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 3 個月,慣例於溽暑陪伴影迷的 #台北電影節 今年移至秋季舉行,幾經波折後也總算在今天開賣,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買到想看的電影?(《月老》真的超搶)
在售票之前先看過幾部片,心中喜歡的《引言》、《戰地微光》,前者完售、後者也僅剩下少量座位,原本想說推文催票,但看來好像也沒必要了。不過,台北電影節另一大單元「#XR全浸界」將於明(14)日中午啟動售票,藉此機會推一下其中的作品,尤其《#霧中》相當值得一看。
全文如下:
在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當下,實體被阻斷封閉,進而開啟各方雲端連線,更加速了「網路」的崛起,「實體」與「虛擬」間的關係就更加不斷被翻覆、挑戰。
也就是說,拜疫情所賜,從日常生活到藝術創作,數位應用變得更加被重視,而當藝術、影像的呈現方式,從實體轉入虛擬之後,就創造了觀眾不同的身體經驗與存在方式。換句話說,現在的人們的活動軌跡更是存於虛擬(網路)空間,藝術也就被數位化。然而,在這樣的浪潮中,身體感知的經驗轉換,恰恰正是虛擬實境所強調的。
虛擬實境在某程度上,帶來實體無法給予的特殊體驗,越來越多的影像創作者也試圖透過實體/虛擬的混合空間,創造人、事、物的嶄新經驗,未來虛擬實境能拓展至何種地方不得而知,但可以知曉的是,當技術、經驗、創意不斷交織,虛實整合已然是趨勢。至此,在虛擬實境技術逐漸成熟的當代,窺探全新的「說故事方式」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除了南台灣的高雄電影節持續耕耘虛擬實境領域之外,台北電影節也自 2018 年起,將注意力放置於 XR 作品的展示,北台灣就屬台北電影節有意識地持續策展 XR 單元,一南一北,成為台灣觀眾關注此領域藝術的重要渠道。
至於今年台北電影節「XR 全浸界」單元,帶來 10 部虛擬實境的影像作品,在此前先看過聚焦中國新疆的《#我在再教育營的日子》、描述蔡明亮童年往事的《#大師狂想曲:#蔡明亮》以及同志情慾話題作品《霧中》。這三部作品中又以《霧中》最有共鳴,本文就談這部 VR 作品。
【周東彥——《霧中》】
有「影像劇場詩人」之稱的周東彥,首部 VR 原創作品《霧中》去(2020)年在高雄電影節首映引起討論,作品聚焦於男同志的三溫暖蒸氣室,窺視男同志的情慾世界,並號稱台灣有史以來尺度最大的虛擬實境影片。
《霧中》也在今(2021)年順利入圍威尼斯影展 VR 特別選映單元(Venice VR Expanded),周東彥更入選文策院與法國新影像藝術節合作之「台法 XR 人才交流計畫」,在此領域上逐漸邁出步伐。
實際看完《霧中》,第一時間確實被片中實打實的「群交性愛」震懾,但安神定睛一看,《霧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作品,除了所謂的「大尺度性愛」之外,影像有更深層的編排處理。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觀看的方式》一書中,首先提到「觀看先於言語」,在約翰伯格的論述中,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
在上述簡短的陳詞論調中,可以視作約翰伯格某程度捨棄了言語的功能性,將「觀看」的動作置放於「言語」之前,或許這恰恰可以挪移理解《霧中》的核心內裡,甚至將 VR 技術的體驗做更近一步的詮釋。
《霧中》全片無對白,周東彥同樣抹除言語帶來的特性,從畫面一開始就將觀者釘在角落,強迫觀者貼合牆壁,透過主觀視角讓觀者浸身於三溫暖的場域,並凝視男同志觸發的性與慾,在此建構的,是觀者與被觀者主/客體之間的關係,在觀者不斷將視線游移,找尋自身的「位置」時,便已經在摸索人、事、物間的多重關係。
而在這樣的關係被建立之時,周東彥在觀者的凝視之外,更積極地透過角色「打破第四道牆」的處理方式,強勢破除觀者與被觀者的距離,重新定義兩者間關係,觀者是「看」的一方,同時也是「被看」的一方。
就在「看」與「被看」同時存在之際,此刻,觀者在這種目光交會中,真正在實質意義上,毫無疑問地完全體認到正處於三溫暖的世界當中,是煙霧彌漫、潮濕春光的三溫暖中的一部份。闖入異域的觀者透過觀看試圖探詢、架構不一樣的世界,而這樣的視覺交流就無需對白交談,甚至更是人類初始的體驗——「觀看先於言語」,先會觀看和辨識,才會說話。
至於,在 VR 的技術應用之下,進一步讓觀者的身體「消失」,當觀者透過裝置,所謂的物質性(實體)被非物質性(虛擬)拋進一個全新的感官體驗時,《霧中》三溫暖的情色場域就並非是滿足某種獵奇式的偷窺癖好,歸結上述而論,創作者是以一種「感同身受」的切身性去述說、包覆著同志經驗,並希冀觀者也置身其中。這樣「實體」與「虛擬」展延而出的對話,反倒給予觀眾不同的思考方式以及身體經驗,這正是 VR 技術帶來的突破性感知。
然而,也值得一提的是,周東彥除了運用「打破第四道牆」讓觀者身歷其境之外,更透過「西裝筆挺」的異者闖入「裸體肉身」的場域之中,這名西裝筆挺的異者,在我看來有某種對比觀者的意味(觀者等同於西裝),同時象徵制序文明的介入,但這種衣裝文明顯然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偽善,立刻被周東彥削去了文明性,終成身體慾望的霧中份子之一。此作法也能暗示觀者與三溫暖中的男同志們緩緩趨於同化。
因此,短短 14 分鐘的《霧中》,周東彥除了拍攝性愛、口交等赤骨畫面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作者筆觸是一步步說服/催眠觀眾置身其中,這不僅是 VR 的表面技術,更多是來自於周東彥深層的影像鋪陳與核心概念。
不過,周東彥的《霧中》也挑戰了 VR 的 360 度環景的「自主性」。VR 說故事的特性是開放性而非限制性,更多的參與、體驗,讓觀者自由找到視角,能有效將 VR 的 360 度環景優勢發揮,當中的「自主性」儼然極為重要。
但周東彥顯然限制了觀者的自主性,因背後永遠是牆壁死角,便缺少真正的 360 度視野。然而,我認為這樣的限制性是有必要的,周東彥利用「牆壁」的特色,提醒了觀者「三溫暖場域」的封閉性,在此,周東彥則利用演員的位置與鏡位變換,在場面調度之下或放大、或深入、或遠離其感受,給予觀眾不同的覺知刺激。
而「牆壁」帶來的限制與封閉在《霧中》是重要的,影像到了最後,隨著鏡頭緩緩上升,四面牆壁逐步倒塌,三溫暖也不復存在,這樣的瓦解直接宣告男同志宣洩性慾的秘密場域隨之消散,當褪去了集體性,最終留下個人與其影子,都再再揭示了三溫暖此符號存在的特質與集體性。反向來看,流露出的是男同志「禁錮」在「牆壁」之中的寂寞以及「被保護力」,與外界阻斷、難以言喻的同志心情也就不辯自明了。
總結而言,《霧中》以「裸露性愛」為號召,試圖帶領觀眾步入同志情慾集合體的三溫暖中,而周東彥在 VR 影像獨有的敘事技法以及傳統調度之中,進一步創造出衝擊性的視覺體驗,令人歎為觀止,印象深刻。
圖片來源:【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代班主持人:尹乃菁 來賓: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沈雲驄 主題:早安財經《夠了:約翰‧伯格談金錢的最佳策略》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 am-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1.10 收藏好書: https://bit.ly/35c8hq9 #每周選書早起讀書 #夠了 ...
約翰伯格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近年來多媒體影像的運用在各種展演乃至策展現場並不陌生。在疫情來襲的時刻,對於當代表演藝術使用線上技術介面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除了有關展演「現場」空間的檢視與思考,在虛實之間,線上作為媒介的展演意涵,如何映照出真實生活與網路世界交織的當代社會處境,也成為許多表演藝術作品關照反思的課題。讓我們透過這篇選自 典藏 ARTouch.com 作者林人中的專欄文章,一起深度思考「轉線上」的藝術。
----------
在疫情之下許多藝術展演「轉線上」的語境裡,這件疫情前的作品提醒了我們,「線上展演」的問題意識並非如何運用線上技術介面發表展演,而是反思人們在數位技術與網路文化構築的當代社會與生活處境。而所謂「線上線下整合」這道命題所想望的,或許更是:如何透過各種媒介,把網路世界與現實生活的內容、形式、語言、行動與結構接合在一起。
...
當「web」跟「cam」合體,你的身處現場變成他人的即時影像。Webcam讓網路上的各種影像從幕後/GIF檔走到幕前/RAW檔,也就是所謂由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移動到IRL(In Real Life)。它使當下實景與副本影像變得同步(cyncronalized)且同在(co-present)。以「當下」為名,它統一了時區與地區在物理時間與空間上的差異,透過無間隙的視聽傳播,「逼真」到讓使用者忘了數碼運算及機械複製的繁複流程。Webcam指派的「真實時間」(real time)協定,讓影像在觀看與接收之間變得更有魅力。影像不只會動(moving imgae),而且是「活」的(living image)。這組修辭轉化好似藝術(art)與活藝術(live art)之間的關係。原指涉藝術的藝術品(artwork)主要由物質、物件構成,而活藝術則指向非物質及表演性的藝術表現,攜帶著動態、機遇及現場性等條件。當影像活起來,人們的IRL身體住在URL螢幕裡,一舉一動都活在網路攝影機的聚光燈下時,人們表演。
(引用自:https://artouch.com/column/content-46176.html?fbclid=IwAR0ZLjZoMeA6ozRGwaoV-jkhDLqx4apIX46sjPCJUwiTjip3fJm9v-M3mkI)
約翰伯格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專欄解鎖 #Live_Forever專欄 #webcam #林人中
「#線上展演」的問題意識並非如何運用線上技術介面發表展演,而是反思人們在 #數位技術 與 #網路文化 構築的當代社會與生活處境。當線下/實物媒介的「#cam」被接合到線上/虛擬媒介的「#web」,你的身處現場變成他人的即時影像。它使當下實景與副本影像變得同步且同在。在Webcam指派的「#真實時間」協定下,影像不只會動(moving imgae),而且是「#活」的(living image)。這組修辭轉化好似藝術與 #活藝術 之間的關係。在這個進程中,#楚門 們不再是後知後覺的被動表演者,使用者更加積極生產影像,並在影像裡過活。
約翰伯格 在 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代班主持人:尹乃菁
來賓: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沈雲驄
主題:早安財經《夠了:約翰‧伯格談金錢的最佳策略》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 am-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1.10
收藏好書: https://bit.ly/35c8hq9
#每周選書早起讀書 #夠了 #早安財經文化 #沈雲驄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 http://www.news98.com.tw
線上收聽: https://goo.gl/8NA4vB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Apple Podcast: 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約翰伯格 在 約翰·柏格(基金業者)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約翰 ·克里夫頓·“杰克”·柏格(英語:John Clifton "Jack" Bogle,1929年5月8日-2019年1月16日),美国企业家,美國共同基金公司领航投资(英語:The Vanguard Group) ... ... <看更多>
約翰伯格 在 凝視約翰·伯格:「就請記得,我從生命經驗裡所帶來的書寫。」 的相關結果
約翰 .伯格於英國廣播公司(BBC)主持的一套四集的電視節目《ways of seeing》,後來出版成書,在臺灣已成為各藝術大學必讀經典。圖/截自youtube影片 ... <看更多>
約翰伯格 在 作者-約翰.伯格 - 博客來網路書店 的相關結果
搜尋結果共48 筆 · 夠了:約翰‧伯格談金錢的最佳策略 · 中文書 · 79 折 $237$ 30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