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學生已經自行宣佈暑假開始😂,
也有孩子認真看網版、詢問俐媽問題呢!
俐媽之前錄了三民B4L10 Anne Frank’s Diary,講述荷蘭猶太女孩Anne一家人躲避納粹德軍的追捕,心驚肉跳地過日子。Anne以她敏銳的觀察力、細膩帶著童稚但又被迫早熟的筆法,在日記中記下了她的生活。後來,Anne的日記以多國語言出版,也拍成電影。Anne一家人當初躲藏的房子,也成為了知名景點「安妮之家」,日後有機會去荷蘭,大家可以拜訪,些許感受到戰爭與種族屠殺的殘酷。
俐媽在這課網版中也推薦不少和猶太人Holocaust主題有關的小說/電影,暑假時想要深入研究?正是時候!
———————————————————————
📝 俐媽英文教室—安妮日記篇:
🪦 Jews/ Jewish people (n.) 猶太人
🪦 Holocaust (二戰針對猶太人的)大屠殺
🪦 slaughter/ massacre/ carnage/ butchery (n.) 屠殺
🪦 genocide (n.) 種族集體滅殺
🪦 brutality (n.) 殘暴
🪦 memorial (n.) 紀念碑;(a.) 紀念
🪦 victim (n.) 受害者
🪦 assault (v.) 攻擊
🪦 extermination (n.) 滅絕
🪦 concentration camp (n.) 集中營
🪦 gas chamber (n.) 毒氣室
🪦 labor (n.) 勞動
🪦 starvation (n.) 飢餓
🪦 infest (v.) 侵擾
🪦 persecution (n.) 迫害
🪦 ghetto (n.) (猶太人)貧民窟
🪦 chronological (a.) 按時間先後順序的
🪦 racial segregation (n.) 種族隔離
🪦 ethnic (a.) 種族的
🪦 outbreak (n.) (戰爭、疾病)爆發
🪦 intrusion (n.) 入侵
🪦 occupation (n.) 佔領
🪦 accusation (n.) 控訴
🪦 confined (a.) 受限的(to N/Ving)
🪦 death toll (n.) 死亡人數
🪦 keep a diary 寫日記
🪦 confide in... 向⋯吐露心事
🪦 attic (n.) 閣樓
🪦 publish (v.) 出版
🪦 circulation (n.) 流傳
🪦 spirits (n.) 精神
🪦 in memory of... 紀念⋯
—————————————————————-
其他針對二戰納粹、猶太人主題的書籍/影片介紹,可以看
#俐媽英文教室博物館篇
的留言
雖然Anne的日記最後結局令人悲傷,
它也是歷史上的一個深刻痕跡。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網版篇
#俐媽英文教室戰爭篇
#台大明明網路課程超豐富
#不用可惜
「納粹集中營毒氣房」的推薦目錄:
- 關於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周維頤 周圍移 MovingCho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心得] 抹不去的傷痛。奧斯威辛集中營- 看板EuropeTravel 的評價
- 關於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請別用「二戰的猶太人」形容自己】 *以下文字或引致不安 的評價
- 關於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德國集中營博物館、奧斯威辛集中營、納粹集中營故事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滅絕營與人體實驗納粹用猶太人呃猶太人入毒氣室/死亡醫生 ... 的評價
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呼嘯下的悲哀
-
#二戰 #納粹 #慎入注意
.
自1920年代開始起,毒氣室一直都作為西方國家處決死刑犯的設施使用。
至於本次介紹的納粹毒氣室,則是於1939年起開始設計
專門處理「大規模殺戮」的大型毒氣室,以作為「最終解決方案(Final Solution)」計劃的主要項目。
從第一個集中營「達豪」建立時,毒氣室就立即服役使用
其次,才是先後於各地成立的滅絕營,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奧斯威辛,該區一共設置了約四個大型毒氣室。
-
首先,營地醫生會先對這些剛來到集中營的猶太囚犯進行篩檢。
只要有到可以進行勞動的人,就可留在營中,而其餘生有殘疾
或是毫無勞動能力的人,則立即被送往滅絕營
並以假借到「除虱滅蚤室」「淋浴房」進行淋浴的名義。
哄騙這些手無寸鐵的兒童,婦人和老人們到毒氣室。
-
在經歷煎熬的30分鐘後,由猶太囚犯組成的「特遣隊」
於黨衛軍的監視下,必須得迅速處理後續的流程。
除了須搜檢毒氣室的屍體,被迫搜檢屍體上較值錢的物品外
還得要重新清潔房間,粉刷牆壁,至於其餘成堆的屍體群
則是被送運至焚燒爐窯焚化,甚至就直接扔進露天焚屍坑燒還比較好處理。
因此那些在奧斯威辛周邊居住的人們,幾乎天天都可聞到
從集中營的煙囪裏,那些散發出惡臭的黑煙。
.
-
只是在1945年的那最後幾個月,在蘇聯步步逼近的情況下
這些作為大屠殺證據的毒氣室,幾乎都遭到被納粹人員銷毀和試圖滅證的下場。
至今,除了僅剩達豪,薩克森豪森和馬伊達內克等地仍保留較完整的遺跡之外。
也只剩下少量倖存者的口述記錄,和一些珍貴的史料記述著
回憶中那些囚犯的呼嘯下,那充滿凋零及絕望的悲哀。
#二戰結束75週年
#願這種殘忍的暴行永遠不再發生
#留言收本次參考資料和其餘圖像連接
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周維頤 周圍移 MovingCho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波蘭 🇵🇱 克拉科夫】納粹集中營#2
呢度每一隻鞋👞、每一副眼鏡👓、每一個皮包💼、每一件義肢🦵... 曾經都屬於某人。咁多放埋一齊,一堆死物就變成真人實事。
.
某年某月某日,一車車猶太人被送到呢度。佢哋被政府通知要立即離開屋企嘅時候,只可以帶手提行李,所以都將最值錢嘅家當同必需品帶著。到達集中營,納粹軍立刻命令佢哋將身上所有嘢除低,人赤裸裸行去「被消毒」,物件就拎去分類。
.
值錢嘅貴金屬同現金當然即刻被上繳政府。而其他日常用品就一堆堆咁放置響集中營裏面。我冇影晒所有展品,冇心情。其中一個大房間裏面展覽咗人嘅頭髮,一束一束堆成一個小山丘—— 話說嗰度有成兩噸頭髮,屬於40,000位女性,都係響毒氣室被殺死之後剃落嚟嘅。點解要儲頭髮?當原材料從波蘭賣去德國,用嚟織布同整毡絨喎⋯⋯ 世界上有咁多材料點解要用人頭髮🤬???我無影相呀,要對死者尊重。你哋想知係點嘅話就上網search 「auschwitz hair」。
.
點解??點解要咁做?🥺
要知點解只可以去問米,問希特拉做乜做人咁扭曲。
.
呢度每一件物件都係曾幾何時一位活生生嘅人活着嘅憑證。納粹軍將活人嘅價值貶到低過死物。
.
疤痕,日子耐咗就唔再痛,但係曾經發生過嘅事情係永恆嘅事實,唔會因為唔痛而被劘滅。奧斯威辛集中營紀念博物館 (Memorial and Museum Auschwitz-Birkenau)勾起新生代對歷史嘅聯想,要現世人汲取教訓唔好重蹈覆轍。呢個世界每個人都應該要去一次。
.
.
.
.
.
.
.
.
***唔係呀,我好乖響香港。Latergram嚟㗎
.
.
.
.
.
.
.
#豁出去漫遊不通知親友 #波蘭 #克拉科夫 #歐洲 #集中營 #博物館
.
#旅遊 #旅遊日記 #hktravelblogger #女遊人 #女遊神 #ilovehongkong #hkig #hkigers #hongkonger #hktraveler #周圍移
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請別用「二戰的猶太人」形容自己】 *以下文字或引致不安 的推薦與評價
二戰期間,納粹黨單單在此營殘殺至少110萬人。... ... 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們將在毒氣房內尖叫、發瘋、祈禱、互相踐踏,直至光着身子死去。 ... <看更多>
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德國集中營博物館、奧斯威辛集中營、納粹集中營故事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分子為鎮壓異己和推行種族主義,在國內和被佔領國建立了眾多集中營。集中營也稱“死亡營”,通常建有用於大規模屠殺和進行人體試驗的毒氣 ... ... <看更多>
納粹集中營毒氣房 在 [心得] 抹不去的傷痛。奧斯威辛集中營- 看板EuropeTravel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版 :https://ohmylady11.pixnet.net/blog/post/240213091
在一個灰濛濛的午後,從克拉克夫坐一個半小時的火車後到達奧斯威辛。
對於許多波蘭人甚至是歐洲人來說,
奧斯威辛不只是一個小鎮,更是一個充滿悲傷的地方。
奧斯威辛集中營於1940年由德國納粹份子希姆萊建造,直到1945年被蘇聯解放。
從建造到被解放的短短期間,
將近110萬人在此被凌遲、折磨直到生命消逝,
而九成以上的人為猶太人。
從火車站沿途走到集中營,
一旁田野出現非常多的烏鴉,
再加上心裡作用吧
讓我不禁有種緊張害怕的感覺。
為我們導覽的是一位中年男子,
一看到我們因為天氣冷的關係一直縮,
告訴我們: 這一點都不冷其實,以現在來說應該要負五度。
奧斯威辛集中營門口:
門口寫著德文 : Arbeit Macht Frei , 意思是 "勞動帶來自由"
從門口就開始了納粹的漫天大謊,
當時的猶太人哪裡知道,這竟然是一去不回的死亡之門。
進入營區沒多久就看到這個牌子,
這是收容人組成的樂團正在演奏,
不過這不是什麼休閒或是修身養性,
這只是單純方便讓德軍在收容人開始工作前或結束時算人頭,掌握人數。
德國人要求精確的性格在這裡嶄露無疑。
集中營內是一棟又一棟的紅磚房子,
導覽員帶我們去進去其中幾棟。
從各地運送過來的猶太人:
要如何在這五年期間靜悄悄的運送各地為數龐大的猶太人,
並進行恐怖的屠殺,
我不曉得,
但毫無人性的納粹份子做到了。
某個牆上寫著: 猶太人是一個必須被完全消滅的種族
為什麼是猶太人?
因為他們是猶太人,這就是答案。
沒有什麼理由,只因為德國納粹追求"種族的純淨",
所以慘忍的迫害異者。
由於被屠殺的猶太人沒有墳墓,
甚至連灰燼都被處理掉,
因此僅存這一座悼念為數龐大的亡者。
第一批被送到集中營的波蘭政治犯(728人) :
除了猶太人外,
政治犯、同性戀、領導者都會被關進去,
學生亦然,因為對德軍來說,
學生即代表未來的領導者。
下圖可以看到一位德軍對一位持拐杖的老先生比了一個方向,
這是進入集中營前的篩選,
主要分成老弱婦孺與有力氣的男子兩邊,
老弱婦孺大部分會直接被送進毒氣室殺害,
而有利用價值的壯年男子則會被分派粗重的勞力,
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但卻被提供非常少的糧食,最後慘遭餓死或累死。
從照片可以看到德軍完全沒有帶槍或是任何武器,
而為什麼猶太人如此服從呢?
原因是德軍撒了一個大謊,
告訴那些猶太人是要到一個嶄新的地方迎接新生活。
完全無需吹灰之力。
我們的導覽員:
進來的人的所有物品都會被沒收,
鞋刷、鞋油,是德軍欺騙猶太人迎接新生活最好的證明,
因為這些東西絕對不是一個知道要面臨死亡的人會攜帶的物品,
眼鏡也會一併沒收,
每一附眼鏡都代表一位犧牲者。
被"保管"的行囊:
德軍告訴那些猶太人將自己的包包寫上名字、生日,
以便之後領取,
但事實是這些包包永遠等不到主人了。
下圖包包的主人PETR只是一個2歲大的嬰兒阿,
一個走路都搖搖晃晃的孩子能對德軍做了什麼事要被這樣慘忍的對待...
數以萬計的鞋子:
傷殘人士的輔助器:
要記住一點: 這裡所有的東西都會被運用得淋漓盡致。
傷殘的猶太人對德軍來說毫無價值可言,
除了身上的輔助器,
這些輔助器被受傷的德軍使用。
另外還有重達70公噸的頭髮,
不過為了尊重迫害者,
照片是禁止拍攝的。
那些頭髮被用來製作地毯或者提供德軍的保暖衣物。
CYCLONE B是一種氰化物
原是用在除蟲, 德軍則是把這用於毒氣室進行大屠殺
一罐又一罐的CYCLONE B
非常壅擠且毫無生活品質的房間、廁所:
死亡之牆:
一到此,我們所有人都靜默快一分鐘,
心情真的越來越沉重。
在這槍決收容者是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需負任何責任。
願安息。
這裡是否有醫院呢?
答案有些出乎意料 : 有。
然而"醫院"完全沒有提供任何醫療或救治,
而是一種消極的隔絕。
如果收容人在數天沒有自行康復,
就會被進行槍決或是送到毒器室。
導覽員也提到,
因為德國納粹為了希望可以快速繁衍"高貴"的雅利安血統,
將裡頭的雙胞胎進行實驗,並將他們的器官取出,
找出如何生雙胞胎的方法。
電擊網:
在這幾年中,共有八百多人嘗試逃亡,
然而只有一百多人成功。
另外也有不少人因為太痛苦就此衝向電擊網選擇自殺,
倘若營中發生自殺事件或是犯錯,
就會有更多人被連帶懲罰。
毒氣室:
德軍會告訴猶太人這是洗澡的地方,
然而一次會擠進千人,
等到在裡頭的猶太人覺得哪裡不對勁時,
也來不及反抗了。
毒氣會從地上不斷冒出,
裡頭的人會本能往煙囪爬尋求一線生機,
因此人會不斷的堆疊,
那誰會被壓在最低層呢? 束手無策的嬰兒和小孩。
然後老人女人最後健壯的男人,
層層堆疊成金字塔的樣子。
等到聲音全無後,拔掉身上值錢的金牙,
接者被送進焚屍爐,
最後剩下的只有骨灰。
不要忘記: 這裡所有的東西都會被運用得淋漓盡致。
灰燼還要被用來當種植的肥料,
然而供過於求.....多數的骨灰被悄悄的倒入附近的河川。
接者我們到了相距不遠的比克瑙集中營,
因為天色已晚,在那待的時間只有約40分鐘。
火車可以直接到達此,因此成為收容人篩選地。
這裡主要都是木造的房子。
因為木房沒有照明設備,
我們是靠手機手電筒才能看到裡頭的擺設。
廁所:
猶太人一天只有兩次上"廁所"的機會,一次20秒。
說直白一點,這只是一個又一個圓形的洞,
這裡沒有任何排水,
可以想像當夏天來臨是會有多麼惡臭。
而清潔這髒臭的地方竟然是營區裡猶太人最渴望得到的工作,
因為德軍完全不想進到這裡面來,
因此在這工作是最自由的。
另外,我們還去參觀另一間木房,
同樣是三層,
導覽員要我們猜最好的床鋪是位在哪一層,
有人猜下床方便的第一層,
也有人猜中間第二層,因為相較起來比較不會受寒或被日曬。
答案是: 最上面的第三層,
原因很簡單,卻也很難想像,
因為如廁次數與時間被侷限,再加上被困在煉獄已久漸漸喪失基本生活能力,
收容人只能直接在床上大小便,
而排泄物數量一多可能就會滲透甚至掉到下面一層。
木屋裡雖然可以看到一些煙囪,
但那完全是沒有作用的,
外面有多冷,裡頭就有多冷,
在波蘭的冬天低溫達到負20度。
就在這間黑暗的小屋,我們結束了所有參觀。
在離開之前,導覽員告訴我們,
我們對他來說是visitors而不是tourists。
並謝謝我們的到來。
他應該是我聽過講解最好的導覽員吧。
感謝他生動的敘述讓我更了解這一段悲痛的歷史。
就是因為悲痛,所以更應該記取教訓,
並讓我更珍惜擁有自由的現在。
--
Yura's Blog 美食*遊記*衣物
https://ohmylady11.pixnet.net/blog
幸福與快樂的祕訣,在於懂得細細品嘗人生中一切的美好細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95.113.118.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uropeTravel/M.1416355235.A.D3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