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New Balance 的照顧,後會有期🙏
很多人詢問我腳上的這雙鞋,其實它跟我 10 月份跑虛擬倫敦馬拉松是同一雙: New Balance RC Elite (先前寫過鞋測) 這雙是我自行於美國官網購入的紐約馬拉松限定配色,台灣據說沒有上市。
過去一年半來的時間受到了 New Balance 很多幫助,包括贊助了我全身的訓練以及比賽裝備,還有 2019 年紐約馬拉松的名額、以及 2020 原本該發生的倫敦馬拉松名額。
如果照原定計畫,我應該會穿著這些裝備在今年完成六大馬的,但隨著疫情發生,除了台灣以外的比賽都機會被取消,跑者的舞台變得很有限。我心想品牌贊助裝備給自己,其實不是讓我擺著的,所以我一方面持續訓練,同時也積極找尋替代的比賽方案。不過隨著美國疫情嚴重,所有的實體比賽都被取消,一直沒辦法比賽,我心裡的壓力其實非常大。
10 月初,我穿著 RC Elite 在操場上跑了一場全馬,我覺得還不夠。11 月初在確定工作可以讓我回台灣之後,我終於鬆了一口氣。
上週日在臺北馬拉松,總算能夠讓腳上這雙鞋在「真正的場地」上亮相,我非常開心!
—
近期我就會返回美國,由於疫情仍然嚴峻,明年很有可能一場比賽都無法參加,我已主動向 New Balance 說明,請他們暫停贊助計劃。
這主要是因為我自己的關係,我其實無法單方面接受別人的好意,而一直沒辦法做出足夠的回報,所以對我來說,現階段的贊助反而會造成壓力。
New Balance 表示理解,也答應會將這份好意,用來支持臺灣許多需要舞台的新生代運動員。
最後謝謝 Houston, Amber, 芷瑄, 秉豐, Edison, 還有 New Balance 的大家長久以來的支持跟幫忙。
希望有朝一日疫情過去,我們會在賽道上相見。
—
📷:仙輩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不認輸的骨氣:從偏鄉到紐約,一個屏東女孩勇闖世界的逆境哲學」新書介紹 專訪來賓:江孟芝 內容簡介: 人生只有堅持,才能創造奇蹟!今周刊封面報導,感動13萬人的追夢故事。 孟芝是一盞光明燈,指引那個正在迷惘不前的你。──【國際知名插畫家】Cherng馬來貘 不為夢想...
紐約馬拉松官網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人用「四十二公里中有四十二個江湖」來形容馬拉松比賽的變化萬千,其實準備馬拉松又何嘗不是如此?
面對一場馬拉松,有人苦心鑽研,跟足課表;有人跑量如常,寓賽於操;當然,有些具經驗而無鬥心者,甚至可以不怎訓練,佛系出賽。不過,如果說到將備戰情況翔實紀錄,出版成書,這樣的人肯定不多——今次談的《Inside a Marathon》正是一本這樣另類而難得的馬拉松書。
書由美國馬拉松精英庫布爾(Scott Fauble)與教練羅沙里奧(Ben Rosario)合著而成。前者生於1991,個人最佳成績2:09:09(2019波士頓馬拉松),這本書正是描述了庫布爾為應付2018紐約馬拉松的十八週備戰實況。通過這四個多月的訓練,庫布爾的人生第二場馬拉松結果以2:12:28全場第七作收。我手頭上的,是出版於2019年的第二版,尚增補了庫布爾出戰波士頓馬拉松的章節。
當初我知道此書,緣於臉書專頁「Jay的跑步筆記 」發帖介紹。讀畢Jay的介紹,我方留意到這書,與及庫布爾「勇於曝光」的特色。一般精英跑手,就算不至於將訓練情況藏著掖著,也鮮有將訓練實況鉅細無遺披露人前。庫布爾一反傳統,就算不把今次著作算在內,其Strava訓練紀錄也是長年公開,且又曾經營跑步podcast,可見他對網絡世界積極擁抱。
書中庫布爾筆下首句,已明言自己「很想成為一本書或一部紀錄片的主題」。若真的如此,《Inside a Marathon》可說令他一償夙願。因為只要略為披閱,你已可發現此書內容極為仔細,活像一部印在紙上的紀錄片。每天的訓練課表只是基本部份,緊隨其後尚有師徒二人對該週訓練的詳細回顧。不只於此,在附錄中,庫布爾訓練課表的多個修訂版本全數臚列,甚至他的每天心率變異(HRV)與定期驗血報告亦兼收並蓄。
文字份量方面,師徒頗為平均。你會看到一個專業跑手如何面對訓練之餘,更會看到一位教練如何設計、按需要調整課表。翻開這本厚重的紀錄,你連他們來往的信函、短訊的內容都會看到。十八週,四個多月的時間,無數課節的訓練,無數的起伏高低。在《Inside a Marathon》中,你會看到他們怎樣面對。
相片豐贍,是《Inside a Marathon》的另一特點。如果你是庫布爾的粉絲,書中大量整頁甚至跨頁的赤膊照應能使你滿足。但即使是普通馬拉松愛好者,書中百餘幀相片,無數訓練的比賽,亦不難使人看得熱血沸騰。不過值得一提,剛才搜過一下,發現亞馬遜只有電子版發售。想買實體本的話,只能到Hoka Naz Elite的官網訂購了。
印象中,美國女子跑手蓮頓(Des Linden)自從奪得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後就經常為新書寫序。無獨有偶,《Inside a Marathon》的序也是出自其手筆。她自言以前對馬拉松沒幾多興趣,但後來因緣際會,目睹過隊友訓練才一改觀念。她還形容,馬拉松原來也可以性感得像佐治古尼!
正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所謂性感,在我看來無非就是一份教人肅然起敬的投入。此時此地,大家難免坐困愁城,有些跑友甚至連到街上跑也不敢了。若然如此,與其埋怨每天過得無聊,不如趁這段時間仔細看看人家精英跑手的世界。說不定不久後當你回頭一看,下一場比賽就在不遠處。
原刊於2020年5月號《 Sportsoho 運動版圖》
蝦叔專欄「巴克利一頁」
購書連結:https://www.nazelite.com/shop/inside-a-marathon/
紐約馬拉松官網 在 意義衣 22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327你要知】
70年代的開端是一個劃時代的落筆位,隨著當時世代風氣鼓吹人們大膽創新,前衛衣裳,前所未見的建築或傢俱都於那個時代出現。
隨近年「Retro」一詞盛行,鮮有1300JP再生,是次回到「3」系的327,不得不提及327是以320;因為1975 年誕生的 320 是 New Balance 第一雙在鞋身正式繡上「N」字的作品,所
以也可以說是 New Balance 鞋履的始祖。同年跑手 Tom Fleming 穿上 320 跑鞋在紐約馬拉松
奪冠,320 更被《Runner’s World》雜誌評為世界年度最佳跑鞋,結合相比起前作 Trackster
得到大幅度提升的輕量感與透氣性,一時間躍升為當時人氣火紅的跑鞋。
而嘉遜手上的是327回歸第一擊與法國品牌Casablanca合作款,有睇近日story既你會知道已經拍好片講解!
New Balance 最新 327 首發較為破格則有「鴛鴦」藍橙拼色,灰色及女裝黑粉版本,將在5月9號於New Balance官網發售,定價為HK$799,更多詳情可到www.newbalance.com.hk 了解。
#newbalance
-
#鍾意就save底
Words by #擼遜 @kashun7 🤡
紐約馬拉松官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不認輸的骨氣:從偏鄉到紐約,一個屏東女孩勇闖世界的逆境哲學」新書介紹
專訪來賓:江孟芝
內容簡介:
人生只有堅持,才能創造奇蹟!今周刊封面報導,感動13萬人的追夢故事。
孟芝是一盞光明燈,指引那個正在迷惘不前的你。──【國際知名插畫家】Cherng馬來貘
不為夢想而活的話,人生只是在浪費而已。從國境之南的屏東到世界之都的紐約,只要不認輸,人生就沒有不可能!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拿到一副好牌,而在於如何把一手壞牌打好!
她出身屏東鄉下的單親家庭,外表瘦弱、聲音纖細,但她的身體裡卻住著一個不循常規、風格強烈的設計精靈。從四歲時她第一次拿到畫筆,在白色的圖畫紙上塗鴉開始,她就注定展開一場追尋夢想的旅程。
她無畏外在環境的不平等和別人的嘲諷,終於爭取到赴紐約留學的機會。她不怕現實無情,只怕自己不夠努力,即使曾經窮到戶頭裡只剩下三十五美元,必須靠瘋狂打工、接案、申請獎學金才得以度日,支撐她的,是一股永不認輸的骨氣!
她也曾經失眠長達六年,甚至罹患憂鬱症,夜夜孤獨地崩潰痛哭。面對低潮,她用跑步找回了接受脆弱的勇氣,從操場一圈開始,一路跑向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的芝加哥馬拉松。
跑過曲折的漫漫長路,如今的她是贏得各項國際設計大獎的設計師、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講師,以及知名線上遊戲「英雄聯盟」的幕後功臣,她要用她的故事告訴你:每個平凡的靈魂,都有不凡的力量!
作者簡介:江孟芝
台灣屏東人,旅美設計師、研究所講師、跑者。
22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設計組畢業。
24歲,獲台灣教育部留學獎學金赴美攻讀電腦藝術碩士。
25歲,獲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書卷獎、助教獎學金、旅外獎學金。
26歲,獲頒紐約視覺藝術學院Paula Rhodes傑出成就獎畢業。
27歲,在紐約設計公司工作,並以一己之力還清百萬留學貸款。
28歲,贏得德國紅點傳達設計大獎、美國IDA國際設計獎、澳門設計雙年展銀獎、義大利A’國際設計大賽、美國Adobe卓越設計獎、英國流明獎、澳門設計雙年展等國際設計大獎,並出任多項設計大賽評審委員。
29歲,擔任紐約視覺藝術學院電腦藝術研究所講師。
在美工作期間,客戶包括Nike、M·A·C彩妝等世界知名品牌,並擔任線上遊戲英雄聯盟(LoL)官網使用者介面設計團隊的主設計師,是該遊戲互動設計和視覺美學的幕後推手。她曾受邀至美國IEEE VIS數據視覺化研討會、曼哈頓大橋影像藝術投影展、Al-Tiba9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中展出,展覽遍及台灣、美國、中國、義大利等地。《今周刊》也曾以「屏東女孩赴紐約追夢」封面專題報導她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