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這些紅血球與平常見到的紅血球有何分別?
這些紅血球是不是不如平時的圓,而是有一點點橢圓的感覺呢?原來這張周邊血液抹片是來自一位患有東南亞卵圓形紅細胞增多症(Southeast Asian ovalocytosis)的病人。(根據某鄰近強國的說法,這算不算把東南亞污名化呢?是不是要改名為新型卵圓形紅細胞增多症?🤔🤔🤔)
這些紅血球叫做卵圓形(ovalocytes)。它們與我們之前談過的橢圓形紅細胞(elliptocyes)有何不同呢?原來卵圓形細胞長軸與短軸的比例較低,根據定義是少於2:1,而橢圓形紅細胞的長軸比短軸的比例則較高。
東南亞卵圓形紅細胞增多症是一個由於基因變異令紅血球膜上band 3蛋白減少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大多都沒有症狀,或只有非常輕微的溶血。顧名思義,這疾病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等東南亞地區很常見。
值得一提的是,這基因變異可以有較減少瘧疾原蟲進入紅血球內,可以減少患者得到瘧疾的機會。
紅血球增多症定義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旅遊醫學】~ 慢性高山病 (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Monge's disease)
昨天的發文,發現大家對高山症很有興趣!今天來講個大家不熟悉的『慢性高山病』。(雖然學會了也不知道能做什麼?或許可以在山上泡茶聊天時,變成一個話題吧?....然後瞬間冷場 + 被邊緣化)
這個絕對不是說有人愛山成痴,就叫慢性高山病,是有其定義的。(還有人想繼續看下去嗎?)
§ 慢性高山病的定義
在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居民,因為長期暴露在高海拔的環境,而產生:
1. 紅血球過多症 (血色素:女 >19 mg/dL,男 >21 mg/dL)
2. 低血氧症 (血氧飽和度 < 85%)
嚴重時,還會合併肺動脈高壓,最後演變成肺心病或心衰竭。
§ 慢性高山病的比例
先猜猜看全球有多少人口生活在海拔2500公尺以上?
答案是:大約1.4億人!
其中只有5-10%的人,有發展成慢性高山病的風險。特別在3000公尺以上的居民,風險更高。另外,也和基因有關 (基因ANP32D和SENP1,會影響發生比率)
在2013年,印度的環境與職業醫學雜誌中,就總結了一些高海拔地區的發病比例
衣索比亞 [3600–4100 m]:0%
青藏高原 (藏人):0.91 ~ 1.2%
青藏高原 (漢人):5.6%
印度喜馬拉雅 [3000–4150 m]:13.3%
印度喜馬拉雅 [2350–3000 m]:0%
吉爾吉斯 [3000–4200 m]:4.6%
玻利維亞首都(La Paz) [3600 m]:5.2%
秘魯 (Cerro de Pasco) [4300 m]:14.8 ~ 18.2%
秘魯 (Puno) [3800 m]:6%
§ 慢性高山病的症狀
頭痛,頭暈,耳鳴,呼吸困難,心悸,睡眠障礙,疲勞,食慾不振,精神錯亂,發紺和靜脈曲張。
§ 慢性高山病的治療
1. 搬到山下住:通常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疾病很嚴重被強烈建議搬到平地住),住那麼久了都有感情了,而且會搬到那麼高海拔,一定就是不習慣那些平地人的生活或其他經濟上的考量。
2. 放血:紅血球多,就直接把它放生了...
3. 藥物:碳酸酐酶抑制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昨天介紹過的丹木斯了。
◎ 結論:
哇,你很認真看到這兒了,恭喜你和我一樣,獲得了平常根本不會用到,甚至這輩子都用不到的知識...XD
如果你剛好有朋友住在高海拔地區,可以請他去抽抽血,看看是不是真的有紅血球增多的情況?如果再合併血氧低,就應該積極處理。
最後,讓大家猜猜,是去爬哪段路容易得高山症?
A. 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 (5895公尺):5-9天
B. 聖母峰基地營 (5364公尺):14-17天
在下方留下你的答案,今天晚上就可以收到私訊的答案囉...
※ 文獻來源: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Clinical Aspects, Etiology,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https://dx.doi.org/10.1089%2Fham.2016.0031
紅血球增多症定義 在 林自強內科診所- 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 的推薦與評價
1.嚴重瘙癢,可給予抗組胺藥,或建議紫外線治療,以減輕不適。一般用於治療抗鬱症的藥物,稱為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s),有助於緩解皮膚瘙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