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2是任何疾病的罪魁禍首】
1.身體長期、嚴重缺乏維生素B2是導致癌症、腫瘤的根本原因。
2.各種消化道潰瘍、出血、腫塊、息肉、肌瘤、肝硬化也都是因
為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
3.痔瘡也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
4.女性的宮頸糜爛也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
5.通常所說的“上火”就是維生素B2短期、急劇缺乏症。
6.及時、足量補充維生素B2,這些症狀都會減輕直到痊癒。
維生素B2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營養物質,它是形成人體組織、器官表面的必需的一種物質,維生素B2在人體內無法儲存,但人體每天又需要,所以必須每天從食物中補充,食物中以動物肝、腎、心等維生素B2的含量較高(這也說明了B2的重要性),其次是奶及其製品,禽蛋類、豆類及其製品、穀類,一般蔬菜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B2。植物當中維生素B2主要存在于穀物的皮、殼當中,在糧食加工過程中大部分都流失了。
因此現代人的飲食結構導致了人體無法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B2,所以大多數人都處於缺乏維生素B2的狀態。輕微缺乏維生素B2人體不會有任何感覺,但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明顯的症狀,首先,在人體最薄弱的地方,通常是消化道的首尾兩端,即口腔或肛門的局部,出現充血、腫脹,隨後皮膚或粘膜出現潰瘍,然後開始出血,這即是口腔潰瘍和痔瘡。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B2,那麼人體其它部位也會出現同樣的症狀。
為什麼缺乏維生素B2會出現充血、腫脹呢?主要原因在於血管,構成血管壁的細胞離不開維生素B2,當缺乏維生素B2時,血管壁(主要是毛細血管,管壁本身就很薄)開始變薄,在血壓的作用下,血管開始向外凸起,當局部的血管都開始鼓起時,就形成了腫塊,最後血管開始裂開出血,如果發生在腦部,你猜到了嗎?對,這就是腦溢血。為什麼缺乏維生素B2會出現潰瘍呢?同樣的道理,構成人體皮膚和粘膜的細胞也需要維生素B2,當B2缺乏時,人體無法產生出足夠的皮膚和粘膜細胞,去頂替已經代謝掉的細胞,缺口就產
生了,患處的皮膚或粘膜就像雪被融化了一樣,由一個小點發展成一個創面,這就是潰瘍,發生在食道,就是食道潰瘍,發生在胃裡,就是胃潰瘍,發生在腸道,就是腸道潰瘍,發生在女性的子宮頸,就是宮頸糜爛。潰瘍面如果長時間不能癒合,就會被細菌感染,產生炎症,單純使用消炎藥,只能暫時控制細菌的繁殖,並不能使潰瘍癒合。
充血、腫脹長期、持續發展下去就會凸出組織、器官的表面,形成腫瘤,腫瘤發展到最後階段,表面糜爛,反復感染、化膿,內部細胞瘋狂增生,這就是癌症。所以說,癌症是人體長期、嚴重缺乏維生素B2,各種組織、器官功能即將衰竭,總崩潰即將發生的徵兆 。這也就合理解釋了為什麼把癌變部位完全切除了,仍然避免不了
癌症的擴散和復發,不是癌細胞擴散了,而是組織和器官相繼陷入崩潰了。知道了病因,治療就簡單多了,及時、足量補充維生素B2 ,紅腫就會消退,潰瘍面就會癒合,腫瘤會縮小甚至消失,癌症會停止惡化,逐漸好轉。維生素B2這個藥極其便宜,一元一粒,一瓶100片,再窮的人也吃得起。
藥瓶上標注的【適應症】為:用於預防和治療維生素B2缺乏症,如口角炎、唇乾裂、舌炎、陰囊炎、結膜炎、脂溢性皮炎等。很顯然,這些只是缺乏維生素B2的初期症狀,現代醫學沒有對這個問題深入研究下去:既然缺乏維生素B2能導致口唇、牙齦、舌的潰瘍,那麼消化道內其它地方的潰瘍就與B2沒有關係嗎?正是在這個問題上的淺嘗輒止,導致了現在癌症的氾濫。
需服用維生素B2的用量,藥瓶上的【用法用量】:口腹,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實踐證明,當人體沒有明顯的症狀、用來預防時,這個用量也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身體已經有了明顯的症狀,比如潰瘍、痔瘡、息肉、腫瘤,那麼這個用量是明顯不夠的,必須要一次4-6片,一日3-4次,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有些人
就是因為用量不夠,覺得服用維生素B2沒有用,從而耽誤了病情。已經住院的病人,可以要求醫生在輸液中加入複合維生素B(裡面含有維生素B2),效果會更好。維生素B2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過量的維生素B2會從尿液中直接排出體外,所以,不用擔心服用過量的問題。還有個問題也必須引起重視,維生素B2見光極易分解,從
而導致失效,一瓶維生素B2如果開蓋後一個月還沒吃完,那麼剩下的藥片估計就都失效了,再服用時就會覺得沒用了,這時就需要重新購買,最好生產日期在半年以內的。
在此,我也呼籲生產廠家,最好能在維生素B2的外面包裹一層糖衣,從而減少維生素B2見光失效的機會。通常所說的“上火”與維生素B2有什麼關係呢?辣椒、羊肉、白酒等熱性食物進入人體後,會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的流動,而這會加速維生素B2的消耗,就像人跑步時肯定要比走路消耗更多的氧氣一樣。維生素B2被快速消耗而又得不到補充,於是就會產生牙齦腫痛、肛門肌肉充血腫脹等上火症狀,只要馬上服用足量的維生素B2,這樣症狀會很快消失。當然,吃一些涼性的食物如西瓜等,能中和身體中的熱性,也有
一定的效果,但最根本的因素還是維生素B2。
“十人九痔”是一個民間俗語,是指痔瘡患者的發病率很高,其實也證明了缺乏維生素B2在人群中的普遍性。流行病學認為父母得了癌症,子女也易得癌症,所以癌症具有遺傳性,這其實是個錯誤的結論。真正的原因是,父母與子女在飲食結構上具有高度相似性,父母愛吃辣的,經常上火,處於缺乏維生素B2的狀態,那麼子女也必定愛吃辣的,也會缺乏維生素B2,即使子女以後與父母分開了,他(她)的飲食習慣也會保留下來,所以,與父母得相同的病就不足為奇了。
為什麼常吃五穀雜糧的人不易得癌症呢?現在你應該明白了吧,其實是五穀雜糧中(主要在皮、殼上)所含的維生素B2起了作用,如果把皮和殼都去除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有些人常吃複合維生素,認為自己不會缺乏維生素 B2,實際上,複合維生素中所含的B2遠遠不能滿足人的日常需求,必須單獨補充維生素B2。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救人,健康的人是體會不到病人的痛苦的,如果你從這篇文章中得到了受益,請多多轉貼,讓更多的人看到,早日擺脫病魔的糾纏,則善莫大焉
本文引用自太陽雨《主題:維生素B2是任何疾病的罪魁禍首》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糧食加工 在 竹子的體育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健康】你真的懂GI值是什麼嗎?
【GI值跟羞哥想得不一樣】
.
早在1981年,多倫多大學營養學博士大衛‧詹金斯與他的團隊就已率先提出了「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值)的概念,但一直到了近代,「升糖指數」這個名詞才慢慢開始火熱起來🔥,從公共衛生到食品工業,從大學教授到網路部落客,人人都能說上一口「升糖經」,但最近這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不管是在預防糖尿病或對抗肥胖,刻意選擇低GI的飲食其實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包括連當年發現「升糖指數」的大衛‧詹金斯博士前年在受訪時都承認-
「GI值是一個非常具爭議性的話題......😱」
.
究竟什麼是「升糖指數」?為什麼它的重要性被很多「瘦身達人」高估了?以下就請聽我這個不專業肥宅娓娓道來......💩
.
㊙從開始就是個錯誤
.
在討論這個議題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件事-「升糖指數」是怎麼測來的?
.
所謂的「升糖指數」,指的是一般人在攝取不同食物「兩小時」後所測得的血糖變化,科學家將其與攝取「葡萄糖」相比所得到的數據,依此推斷不同食物對血糖變化的影響,但這個實驗方法本身就帶來了一個大問題......
.
我們就用網路瘦身達人李一羞專訪談話內容來說明好了-
.
「低GI食物可以讓血糖上升較平穩,胰島素分泌較少,就不易合成脂肪。」
.
如果李一羞所言為真,依據《運動營養學》一書中GI參考表(附圖二),比勝客比薩GI值只有36、MM巧克力GI值只有33,所以吃比勝客比薩或MM巧克力會比吃GI值76的香蕉、GI值74的奇異果分泌更少胰島素?更不易合成脂肪?
.
如果這樣就能瘦!我從明天開始就照三餐狂吃巧克力和比薩啦!
.
當然,想也知道不可能那麼爽......😩
.
關鍵就在於-不同的食物,會有不同的消化過程-有些食物可能吃下去沒多久就已衝到高峰、有些食物可能消化時間會遠遠超過兩個小時,所以就算在「進食兩小時」後所測得的GI值非常低,也不代表「可以讓血糖上升較平穩,胰島素分泌較少,不易合成脂肪」,像比薩這類富含油脂的食物消化時間比較長,就算我們將比薩和香蕉控制在相同熱量的範圍內,吃一片比薩所分泌的胰島素可能還是比吃三根香蕉多,當然也比較容易屯積脂肪發胖......。
.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客觀的觀察各種不同食物對胰島素的影響,我們可能需要測得進食一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兩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三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四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
.
最後你就會覺得......何苦呢?
.
㊙你的升糖指數不等於我的升糖指數
.
講到這邊有人可能會質疑:「可是我看羞哥部落格的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數字跟你說得完全不一樣耶!」
.
上一段落我所引用的GI值,是根據中華民國衛福部國民健康局官方網站資料,但如果你上網去隨便搜一搜,你一定會發現羞哥有羞哥的升糖指數、愛瘦身有愛瘦身的升糖指數、北部人有北部人的升糖指數、南部人有南部人的升糖指數,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版本的GI值?
.
這邊就延伸出了GI值的第二個大問題......「不可重複性」
.
舉例來說,蘋果🍎,試問,是哪種蘋果?富士蘋果?五爪蘋果?紐西蘭蘋果?就算是同一種蘋果,也可能因為收成時間不同、擺放時間長短出現天差地遠的變化,但這些細節你並不會在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中看到,其他像是巧克力、冰淇淋🍦、義大利麵等加工食物,更是會受到配方、原料、製造方法不同影響,就算同樣是可口可樂,1980年到現在口味都不知改版了幾次,測出來的GI值當然也會一直變化有高有低。
.
當然,從「升糖指數」一詞問世以來,當初參與制定標準的研究者之一珍妮‧布蘭德米勒博士(同時也是暢銷書《你不可不知的低GI飲食》作者,ㄎㄎ😏)也一直嘗試著不斷修改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試圖降低因為各國標準與食物分類不同產生的誤差......
.
但你知道嗎?就算是同一顆水果,把它分給三個不同的人吃,測出來也會出現三種不同的升糖指數......,所以你可能會在某些表格上看到一些食物的GI值誤差範圍竟然是±20,換句話說,這個東西給羞哥吃可能是低GI......,給其他人吃就變高GI了......,那我們究竟該......?😲
.
再者,請大家暫時離開科學象牙塔用現實世界的角度想一下,有誰吃飯時會「狂吃單一種類的食物」?喔,我中餐吃麵包,我就狂嗑麵包到底什麼都不吃了?我晚餐吃白飯,我就猛吃白飯什麼都不吃了?
.
你以為你羞粉喔!每天光吃花枝丸就飽了啊!🐙
.
試問,當所有的食物通通一口氣下肚後,這時「個別食物」的升糖指數還有意義嗎?有意義嗎?有意義嗎?😳
.
我們都知道,任何宣稱有科學根據的事物,首要條件就是必須能被反複檢驗,舉例來說:
.
🍡我在日本往天空拋一顆花枝丸,花枝丸最終會朝地面落下;我在美國往天空拋一顆花枝丸,花枝丸最終也會朝地面落下→故地心引力是科學👍
.
🏯我去行天宮求符水給羞哥治病,結果他喝完不但痊癒還愛上了我;我去行天宮求符水給正妹治病,結果她喝完不但病更重還再也不理我了→故符水治病不科學😷
.
同理用在「升糖指數」,光是「結果不可重複」這一點就可以說這只是一種推論、假說,甚至有更嚴厲者會批評GI值跟占星術一樣,充其量不過是一門「偽科學」。
.
㊙升糖指數還是生錢指數
.
正如本文導言所述,升糖指數早在1981年就被提出,但一直到十幾年前才被「發揚光大」,其中的轉捩點就在於美國穀物糧食加工業者的態度。🏭
.
我想常常看美劇、美國電影的鄉民一定很了解,燕麥、穀物包裝食品在美國是利益非常龐大的一個市場,每個家庭早餐一定都是吃燕麥、穀物配牛奶或果汁。
.
近年來,關於升糖指數的短期研究非常多,其中有些說有差、也有些說沒差的,但在穀物糧食加工業者不斷鼓吹、渲染,再加上一些有的、沒的瘦身達人、電視名嘴、部落客敲邊鼓的影響下,「低GI飲食」對於預防糖尿病或減肥、減重的效果早已被過度誇大、神化了。
.
根據穀物糧食加工業者的說法,燕麥片GI值只有43,所以早餐吃燕麥片比吃麵包好、比吃飯好、比吃山藥好、比吃地瓜好,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
所以熱愛健身或運動的你不吃「超級食物」香蕉嚕?不吃「超級食物」奇異果嚕?不吃「抗炎聖品」木瓜或鳳梨嚕?
.
如果低GI真的那麼棒,那GI值只有26的果糖且不是減肥聖品了?可是為什麼全世界這麼多營養學家、公衛專家一至都同意,現代文明社會肥胖、代謝疾病的最大禍根就是果糖呢?
.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還是回歸到飲食控制的最重要原則-
.
「吃了什麼固然很重要,但吃了多少更重要」
.
無奈在可怕的大人世界裡,GI值就像其他公共衛生議題一樣,決定重要性與否的權力不是掌握在真正有良心的科學家手上,而是被少數利益團體和政客把持住,如果我們抽絲剝繭下去一一解構,你就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在美國,多數跟營養學相關的研究,偏偏都是最不營養的食品公司所贊助的,我想光是講到這邊你就了解了,原本立意良善的升糖指數,如今就跟TABATA一樣,早被某些商人過度濫用成了一種賣書、賣課、賣飲食方法的賺錢妙方......💰 💰 💰
.
但事實真如那些廣告所說,是高GI飲食害你胖、害你肥、害你不健康嗎?認清真相吧!真正造成你肥、胰島素抗阻的主因根本不是GI值高的食物,而是你一下大吃大喝暴飲暴食、一下不吃不喝挨餓減肥等不良的生活習慣!😱
.
㊙如何看待升糖指數
.
隨著時間演進,已經有一些「長時間研究」證實-刻意選擇低GI飲食或高GI飲食,並不會影響你的體重或血糖,當年發現「升糖指數」的大衛‧詹金斯博士也在受訪時指出,其實他一開始研究升糖指數的動機,只是希望幫助那些有胰島素抗阻毛病的人,例如糖尿病患者。💉
.
但也有研究指出,就算讓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刻意採取低GI飲食,對於控制血糖的效果也非常有限,結果還不如老老實實去運動來的好(注意,是運動,不是每天四分鐘的關節破壞術)。💪
.
換句話說,除非你有胰島素方面的毛病,不然升糖指數高低可能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
.
㊙結語
.
本來今天要去練腿的......,但為了我們最愛的羞哥,我只好翹掉最討厭的練腿日坐在電腦前打完這篇廢文......😏(計畫通)
.
我知道,根據某些腦粉的智商,等下一定會有人留言嗆聲:「可是我就是學羞哥飲食才瘦下來的啊!」
.
嗯,好棒棒,可是我請問你一下,如果高GI飲食真如毒蛇猛獸,那每次練完就坐在健工門口狂嗑饅頭的「饅頭人夫」 黃嘉弘且不應該肥得跟豬一樣了?可是事實是.......?
.
事實是,不管是阿金飲食、中國飲食、低GI飲食、山頂洞人飲食都一樣,任何宣傳特定「飲食偏方」絕對包瘦的人,十之八九都是騙子,因為肥胖的成因是多元的,就算只談生理面,胰島素也不過是其中一個註點而已,其他還有瘦體素、下視丘、VMH、腦下垂體等等非常複雜的機制。
.
所謂的GI值就像BMI一樣,它只是一種參考用的標準,但不是唯一的標準,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標準,所以......,任何想要「成功戰勝體脂肪」的血糖正常普通人,與其像強迫症上身一樣瘋狂在意升糖指數,還不如好好培養良好飲食與運動習慣,不要再相信可以單靠某種神奇的菜單或運動就能瘦下來啦!
.
㊙彩蛋:全民通用的飲食或運動指南
.
一、少吃營養素價值低又不含纖維的「空熱量食物」或垃圾食物。🍔 🍔 🍔
.
二、定時定量吃飯不偏食也不挨餓。🍴
.
三、有氧運動搭配適度肌力訓練才能瘦得健康。👫
.
👏👏👏認同請分享👏👏👏
.
●文末補上一份「高GI飲食VS低GI飲食」的研究: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2040224
.
#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 #低gi飲食 #升糖指數 #我翹掉了練腿日
糧食加工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GI沒有休哥想得那麼簡單(啃地瓜
【GI值跟羞哥想得不一樣】
.
早在1981年,多倫多大學營養學博士大衛‧詹金斯與他的團隊就已率先提出了「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值)的概念,但一直到了近代,「升糖指數」這個名詞才慢慢開始火熱起來🔥,從公共衛生到食品工業,從大學教授到網路部落客,人人都能說上一口「升糖經」,但最近這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不管是在預防糖尿病或對抗肥胖,刻意選擇低GI的飲食其實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包括連當年發現「升糖指數」的大衛‧詹金斯博士前年在受訪時都承認-
「GI值是一個非常具爭議性的話題......😱」
.
究竟什麼是「升糖指數」?為什麼它的重要性被很多「瘦身達人」高估了?以下就請聽我這個不專業肥宅娓娓道來......💩
.
㊙從開始就是個錯誤
.
在討論這個議題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件事-「升糖指數」是怎麼測來的?
.
所謂的「升糖指數」,指的是一般人在攝取不同食物「兩小時」後所測得的血糖變化,科學家將其與攝取「葡萄糖」相比所得到的數據,依此推斷不同食物對血糖變化的影響,但這個實驗方法本身就帶來了一個大問題......
.
我們就用網路瘦身達人李一羞專訪談話內容來說明好了-
.
「低GI食物可以讓血糖上升較平穩,胰島素分泌較少,就不易合成脂肪。」
.
如果李一羞所言為真,依據《運動營養學》一書中GI參考表(附圖二),比勝客比薩GI值只有36、MM巧克力GI值只有33,所以吃比勝客比薩或MM巧克力會比吃GI值76的香蕉、GI值74的奇異果分泌更少胰島素?更不易合成脂肪?
.
如果這樣就能瘦!我從明天開始就照三餐狂吃巧克力和比薩啦!
.
當然,想也知道不可能那麼爽......😩
.
關鍵就在於-不同的食物,會有不同的消化過程-有些食物可能吃下去沒多久就已衝到高峰、有些食物可能消化時間會遠遠超過兩個小時,所以就算在「進食兩小時」後所測得的GI值非常低,也不代表「可以讓血糖上升較平穩,胰島素分泌較少,不易合成脂肪」,像比薩這類富含油脂的食物消化時間比較長,就算我們將比薩和香蕉控制在相同熱量的範圍內,吃一片比薩所分泌的胰島素可能還是比吃三根香蕉多,當然也比較容易屯積脂肪發胖......。
.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客觀的觀察各種不同食物對胰島素的影響,我們可能需要測得進食一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兩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三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四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
.
最後你就會覺得......何苦呢?
.
㊙你的升糖指數不等於我的升糖指數
.
講到這邊有人可能會質疑:「可是我看羞哥部落格的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數字跟你說得完全不一樣耶!」
.
上一段落我所引用的GI值,是根據中華民國衛福部國民健康局官方網站資料,但如果你上網去隨便搜一搜,你一定會發現羞哥有羞哥的升糖指數、愛瘦身有愛瘦身的升糖指數、北部人有北部人的升糖指數、南部人有南部人的升糖指數,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版本的GI值?
.
這邊就延伸出了GI值的第二個大問題......「不可重複性」
.
舉例來說,蘋果🍎,試問,是哪種蘋果?富士蘋果?五爪蘋果?紐西蘭蘋果?就算是同一種蘋果,也可能因為收成時間不同、擺放時間長短出現天差地遠的變化,但這些細節你並不會在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中看到,其他像是巧克力、冰淇淋🍦、義大利麵等加工食物,更是會受到配方、原料、製造方法不同影響,就算同樣是可口可樂,1980年到現在口味都不知改版了幾次,測出來的GI值當然也會一直變化有高有低。
.
當然,從「升糖指數」一詞問世以來,當初參與制定標準的研究者之一珍妮‧布蘭德米勒博士(同時也是暢銷書《你不可不知的低GI飲食》作者,ㄎㄎ😏)也一直嘗試著不斷修改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試圖降低因為各國標準與食物分類不同產生的誤差......
.
但你知道嗎?就算是同一顆水果,把它分給三個不同的人吃,測出來也會出現三種不同的升糖指數......,所以你可能會在某些表格上看到一些食物的GI值誤差範圍竟然是±20,換句話說,這個東西給羞哥吃可能是低GI......,給其他人吃就變高GI了......,那我們究竟該......?😲
.
再者,請大家暫時離開科學象牙塔用現實世界的角度想一下,有誰吃飯時會「狂吃單一種類的食物」?喔,我中餐吃麵包,我就狂嗑麵包到底什麼都不吃了?我晚餐吃白飯,我就猛吃白飯什麼都不吃了?
.
你以為你羞粉喔!每天光吃花枝丸就飽了啊!🐙
.
試問,當所有的食物通通一口氣下肚後,這時「個別食物」的升糖指數還有意義嗎?有意義嗎?有意義嗎?😳
.
我們都知道,任何宣稱有科學根據的事物,首要條件就是必須能被反複檢驗,舉例來說:
.
🍡我在日本往天空拋一顆花枝丸,花枝丸最終會朝地面落下;我在美國往天空拋一顆花枝丸,花枝丸最終也會朝地面落下→故地心引力是科學👍
.
🏯我去行天宮求符水給羞哥治病,結果他喝完不但痊癒還愛上了我;我去行天宮求符水給正妹治病,結果她喝完不但病更重還再也不理我了→故符水治病不科學😷
.
同理用在「升糖指數」,光是「結果不可重複」這一點就可以說這只是一種推論、假說,甚至有更嚴厲者會批評GI值跟占星術一樣,充其量不過是一門「偽科學」。
.
㊙升糖指數還是生錢指數
.
正如本文導言所述,升糖指數早在1981年就被提出,但一直到十幾年前才被「發揚光大」,其中的轉捩點就在於美國穀物糧食加工業者的態度。🏭
.
我想常常看美劇、美國電影的鄉民一定很了解,燕麥、穀物包裝食品在美國是利益非常龐大的一個市場,每個家庭早餐一定都是吃燕麥、穀物配牛奶或果汁。
.
近年來,關於升糖指數的短期研究非常多,其中有些說有差、也有些說沒差的,但在穀物糧食加工業者不斷鼓吹、渲染,再加上一些有的、沒的瘦身達人、電視名嘴、部落客敲邊鼓的影響下,「低GI飲食」對於預防糖尿病或減肥、減重的效果早已被過度誇大、神化了。
.
根據穀物糧食加工業者的說法,燕麥片GI值只有43,所以早餐吃燕麥片比吃麵包好、比吃飯好、比吃山藥好、比吃地瓜好,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
所以熱愛健身或運動的你不吃「超級食物」香蕉嚕?不吃「超級食物」奇異果嚕?不吃「抗炎聖品」木瓜或鳳梨嚕?
.
如果低GI真的那麼棒,那GI值只有26的果糖且不是減肥聖品了?可是為什麼全世界這麼多營養學家、公衛專家一至都同意,現代文明社會肥胖、代謝疾病的最大禍根就是果糖呢?
.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還是回歸到飲食控制的最重要原則-
.
「吃了什麼固然很重要,但吃了多少更重要」
.
無奈在可怕的大人世界裡,GI值就像其他公共衛生議題一樣,決定重要性與否的權力不是掌握在真正有良心的科學家手上,而是被少數利益團體和政客把持住,如果我們抽絲剝繭下去一一解構,你就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在美國,多數跟營養學相關的研究,偏偏都是最不營養的食品公司所贊助的,我想光是講到這邊你就了解了,原本立意良善的升糖指數,如今就跟TABATA一樣,早被某些商人過度濫用成了一種賣書、賣課、賣飲食方法的賺錢妙方......💰 💰 💰
.
但事實真如那些廣告所說,是高GI飲食害你胖、害你肥、害你不健康嗎?認清真相吧!真正造成你肥、胰島素抗阻的主因根本不是GI值高的食物,而是你一下大吃大喝暴飲暴食、一下不吃不喝挨餓減肥等不良的生活習慣!😱
.
㊙如何看待升糖指數
.
隨著時間演進,已經有一些「長時間研究」證實-刻意選擇低GI飲食或高GI飲食,並不會影響你的體重或血糖,當年發現「升糖指數」的大衛‧詹金斯博士也在受訪時指出,其實他一開始研究升糖指數的動機,只是希望幫助那些有胰島素抗阻毛病的人,例如糖尿病患者。💉
.
但也有研究指出,就算讓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刻意採取低GI飲食,對於控制血糖的效果也非常有限,結果還不如老老實實去運動來的好(注意,是運動,不是每天四分鐘的關節破壞術)。💪
.
換句話說,除非你有胰島素方面的毛病,不然升糖指數高低可能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
.
㊙結語
.
本來今天要去練腿的......,但為了我們最愛的羞哥,我只好翹掉最討厭的練腿日坐在電腦前打完這篇廢文......😏(計畫通)
.
我知道,根據某些腦粉的智商,等下一定會有人留言嗆聲:「可是我就是學羞哥飲食才瘦下來的啊!」
.
嗯,好棒棒,可是我請問你一下,如果高GI飲食真如毒蛇猛獸,那每次練完就坐在健工門口狂嗑饅頭的「饅頭人夫」 黃嘉弘且不應該肥得跟豬一樣了?可是事實是.......?
.
事實是,不管是阿金飲食、中國飲食、低GI飲食、山頂洞人飲食都一樣,任何宣傳特定「飲食偏方」絕對包瘦的人,十之八九都是騙子,因為肥胖的成因是多元的,就算只談生理面,胰島素也不過是其中一個註點而已,其他還有瘦體素、下視丘、VMH、腦下垂體等等非常複雜的機制。
.
所謂的GI值就像BMI一樣,它只是一種參考用的標準,但不是唯一的標準,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標準,所以......,任何想要「成功戰勝體脂肪」的血糖正常普通人,與其像強迫症上身一樣瘋狂在意升糖指數,還不如好好培養良好飲食與運動習慣,不要再相信可以單靠某種神奇的菜單或運動就能瘦下來啦!
.
㊙彩蛋:全民通用的飲食或運動指南
.
一、少吃營養素價值低又不含纖維的「空熱量食物」或垃圾食物。🍔 🍔 🍔
.
二、定時定量吃飯不偏食也不挨餓。🍴
.
三、有氧運動搭配適度肌力訓練才能瘦得健康。👫
.
👏👏👏認同請分享👏👏👏
.
●文末補上一份「高GI飲食VS低GI飲食」的研究: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2040224
.
#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 #低gi飲食 #升糖指數 #我翹掉了練腿日
糧食加工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糧食加工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任何商品的價格都可拆解為以下三項
地租、工資、利潤
ig. 滑鼠的價格包含了工廠的租金、員工的工資和生產廠商的利潤
生產滑鼠的機器的價格,包含了工廠的租金、員工的工資和生產廠商的利潤
而這已經包含在滑鼠生產商的利潤中
也就是後一層的廠商利潤,已經包含了前面步驟的商品價格
後面的廠商是對原本的商品進行加工而得到了附加價值
#好家在我在家
在家就來參加讀書會吧!
每週一晚上9:30
#CLUBHOUSE 同步直播中,歡迎舉手參與讀書會
其他台灣創作者作品:https://youtube.com/hashtag/好家在我在家
疾管家加好友頁面:https://socialdon.group/cdcline
社交距離 App下載網址:https://socialdon.group/downloadnow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barleyorange@yahoo.com.tw
_更多說書影片_ https://goo.gl/7viXT4
_給妳/你的有用提醒_ http://bit.ly/2UpUrjx
#馬克讀書會 #國富論 #附加價值

糧食加工 在 予樂 Ler4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週牧場物語又有新的新聞情報,所以整理了一些實機畫面一起介紹!大家最期待跟誰結婚呢?
◎打造獨特人物角色
◎牧場相關
◎牧場的經營
◎打造加工物品
◎寵物與交通工具
◎橄欖鎮上的發展
◎鎮上建築物
◎照相機功能
◎成為觀光客
◎可樂波(類似小矮人)
◎到處探險有新奇遇
◎十個戀愛候補
資料來源:官網、巴哈姆特、官方twitter
----------
¡Hola!我是予樂,喜歡分享遊戲,分享快樂🌟
如果是初來乍到的小樂們歡迎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予樂的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er4u
💟追蹤我的IG,會有日常的予樂(?👉yuler4u
DISCORD群⭐https://discord.gg/Zt2c8HQ
💗歡迎加入頻道會員,成為我的小樂⭐
https://ler4u.pros.si/JOIN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或直播,歡迎贊助糧食(?
歐付寶⭐https://pse.is/FLQLB
#牧場物語 #橄欖鎮與希望的大地 #遊戲情報
==================
業務工商相關請聯絡我的Buddy
email➡ ler4u@capsuleinc.cc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徳路3段34號15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