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澳本港 🚤🎣 手工船釣稀有野生大紅金眼鯛魚 🐠
🏆南方澳野生手釣現流紅皮刀,罕見魚種,又稱金目鯛,外表鮮紅,肉質鮮嫩,甘甜無細刺,屬高級食用魚,一般市面較少出現的好魚。
🚨 現在讓您用平易近人的價格,即可享受到日式料理中的高級魚種 😍
🙏 因手工船釣數量有限、售完將提前結單 🙏
🐠 嚴選南方澳出海手工釣獲,棲息在500~1000公尺的深海,因為色澤鮮紅,味道鮮美而著稱、且最符合喜慶氣息……每尾超過(3)(0)公分以上的大紅金眼鯛魚 😍
🏆鯛魚 👉 是魚中之王,野生的鯛魚價格昂貴、捕獲量低,尤其越大隻的野生鯛魚,量少價格越貴喔!
🐠 🎣 肉質細膩且甘甜,煮熟之後不會有肉質硬硬的感覺,適合清蒸、煮湯、烤、煎……等方式,因為都是採用逐一釣獲方式所捕獲,因此捕獲量極有限 😅
🐠 金目鯛新鮮肥美,肉質柔嫩且刺少,是日本美食中人氣的煮魚料理。由於金目鯛是高級魚種,整條金目鯛的煮魚料理通常在中,高級日本料理店才會提供,雖價格不菲,但肉質細緻、卻又紮實、鮮甜的口感,更是為老饕們所喜愛的 ❤
🎏 日本當地人喜歡將牠的魚肉製成刺身,或者醃成魚乾。甚至用來做火鍋及煮物,而魚骨、魚頭則用來熬成濃湯。肉質細膩、口感鮮美,是喜慶宴客、高檔日式料理中,方能一探其蹤跡。
🏆紅金眼鯛……金目鯛屬金目鯛目,其他種類的鯛魚屬鱸形目。在日本美食界被視作高級魚,牠以色澤鮮紅,味道鮮美而著稱,逢重要節慶時,被用作高級食材呈上,或常常出現在當地的高級日式料理甚至是法式餐點之中。
🎉 眼大為美,不僅在人,同時也通用於魚 😋
🐠 👀 大眼睛的魚,不僅外型亮麗鮮紅的顏色十分討喜,尤其是一對大眼睛炯炯有神,肉質風味更是鮮美。特別是家中長輩總是口中叨唸著,要讓兒孫們,頭好壯壯且雙眼明亮,因此每當全魚上桌之際,總會將魚眼挑出,成為關愛與疼惜後代的具體心意 ❤
🐠 紅金眼鯛(學名:Beryx splendens)
俗稱:紅魚、紅大目仔、紅三角仔(臺東)、紅皮刀
分布於日本南部、小笠原群島、澳大利亞、及大西洋兩側以及台灣東港等,屬於深海魚類,棲息深度為500~1300公尺,體長可達70公分。適合各種烹飪方式食用。富含蛋白質,DHA,EPA等。特别是鱼頭内含有豐富的脂肪和鈣質,營養價值非常高。
👍 金目鯛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93克、脂肪41克,肉肥而鮮美,無腥味。特別是魚頭顱腔內含有豐富的脂肪,營養價值很高。金目鯛富含鈣質,非常適合小孩以及老年人食用。
😋如何正確解凍才不會辜負美味的深海魚👍
由於深海魚都是遠洋深海中海釣回來,所以釣獲的深海魚第一時間進行放血,套上保鮮袋放在零度冰鮮或者以負60度直接冷凍(看魚種)。
👉 其一就是蛋白質在就自動排酸,使飄零物大大降低,也叫熟成,所以經過這樣處理過的深海魚相對比較健康。
👉 其二就是保持深海魚的原味,鮮度更佳。
正確的解凍方式是通過對採用(()喚醒方式()),即把冷凍的深海魚從冰箱的冷凍室轉移到冷藏室,讓產品逐漸緩化。研究表明,食品解凍時,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範圍(由0℃上升到8℃,相對濕度為70-90%)時,食品細胞內外的冰晶融化成水,可以恢復吸收到細胞中去,避免可溶性成分流失。讓營養物質保留在肉質中,同時也保留了我們追求的(()那一口鮮())
🚨 解凍步驟如下:
把冷凍的深海魚從冷凍室取出後,放置在冰箱冷藏室(0-3℃)解凍,一般需要24-36小時;建議把食材提前一天取出,第二天早上醒來就解凍的差不多了(具體解凍時間還是要看食材的大小)。
🚨 切記不要把深海魚泡在水里面解凍,這樣子的話會把深海魚的營養成分破壞掉。
……………………………………………………
品名:野生大金眼鯛魚
來源:南方澳船凍
方式:手工船釣
產地:太平洋海域
處理:三去(去肚、去䚡、去鱗)
包裝:每一隻真空包裝、無包冰
淨重:900 公克以上 /尾
( 每尾三去後,仍重達近一公斤 )
🎉 群組優惠嚐鮮價:780 元 /尾
…………………………………………………
📢 溫馨小叮嚀 🙂
1. 烹煮前,請充分退冰後即可烹煮料理。
2. 產品退冰、開封後請儘速烹煮完畢,避免重覆解凍再覆凍,以保持產品品質。
3. 訂購本產品,若於收到貨時發現產品有異,請立即與我們聯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
紅鯛魚學名 在 Canopy 廿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琪味~~今晚食乜餸》
剝皮辣椒番茄蒸長尾濱鯛食譜分享
前天在淡水菜市場,
我們發現了現流的長尾鳥魚(學名長尾濱鯛),
大大的眼睛在魚攤上呼喚我,
有點像香港常吃的大眼雞(即台灣的紅目鰱),
但它是在香港也找不到的魚種,
魚攤也難得見到。
忙亂中沒有買到蔥,
Kia 靈機一觸,
想起冰箱裡有從花蓮帶回來的剝皮辣椒,
加上我們從小喝番茄紅衫魚湯的靈感,
創作出這一道清蒸剝皮辣椒番茄魚料理,
用台灣獨特的材料,
做出與湘菜剁椒魚頭分庭抗禮的一道,
拌起麵來,
我們都覺得勁道十足,
下次可以做份量更多的,
吃得更過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剝皮辣椒番茄蒸長尾濱鯛食譜~
材料:
剝皮辣椒 2根
熟番茄 2個
長尾濱鯛魚(長尾鳥) 一尾
薑數片
海鹽少許
乾式烏龍麵(掛麵或米線也行)
做法:
1. 番茄切塊,剝皮辣椒切條,
2. 用大盤子梅花間竹排滿番茄與剝皮辣椒
3. 準備大蒸鍋,大火燒開先蒸15分鐘至番茄變軟
4. 魚身磨點鹽
5. 在熟番茄上先放幾片薑,再把魚放上去,蓋上鍋蓋蒸10分鐘(1斤左右的魚,如果蒸大隻的要再加長時間)
6. 同時燒開水煮麵
7. 魚蒸好了,麵條就可以拌進去吃!微辣微酸,好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洽談合作/}
TW Tel & Line
+886 0975243225 Raymond Chan
HK Tel & Whatsapp
+852 96209602 Raymond Chan
~~~~~~~~~~~
Follow us:
Canopy page: https://m.facebook.com/canopy.cafe.lifestyle
Canopy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RXkT3zC1GPN18KH3LnBng
Kia IG: https://www.instagram.com/kiavida/
Canop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anopy.creative/
Raymon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raymondparisien/
紅鯛魚學名 在 Canopy 廿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琪味~~今晚食乜餸》
剝皮辣椒番茄蒸長尾濱鯛食譜分享
前天在淡水菜市場,
我們發現了現流的長尾鳥魚(學名長尾濱鯛),
大大的眼睛在魚攤上呼喚我,
有點像香港常吃的大眼雞(即台灣的紅目鰱),
但它是在香港也找不到的魚種,
魚攤也難得見到。
忙亂中沒有買到蔥,
Kia 靈機一觸,
想起冰箱裡有從花蓮帶回來的剝皮辣椒,
加上我們從小喝番茄紅衫魚湯的靈感,
創作出這一道清蒸剝皮辣椒番茄魚料理,
用台灣獨特的材料,
做出與湘菜剁椒魚頭分庭抗禮的一道,
拌起麵來,
我們都覺得勁道十足,
下次可以做份量更多的,
吃得更過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剝皮辣椒番茄蒸長尾濱鯛食譜~
材料:
剝皮辣椒 2根
熟番茄 2個
長尾濱鯛魚(長尾鳥) 一尾
薑數片
海鹽少許
乾式烏龍麵(掛麵或米線也行)
做法:
1. 番茄切塊,剝皮辣椒切條,
2. 用大盤子梅花間竹排滿番茄與剝皮辣椒
3. 準備大蒸鍋,大火燒開先蒸15分鐘至番茄變軟
4. 魚身磨點鹽
5. 在熟番茄上先放幾片薑,再把魚放上去,蓋上鍋蓋蒸10分鐘(1斤左右的魚,如果蒸大隻的要再加長時間)
6. 同時燒開水煮麵
7. 魚蒸好了,麵條就可以拌進去吃!微辣微酸,好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洽談合作/}
TW Tel & Line
+886 0975243225 Raymond Chan
HK Tel & Whatsapp
+852 96209602 Raymond Chan
~~~~~~~~~~~
Follow us:
Canopy page: https://m.facebook.com/canopy.cafe.lifestyle
Canopy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RXkT3zC1GPN18KH3LnBng
Kia IG: https://www.instagram.com/kiavida/
Canop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anopy.creative/
Raymon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raymondparisien/
紅鯛魚學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紅鯛魚學名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嘉鱲;屬於鯛科魚類,大家都叫牠「真鯛」,這種魚的體表覆滿艷麗的銀紅色鱗片,其間還點綴著寶藍色斑點,是所有鯛科魚類中外型最艷麗也最討喜的魚兒..有著紅裳艷姬的美名。
台灣傳統上對於魚類美味排名:「一午、二鯧,三鮸、四嘉鱲」可見人們對它的好評。
中文名:嘉鱲魚
英文名:Red seabream
學名:Pagrus major
俗名:真鯛,正鯛、,加臘
嘉鱲魚體型為側扁的橢圓形,頭部比例較大,背部稍微隆起,野生魚體色呈淡紅色,而養殖的體色較黑。 生活的地區主要以砂泥底質海域及礁石區。食性為肉食性,以底棲生物為食。產卵期在4-6月,此時會遷移到較淺水域產卵。通常為群棲性,隨季節改變成群洄游,變換其棲所。台灣則分布於南部、西部、北部、東北部及澎湖海域。 基隆白燈每年冬天都有機會釣到。
嘉鱲魚是台灣的高級海鮮之ㄧ,也是海水箱網養殖的重要魚種。現在市場或是餐廳所見的嘉鱲,大多是人工養殖。食用方式以生魚片及燒烤的方式最常見,另外也可以用清蒸、醋椒及香煎等方式烹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