至少讓寶寶喝半年以上的母奶,以增強嬰兒的抵抗力。
2大人與小孩都應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
3流感的高峰期,不去人多且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可在上午或傍晚至戶外人少的地方活動,短時間的曬曬陽光。
4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
5定期帶寶寶接受相關疫苗的注射,以減少疾病侵犯。不過,若寶寶剛好生病,建議延後注射的時間。
6當孩子出現感冒症狀,建議即早就醫不要拖延病情,多與醫師討論,及早瞭解病情。
『爸媽耐心與醫師配合』
由於幼兒的免疫力尚未成熟,可能要到青春期才會與成人一樣,因此在嬰幼兒難免會感冒。原則上,由於多數感染以病毒為主,身體的恢復仍是要靠抵抗力,病程持續多久、是否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取決於病毒之感染力或病人的抵抗力,若評估後無細菌感染,醫師主要是在症狀上做治療,因此,陳萬德醫師建議:「家長應耐心與醫師配合,避免不必要的更換醫師或更換醫院看診。」
莊佳韻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經歷:臺大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陳萬德
學歷:中山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臺安醫院小兒科住院及總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新生兒科
現任: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資料來源:【媽咪寶貝】2013年10月號
糖尿病 初期 的 6 大 自覺 症狀 在 豆豆小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給大家參考注意一下唷!!
【糖尿病初期的6大自覺症狀】
(1)喉嚨異常乾燥。
(2)尿量和排尿的次數增加。
(3)明顯的疲倦感。
(4)突然想吃甜食。
(5)食慾異常好,但自己沒有感覺。
(6)有食慾但明顯消瘦。
全文網址: http://tinyw.in/3IYW
糖尿病 初期 的 6 大 自覺 症狀 在 2型糖尿病初期皮膚有什麼前兆症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知道2型糖尿病或二型糖尿病初期皮膚有什麼前兆症狀嗎?你有看上集2型糖尿病或者二型糖尿病初期症狀視頻嗎?有八個2型糖尿病初期症狀是要注意的2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