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逃亡
#揚巴爾斯魯德的故事 #德國占領挪威
-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納粹德國盯上位於斯堪地那維亞,戰略位置方面擁有潛在價值的挪威,因此暗中計劃著侵入該地區的行動。
儘管挪威當局保持嚴格的中立國立場,但是在1940年4月時,納粹發動了威瑟演習的襲擊,佔領了丹麥及挪威,最終不但徹底控制波羅的海的主要港口,也如願占領了挪威。
不過在徬徨歧路的情況下,挪威底下的流亡武裝力量仍然抵抗著納粹的統治,並暗中招募更多的反派軍一同勇敢對抗納粹。
揚·巴爾斯魯德(Jan Baalsrud)即是其中一位,他在1941年加入了挪威獨立公司1(NOR.IC1),這個組織為英國的特種作戰執行團體,在其領導者馬丁·林格(Martin Linge)和英國軍方的訓練下,該組織的挪威成員則有著對納粹進行突襲和破壞任務的能力,他們最出名的任務便是『破壞挪威德軍重水廠行動』。
-
1943年3月,挪威嚴酷的冬季尚未結束,在經過兩個月的蘇格蘭訓練後,揚和其他11位突擊隊員組成的分遣隊進行了代號:『馬丁紅行動』(Operation Martin Red),他們的目標是破壞駐紮北部的納粹空中基地和空中控制塔的任務,揚的個人行動則是要游到水下,在駐紮港旁的水上飛機放置磁性水雷,以便摧毀任務目標。
然而他們在準備這次秘密任務的過程中,曾尋求與當名抵抗運動成員取得聯繫。
不巧的是,他們聯繫到那名人士並不是抵抗運動的成員,只是與成員恰巧同名的平民店主,店主擔心對方的來意可能是德國人的測試,因而擔心起自己的生命安全,在當天稍晚,店主立即向蓋世太保報告了談話內容,揚一行人的行動也因此曝光。
得知行動失敗後的第二天早上,12個人迅速回到裝滿炸藥的漁船上試圖逃跑,然而德國護衛艦在得知消息後,立刻來到附近的峽灣攔截了漁船。
突擊隊員做出了艱難的抉擇:那就是炸毀自己的船,他們點燃了延時保險絲擠進救生艇試圖逃跑,然而德國人卻火速小艇開火,殺死了其中一名成員,漁船也在爆炸中遭到擊沉。
剩下的10個人在慌亂中於冰冷的海水被逮捕,並轉交給蓋世太保處決。
除了揚,
揚成功逃脫了追捕,當時他在冰冷的北極水域上岸後,踉蹌地躲到山溝裡
凍僵的他在發現了一名士兵正要靠近他時,便失措的拿出左輪手槍將他擊斃,並逃亡到更偏僻的雪丘。
-
在接下來的九周,揚成為納粹蓋世太保搜捕的對象,因此揚必須要小心翼翼的行動,並向居住在當地的挪威平民尋求幫助。
此刻,他的目標是越過邊界進入未被攻陷的中立國瑞典,如此一來便能安全躲避納粹的搜捕,
他必須要繼續前進,如此以來才不會使幫助他的無辜平民捲入一切。
然而在惡劣的環境,和艱難的雪地步程中,揚的身體狀況並非如訓練般強悍,在逃亡不到幾天,他的雙腳便因長期處在寒冷的環境而嚴重凍傷,腳趾甚至也出現壞疽的症狀。
幸運的是,揚在途經每一個村子時都得到多位平民的善意,除了透過地圖的引導得知前往瑞典的方式,還獲得了應急補給、新靴子和繃帶,考慮到他雙腳不便行走的因素,還有人特地給他滑雪板,方便他能在雪中移動。
然則在遭遇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後,不僅讓他失去了方向感,甚至還遭遇一場雪崩,使得揚連同遭到波及,在雪堆中生生活埋了幾天。
當他飽受著暴晒和雪盲症爬出時,滑雪板早已在衝擊中毀壞了,揚本人在神志不清的狀態下產生了幻覺,腳的傷勢也幾乎快要無法走路了。
-
在強忍著劇痛的步行下,精疲力竭的揚在三天後找到了一座小村莊,並在當地抵抗運動成員阿斯拉克(Aslak Fossvoll)的協助下藏在穀倉裡。
阿斯拉克等人為了躲避蓋世太保的盤查,將揚搬到更靠近邊境的地方,設法將無法行走的揚綁在擔架上,穿越峽灣將他運到另一處的小棚屋裡休息。
在小棚屋的這段期間,長期沒受到緊急救治的揚,因無法忍受壞疽帶來的痛苦,便進行將完全腐爛的大腳趾和腳趾死肉切除的應急手術,並孤獨一人的等待援助。
到了幾天後,村民們再次越過峽灣,將揚安置在更遙遠的岩石裂縫,以便能聯繫到附近的薩米遊牧民族,能夠使用雪橇,與正在遷徙期的馴鹿們悄悄進入瑞典,並希望揚能在堅持幾天的時間。
此刻的揚已經虛弱到幾乎沒有任何知覺,
一日夜裡,當他發現壞疽早已蔓延全部的腳趾,在逼不得已的絕望下,
揚忍痛截初剩餘的九個腳趾,甚至還曾一度考慮自殺。
幸運的是,上天並沒有辜負著他。
最終,揚如願等到了村民,並在薩米人的協助下沿途躲避納粹部隊,在透過雪橇和馴鹿的指引下。
成功進入了瑞典,結束這場浩劫的煎熬時光。
-
抵達瑞典不到一年後,經過長時間的學習不用腳趾走路,已康復的揚則返回蘇格蘭,開始協助其他的挪威抵抗組織成員接受訓練,
最後在戰爭結束後,揚親自見證了國家的解放。
他終於得以放下長時間的煎熬壓力,立刻前往奧斯陸
與他的久未見面的家人們再度團聚。
而揚超乎想像的生存經歷和渴望活下去的決心,不僅僅被挪威人視為國家英雄之一,直到至今他的行動都依然被挪威人所惦記。
#專欄圖片為1957年電影九條命劇照
#二戰的逃亡故事真的聽起來很心酸 #下次再來介紹阿德里安卡頓德維阿特的故事
#留言收當初收留揚的小棚屋和本次參考資料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納粹 佔領 丹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世道崩壞的時代,你有沒有勇氣冒險去做正確善良的事,守衛良知公義?
Lois Lowry 的《Number the Stars》,講述納粹軍佔領丹麥,搶奪平民的糧食、實施宵禁、丹麥平民生活艱難,儘管如此,女主角 Annemarie 和好朋友 Ellen仍然天真地快樂地一起玩一起學習,直至 ⋯ 德國士兵突然捕捉猶太人,猶太人 Ellen 與父母必須立即逃亡,Annemarie 一家人以及麥丹人組織的反抗軍 Resistance 一同協助,但過程中出了小意外,才 10 歲的Annemarie 能否憑著勇氣拯救 Ellen 和其他受迫害的猶太人?
書中展現了害怕但仍堅持正義的丹麥平民,Annemarie 一家冒著極大的危險仍盡力協助 Ellen 一家,當中從未退縮逃避、或對現況感到麻木。Annemarie 的爸爸告訴她,曾經在路上聽見一個納粹士兵詢問一個男孩,每天騎馬散步的人真的是丹麥國王嗎?保護國王的 bodyguard 在哪裡?男孩說,我們全丹麥的市民都是保護國王的 bodyguard,然後 Annemarie 如是說:
‘Papa,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heard the boy say to the soldier? That all of Denmark would be the king’s bodyguard? ... Now I think that all of Denmark must be bodyguard for the Jews, as well.’
我們就有保護猶太人的責任,我們就有捍衛正義良知的責任,無論 ⋯ 環境多艱難。這本書很多地方都觸動了我,例如:猶太人努力尋找自由國度的決心;他們逃亡的辛酸過程;丹麥平民冒險仍奮力幫忙;眾人必需運用機智「講一套做一套」又好、說謊又好、秘密行事又好,抵抗強權打壓。怎麼這般熟悉?昨天有朋友分享了這則新聞:【理大衝突 - 兩名「家長車」司機被控危駕,再加控妨礙司法公正,保釋金增至 10 萬】,香港人到了因為捍衛正義、守護良知而面對迫害的時候,我曾經以為這些事只會在歷史教科書、二戰小說電影才出現。
很喜歡 Uncle Henrik 跟 Annemarie 解釋何謂勇敢:
That’s all that brave means – not thinking about the dangers. Just thinking about what you must do. Of course you were frightened. I was too, today. But you kept your mind on what you had to do. So did I.
但願自己在極權統治下活得像 Annemarie 的父母、電影 Jojo Rabbit(推介這套電影) 的媽媽,建立一個勇敢正義善良的榜樣,感染孩子如 Annemarie 或 Johannes(Jojo)般能夠明辨是非,兼有勇氣決心去做正確的事。
#向所有手足致敬
納粹 佔領 丹麥 在 電玩之夜 Matt的粉絲基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快投降的國家🇩🇰】
《🈲黃標事件簿🈲》EP.16,小國難以翻轉的命運
● 納粹為了掌握北歐資源的必經之路,丹麥真的很衰小....😭😭😭
● 兩三個小時政府就投降了,配合得當,起出也算是佔領區中日子最好的國家!
● 不管是交戰畫面的《開戰日》和賽後檢討的《拆彈少年》,許多電影圍繞著這塊土地🎥
▪️▪️▪️▪️▪️▪️▪️▪️▪️▪️▪️▪️▪️▪️▪️▪️▪️▪️▪️▪️▪️
🎥Youtube影片連結 ►
https://youtu.be/2XJrWvytmXo
🔈新的Podcast節目《What a maxx》上線囉!
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