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因為疫情爆發,原本要刊出的京都迷訪談計畫,完全都被打亂沒有進行,終於,還是趕緊把他整理出來,這是京都迷訪談計畫的第10篇,也快要到尾聲了,剩下最後兩位朋友,都是住在京都的朋友了,第10篇要訪談的朋友,很多喜愛京都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因為她是一位用迷人圖文來記錄京都生活的插畫家,也出版過書籍,那就是京都迷子少女。
第一次看到京都迷子少女的圖文,應該是在背包客棧,記得非常受歡迎,充滿清新的圖畫,以及在京都生活的溫暖文字,當時就讓人印象深刻,後來京都迷子少女理所當然的出版了京都圖文書-我在京都討生活:迷子少女的打工度假繪日記,不知大家是否看過?非常推薦,她自己做的紀錄京都生活的網站,內容也非常豐富,相當好看。
她取作「迷子」(まいご)的暱稱,我也非常喜歡,希望能以迷路來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這正是探索自己與世界最好的方式,迷子很擅長人物畫,所以看到她在京都繪日記裡的許督人物,不論是她自己或是京都的人們,都很有味道,繽紛又迷人。
這次的訪談計畫,跟迷子連絡上,她一口就答應了,而且發現我們也有共同認識的朋友,也就是第一篇訪談計畫-旅人之森的喬茵,覺得頗有緣分,迷子本身就是日文系的,後來到了京都打工,也開始將她喜歡也擅長的繪畫,紀錄了京都的生活,再請大家好好欣賞。
尤其在這段疫情嚴峻的日子裡,看了迷子的訪談與圖文誌,會很暖心。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迷子少女,畢業於日文系,曾經去日本打工度假(以京都為主要據點)一段時間,回台後決心做與日本觀光相關的工作,便在沖繩縣位於台灣的官方辦事處工作。
我從小就喜歡日本漫畫,所以小時候就拿著漫畫開始學著畫到現在。開始用手帳紀錄自己的生活是從大學時代為了去日本旅行,想留下不一樣的紀錄,於是第一次從文具店買了手帳本子跟紙膠帶。一剛開始的手帳非常陽春(現在回頭看真是不忍直視),後來漸漸參考別人的圖文記錄,並添購不少文具行頭如紙膠帶、貼紙、花邊帶、印章等等,才一步步寫出比較豐富的內容,當然也成為一名文具控。(笑)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第一次的京都是大學時代與家人一起去關西自助行。當時候其實只去了京都兩天(清水寺、金閣寺等),但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觀光去了幾次,並曾經打工度假停留在京都8個月左右。
當時我曾經嘗試過幾份工作,做得比較長的是民宿「樸宿」的小幫手、以及在京都的小公司做觀光宣傳。比起工作的內容,求職上的碰壁讓我更印象深刻。曾經面試過好幾家服務業都失敗,最後才頓悟到自己根本不適合去服務業(笑)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選擇京都作為打工度假的主要據點有幾個考量:
(1) 想住在生活比較方便的區域,但東京與大阪這樣的大城市已經去過不少次,因此選擇同樣生活機能佳、且日本味十足的京都。
(2) 對打工度假族來說,京都的觀光市場需求高,需要會說外語的工作機會多,比較容易找到工作。
(3) 京都市區內的景點眾多,能夠長住一段時間也不會膩。
因為一直有寫手帳的習慣,所以去打工度假理所當然會想要紀錄更多生活點滴。當時候我準備了兩本手帳本,一本拿來寫生活雜事、一本是旅行遊記,後來又增加了水彩本等等。
5.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某次我在鴨川邊閒晃的時候,發現一群穿著制服、來修學旅行的高中男孩們坐在河堤上,正吃著五顏六色的日式便當。我心想這真是好棒的一幕,於是偷偷舉起相機想拍下,沒想到幾個眼尖的男孩發現了鏡頭,活潑大方地笑著比出YA的手勢。忽然我心裡一呆,不禁也舉起手,和男孩們交換了YA。
我那時候才意識到:「原來我在京都打工度假的日子,就是我的修學旅行啊!」
6.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你來說,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或是對你產生了影響?
走在京都巷弄間,隨處可見「地藏菩薩」的身影,當地人暱稱為「お地蔵さん」。雖然說地藏菩薩清一色是以石頭雕刻而成,但大小高矮、精緻程度差別萬千,有的表情栩栩如生、有的看起來只是一顆普通石頭,多數都圍著紅領巾,模樣可愛。京都市區內的地藏菩薩大部分都住在小祠堂之中,我很喜歡觀察這些祠堂的造型,屋頂的樣式、門窗的格線、供俸給菩薩的鮮花和鮮果⋯⋯都顯示出當地人對於菩薩的虔誠,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自從在京都認識了地藏菩薩的信仰,回到台灣後我也不禁變得更加注意台灣路邊的小祠小廟,學會去發現這些事物的迷人之處。雖然與京都形式不同,但對傳統宗教的信仰心是一樣的。
7.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在京都打工度假的時候,身份從短暫觀光的旅行者變成了短住在當地的生活者。
當時住的地方在京都車站南邊,是相對比較沒那麼熱鬧漂亮的區域。從京都車站的八条口走出來沒幾步路,經過的第一個地下車道,我看到有幾位街友睡在裡面。當時我其實感到非常衝擊——過去當觀光客的時候都是看到京都精心打扮過的妝容,第一次看到京都沒裝飾過的另一面,真實感受到自己即將住在這個城市中,未來會看到更多從前沒看過的京都素顏。
8.我知道迷子在網路上以繪畫發表京都生活,應該收到不少回應和鼓勵,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呢?
剛開始發粉絲團的時候很想把自己所知的京都介紹給大家,時常會有網友留言回應「我也去過那裡」、「我推薦OOO」,真的覺得大家都是京都通!
我還記得有次我發京都的「仁丹路牌」的貼文,大驚小怪地說仁丹將軍的造型喜感可愛,結果下面馬上有人回應仁丹藥丸以前在台灣也有,原來是我少見多怪啊!(笑)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最喜歡紅葉季節的京都,至今東福寺的紅葉仍然是我心中最美的夢幻仙境。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因為我對京都的神社佛寺其實比較還好(汗),所以比起一般的觀光指南書,我覺得找個一兩本跟自己品味相符的生活風格雜誌(例如d design travel、& Premium京都特輯等),去探索上面介紹的風格小店。許多小店都隱藏在京都巷弄深處,通常這時候又可能再發現許多細膩的京都美好。
10.你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以整個區域來說的話⋯⋯西陣那一帶吧!那邊的巷弄都保持著很純樸、很傳統日本的風情。屋子都是清一色的深褐色,外頭隨性地放著許多花花草草,牛奶的木箱、水道的貼紙、懸掛著的雨傘,堆疊出的各種生活感很迷人。我喜歡在這些巷弄中迷路閒晃,時常會發現一些細緻的美好。
另外哲學之道沿路的景色及小景點我也很喜歡,沒什麼事就順著那條小路走,看看水道、沿途逗貓,多愜意。
PS:同樣的,訪談文章很長,如果要看完整的訪談文章和迷子的圖文,請點留言的網址繼續欣賞,京都迷子少女的網站與連結也在下方,也非常謝謝大家對京都迷訪談計畫的支持與鼓勵。
紙膠帶貼 鏡頭 在 莊鵑瑛 - 小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張獨一無二的當下,都是鏡頭裡被記錄下來的真實,透過 DingDong│叮咚的愛,拍出的畫面,滿滿的情感,只有當下在現場的人才能體會。
怎麼可以不分享!!!!!!!!!!!!!!!
趁機可以好好的把沒感謝的終於可以發文感謝了!!!!
Jay Huang、蘇傑瑞 (Su Jerry)、Jack Liaw、小馬老師、Jansen Chen、 廖偉傑、凱婷、SPB( 林奕勳、Eric Hsu、 李效柏、黃成緯、Yifan Chou)、彼得、閻立縈、Bird Chen、赤醬、Nike Lee、 蕭明星、Mei-mei Liu、花籽、Jacobs Hsieh、Winnie、 張致凱、喬巴、 Chien Ting Lee、 黃天天、怡潔、 陳映之、 YaPing Chang、游正宇 (Greg Yu)、 李伯恩、小雞、小店、Judy、姿予、筱茜...
服裝: Temperature.
襪子: +10・加拾
週邊設計: 吼雷
蠟燭: P&U Candle 天馬光頻蠟燭
巴斯特耳朵製作: 一九八二造型工作室/保麗龍雕刻/立體造型/frp玻璃纖維/道具製作
特別感謝:賴德欽、秀秀姐
最怕漏了誰,決定直接再寫上: 環球音樂、 JUSTLIVE 就是現場
以及所有當天前前後後、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所有人員們,另外,所有自辦的小巧思、小浪漫我都看見了!!!!詳情影片請看 Ptt棉花糖版。
最重要的是謝謝你們來現場用行動支持我們,因為有你們,這演唱會根本才算是完美!!!!!!!!!
我愛你們!!!!!!!!!!!!!!
我們下次見!!!!!!!!!!!!!
#2019119126228
#謝謝你們謝謝你們謝謝所有所有人
#星星城市與我們 #巴斯特耳朵
六年前跟著 棉花糖_katncandix2 第一次進去TICC拍攝演唱會,我都還記得那時候快滿出來的興奮,把歌序印出來,用紙膠帶貼在舞台邊的角落,那張A4紙上做好滿滿筆記,細節到哪一首歌要用哪一顆鏡頭,要在舞台哪一邊拍,都筆記起來了~
.
這之間,我也拍了好多好多場演出,說實在那初登場的興奮感早就遺忘,因為人生中好多好多磨練,我早就是滿口偏激的中年大叔。
.
六年之後,拍攝 莊鵑瑛 - 小球演唱會,我選了一個自己覺得合適的距離,拍下了這些照片,內心想著那些記憶裡的快樂是沒辦法複製,當然悲傷也不會永遠跟隨著你,然後跟著演唱會後半那些極為熟悉的旋律跟著跳啊跳啊,內心哭了幾回~
.
PS.有去演唱會的大家,請一張一張看完照片,你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
紙膠帶貼 鏡頭 在 DingDong│叮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六年前跟著 棉花糖_katncandix2 第一次進去TICC拍攝演出,我都還記得那時候快滿出來的興奮,把歌序印出來,用紙膠帶貼在舞台邊的角落,那張A4紙上做好滿滿筆記,細節到哪一首歌要用哪一顆鏡頭,要在舞台哪一邊拍,都筆記起來了~
.
這之間,我也拍了好多好多場演出,說實在那初登場的興奮感早就遺忘,因為人生中好多好多磨練,我早就是滿口偏激的中年大叔。
.
六年之後,拍攝 莊鵑瑛 - 小球 TICC演唱會,我選了一個自己覺得合適的距離,拍下了這些照片,內心想著那些記憶裡的快樂是沒辦法複製,當然悲傷也不會永遠跟隨著你,然後跟著演唱會後半那些極為熟悉的旋律跟著跳啊跳啊,內心哭了幾回~
.
PS.有去演唱會的大家,請一張一張看完照片,你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