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辨識 #飛時測距ToF
【目標是生物嗎?ToF+IR 有解!】
3D 景深技術進行臉部辨識最為人熟知的應用就是:解鎖智慧型手機。其實,它除了用來檢測臉部輪廓深度和特徵,還能做反電子欺騙,以確認鎖定的臉部是否為真實人臉。透過使用飛時測距 (ToF) 模組中的紅外線 (IR) 測量臉部皮膚反射,可讓冒充本尊的照片或面具無所遁形。
演示影片:
《使用 ADI 飛時測距技術實現反電子詐騙臉部辨識 I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b51YKyTVss
http://www.compotechasia.com/a/CTOV/2021/0711/48483.html
#亞德諾ADI
P.S.《COMPOTECHAsia 電子與電腦》在 YouTube 也有專屬頻道哦!歡迎各位朋友訂閱+開啟小鈴鐺。
https://www.youtube.com/user/compotechasia/videos
紅外線反射模組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D感測實現創新功能 英飛凌ToF技術進軍手機市場
2019-06-20吳栢妤
相較於其他3D技術採用複雜的演算法來計算物體至鏡頭之間的距離,ToF影像感測器晶片則是透過擷取從被攝主體反射出來的紅外線,藉此取得更精準的測量結果。因此相較於2D感測或者結構光等其他技術,3D ToF能更快、更有效地感測環境光,減少應用處理器的工作負載,進而有助於降低耗電量。憑藉著此技術優勢,除了持續耕耘工業物聯網(IIoT)市場,英飛凌也積極將3D ToF技術導入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中。
英飛凌電源管理即多元電子事業處大中華區射頻及感測部門總監麥正奇表示,ToF技術已廣泛運用在工業物聯網市場,而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趨緩,手機廠開始積極開拓創新功能,因而促成3D ToF技術導入消費性應用的機會。ToF技術擁有快速的反應速度,可廣泛地應用在像是臉部辨識等各種生物驗證方法上。此外,ToF能以3D掃描物體,不受外部光源所影響,無論室內外的辨識率都更為出色,也適合實作於擴增實境(AR)和虛擬實境(VR)等應用。
因應此趨勢,英飛凌也針對消費性行動裝置市場推出3D ToF專晶片,特別是以小型鏡頭提供高解析度影像的需求所設計,應用範圍廣泛,包括臉部或手勢辨識等用以解鎖裝置及確認支付的安全驗證。此外,也可進一步支援擴增實境、影像變形與拍照(如散景)等效果,也可用於掃描室內環境。
如LG即將在7月上市的旗艦款手機G8 ThinQ,內建的前鏡頭即搭載英飛凌REAL3影像感測器晶片,該感測器結合了英飛凌的專業知識和pmdtechnologies在處理3D點雲(3D掃描所產生之空間中的資料點集合)領域的演算法所打造而成,將使智慧型手機的前鏡頭功能提升至全新境界。
據了解,英飛凌最新款影像晶片面積僅4.6 x 5mm,提供150 k(448x336)像素輸出,幾近HVGA水準的解析度,較市面上多數的ToF解決方案高出四倍之多。其像素陣列對940nm紅外線具高靈敏度,在戶外的使用也有良好的表現,這是因為每個像素中都有的專利SBI(Suppression of Background Illumination)技術。由於具備高整合度,每個IRS2771C影像感測器都是一個微型且單一晶片方案的ToF相機,可大幅降低整體物料成本(BoM)及縮小相機模組的實際尺寸,同時仍維持優異的效能與低功耗表現。
英飛凌表示,透過與其夥伴pmdtechnologies的長期合作關係,該公司在處理3D點雲(3D掃描所產生之空間中的資料點集合)的演算法領域取得了更深厚的專業知識,使得該公司可在硬體專業之外,提供完整的工具與軟體給開發者。
資料來源:https://www.2cm.com.tw/…/…/37D273A4EA8248BFA24C8279D1A67CAC…
紅外線反射模組 在 COMPOTECHAsia電子與電腦 - 陸克文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智慧家庭 #投影顯示 #微機電MEMS #數位光源處理DLP #數位微型反射鏡元件DMD #語音遠端控制 #Bluetooth #ZigBee #RF4CE #Wi-Fi #片上物聯網Internet- on-a-chip
【數位投影「按需」顯示+語音遠端控制,智慧操控居家設備】
在家電大廠宣示將「電視」作為智慧家庭核心的同時,不禁讓人思考:所謂的「顯示」(Display),一定只能依託在有形螢幕上?其實,投影技術亦能被應用於智慧廚房中,例如,直接將食譜投射在流理台,或是將正在烹飪的訊息投射在烤箱/微波爐既有玻璃面板上,不僅可節省安裝有形螢幕的空間,又能防水、防污。將投影技術整合至智慧家庭,可取代按鈕、LCD 面板或平板,讓居家環境變得更加智慧化、更具互動性並提供「隨選即用」服務。
基於微機電 (MEMS) 元件的「數位光源處理」(DLP) 技術,是重要觸媒。承襲數位微型反射鏡元件 (DMD) 發展而來的 DLP 技術,能接收數位影像,產生一系列數位光脈衝訊號。這些光脈衝訊號進入眼睛後,人類的眼睛會將它解譯為彩色類比影像;只要將 DMD 與適當光源、投影光學系統結合,反射鏡就會把入射光反射進入或移開投影鏡頭的透光孔,利用二位元脈衝寬度調變得到灰階效果;若使用固定式或旋轉式彩色濾鏡搭配一顆或三顆 DMD 晶片,具彩色顯示效果。
DLP 還有一個最吸睛的特點是:可在任意表面、以任意形狀「按需」顯示——權衡最佳功率與亮度表現做進階光學控制,正逐漸向工業、汽車、醫療及消費等「嵌入式光學感測」市場滲透,較知名的案例有:用於物質或食安檢測的光譜儀、3D 機器視覺、3D 印表機及血管顯像儀。DLP 技術除了為家裡增加美感外——例如,將燈泡和嵌入式投影安裝至標準燈座、分享行動裝置內容;將不同風格的影像投射至牆上/天花板當作裝飾、變換調和居家氣氛。
運用「超短焦投影」技術可提供「即時互動式控制台」人性化介面,方便監控操作、配置智慧家居設備或執行「點播」功能,加速上手。就中樞控制而言,無螢幕顯示 (screenless display) 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若將 DLP 與無線技術、行動作業系統連結,就可擺脫固定螢幕或顯示載具限制;無論是辦公室或居家牆壁、桌面、廚房工作台、臥室天花板,甚至車庫大門,隨處都可作為控制中樞,可與紅外線 (IR)、飛行時間 (ToF) 測距、超音波、手勢辨識等多種異質介面妥善相容。
智慧家庭的驅動因素和需求度存在很強的地域性,而物聯網正是串聯這些應用的必要基石。有廠商提出「片上物聯網」(Internet- on-a-chip) 概念,將互聯網與Wi-Fi 局網集於一身,用戶可取得快速連接、雲端支援和安全協定;經由應用程式或多配置選項,能為 WPS 和 AP 模式的網路瀏覽器,輕鬆而安全地完成 Wi-Fi 連接;加上各種套件和軟體工具、參考設計、範例應用、開發文檔和社群支援,以及低成本評估套件和插入式模組 MCU 生態系統相助,即使不具連網產品開發經驗的工程師,也能從事嵌入式 IoT 簡易開發。
延伸閱讀:
《TI:無螢幕投影,任何角落都可以是控制中樞》
http://compotechasia.com/a/____/2017/0219/34687.html
(點擊內文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德州儀器TI #DLP Pico #IntelliBright演算法套件 #DLP開發設計網路 #SimpleLink #SmartConfig #CC2620 #CC2640 #CC2650 #CC3100 #CC3200 #E2E社群 #LaunchPad評估套件 #BoosterPack插入式模組MCU
〔本文將於發佈次日下午轉載至 LinkedIn、Twitter 和 Google+ 公司官方專頁,歡迎關注〕: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compotechasia
https://twitter.com/lookCOMPOTECH
https://goo.gl/YU0rHY
紅外線反射模組 在 紅外線循跡感測模組- 光滑表面- 測試反反射角度的影響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紅外線 循跡感測 模組 - 光滑表面- 測試反 反射 角度的影響. 22 views22 views. May 23, 2020. 0. Dislike. Share. Save. yanwei Chen. yanwei Chen. ... <看更多>
紅外線反射模組 在 IRS-180 紅外線避障感測器 的推薦與評價
感測器主動紅外線反射探測,因此目標的反射率和形狀是探測距離的關鍵。 其中黑色探測距離最小,白色最大;小面積物體距離小,大面積距離大. 感測器模組輸出埠OUT可直接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